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这一点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菩提心具有大慈心,又具有大悲心,还有大智慧。
所谓“大慈心”,就是愿众生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通过布施、持戒等满足无量众生,让他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就像前段时间所讲的,假如佛教的精神真正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肯定许许多多的人会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利他,并不是图有某种目的才去帮助别人,这与世间上的有些行为不同。然而,佛教的忘我精神是世人不得不承认的,因为真正的大慈心,能让无量无边的众生得以满足,而且让他们获得快乐。
所谓的“大悲心”,就是愿众生离开痛苦的一种心态。因为众生不知道因果取舍,从而导致了许许多多的身心痛苦,比如苦苦、行苦、变苦等等,这些痛苦依靠大悲心的力量,能够完全得以斩断,完全断除相续中的各种痛苦。
所谓“大智慧”,是指许多众生根本不知道取舍,不要说空性的甚深教言,就连名言中的前世后世、业因果都不懂,非常可怜。对这些众生,我们应以大智慧来遣除他们相续中无明黑暗的愚痴。
既能让众生得到快乐,又能让众生断除一切痛苦,还能将其相续中的愚痴全部瓦解,这样的心态,是不是我们世间当中最好的呢?“宁有此等善”!哪有这么好的善业了!将所有的快乐赐给我们、遣除我们所有的痛苦、消除我们相续中的愚痴,这是不是值得向往的?是不是最大的善呢?确实是最大的!因为断除了所有违品、建立所有的顺缘,这就是世间人最喜欢的东西。
“安得似此友”,对每一个人来讲,菩提心是我们最好的亲友。亲友有什么作用呢?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解决困难;快乐的时候,增上你的快乐。但世间上的亲友是有条件、不可靠的,当你有前途、有威望的时候,他们会照顾你、帮助你,但当你沦落到谁也看不惯的地步时,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前段时间我讲的深圳歌手丛飞,后来他得肺癌的时候,很多以前他帮过的人都不理他、不管他,当时的新闻媒体特别生气,专门谴责了这些人:以前他兴旺发达的时候,你们都如何如何,你们现在的快乐大多都来自于他,但当他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却不理睬,没有良心!所以,世间上的亲友大多是贪图你什么、怀有一种目的才来,对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利益。而菩提心却恰恰相反,前段时间有个人跟我讲:他虽然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国土,在西方国家常有一种孤独感,但看到大乘佛法的精神,就一点都不寂寞、不痛苦了,觉得自己今生能遇到这么殊胜的法要,是非常有福报的……这个人的确是法融入心了!有了菩提心的陪伴,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就算别人对你不帮助、不在乎,你也有一个最好的亲友了!
“岂有如此福”:这种福德具有一切快乐,能遣除一切痛苦,就连睡眠时功德也是不断增上,哪个善法能有这样的功德呢?我们平时念佛、参禅、转经轮、供佛等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有没有菩提心的功德大呢?从有关经典来看,确实是没有的。所以,利他的功德最大,杀害众生的过失最大,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违缘和困难,永远都不能舍弃利他的菩提心!
大家一定要发这种誓言,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誓,在上师面前发誓,早上起来晚上睡觉时也要想:哪怕我遇到了再大的困难,也不舍弃利他的菩提心,绝不杀害任何众生!有些佛教徒在家里发现了蚂蚁、蟑螂,即使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也不杀害,这说明他的相续中真的有了菩提心;有些居士自认为非常了不起,一看到蟑螂马上 “啪”地打下去,看见蚂蚁也是一脚踩下去,这样的话,不知道他的菩提心跑到哪里去了!当然,有些行为可能是菩萨示现,作为凡夫,我们也没办法衡量。但总的来讲,利他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讲义是这样说的:
〖作为众生,尽管有想丢弃痛苦的心念,可是由于茫然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反而屡屡奔波造罪〗
现在的人,乃至居士根本不知道杀盗淫妄等自性罪以及佛制罪是痛苦的因,甚至有人认为: “别人天天吃海鲜,身体也越来越好,怎么会有过失呢?肯定没有过失,你看他的工作也顺利,身体越来越健康……”要知道,佛陀并没有说: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马上就成熟果报。不但佛陀没这么说,世间上也不是完全这样认为的,比如有些黑社会的人,暂时看来过得特别快乐,整天住在五星级宾馆,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什么都特别顺利,但过一段时间被判死刑时,人们就知道:“哦,这么快乐的人,原来也有今天!”所以,任何业果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今天吃众生肉、造恶业,不一定今天就看得出它的果报,但总有一天,也许是今生、也许是来世,必定是感受痛苦的。现在的世间人不要说取舍善恶,就连基本的因果也不懂,要知道,春天播下的种子不可能马上开花结果,如果是这样的话,农民不用等到秋天,春天就可以收割了。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道理!
〖虽然也想得到快乐,却全然不晓得乐的方法。〗人们根本不知道依靠什么才能获得快乐,正如前面所讲的,为了快乐他们去抢劫、欺骗别人,用各种狡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但结果呢?〖以这样的无明愚痴而弃离善业,结果将自己的安乐像怨敌一样毁灭。〗
〖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这些众生〗由于没有造善业,所以快乐极为缺少,由于造的恶业太多,即生或来世中痛苦不可计数,对于这样的众生,〖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哪有能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不管你修什么样的法,都无法与修菩提心相提并论,所以华智仁波切也在教言中说:无论修显宗还是密宗,如果离开了菩提心的摄持,利益都不大,只不过是形象上的善业而已。〖哪有能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有能依之生起如此福德的事呢?〗
所以,《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有些人认为:“《入菩萨行论》都是理论上的东西,我现在不用学,因为我天天都是闭关,都是以实修为主!”但是我想,如果连《入菩萨行论》都没有修的话,即便你修的法门再高,最后会不会变成外道也不好说。我们凡夫人是比较了解凡夫人的,通过你的一些外在言行,也能看出你相续中存在着粗大的烦恼,如果像你这样的性格不修持利他心,修其他的大法能不能成功也很难说。要知道,高僧大德们所抉择的大法,如大手印、大中观、大圆满、大威德,还有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土宗的一心不乱等等,都需要在对基本法理通达的基础上修持才可以产生它的功德,假如你连最基本的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平白无故会不会获得成就呢?对我们修行人来讲,这应该是个很大的问号。
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选择一个最有意义的法来修(指菩提心)。千万不要今天跟这个上师随便学一个法,明天跟那个气功师随便学一个法,觉得这个很殊胜,我的病马上就治好了(现在很多人鼠目寸光,对长远的利益不要说高瞻远瞩,就连一些基本的法理都不想听,只重视眼前的身体健康、发财、心情快乐等等)。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来世负责,对今后的漫长生涯有一定的理想,如果没有这样,我们修行恐怕不一定会成功。因此,大家应该多学习佛经的真正思想,如果这些都没有懂,那我们可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以上菩提心的福德,是百千万劫难以遭遇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幸福快乐之因叫善,烦恼痛苦之因叫恶,珍爱生命是幸福快乐之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天天在外奔波,就是为了养好自已这条命。一旦生命垂危,财富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鬼道众生的故事:借住一下 借住一下南宋时,有位叫司马文宣的人,平时虔诚信奉佛法,也时常礼请僧人来家中诵经念佛。司马文宣有一个弟弟,兄弟俩平日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1-24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你若不度,它就把你拖到地狱里去。◎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善知识,你们应该要知道,众生是在自己心里。自己心里的众生,有善的众生,有恶的众生。善的众生,自己知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合的力量。非自非他,非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刚经》修行?不注意这些问题,只念文字而已,念了三年还如是,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这时莲花王太子来到了丛林中的一棵大树旁,铺上了吉祥草,于其上安坐,并且开始观察,以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让他远离世俗的缠缚,而来从事修证成就无上菩提与广度一切的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08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在地狱门口守着说: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过我,不让他下。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愿:声闻广多无量)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1
给众生最后一次机会被疾病严重折磨的时候,你至诚去念佛,就能够在弥陀名号当中超越这些,至少会减轻很大的痛苦,绝对不会想去自杀。死刑犯在临刑的时候,跟他讲阿弥陀佛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地藏与地狱众生世间有捣毁佛像,毁谤佛法,及做杀、盗、邪淫、恶口、两舌的恶人。死了就下无间地狱。何谓无间地狱?此地狱说来很可怕。地狱周围万八千里,高一千里。四周上下,
地藏菩萨灵感记时间:2024-12-20
无量时日之前,赐慰如来出世并为众生宣讲佛法,令众生得以摆脱老、病、畏惧之苦。他对贪欲炽盛众生宣说不贪法;对嗔心强烈众生宣说无嗔法;对愚痴众生宣说智慧法;对贪执禅定、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7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有人说,每天晚上放《地藏经》给众生听,给自己过世的亲人听,对吗?这和刚才讲的是一个道理。《地藏经》是给自己讲法的,是度自己的。我们度了自己,也就度了他人了;度了他人,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智渡法师答:众生能度尽吗?地藏经里提到,地藏菩萨要度空地狱和六道众生才会成佛,《金刚经》里也问到众生是否会度尽,可是末学愚钝,不理解世尊的话。智渡法师答:彼非众生,非不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因为有毛病了,才有虚妄生出来。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文是讨论二种颠倒妄见的。什么是二种颠倒妄见呢?第一是“众生别业妄见”。别业就是和其他人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祗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业,依业受报。由因感果,以善恶而定升沉;随业受身,现轮回而招生死。胎卵湿化,诸趣纷然;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编者按:《不食肉经》全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乘入楞伽经》中《断食肉品》记载:食肉者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5
如果按照要求如理如法进行顶礼,则有无量的功德。《佛说灌顶经》 中说:“人如果在临死之前,礼拜过十方三世诸佛,那他命终之后不论转生何处,都将值遇佛陀;而且,千劫、万劫乃至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0-25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0-25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宋朝僧人释僧俊,俗姓王,是京师人。他出家后,不守戒律,也未曾修善,结果,因为患了一点小病,就死了。他死后三日,又奇迹般的醒来,啼哭忏悔!自己说,他将要死的时侯,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这位大神既称菩萨,又是佛,几度现身红尘道场开示众生 | 文 三只眼读史弥勒佛的道场在梵净山,此山有“天下众名岳之宗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2
佛经每一本都提及佛陀与诸菩萨的神异,神通与瑞相。佛陀每次说法,都显露大光明瑞相,例如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严经等等经典,都有提及的。佛菩萨的超自然大能力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文:梦参长老昨天我们讲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为什么?说我们发三藐三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让他消业障得福德,那这些个帮助别人或者度别人没有一个我相,意思是说我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学必须要按照,经典中的理念,进行深入,千万不要自编自演。因,果是自然规律,是真理。关于因果,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有的人误认为,身体得到了不同疾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19
1 佛教给我们用心,要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要如何落实在生活上、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上?佛指示我们,我们把它归纳成四点: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5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明华居士整理于无量寿经再者,极乐世界所有的众生,或已经往生的,或现在往生的,或将来应当往生的,他们都能得到如上所说,远胜第六天王千万亿不可计倍的种种微妙色身。相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2
达真堪布:与你最有缘分、最需要自己照顾的众生是谁?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要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的幻化。我们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接待人处理事的时候把握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我们想要消除我执,必须得到解脱,这就叫智慧。“无我”得有智慧,没有智慧,处处把我摆在第一位,没想到别人。菩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众生”,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1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个案是一位49岁的女士,离异,有过堕胎两次的经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因此来催眠。个案说,她外甥在十六岁时被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要常念弥陀,心里上真有阿弥陀佛,不要放别的东西。放别的东西就是染污,把染污统统清除,全部放下。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你看身口意全落在阿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2
达真堪布:若是得到了佛的果位,世间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如果无量众生能依靠菩提心,能修持菩提心的话,很顺利、很容易就能获得解脱,能获得究竟佛的果位,很顺利就能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21
农历七月是佛教的福田月 报恩月常以孝慈忆祖先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盂兰盆节(佛欢喜日)更是培福孝亲的好时机农历七月十五(8月18日),民间称为中
赤峰万佛寺时间:2024-08-18
学习奉献自己,要用智慧去奉献自己,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献出去,奉献给你最亲爱的人,奉献给在这个世界跟我们有缘的人,甚至奉献给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敌人。这个奉献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护念众生一个菩萨去观照众生苦的时候,就像是看着一个迷路的小孩。他跟我们一样,想要得到一个最圆满、平安的快乐,想要远离所有人间的烦恼和痛苦,但是用错方法了,一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供佛的东西,再供养给众生,功德愈大往往有这样的弟子、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的心里想顶好是我用一用,用了他才高兴;我要是把它转到别处,他心里就不大高兴——“我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