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12.08.22客堂开示)
佛力感召而来
在一个寺院里面听着风中的铃声,听着小鸟鸣叫,一圈是山,而且我们是滨临东海,亚欧大版板的最东边,外面就是临着东海和太平洋,大家或是坐火车或是坐飞机、坐汽车,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把你们运到这里,克服了我们物理的距离。
但是来到这片土地和建筑,但是它是传承着一种不同的讯息,祂既是我们古老的,同时对于我们来说又是新鲜的讯息,这种感受,所以是佛的力量感召大家汇聚到这里,我们大家今天的见面都是佛陀的安排,是内心的佛性驱使我们来,佛的力量感召我们来。
所以今天坐到这边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坐这边却似乎是那样地自然,一点没有觉得有隔阂,很多的你们在座的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觉得没有距离感,那样的亲切,这跟你坐火车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坐汽车、坐火车或许是他坐在你的邻座,甚至你们的衣服都能碰在一起,但是你们的心是很难相应的,总是那么陌生和有距离感。但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大家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俨然是一家人一样,对不对?特别是像今天还是有一点热的,更需要我们的心静下来,我们说心定自然凉。
我们甚至觉得风多美呀,是一种恩惠一样,拂在我们身上,所以当一个人思想境界不一样了,完全的生命质量是不同的,我刚才这段话的引导,就是想引导大家的心进入这种状态,你会发现同样是生命,世间同样是空间,但是你心态不同的时候,这个世界都不一样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世界是黑白的,暗无天日的。心情好的时候那是彩色的,是有音乐的,是灵动的。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个是很呆板的,所以怎样的人,怎样的心态,他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学佛拓展心灵世界
所以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为了拓展我们的心灵世界,让这个世界从有限变的无限,这是一个我们内在资源的开发,现在我们读书都会去学怎么提高研究生产力,怎么开发资源,甚至也会去寻找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人类也正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作为佛教来说,一直着重于开发我们内在的资源。
这个脑科学家也已经告诉我们,人的大脑98.5%是处在休眠状态的。所以佛教是这样的,譬如说家里面人信仰佛教,小孩子不是说一生下来就一定是佛教徒,佛教是启迪我们思考问题,甚至也允许大家来推敲佛教的本身,它到底符不符合真理。所以它没有强求的这种皈依的。是大家自觉的、自愿的、心服口服的一种选择。包括就是皈依之后的,如果你觉得你发现有更高明的,你照样可以放弃佛教也不要紧,不会遭到追杀。
去年我就看到有的社会调查嘛,到大学里面去对学生去调查,现在忧郁症、躁郁症的倾向占到百分之十七,然后名牌大学的话,这种情况占到23%,那你想想看,年轻一代刚在读书的人就是这种现象,精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然后中年人也是,中年人这个比例都不在少数,抽烟的被烟鬼控制着,喝酒的被酒鬼控制着,搓麻将的被赌鬼控制着。这在社会上几乎是很普遍的。
反过来说不被这些习气控制的人几乎找不到,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我们都被自己的习气控制着,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佛要来救苦救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每个人其实在一个很有问题的社会空间里,人际关系,甚至自身的健康啊,精神的、肉体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超越业力反扑
像他刚才讲我造了一辈子的业,然后我一学佛反而不好的事更多了。你学佛了,这些业反而会追你的。我前面开玩笑说,你信佛的然后不信佛了,没人会追杀你的。但是你是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你想到佛门里来,那些业会追杀你的。它会想尽办法拦截你,不让你学佛。就好像你欠了很多债的,你想出国,有可能不会让你走的,对不对?别人想尽办法要拉着你追着你,让你还债,知道你要走了,甚至把你给告法院了,不会让你轻易走掉的,你欠这么多债你想一走了之,不可能的。
但是对学佛的来说的话,还是会产生很大的福报的,福德的力量,因为你念一声佛好了,它那个正面的力量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正因为这样,那也追债的众生那更是不会放你了。
(信众:他念佛现在也不舒服,他念佛就不舒服,他说恨死他了)。
师父:对啊,就是啊,因为念佛为什么就不舒服?说明念佛对他身上的众生有作用,知道吗?所以他想尽办法阻挡你,不让你念佛。你一但继续再念下去,有可能他就控制不了你了,这也是一种最后的垂死挣扎。但是很多人在这个现象当中会被吓住,我不念佛了不念佛了,你放心你放心,我不念佛了。那他最好了,你不念佛,我慢慢收拾你。
这说明念佛是对的,学佛是对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正是要解决了,他就会挣扎嘛,就像一个人比如说你是黑社会里面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生活当中就这样从小一起玩玩,不小心后来发现我们这组织好像是黑社会组织,但是最后你想我不干了,我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了,那是不容易的。
我比这个例子你听得懂吗?这些人不会放他的,甚至致你死地,也不会让你改道,这个学佛就是希望嘛,你既然念佛了,他们有反应,说明对了,我总算找到紧箍咒了。就像唐僧一念咒,这孙悟空就头痛一样,对不对?那就有办法了嘛,你继续学佛啊。(信众:回向给他,诵经回向给他),对,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
那你就多一份智慧你就知道了嘛,学佛对的,他就怕你学佛,他就是让你放弃学佛。那你要不要放弃学佛?我现在问你们?是不是?要不要放弃?你要很清楚的。
我们的生活范围不是一个宗教开明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基本上不是从小就有宗教信仰的。所以这个问题你坐在这边我们这样一讲,是不是又明晰起来了?思路清楚了?对啊。
所以说学佛了之后,有了这样子的不良反应,其实恰恰是学佛的瑞相,说明学佛很好。就好像你扫地,灰尘都起来了,这说明扫地扫对了,我家里好久没打扫了。你不能因为灰尘起来了,不扫了不扫了,不会吧。像洗衣服一样的,一洗一泡下去黑水一大堆,你说对对对应该洗应该洗。你不能说看到黑水,不洗了不洗了。
那是一样的,你一学佛,然后那么多的东西现出来,这说明很好,学佛学对了,继续学下去。我这样讲你听明白了吗?(信众:那有时候我想做功课,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功课这又不要紧的,多一点少一点都可以,(信众:有个开头嘛,比如说是诵什么经吗?有开头),对,有开头也行,念个结尾也行,当中拿出四句偈的,都可以。(信众:比如说是诵心经啊,大悲咒啊,直接就诵一个咒就可以了是吗?)也可以的,就像你家小孩玩玩具一样,玩一个玩具也可以,我这一大堆玩具你看玩的多开心,也可以,是不是?把玩具商店都搬到你家去也可以,是不是?这就跟据你自己情况,都可以的。
念经肯定是好的,念一个咒就有一个咒的功德,念十个咒有十个咒的功德,这就看你的嘛,你有没有时间,有没有这样的精力。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首先你看我们佛教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一旦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对这个社会来说就是代表三宝,我们的形象就会直接影响到佛,会影响整体佛教,对不对?连这个社会上一个人假冒的出家人,他穿上这个衣服,都对整个佛教的影响那么大。那你可以知道。如果我们真的穿上去,你别说为佛争光了,首先不能给佛丢脸,这是一个很主要的,对不对?说争光还不一定谈的上,首先他的底线就是不给佛丢脸。那所以呢谁要出家,那我们肯定要好好地把好这个关。
主要是一个内心的责任,你升起了这个责任感,你愿意就是说为佛的这个事业而献身,出家是一种献身的,鲁迅的笔下的出家人就是一批牺牲的人群,他是有思想,有作为的,甚至有很崇高的这个理想的,有坚定的意志的,所以这群人也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就是表现在儒释道上,现在佛教又承担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任,所以出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是自我已经净化了,或者是用三宝来自我净化,同时又把自己奉献给三宝的,造福人类的这样一个事情。所以出家也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
所以出家人也称为叫宝,在人群之中他叫宝,众中尊,在一切生命当中他是最尊贵的,这样一种人,所以能够找到那个感觉了,那就可以了,那就可以成为一个出家人了。你看刚才她表妹在说一样,她很了解她姐姐,她姐姐也是一个有志向、有思想,有追求的一个人,对事物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做事也是一丝不苟的一个人,这样的有思想的,有毅力的,能够自我要求就是非常高的人,那她要进入佛门的话,那是可以的。并不是说社会上什么人都可以出家。出家都是自己深思熟虑,然后自己的各方面内外的品质要跟的上才行。
我们还在自我要求,对不对?虽然出家了,但是现在你不是说,马上就可以去弘扬佛法了,还不是这样的,那要在这边慢慢地师父还要调教调教,通过做事情再调教,能进一步的跟师父相应,跟历代祖师相应,最后与佛性相应,那好了。跟佛性相应了你就可以弘法,度众生了。你就能担当众生的这种业了,众生业是很重的,一个人的重业压到身上,都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身心出家得圆满
(弟子:师父,我有个问题,比如说有很多人说他显的是在家相,但是心已经出家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心出家与外相出家这个有差别吗?)这个出家是这样的,有心出家,有身出家,有身心都出家的,有的人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有的是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作为皈依三宝的,作为好好学佛了,明白了佛对我们的这个,来救苦救难的这个意义,明白我们是在轮回的状态,我们属于三界苦宅,我们要脱离轮回,跳出三界,你这个心念已经升起来了,那你的心也开始和佛相应了,你开始配合佛了,我皈依三宝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了生脱死,所以真正的生起了要了生脱死,要超出三界的心了,那你就说是心已经开始出离了,出离束缚了,学佛学到这样子也是不容易的。
就是说你做为一个居士,这个才是一个准居士,你比如说皈依是准佛教徒了,但是你修为到了什么程度,你的心态上已经领悟到什么样,这是各人不同的。但一个人能达到知道佛陀的意义,我们皈依三宝,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你已经很明确的自己也升起了这种心,这个就叫心已经也家。这个高度甚至也不低的,学佛已经学到点子上了。
如果还没有升起这心呢,这还是介于佛教徒和香客之间,虽然皈依是皈依,是佛教徒了。但是他的真正的内心的觉悟还没有找到,还没有达到那高度。所以这个学佛能够达到我自认为心已经出家,那要靠一靠,有没有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如果他是认为我心已经出家了,觉得很高贵了,有点自豪感的时候。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说,他真正的对出家人有没有升起恭敬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如果他自认为我是心出家了,但是很傲慢,甚至还都藐视出家人,那说明他没有升起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如果他的出离心是那么高贵的,那么让他这么自豪的话,那出家人要令那么多的人具有学佛的因缘,令那么多人都升起出离心,那出家这个职业是很高贵的。那应该很尊重很尊重,甚至自己也会羡慕,我哪一天做专业的出家人,我不但自己生起出离心,我也要令所有跟我有缘的人都生起出离心,他也会有向往这种出家的状态。
但是呢还由于种种的条件不具备,所以他内心里还是有一种遗憾,我身可以在家的,但是我的心还是出家的心,这还是带着一种遗憾的,那说明他的人生还不能圆满。
大成就者殊胜相
(弟子:好像密宗里面有很多上师他们并没有出家啊,但是他们也是很有成就的,他们显的就是说在家相),这个是一种误解,他虽然表面看是在家相,但是他在佛法里他是属于出家人,他属于出家人。他是属于他修法修到那个层次了,他就是完全的显现这一种方便,方便身,那个不一样的,他其实他身上有小乘的功德,有大乘的功德,主要他的标志是金刚乘,金刚乘是真俗不二的,他以在家的形式也是全身心的。
你就看这种人好了,真正的这种人他是整个身心,所有跟他有缘的,包括他老婆,他儿子,他女儿,全部是跟着他一起弘扬佛法的,没有第二个事情的,所以能够做他老婆、能做他儿子、女儿那是不容易的,真正的这种也是在人间里也是很希有的,很少有这种功德。真正的已经修到了完全已经真俗不二了,二谛融通了,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这个时代应当以在家身度人就显在家身,其实他不是在家人,这种叫瑜伽士。瑜伽就是与佛已经相应了,瑜伽是相应的意思,已经与佛、与真理相应了。他的身口意完全都是真理化了,哪怕他生小孩,也生的是佛菩萨,你看好了,这种人生出的小孩,男的是活佛,女的是空行,不一样的。
那以前那个顿珠法王,他摄受空行,生了八个儿子,八个儿子是八大菩萨的化身,那你想对佛教的贡献那还了得啊,对不对?那不得了的,一个时代都因为他们改变掉,那还了得,那我讲的这是正宗的,不是冒充的,不是以这个名义去骗人。当然这世界是有正宗的,但是你只要听到一个正宗的都是得很大加持的,对不对?你看年龙活佛一样,年龙活佛就因为有佛母嘛,对不对?你看他圆寂的时候,功德力多大,人身体缩小,托出去火化的时候托在盘子里,一个人捧着就捧去了,你看,是不是?那功德力多大,你能说他这个是普通的人吗?不是的,你看他有家有妻子,但是佛教界里这个作为金刚乘,大家非常尊重他,他就是一位圣者,佛菩萨一样的,真实的在人间显现,这不一样的。
所以所讲的这个情况不能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男女混为一谈,这是不一样的,这个比喻叫什么呢?在佛教界里比喻说,像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的,希有,不是谁都能这样的。所以这个像五明佛学院法王如意宝,在上课的时候,我都亲自听他有讲过这个问题,说他希有的,不是社会上人可以去学的,学不来的这个,不要说他学不来,济公你也不能学的,对不对?济公吃肉喝酒,你学济公那糟糕了,济公自己说你学我要下地狱的,你学他,他吃只死鸡进去能吐只活鸡出来,你吐只试试看,我们吐出来的是骨头,原来的肉也吐不出来的,对不对?只能大小便出来。
历史上都有这样的人物,鸠摩罗大师也是的,为我们翻译了这么多经典,我们读的很多经典是鸠摩罗大师翻译的,鸠摩罗师大师好像有一千七、八百年,那个国家皇帝听说有这么个人才,派他手下大将带十万部队去迎请,先是文的请,礼节上带很厚重的礼去请,如果他国家不放,就打,抢也要抢来。大将吕光的带了十万部队浩浩荡荡的地从长安出发到现在新疆境内的丘孜,十万部队就浩浩荡荡的去请,结果那个国家怎么办?那国家小小的,哪里十万部队来,鸠摩罗师大师就跟皇帝说:不要紧,把我给他们,省得我们大家带来危害。这皇帝也非常非常不舍,没办法只好割爱了。
但是走到半路好了,中国皇帝因为这个时候朝中内虚,然后其他一个大臣却带兵起义,把他给推翻了,这就是后秦,姚秦。吕光在半路听到皇帝已经被人杀了,这怎么回去?已经改朝换代了,结果就攻下凉州城,然后自己称凉州王,也自立为王了。把鸠摩罗师就押在他那里,因为他又不信仰佛教,又不尊重鸠摩罗师大师,他是个将军只是执行任务来的,所以把鸠摩罗师关在他的这边,然后鸠摩罗师大师就是等于是没有人来尊重他,皇帝尊重他,派他们来抢,他们又不尊重,甚至好几次都差点被杀,因为将军生气,认为就为了你,我们国家都灭掉了。
后来一位皇帝信佛,才带着鸠摩罗师大师回到长安,当时中国人想为了这么个人前朝都灭掉,现在皇帝又迎请,这到底什么样一个人?哇,那人还了得,对不对?大街空巷啊,这个城市的几十万人都夹道来看啊,到底这个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皇帝也是出城去迎接,然后专门给他造一个寺庙,再觉得这个师父翻译经典也好,讲经说法也好,他正好在这十几年把我们汉语给学会了。所以他讲经说法大家是非常的欢喜听。所以皇帝觉得:人间真的会有这样的人。
你说鸠摩罗师大师还了得,小的时候七岁跟他妈妈去庙里去敬香,他妈妈在前面烧香,他没事在玩,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在前面玩,他怎么玩知道吗?我们小朋友是玩车玩什么,他是玩什么?他玩大香炉,他一下把大香炉给举起来,别人吓坏了,这么小的小孩怎么能把一个几百斤重的香炉举起来,吓坏了大家:别把这小孩给砸了。大家这么一怕一惊,这小孩把香炉放下来了,结果再举举不动了。
这就是叫万法唯心造,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又不知道,他觉得他一举举起来了,结果大家一害怕,一惊讶,他再举举不起来了,他这个非常奇妙的,他妈妈也是证得三果阿那含果的,他妈妈出家,他也跟着妈妈一起出家,他的出生也非常高贵,他妈妈是丘孜国的公主,他爸爸是印度的一位智者,也是一位修行人。本来他是出家人,后来到丘孜那个地方,皇帝非常地恭敬他,就请求他你能不能留在我的国家,我把妹妹嫁给你。过去人很重真情的嘛,我留在你们国家,就给他做宰相的,负责文化上的建设,佛法上的建树。所以那个鸠摩罗师大师他本身就是出生非常高贵的。
后来出家修道,修了小乘的法、大乘的法,所以他来到长安的时候,整个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新的文化的时代,就被他开启了。皇帝觉得他也是啊,这太亏了,这个做出家人太亏了,就觉得你应该留下一些种子。我皇宫里美女你自己挑,他也不要挑。不要挑我帮你挑,他把皇宫最漂亮的那些全都给他,你说给你做佣人都可以,可以给你,你也可以跟她们生孩子。所以他白天在庙里上班,晚上八抬大轿又抬回去了,他一个园叫逍遥园,全部都是最漂亮的宫女在里面服侍他,给他脱衣服,给他搓背,睡觉也铺好床,所有他生活在就是当时皇帝的待遇。那你想别人怎么评价他?一个和尚怎么这样子待遇呢?天天美女成群围着他,你看,甚至不仅这样,连他出家徒弟有的也想,我们天天住庙里,师父一到晚上了要八抬大轿抬走的,师父也不跟我们住一块。
结果那天师父来了就说,今天我供斋。我请客吃饭。他的弟子很多的,他译经的都有上千人,住在那个草堂寺,现在西安草堂寺还在,鸠摩罗什的塔还在那里。然后鸠摩罗什大师说请客,但是很奇怪没好吃的,一人一根绣花针。今天打斋大家吃绣花针,大家是面面相觑啊,:谁敢吃。
结果大家面面相觑,一人面前一根绣花针,结都没一个人敢吃的。好,你们今天不能消受我替你们吃。把所有的上千根绣花针全部都收起来,放到鸠摩罗师大什碗里面,鸠摩罗什大师就把这个绣花针就这样一撮撮地放到嘴里吃下去,厉害不厉害?不仅仅吃下去,吃完之后还怎么样?从汗毛里一根一根把那个针又拿出来,厉害吧。
你说他还一般人吗,你还用世间的什么财、色去衡量他,那简直是笑话,他已经不是这个概念的,他已经超越了我们人间一般性的概念,一般性的人认为这个洋房、名车、美女,都流口水对不对?对圣人来说,这根本不是那么一个事情。尽管那样子,他也是没生一个小孩。对鸠摩罗什大师来说没有那个问题的。但是作为皇帝来说觉得可惜啊可惜,智商那么高的人没小孩。过去就认为智商高的人生下的小孩肯定智商高,他死了就绝种了嘛。现在社会是不是也在搞精子库对不对?智商好的人把他精子留一点,美国就有,把智商好的科学家他们死后,把他们脑细胞、身上的组织都会取下来放着,等哪一天能够克隆的时候就把他们克隆出来,这个说明不仅我们现在人类有这个思想,古代也是有的。
所以他老人家翻译的经典你看,我们传诵到现在,依然会传诵下去,已经一千多年下来了,还有几千年会传下去,那对我们人类影响多大。所以这种不可,不能把他这种特别现象,然后我们用一般的眼光去看,是不行的。这个就是说在佛教里不是说西藏才有,在佛教界本身自古就有的。但是这都不是普遍现象,这是很少很少的现象,一个时代或许就出那么几位,他可以摄受空行,然后以特殊的状态度人。
鱼龙混杂需明辩
所以现在反而有一种,有一些女的她学佛之后她特别希望要嫁给那些活佛。西方社会也有,现在人的这种概念也是确实解放得很厉害,有很多她也会渴望嫁给那些活佛。所以呢也会造成一种钻空子,在社会上这种现象也有,也有那些藏地的不咋的人,他出来冒充自己是活佛,是堪布,然后骗财骗色,也有这种现象。他们在寺庙里面也没有什么社会背景,那他们做事不用负什么责任的。
真是大活佛,在当地很有影响很有威望的,他做事很小心的,很注意的,不会去轻易干嘛的,因为他有社会地位的。而有社会地位的本身就很少,那我们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误解,他就有机可乘,现在这个社会上这种种种乱象都是有的。那社会上面冒充出家人就更多了,这个在中国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冒充出家人。现在那个道坚法师上次一篇文章说,现在我们中国正式的出家人是二十几万,其实这个数字是很少的。像柬埔寨才六、七百万人,有将近六十万出家人。你看六、七百万人,有六十万出家人,有十分之一是出家人。泰国啊、缅甸啊出家人数量都很多很多的。像我们十几亿人口,才二十万出家人,这个数字就是说明我们社会是很成问题的,比例严重失调。
我们比个例子说,如果这个社会有十几亿人,十几亿人如果一半是男的一般是女的,你会认为这社会是正常的,对不对?如果是十分之一是男的,十分之九是女的,你想想看这社会肯定问题很大嘛。那反过来说,那作为精神的象征,我们弘扬文化的人,只占百分之零点几,这是很成问题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危机。在这个危机后面那怎么样,我们佛教本身还有一大危机在,一些民间的那些人发现装扮出家人到街头去骗别人很容易,很有市场,就有一些人就走这样的路,走这样的路的人有多少呢?基本上将近六十万,有六十万这样的假出家。那除了这样的人这个是属于民间的。还有像官方的、集团的,他们造寺庙,搞旅游,打着佛教的招牌,在破坏着佛教。所以社会上很多对佛教的印像不好,也是这样形成的。
那种在大街小巷装扮出家人是属于游兵散俑,还有更多是集团的,所以我们真正出家人的位置就更少了,我们出去,别人会怀疑,你们是不是化缘的,你们是不是假和尚。首先别人会戒备你,不听你的话。
遵守秩序好修行
(众:我还有个问题,刚刚谈到那个,就说我们不论是男众或女众,我们都称为师兄,按道理女众和男众应该是平等的,没有分别心,但是我来了这个道场,我发现就是说我们女众见到任何男众师父都要低头、卑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一种礼节吧。(但是我感觉好像男众见到我们并没有这样子),对啊,是这样的,这个就是需要你们做的一种礼节。(西藏那里也是,比如说你要去西藏,很多男众是有地方睡的,女众睡的破茅房之类的,根本没有为女众准备,佛教的宣传说是没有分别心,为什么把女众看的那么卑微,就说女众想要成为大活佛大成就者,为什么根本不给机会呢?)这个需要自己去争取的,比如说你从这种礼节当中,知道我们自己有自身的很多障碍,你有了这样子的认识之后,那你才可能突破你自身的障碍,而成为一个成就者。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意识的话,你就是其实不是说男女不平等,不是从尊严上说,而是从客观上说,这个就是说女性的身体跟男的比起来的话,她有自身很多缺陷的,思维方法也是有很多不一样的,不同的。特别是对追求真理这方面的话,他两个是有差异的。你承不承认男女是有差异的?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是有差异的,你承不承认?(我承认女子见短痴于情,在那个《父母恩重难报经》我觉得说的很对,所以生儿育女),对,你觉不觉得有差异?如果有差异,需不需要自身来认识到这个差异?要不要去弥补?比如说自身有某些方面的缺陷,你需不需要自己提醒自己,我要来超越这个缺陷,需不需要?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就不可能有后面圆满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佛性,包括我们男的有佛性,女的也有佛性,但是我们在达到自己佛性圆满上是有一段路需要走的,对不对?在这个走这个路的时候,男女有自己自身的差别性,差异性。这需要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比个例子讲,在家庭里也是的,你两夫妻过日子,男的跟你一起走路,出去买东西,那重的东西肯定男的会拿,对不对?男的帮你拿重东西,甚至男的帮你开车门。但反过来说你女的应该做什么呢?女的是不是应该要表现更体贴更温柔一点的?那这一样的嘛。你不是说所有的都男的做,我女的可以什么都不做,没有这样的。男的有男的优点,但是女的要体现出你女的优点,对不对?
在修行上,男的可以拉你一把,甚至可以帮助你超越缺点,那你要体现出对他的尊敬,对他的感恩,对不对?这个道理听得懂吗?(众:我听得懂,因为我在美国的道场,我们没有男女的差别,今早在我们寺院就说打鼓啊,今天早上该轮到我了,有个师兄说男众先走,你们等着,所以我听完以后,就觉得不服气,当然我会更努力)对啊,你更努力就对了嘛。(众:但是我就是想不通女的为什么就要比男的卑微的)不是说卑微,这叫秩序,这是一种秩序,社会是需要秩序的,对不对?我们做飞机也是的,商务仓的先走,你有什么好抗议的,你抗议你去补票好了,补商务仓的好了,这是秩序。就是这样的,老年人先走,妇幼先走,这不是遇到危险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大殿失火了,那肯定会让你们女的先跑,那平常的情况,那总是要有秩序吧,不可能杂乱无章的,对不对?穿着海青的在前面,没穿海青的在后面,这是一种秩序嘛,这是一种美嘛,这需要我们相互的去配合的,才能形成这种美,对不对?
所以你起的这种念头那就不属于佛念,这属于魔念,知道吗?这叫分别念。我们修行恰恰就是要征服这个念头,服从于一种秩序,遵从这个秩序,然后在这样的秩序下,我们都会生活得很安定,生活很安定,大家都可以好好地修行,对不对?如果大家没有个秩序,那你争我夺,那你说我排到了,那有人可能会想,那我下次我排得前面一点,对不对?人就会有这种欲望的。那有了这个规矩了,大家遵循这个规矩嘛,这规矩对我们并没有侮辱性的,没有什么对你人格上的轻视的,没有的。这只不过是一个秩序,我们遵守这个秩序而已嘛。
比如说你们后进庙门的,对先进来的这些师兄表示尊敬,也是这个道理,就像家里的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表示尊敬一样的,对不对?不管怎么样,你生活当中哥哥姐姐总是会帮助你一点,拉你一把,作为弟弟妹妹来说,对哥哥姐姐表示尊敬,很正常的人之常情,不能跟爸爸妈妈提出来说,我们都是你生的,你们不公正的。爸爸妈妈不会偏心。但是还是有秩序嘛,有长幼秩序,是不是这个道理?小朋友是不是?进学校也是的嘛,学弟学妹对学长也要恭敬,对不对?这就是这个道理。
(众:包括排座位,大家都是师兄嘛,不论你是女众男众都是师兄,没有叫师姐什么的,当然师父们在前面,就是说长幼我理解,今天话题是男女,我还是想不通)这个里面也是有,但是男女也是有,也是一种,既然是同性别里面还有师兄,还有前后的,也是有的。就是你出家了,出家也是要分的,受戒早的在前,受戒晚的在后。也是有秩序的,任何的一个社会,哪怕不是人类社会,你就看猪狗,其实它还是有秩序的。
你看动物世界里好了,大象的群体啊,马的群体啊,牛的群体啊,羊的群体啊,也是有秩序的,这个是它们自然现象,它肯定要有秩序,没有这秩序这个群体就乱掉了,这是合理的秩序。在我们寺庙里没有男众歧视女众,没有这样子的,但是你女众自己需要做到的,你需要对男众表示出恭敬的姿态,这都是要这样的。不仅是女众,我们男众也是这样的,沙弥对比丘啊,比丘对大比丘。那你要说了佛教是平等的,你那个平等的概念,只是是你对平等二个字理解,自己理解有问题,这个理解的不对。平等就是说自己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定格:做好自己。不是说绝对的,没有这种绝对的。
就好像你坐车的时候给你保险带一样,保险带就是爱护你嘛,这不是束缚你,虽然你觉得会有束缚,第一感观绑起来是束缚,但是这个制定它是为了爱护你,保护你的安全。一样的东西,就像我们家家户户你看到大街上去看,家家装防盗门防盗窗,这又不美观,经济上有不好,对不对?各方面都不好。但为什么要装?装了你会安全了,对不对?那你反过来说为什么我们清规戒律那么多?因为清规戒律那么多是为了你安全,大家都安全,不单你个人安全,这个群体就安全,就很清静的一个群体。
反过来说我们这个群体你看,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慧日寺其实人很多的,四十多个出家人,每天吃饭要一百多个人,但你有没有觉得我们这个寺庙很清净?那大家就各司其职嘛,那就不乱嘛,对不对?如果你个人没有自己的定位,不找到自己的定位,那就乱掉了,那一百多人还了得啊,就这么个空间,你会觉得乱哄哄的。包括我们现在也是,大家都会觉得师父在讲话的时候,你们都会在听,不会你一言我一语,那就乱掉了嘛。那讲话的氛围就没有了嘛,大家都静静地听着。然后你们也可以提问,也可以交流,那就很有秩序。
我们自然地在遵守着这种秩序,而且遵守的这里面,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我们长期的很默契的一种体现,对不对?如果这种文化消失掉了之后,不是乱掉了嘛,对不对?
这也是我们长期的文化,大家形成的一种默契,你说在外国没有,那只能说外国没有这种文化,你提这个问题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但是其实并不奇怪,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符合人性的,也符合这个修行的,对不对?女的修行也可以变成男的,男的修行慈悲心重的也可以化身成女的,对不对?
像那个泰坦尼克号一样,泰坦尼克号英国的这种绅士风度所体现出来的,灾难面前会自觉的让女士,老弱病残的先走。但是这个并不是轮船在海上的法则,没有这个法则的。上次网站里有看到,没有哪一条船上有这个明文规定,没有的。这是来自一个有修养的社会有秩序的社会,他自觉的女士老弱病残优先,男人坚持到最后,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一个文化酝酿,才会产生这种默契,这是一种文化高度。这不是说明文规定出来的,明文规定就不希奇了,对不对?
所以这个人类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不容易的,就像我们在国内,常常有几个事件都是,对不对?开会的时候各级领导来一起开会,忽然失火了,这是发生在哪里?蒙古对吧?新疆还是蒙古?然后就有个声音:让领导先走。结果领导就踩着这个孩子的身体跑出去,烧死了多少小孩那次。这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这种事情,人类已经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下来的,这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这种事情,这叫什么呢?这叫扭曲,不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这是一种扭曲的东西。人性的自然的东西,遇到危险的时候肯定是先保护小孩,这是人性本身的,不要说人了,连猪狗也是这样子,对不对?
最近你看我们是不是荷兰哪儿?有一个汽车炸弹爆炸了之后,房子着火了,那个狗一次一次冲到火海里去,把它的五个小狗救出来,感动了全世界,它还知道把它救出来放在哪,它救出来放到救火车的消防队员的这边,它会知道把它放到安全地带,对不对?咬一个狗出来再冲进火里去,自己都负伤了,这感动多少人啊,它不是被教育出来的。有很多生命是很本能的,对不对?这也是生命本能里面很高贵的那一部份。
我们学佛就是把我们生命当中高贵的那一部份把它放大放大,让它圆满,你就成佛了。把自己心灵当中黑暗的东西把它缩小缩小缩小,这就叫修行,叫戒恶修善。那个黑暗的部份那就叫魔,光明的部份就叫佛,对不对?那怎么样才能那个呢?那自己我们比如说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我们普通的来说啊,一般的就这样,不讲特别事例,一般性,他男的和女的比起来,生理上心理上都不一样的,这是不是客观?是客观的。特别一个女的,她要生儿育女,她所表现出来的,她就会很正常表现出很多的自私的一面,因为她要爱孩子。所以她这个爱来自于哪里?节约下来的,我只爱我的孩子,我负责他的。所以这也是母爱自私的一部份,但是就是这个自私部份,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环境。
但是如果修行,你要想了生脱死,要想抛弃自私。那反过来说,这个就她比男的要重一点,这个是你修行的一个障碍,那怎么提醒你呢?一个女的自私心会比较强,分别心会比较强,考虑事情比较细。这个在修行上,这是一种障碍。当你成佛了,这又是你的优点,那你可以为一切众生心细,为一切众生去慈悲,对不对嘛?那把你的母爱能普及天下,这又变成圣人的慈悲了。那个时候又可以用,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是要减的,这个是要制约它的,因为它障你的道,障你的心灵光明的那一面,自私会让一个人狭隘掉的。一个人自私的时候会让一个人看不到真相,对不对?
一个女人你比如说当谈恋爱,或者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往往她的智商会比较低的,她看不到真相的,因为她生命的所有注意力都在这方面,她看不到大局,对不对?这个是她客观存在的,不是说不尊重她,为了扶持她从这个里面从这个狭隘里面从这个黑暗里面,局部黑暗里面走出来走到光明里面,有时候要提醒她,你要放弃你的自私,你要知道你是有缺陷的。自己知道自己有缺陷了,那才好办。
因为修行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你能自觉,觉得自己的缺陷,那你离你自己的圆满就已经有希望了,如果一个人连自我缺陷都不能够知道的,那你说你离自性的圆满还差远了,对不对?就这个道理。所 以在修行的道场,就是时刻要提醒你有你的缺陷,你要自己防护它。所以这是一个修行道场恰恰对女众的,表面看好像你走到后面,但实际上是让提醒她提起正念。那反过来说,当她为了自己是女的鸣不平的时候,这恰恰又暴露了她我执我慢,生命负面的东西在膨胀,在那里呼喊,对不对?这恰恰是需要修行的过程当中,需要自我反省自我觉悟,然后把它抚平的。变的更平和,更坦然的去面对它,当你坦然面对的时候,你人性当中的都变成光明了,对不对?这时候就是修行要达到的状态。
所以大家默默的都遵循着这个规律,说明我们这个地方还有修行,大家都处在佛光中。如果这个人比如说,我不是指你啊,你是这种代表,念头或是心里这个,那说明什么呢?这跟这个道场有点不相应,佛的作用力没有作用到你,反过来是什么的力量在作用你?(众:是狭隘心)其实就是魔的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样的一个道场是不会宁静的,不会清静的。
整理:慈力 校对:妙恩 编辑:德藏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在放生的修行过程中,出资与出力在放生功德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出资与出力在修行上没有区别,因为过程的不同,大家在修行中得到的法益还是有所区别的。假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
二谛与五祖传法的双重肯定----敬以此文为傅伟勋教授寿游祥洲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蓝吉富主编(1993.11出版)页123~133-----------------------------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离开迷惑颠倒之后,心中非常清净,常常相续不断,善巧使用神通自在的力量,度脱无量的众生,包括你我他在内。只有菩萨才能离开迷。什么迷?就是酒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龙树‘回诤论\’中的“空”之研究提要:《回诤论》是龙树批判正理学派(Nyāya)的作品之一。正理派以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而不空的,而且还以为认识这些事物的四种方法 ─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隋唐时期产生的佛教宗派,对以後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持久、深刻的影响:其中,那些因为在创宗建派过程中有突㈩贡献而被奉为各派祖师的人物,对唐中期以後的佛教演变影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佛教还有个特点就是普世主义。佛教讲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这就是众生平等,包括一条狗也可以有佛性,狗好好当狗,下辈子就有可能成人,再下辈子有可能是修罗道,天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附录一 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第二节 无有、无有法一、龙钦饶降巴尊者对大圆满法的见解与著作中引用的典籍诠释大圆满法无有、无有法(一)无有肯定无有义之心要者,三有涅槃轮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十划【能引支】在十二有支中,能引支是无明和行二支,由于无明于诸谛理的迷闇无知,而由行的造作诸业,熏习第八阿赖耶识中,能引熏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的种子, 故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5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是我闻”,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茶,源于绿色,赋予生命,尊享健康。今天,您关注健康了吗?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6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心经思想蠡测~五佛陀教示我们亲近善知识,于见闻中唤起善观的基因德性,透视了真理才能成佛。有如家庭、社会、国家,都需慎重选出善于经营的人才来运营才能发达,大家才能善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师父,阿弥陀佛,在中心当义工,是不是也要修六和敬?人与人相处,要如何相处?明证法师开示:这六和敬是僧团内部用的,但是这个原则,普遍地适合一切共修团体,六和敬呢,其实很简单,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韩国高丽时期的著名僧人知讷生活在毅宗(1147~1171)至熙宗(1205~1212)时代。现存和知讷直接有关的资料有:(一)金君绥撰《泰平承平府曹溪山松广寺佛日普照国师碑铭并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16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说起道家道观,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你去上网搜索的话就会发现,可能在你邻近的城市就有,全国比较有名的就有10个,而今天我们来说的是位于武汉的这个历史悠久的长春观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3
佛教经纶是佛家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在整个修行的过曾在之中所代表的是最重要的开悟和引导的环节。佛教在世界各地流传了数千年,其所著作的佛教经纶也是数不胜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地藏经》是佛门三部孝经之一,佛法的基础为孝道,生而为人的基础就是孝亲,孝亲的扩大就是普度众生。那么地藏经的精华思想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了解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佛教内部因为思想的差异而被分为了八个大的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其中要数与佛教传统的思反差是大的,也是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因为佛教思想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与各地不同的人文文化进行融合及凝华,从而才能在本地进行长久的发展和兴起,而这也是佛教八大宗派出现的最根本原因。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佛教思想的空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传统的佛教文化讲究的是当一个人领悟了大道之后,则凡尘之事无有可扰其心,称之为空。但是因为佛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因为一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在当代的社会中,我们都是提倡自由恋爱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个性差异、环境差异、八字不合等等原因不能让两个人成功的在一起,而在命理中,具备以下八字的人,他们非常容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0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五章思量能变识(人生论)第一节叙言一、人类社会所要求的是自由平等,西洋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当然不平等之奴隶生活,也毋宁死。因此,近世人类竞相斗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0
比较才有了鉴别没有比较的事物是无法鉴别它的好坏、美丑、善恶、真假的,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名叫波遮梨国家。这个国家有史以来,从没有鸟类生
佛典故事时间:2024-05-03
第三节十玄门为了解说事事无碍,圆融无尽的境界,故设立十种玄门,以说明深奥难测的理则,这是为了要宣扬无尽法界缘起,融通自在,以进入华严大法之玄海,所以称之为“玄门”。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使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赋予了迥然不同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想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5
有一位年迈的财主,异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人人当,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将家当留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
佛教故事时间:2024-02-28
儿子的姻缘自有因缘,愁煞多年有何益?该来的自然来一天晚饭后,儿子说:“妈,明天晚上带女朋友来家里吃饭,请您准备一下”以儿子的性格,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轻易把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