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并向佛陀顶礼。悲伤的父亲说:“我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女儿,爱惜她如手中珠玉,让我忘掉一切忧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唤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闭,身体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凭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心中的郁闷痛苦无法形容,难以忍耐,唯愿世尊解开我的忧愁。”
他的声音哽咽,泪流满面,令旁边闻者也不禁为之湿袖。
佛陀就跟他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无常”
就是说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不变,继续保持原貌,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本质会慢慢改变,最后就消失。例如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经过生老病死,最后在这个世间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过程。
第二,“富贵者必不久”
就是说不管怎样大富大贵的人,最后也会颓败下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积德,才能保持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但是我们凡夫都有悭贪的心,有了还要更多,多还要永远。所以,没有布施,富贵就不长久。
第三,“会合者必别离”
六亲眷属在一起,或是亲戚朋友的往来,有一天都会离散,所谓“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尤其时代不同,孩子长大往往离乡背景出外谋生,放年迈双亲守着故乡田园,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后也会生离死别。
第四,“强健者必归死”
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人不论谁,从生下来,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时刻在他旁边威胁着。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说了四句偈: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这位婆罗门恭闻佛陀为他开示这些偈语,心便开解,而作比丘,深观无常,终于证阿罗汉。
以上故事出自于:《法句譬喻经》卷一,无常品之四。
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诸弟子说法。时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聪辩,父甚怜爱,卒得重病即便丧亡,田有熟麦为野火所烧,梵志得此忧恼愁愦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传闻人说佛为大圣、天人之师,演说经道忘忧除患。于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礼长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爱以忘忧,卒得重病舍我丧亡,天性悼愍,情不自胜。唯愿世尊垂神开化,释我忧结。”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谓为四?一者有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于是世尊即说偈言:“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梵志闻偈心即开解,愿作比丘,须发自堕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罗汉道。
编者按:自古以来,世人对佛教有很多误解。有些因为不懂佛教名相,望文生义,理解不当乃至南辕北辙,却以为这就是佛教;有些因为门户之见太深,不肯虚心理解佛教文化,也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自无始劫以来,凡夫的六根,随着外边的六尘跑,寻声逐色,造成很多不清净的业。人的眼、耳、鼻、舌、身和意,就像六个奸媒,勾引贼人,打劫我们自性的家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9
有人问:何谓五眼?宣化上人答:五眼就是佛眼、慧眼、法眼、肉眼、天眼。有首偈颂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8
钟茂森:不识字,只一心念佛,不会诵经,能往生吗 如果真能一心念佛,那一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得很清楚,第十八愿就讲到,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08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定的制度,结合不结合?一定要结合。结合了之后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佛法在世间(三则)刘先和一、善良与慈悲我长久以来总是认为,善良就是慈悲,慈悲就等于善良。从对妻子的观察中我才得知,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妻子心地很善良,极富有同情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我们在讲经之前,先拜佛、拜老师,感恩!不是佛出现在世间,哪来的经典?饮水思源,展开经卷不要忘记释迦牟尼佛。这是报恩,叫反本报始,始是什么?开始的这个老师。现在一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6
看到这个故事后,再遇到不讲理的人你也不会生气了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为什么清末民初 的知识分子那么痛恨儒家?实际上它最远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它跟先秦的原始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宋明理学用心性的,佛家禅宗、华严的大道理来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百漏世间佛法说我们的世间为有漏世间,有缺漏、不完美是世间实相。人生有一点缺陷,可以激发我们向上向善的力量。我们不反对意外伤害的整形,但是如果把真实的本来面目,为了一
情感世界时间:2024-08-23
达真堪布:若是得到了佛的果位,世间的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如果无量众生能依靠菩提心,能修持菩提心的话,很顺利、很容易就能获得解脱,能获得究竟佛的果位,很顺利就能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21
导读:福报和罪报,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沉沉浮浮。佛陀鼓励人们善行,却不鼓励人们假善行的福报在轮回中过的更好,因为那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佛陀真正的视角在于——导向漏尽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修行人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知足心。知足,是我们修行必不可少的因缘。我们修行时,会出现不知该如何修行的违缘,但若我们有知足心,则不会出现违缘,反之若没有知足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8-18
问: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帕奥禅师答: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5
其实欺负别人、迫害别人,他不懂得因果报应。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报应,不敢干这个事情,他要报偿。把因果参透了,才真正晓得,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占便宜的人?没有;有没有吃亏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5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不见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7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1有些人念佛,偶尔会见到西方境界,见弥陀、观音、势至,这是正常的。古德在许多论典当中为我们开示,佛菩萨现前是为我们作证明的、是增长我们信念的;魔境现前,他是来欺骗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3
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想发财不难,修财布施你就得到;想聪明智慧也不难,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求长寿也不难,修无畏布施。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他们的福报,总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0
爱情的保质期,是可长可短的,有些情侣不擅长经营爱情,可能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之后,很快就容易分手,而有些人更加懂得爱情的不易,所以总会寻找各种方法,去让爱情能够保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解】又《会疏》曰,欲海深广,不知厌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唯求收积,嘈杂奔波,故云“欲贪”等。欲多占有,故曰“欲贪多有”。因利害相争,损人肥己,故云“利害胜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07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居士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男女之间有分有合,当感情出现问题后,人们就会采用各种方法去设法挽回,而其中就有不少人会求助于道教,希望借助道教中的和合术来挽回感情。倩倩和他男朋友两人以前挤在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3
问世间情为何物,你猜佛怎么说?感情是什么?我们经常讲感情,文章中也能把经常 看到描述感情的文字,生活中跟朋友聊天也会聊到我对我的家人感情很深。感情实在是个常见的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30
1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2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3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4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8
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所以买得起车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二手车的价格也不是很贵,只要买辆能够开的,那几万块钱也是可以了的。如果是买的新车的话,那就必须要选个吉日提车,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6
择日择吉,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做某些事,这样有助于结果。因此,自古以来人生这四件大事一定要择日择吉,这样才可以趋吉避凶,不然不吉利,一起来看看择日择吉四大事都是什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6
对于回家和买车,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并且如果是自己买了新车要开回家的话,那更加是一件大喜事了。因此在民间也有择吉日开光车的说法和一些讲究,今天我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佛学理念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佛学理念有所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所学到的佛学理念全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绝大多数的佛学理念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指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四、世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说有人行到世界边者,我亦不说不行到世界边而究竟苦边者。」如是说已入室坐禅。时,众多比丘世尊去后即共议言:「世尊向者略说法言:『我不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9
与佛结缘,做起来很简单。而要修行受益,却又不是简单的事。学佛亦有道,其水也很深,用功对路,才不会耽误了自己。千辛万苦爬山到山顶,这时说“一览众山小”才是得道境界
道了法师时间:2024-06-06
请不要邪淫!不邪淫的家庭不会遭遇“第三者”佛说不邪淫就不会遭遇 第三者 (图片来源:资料图)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5-24
圣号拙居士名李宴芳,法名达明,现年五十七岁,现在服务省立新竹中学。因仰慕佛教高深的教理及佛菩萨的崇高伟大,故决心皈依三宝,以妙果法师为皈依师,并荣幸加入新竹佛教
世间百态时间:2024-05-07
自家的企业近期进行升级换址,已接近尾声,随着汽车展厅的交付,我们需要自己做展厅内部的隔断设计装修。内部装修也算是个工程,一说到工程开工,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7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不近恶友;宁舍身命,不犯净戒。──《大宝积经》在这个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有人说:‘钱财最宝贵!’事实却不尽然。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20
2017 年 10 月 6 日,期待已久的观音大悲加持法会终于举行了!距进场还有两个多小时,我和师兄、师姐们就来到了会场。只见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众已散落在会场外各个角落。十点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03
「修行念佛三昧」,目标是得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以这个为目标。一心不乱得不到没有关系,功夫成片就能往生,这才叫真的易行道。功夫成片,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就是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9
伟大的神秘家龙树,他曾全身赤裸的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上最伟大的天才。他有无以伦比的才智,地位崇高的帝王、后妃及显赫的哲学家都是他的学生。有位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19
达真堪布:为什么说这个世间没有永恒的快乐和痛苦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忍,且不能动心,心要如如不动,保持平静。无论面对快乐或痛苦,利益或伤害,健康或患病,甚至生
为人处世时间:2024-03-17
前些天,我们单位组织员工旁听了一场法院案件庭审。这起案件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儿子为了占有父亲的房产,多次到父亲家中找茬,最近一次又跑去父亲家的院子里去种树,以示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8
这三大星座看得透,知足常乐,就算受再深的伤害也不会记仇导语:这三大星座看得透,知足常乐,就算受再深的伤害也不会记仇想必,我们谁都无法接受被至亲至爱的人伤害。原本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一、清净心积大福报富豪们的巨大财富,几乎富可敌国,有人对此会非常惊讶、赞叹,感到极为不可思议。其实,现在世间特别有福报、人们特别羡慕的名人、富商,也不一定是前世
邪淫果报时间:2024-02-25
善男子。复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为四。一者见他人缺。不以为愚。二者于嗔怒人。常修慈心。三者常说诸法因缘。四者常念无上菩提。是名为四。第十六个问题,佛告
文殊花开时间:2024-02-03
宽大: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别人,你不会知道你真正在伤害谁,宽大待人,严谨待己!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31
世间苦空的意义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子,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30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3
诵佛号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是我亲身体验的,发生于今年六月五日下午约五点钟的时候。当时我正与三位朋友在庭院闲谈,突然堂妹(名叫秀珠,我四叔的长女,十一岁)跑过来喊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时间:2024-01-12
国王和补鞋匠久远劫前,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人称察微王。他笃信三宝,敬慎心行,常常在生活中思惟并落实佛法的义理。在一个天气清朗的早晨,繁忙的政务刚好告一段落,察微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时间: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