【活动缘起】
姚亮,古琴家,深圳春风琴社创办人。古琴,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古琴,也没有古筝响亮欢快,却是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正是因为古琴的这种细腻含蓄,让她迷恋了40余年。
与古琴成为知音的人,一定会获得一把打开情感的钥匙,感觉天地浩渺,如同入禅。
在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同时,与佛教结缘,给姚亮的音乐追求也带来了根本的改变。
“真正认识了佛教后,发现它原来是教育。而佛乐是可以让你震撼、让你安静的音乐,而这恰好与古琴乐曲相契合。”
所以,这些年来,从《普庵咒》到《祥音》,姚亮先后创作了一系列融入佛元素的乐曲。
而今天,姚亮携手2017世界音乐之声,将在520这样的日子,把七弦的安详静雅带到她的家乡姑苏城内。
同时,这场以慈善为目的的音乐会,所有门票收入将捐赠贵州惠水九龙山寺。“练古琴就是一种修行”,姚亮说,在自己人生最高维度的修行里,寺院住持崇慈法师给予了太多珍贵的智慧开示。
她充满感恩。
【项目背景】
姚亮古琴音乐会系2017世界音乐之声项目之一,项目秉承品味音乐、感受优雅、文化惠民、艺术暖心的宗旨,自2015年起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致力于发展中外室内乐文化交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项目首场跨城演出,姚亮古琴音乐会由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担任指导,江苏一呼百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南京菩提之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欢喜(香港)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搜索等多家单位联合参与;凤凰网华人佛教、大公佛教、新浪佛学、腾讯佛学、网易佛学、菩萨在线、佛岸网等佛教媒体平台友情支持。
姚亮古琴音乐会是姚亮老师回馈故乡的一场感恩献演,亦是其团队为公益事业而做的一份特别努力。“重器之中,琴德最优”。本场音乐会所有门票收入将全额捐赠贵州惠水九龙山寺公益基金用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艺术履历】
古琴家姚亮师承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也曾受前辈琴家吴兆基先生指点。潜心专研古琴三十余年,功力扎实、技巧娴熟、指法精湛,并继承传统中规中矩的演奏技法,形成了自己清新明亮、爽利洒脱、韵味醇美的演奏风格,表现在阐释琴曲意境的基础上,所表达的古琴音乐使听者感受和畅、优美、动听。
从苏州移居到深圳近三十年里,始终不渝地传授古琴技艺、传播古琴文化,在深圳这一现代都市为古琴艺术开辟了一席之地,是深圳特区古琴艺术发展的先行者,并率领深圳春风琴社成为深圳古琴普及传播的主要力量。在各种文化场馆、艺术讲堂、大中小学、社区等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沙龙,培训近百场,为深圳古琴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严谨治学、悉心传教,教授的学生遍佈全国各地及海外,并为专业院校古琴专业输送人才。
近期活跃于古琴音乐演出舞台,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古琴演奏家。多次举办个人古琴专场音乐会,几度赴台湾,香港、德国等地演出。1992年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获优秀演奏奖;2004年6月参加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为上百个国家的文化官员展现古琴艺术;曾多次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大型交响乐《春月情》、《琴诗酒》;参演《为永恒的精神歌唱——经典诗文朗诵会》,为著名朗诵家配乐;个人专场《大运之夜、中华雅韵——姚亮古琴欣赏音乐会》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指定文化活动;参加《中国—东南亚和平发展论坛之国术之光》文艺演出;2013年获深圳市第十一届“鹏城金秋”社团文艺汇演演奏金奖。
已出版四张古琴音乐专辑。
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深圳市春风古琴社社长。
【演奏曲目】
01 · 春晓吟 · 琴与乐队 · 古曲 编配:顾昌其
古琴名曲,表现了春意朦胧、绿意初露的景象。曲调恬静抒情、幽雅怡人。此曲虽篇幅不大,但结构完整、韵味绵长,颇具古琴韵味。
02 · 流水 · 古琴独奏 · 古曲
古琴名曲,因与春秋时期余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相遇的历史传说相连,为人们所熟悉而广为流传。乐曲描绘了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海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华夏山河的赞美和热爱。跌宕起伏、大气磅礴音乐激发了人们不断向前、奋斗进取的精神。
03 · 醉渔唱晚 · 古琴独奏 · 古曲
此曲最早见于1549年《西麓堂琴统》这本琴谱集。据记载,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泛舟江上,听渔人醉歌而作此曲。全曲围绕渔夫的唱与醉形成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和摇橹的节奏型音型相交织,在高低不同的音区做多次再现、反复、变化、扩展。生动地描绘了在暮色苍茫中渔人泛舟江上,拽撸荡桨、醉歌哼唱、悠然自得、陶醉于山水的神态。音乐时而坦荡潇洒、时而跌宕疏放,送进快慢、轻重疾徐,变化无穷。
04 · 葬花吟 · 琴与乐队 作曲:王立平 编配:顾昌其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这是《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诗《葬花吟》。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一丝远古的悲凉。
05 · 梅花三弄 · 琴与琵琶 · 古曲 编配:顾昌其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公元1425年)。“是曲也,昔桓伊与王子猷闻其名而未识,一日遇诸途,倾盖下车共论。子猷曰:‘闻君善于笛?’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
06 · 寒山僧踪 · 琴与萧 编曲:陈大伟
《寒山僧踪》这首乐曲中的琴与箫真乃珠联璧合,琴宛如入定的老僧,箫声如同参访的远客。琴声澹泊、箫声悠远,两相映照,传神地诠释了“僧踪何觅”的千古禅机。
07 · 天鹅 · 琵琶独奏 作曲:刘德海
琵琶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目“人生篇”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曲旋律优美、风格清新,它描绘出天鹅的高洁与多姿,从美学的角度诠释了人生境界之美。
08 · 欸乃 · 古琴独奏 · 古曲
《欸乃》(aò aǐ):是以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诗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之名句而得名。欸乃者,渔歌呼号之声也。乐曲旨在渲染古人托迹渔樵,寄思山水烟霞,追求颐养至静,乐采天真的意趣。此曲旋律优美抒情,委婉动听,是琴曲中的佼佼者。
09 · 潇湘水云 · 古琴独奏 · 古曲
古琴名曲《潇湘水云》作者郭楚望,最早见于1425年的《神奇秘谱》。是一首以情景交融为其特色的、极为精美的大型古琴曲。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
10 · 春风 · 琴与乐队 编配:顾昌其
琴曲《春风》由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和作曲家许国华先生1982年创作。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
【购票窗口】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在线选座)
http://ticket.sscac.com.cn/ticket.aspx?projectID=1738&ClassID=136
大麦网
https://piao.damai.cn/121839.html
中演票务通
http://www.t3.com.cn/ticket_5207462707292632297.html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合肥市香道汗蒸馆是合肥市首家新中式汤泉品牌汗蒸馆,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稻香路166号(与山湖路交叉口)。营业面积五千余平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集合日式温泉、韩式汗蒸、欧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