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30分钟互动讨论案例

菩提书院 2017-07-01

在《辅导员的成长》中,导师指出半小时的讨论交流非常重要。

一方面,辅导员要根据学员的分享,引导大家回到当前的学习重点,解决修学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在分享过程中,哪些属于似是而非的观点,哪些属于出现偏差的观点,辅导员需要一一厘清,指出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才有助于学员准确把握法义。

当然,这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法义了然于胸,知道本课的重点所在,还要善于倾听和归纳,知道分享中存在什么问题,并组织学员进行交流。

由于5月辅导员论坛是“关于如何做好30分钟引导”,由此因缘来分享一下自己针对《走近佛陀,认识佛法》第一讲具体如何引导,现场效果如何及存在的困惑。希望能够在现场得到其他辅导员师兄的评议,以提升自己的引导能力,提升讨论交流效果,有助于学员准确把握法义。

我目前在实习辅导员岗位已7个多月,“关于如何做好30分钟引导”也让我感到非常有挑战性。

当期法义《走近佛陀,认识佛法》第一讲,目的是要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佛法,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佛陀,建立对三宝的信心。佛陀才是佛教、佛法建立的基础。了解佛陀,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佛法,只有更好地认识佛法,才能够完成生命的改变。

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同等的意义。佛陀出家是基于人生思考,因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满羁绊,违缘重重,不容易专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脱生死,通达涅槃,出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他的选择,对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启迪作用。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学佛的发心是什么?最终的目标在哪里?否则的话,往往会把学佛当做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甚至是一种点缀。

心行检验有两个重点:1.我能认识到了解佛传的重要意义吗?2.佛陀的出家,是否让我认识到追求真理的重要与可贵?

基于以上法义的引导重点,互动讨论部分我提出如下问题:了解佛传对我有什么帮助?目前我的修学状态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吗?

总结师兄们互动讨论有以下三个状态:

一、与引导主题相应:

1.分享到降魔很受启发,要降内心的魔,放逸的魔,要精进修学。认识到佛陀也是由人修行而成,是悟的状态,而凡夫活在迷的状态。最近工作任务虽然很多,表示还是要多闻思法义。

2.认识到佛法改变了自己的错误观念,与同事关系相处更和谐,愿意更精进修学佛法。

3.认识到佛法对生命的重要性。有师兄表示目前每天闻思40分钟时间不能保证,要调整更多时间闻思。希望师兄们互相提醒,做好定课、闻思。

4.表示要考虑这辈子怎么更好地活,多关注信仰生活,追求解脱。

5.表示佛陀修道的成功方法,凡夫由于我执,不容易相信,学佛要学会培养信心,培养坚定求道之心。

二、对当期法义闻思不够,不能根据目前引导的问题进行观察修:

1.纠结于出家是对家人不负责任的消极表现,学佛就是要出家。

2.出家目前不能接受,要等无后顾之忧才要出家。

3.谈到吃素被身边人看为另类,感觉不舒服,认为佛法运用与实际生活矛盾重重。

4.有师兄表示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学习,对佛传的借鉴意义表示怀疑。

5.成佛很难。学佛要学好,只有两类人:一类人有钱有闲,另一类人生活所迫。

6.受现有各种生活条件所限,要学佛很难。

三、与互动问题无关,自创话题:

圣诞节,佛法为什么要浴佛?为何不是如西方圣诞老人分发礼物?

现场互动时,每位师兄都能积极参与讨论。由以上讨论分享可见,有的师兄由于闻思不够,不能从当期法义中获得正见,所要表达的往往不能与辅导员的引导思路相应,造成互动讨论效果不理想。

在辅导员总结时,首先我会随喜师兄们积极参与互动,真诚分享,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师兄们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由此了解师兄们的修学状态。

其次,根据互动分享所要达到的目的:明确重点,解决疑点和难点,厘清是非不清的观点,并进行引导总结,如对出家的真实意义加以引导;针对吃素等受到的误解,鼓励师兄按佛法智慧指导工作生活,不再随波逐流,唯有如此才是对自己生命负责。

同时引导师兄们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正确运用佛法智慧,是否体验到烦恼可以化解,当下可以从烦恼中解脱?由此引导师兄们对修学佛法生起信心,并重新思考学佛的目的。

由于互动分享时间有限,与当期法义联系不紧的问题,我会鼓励师兄们共修后再讨论。30分钟互动分享有效引导,需要建立在辅导员对法义的准确理解基础上。

更新于:2017-07-01 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