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资料图)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由出生到死都没有停下来。能有多少人认真反省一下生命的意义。静下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宇宙、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真相?我们这样的忙忙忙碌,到底为了什么呢?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公案。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金山寺有位知客和尚,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智慧聪敏更是胜人一筹。一天,乾隆皇帝简装便服,带着一、两个侍从,化名为高天师来到金山寺附近游览。但看此人头戴青缎小帽,手持象牙扇,身穿绸袍马褂,脚蹬双梁软鞋,气度轩昂,举止更是不同一般非;方丈慧眼深知此人定非一般富贵人家、等闲之辈,于是便叫知客和尚出面殷勤接待。一路上,山道弯弯,石阶整齐,知客和尚小心翼翼,全程引导,陪同乾隆皇帝上山,过头山门、二山门又过了三山门,乾隆皇帝和知客来到长江边。长江之壮美令人折服,只见江中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正值夕阳西下,霞光映照,赏心悦目,一幅长河落日圆的诗情画意景象。
此时,乾隆皇帝忽然发问:“请问法师,江中每日来往有多少船只?”知客和尚一听,心里暗自思量:这个问题提得别有深意,此人定非等闲之辈,江上这许多船,特别是两端尽头处若隐若现,如何计得了数?知客和尚气定神闲、徐徐道来:“常人看来长江之中每日千船百舸,来来往往,但在贫僧看来只有两艘。”
乾隆皇帝听到如此回答,觉得很是奇怪,于是说:“每天明明有这么多的船在来往,为什么你说只有两艘呢?”知客和尚回答道:“就是只有两艘,一艘为名,一艘为利。”乾隆皇帝一听,心想这位法师真有智慧,真是与众不同。对啊!只有两艘,一艘为名,一艘为利!真的不错啊!
上述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世上如此多人,每天营营役役、奔波忙碌,到底是为的什么呢?不外是名、利二字罢了。但是,这样值得吗?这些名与利是永恒的吗?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呢?
其实依佛法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缘起无性的,都是无常的,那有永恒不变的存在?宇宙离不开成、住、坏、空;万物逃不脱生、住、异、灭;不只世间是无常的,就是我们的身心,也是剎那剎在变迁;我们的身体不过是四大(地、水、火、风)的假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过程,试问有谁能幸免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又提到阎王爷的五封信;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没有准备好死阎王爷就把他抓去了。死了之后见到阎王,他觉得很不合理,于是就向阎罗王来投诉,埋怨阎王做得不对。他说:“你啊!(指阎王)你真不讲道理。你叫我来见你,应该早点通知我啊!等我把一切准备好后再叫我来,我现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代好呢。无论如何你也应该先给我提个醒,捎个信。现在就这样把我捉来了!你太没有道理了。”
阎王就对他说了:“我早就给你报信了!我之前给你好几封信了,可是你却不知不觉。”
他说:“我从来没有收到你的信呀!”
阎王说:“你还记得吗?你的眼睛是什么时候开始花了、模糊了?看东西看得不清楚了呢?”
他说:“是啊,我四十多岁时眼睛便开始花了!”
阎王说:“对,这就是第一封信。”
他继续追问:“那第二封信呢?”
阎王说:“你的耳朵什么时候听力减退、有点聋了?”
他说:“是呀,我的听力不到五十岁就减退了。这是第二封信呀。”他再问:“那么第三封信呢?”
阎王说:“第三封信哪,你的牙齿是不是慢慢地都掉了?”
他说:“是啊!喔,这是第三封给我的信啊!我不到六十岁就开始掉牙齿了。我不知道这就是阎王你给我的信。那第四封信又是什么呢?”
阎王回答说:“你的双腿什么时候酸痛无力、有点走不动了呢?你的背是不是慢慢开始驼了呢?”
他说:“是呀!真的是这样的呀,原来这就是第四封信。”
于是乎阎王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回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他认真想了一想,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珍惜过生命,实在早应该有所觉悟,这也是对的。牙齿也掉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聋了、双腿走不动了、背也慢慢驼了,这都是阎王给自己送来的信。可是自己却一直都不知不觉。
他又问:“那么第五封信是什么呢?”
阎王回答说:“这第五封信,看你自己的头发什么时候开始白的呢?”
他说:“这个更早呀。我每天为名为利,机关算尽,日思夜想。不到四十岁,开始白了头。喔!原来这就是第五封?其实这封信来得是最早呀。”
于是乎,这个人再也没话讲了。
念佛(资料图)
我们的人生不就是如此的不知不觉地、匆匆忙忙地便虚度了吗?我们有很多的欲望与贪求,其中包括了前面所说的名和利;我们的一生就花费在这些如浮云般、虚幻不实的追逐当中。我们的贪欲,令我们迷失了生命原有价值与方向;有的时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我们想要的实在太多了,我们不但想拥有地球,还想拥有太空。最好这宇宙都是我的。殊不知“大厦千栋只是夜眠三尺,山珍海味不过日食三餐”。哎!想到百年今人都成古人。睡到三更一切名利皆成幻影。由于每天营营役役,没想过人生目标与理想,生前更没有因缘学佛修行,死后魂归何处更是不清不楚,只是随着一生所作的善行恶业,在六道中去流转轮回;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生生死死,永无出期。这是多可惜呀。
生死如何能了?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生命的担子是如此的沉重,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的忙碌;为学业,为事业、为家庭、为理想。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压得我们每个人透不过气来。身心都觉得很疲乏。这些重担,如何才能得到减轻,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说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佛陀时代的一个故事: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佛陀,以寻求解脱之道。
佛陀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并指着一条沙石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就遵照佛陀所说的去做,佛陀则快步走到路的另一头。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小路的尽头,佛陀问他有什么感觉。
那人说:“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佛陀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拿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背上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就会有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些沉重的负担吗?”
佛陀反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还是友谊,其中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听后无言以对。
佛陀说:“既然你现时的一切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去想背负的沉重,而去想拥有的欢乐。其他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恩赐,还有责任和义务。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另外一个人,因为他的篓子可能比自己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这样一想,你的篓子里不就拥有更多的快乐了吗?”那人听后恍然大悟。
佛教讲万法唯心所造。有所谓“苦乐由心,炎凉在我”;苦与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其实人生在世本来拥有很多的幸福和快乐,只要我们不执著,不要总是把过去的负担背在身上、放在心里;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各种逆境与困难,无论是得是失,多从正面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心中的重担自然会慢慢减轻。
但是,佛教所说的解脱,是要我们彻底放下,不要被外在事物的假相迷惑蒙蔽;我们之所以无法开启智慧,得不到自在,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贪执,太多的不能割舍;我们舍不得名、舍不得利;舍不得情、舍不得爱、舍不得已拥有的一切……如何才能舍呢?首先要做到不贪名,不求利,万缘放下,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在莲宗八祖莲池大师所著《竹窗随笔》中亦有如下的记载:当年莲池大师不远万里去京城,向声名远播的辩融大师拜访请益,辩融大师对莲池大师说:“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求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
莲池大师受教而退。那时,同行人大笑,以为这几句话,哪个说不出?千里远来,只得有甚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莲池大师说:“这个只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玄说妙,陵驾我们。只老老实实把自家体认过,切近精实的工夫,叮咛开示。故此是他好处。”
上述的这些也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首先要守本分。子女有子女的本分。母亲有母亲的本分,父亲有父亲的本分。我们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这个本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是非常的难。真正去学着做到不贪名逐利。身心不外求,不攀缘。还要知因识果。更要一心念佛,求生佛国。
佛教讲求的就是这么多。我们要老实的学、踏实地修,以祖师大德为榜样;这才是我们人生的大课题。佛教认为,唯有透过修行,透过身拜佛、口念佛,意想佛。去除我们贪瞋痴的烦恼,断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令恶念不生,如是身口意三业就会逐渐清净,这是修行的功夫。佛法,其实就是引导我们出离生死、渡过生死苦海的方法;由于众生的烦恼有八万四千种之多,所以佛教法门也就有八万四千种之广,可是,如此多的法门,学佛之人应该选择哪一门,又应该从何而入、从何下手呢?因此,慈悲的佛陀特别为我们开示了念佛法门,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老老实实地念佛,并且真诚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我们往生彼国。这就是念佛法门的殊胜。以下,我们要为大家说一个真人真事的例子:
民国初年,我们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倓虚大师在哈尔滨极乐寺传戒,请他的法师父谛闲老和尚做得戒和尚。传戒期间,有一位出家人修无师,到戒场帮忙,人笨笨的,出家前做泥木匠,不识字,什么都不会,只是会念阿弥陀佛。他愿意在受戒期间照顾伤风感冒的病人。可是,过了几天。他向老和尚告假。说他要走了。
住持倓虚大师没有责怪他。监院定西大师听说他要走了,就对他说:“我们传戒五十三天,还没有圆满,怎么可以中途走掉!”他回答:“我不是到别的地方,我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两位法师都呆住了。问他哪天走。他说大概不出十天,请常住为他预备两百斤干柴,准备火化。所以,倓虚和定西两位大师都很佩服他。看他土头土脑的,什么也不知道,身体还这么好,也不生病,却预知时至。第二天,他又再去找两位法师,说他今天就走,赶紧替他准备。并请常住几位法师替他助念,送他一程。在柴房搭铺,他盘腿坐好,助念送行者请他留诗偈作纪念。修无师说了一句:“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就不再说话。念佛约十五分钟就坐着往生了。
试想,一生就一句佛号,其他什么也不知道,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乱。他虽不识字,不会讲经说法,临终这一预知时至,不知度多少众生。单凭老实念佛,就能预知时至,这就是修行的功夫。他真是现身作法,做榜样。我们学佛人应该从中有所觉悟、有所警醒啊!佛法是内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修行;如果我们只知道理论,而不去实践的话,我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益。
要知道,一个人越是放下越是向前;放下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倓虚长老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放下、自在、安乐。”
让我们放下一切名利的枷锁,一起老老实实念佛,一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我们终极的追求。诸佛菩萨最大的愿望。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八十七、恽铁樵耳聋闻念佛沪上名医恽铁樵君(寓梅白格路金椿里廿号),患耳聋十余年,前因信仰地藏菩萨,忽闻念佛之声。聂云台君(前上海总商会会长)笔记其事喜洋,原文如下(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4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人生的凶相如果你不念佛,恶鬼恶神(我们生生世世和众生结的恶缘),他就找机会来报复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种恶病,到医院怎么看也看不好,原来是恶鬼恶神来找你麻烦,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唯说念佛(六)正定业与助业这五种正行,包括了我们在此土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的所有行法。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是不是五种平等呢?五种都要做呢?如果是那样,有人心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正讲】第十三条「唯叹念佛」之文第十三条文:不赞杂善,唯叹念佛行者之文。这段文也是出自《观无量寿经》,标题的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说到念佛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唯说念佛(十五)极其容易谤佛谤法关于这个诽谤,我最早听到有一位法师讲的录音带里边说:我们众生最容易造下来的就是谤法之罪。我当时听了,心里猛地一震,因为每个人都认为我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念佛时身体感应发热是因为念佛就是念无量光,光就代表阳气,是善中之善。阳气足的人身体比较健康。我们平时念诵佛法的时候是有特别多的感应的,我们平时持诵修行的时候一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念佛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可以自己在家中念诵修行佛法,这样我们是可以很快地精进的。每个人都是有注定的因缘的,那么多多的念诵佛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27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有修持福慧就想在经教上研究,学当法师,以为法师坐在法座上好威风,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一天定一万声,不论多忙,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饭也好,不论你做哪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道证法师讲述有人问我念佛要怎么念,我念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但是有一点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念佛的时候,全身要放轻松,每一个关节都要放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3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时时要念呢?您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平常时时要念?比如一个小孩,从小不写习题,爸爸妈妈、老师说的话也不爱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放生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和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一切的灾劫和苦难,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顺心如意,而且通过放生和念佛还能够在我们净化心灵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
学佛感应时间:2024-12-12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用心」,并不是看年资和履历表。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问: 《地藏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天地鬼神,护持念佛,礼佛上香的人,不令恶事横事入门,水火盗贼,一切恶事悉皆消灭。而我却见到不少礼佛念经的居士,甚至我自己常有不如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广钦老和尚常常的教导道证法师讲述: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老和尚九十二岁那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5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最近收到一份结缘礼物,那是一套设计清雅的「心灵环保」书签。其中,我特别喜欢一张以「四它」为主题的,所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一次,看慧律法师的弘法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这只猫为报恩在寺庙跪拜4年,吃斋念佛不杀生。▼猫咪作为新一代的萌宠,以它呆萌的外表俘虏了很多人类的心。主人都会为它们准备小鱼干,罐头,天天大鱼大肉享受着,然而今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11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念佛精进 西方莲开 (刘宋 悟性尼)南北朝刘宋时,比丘尼悟性,住庐山,笃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听见空中有音乐声,对旁边的人说:"我已得中品往生了,并且亲见同志中念佛精进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09
听一位师兄讲她妈妈,学都没有上,但是会背诵早晚课。背诵《阿弥陀经》,一字不漏。然后讲起她妈妈,很像小孩子一样,常常需要她哄一哄,赞美几句,她妈妈念佛就更起劲。人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5
有一天,我向金山活佛笑说:“佛教的法门很多,为什么只老实教人念‘阿弥陀佛’?何以不开示别的法门?”他答的话真有趣:“现在世界上的人,他们的心眼多,说多了它会漏掉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放下小局,赢得大局有个猎人,在深山里挖了一个陷阱,安放了一个捕兽工具,野兽的脚只要碰到它,它就会牢牢地把兽蹄钳住。有一次,一只老虎出来觅食,一不小心踏到了这个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断,这个就难了。念一千圣号很容易,那你一个小时都不到,但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禅是修开悟的,听经也修开悟,为什么?你听这个经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来的言语文字,它跟世间法不一样。听多了,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念佛精要张尚德一、念佛即是信佛、依佛、归到佛。二、念佛必须坚信佛。释迦牟尼佛说:小草、微尘中都有亿万佛,所以念的虽然是阿弥陀佛,实际上是与一切佛合而为一的,这称作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