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二十八)
(2)佛制淫戒之初始
据《有部毘奈耶》卷一载,世尊证觉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没有过失。在第十三年时,有名苏阵那的人,富可敌国,娶邻族女为妻,因为敬信三宝,追随佛陀受持三皈后,严持五戒,最后随佛出家修行。那年,正值天旱,化缘不易,苏阵那便与诸比丘回到家乡,对乡人大力赞扬三宝,宣扬供养三宝功德,亲族于是每日以上妙饮食施给众僧。老夫人知道儿子回来后,便命新妇打扮漂亮,一齐往兰若见苏阵那,老母对苏阵那说希望他能与妻子交好,以留下种子。当时,因佛陀未制淫戒,没有欲过,且少妇冶艳动人,比丘不禁情生染着,难禁欲火烧心,其母见状,即牵二人手向隐蔽的地方,脱去法服,作不净行。之后,苏阵那听闻佛陀说法,对于所作的不净行,很是后悔。世尊知此事后,召集众比丘,明知故问苏阵那,苏阵那不敢隐瞒,说出真相。世尊严加呵斥,对苏阵那说:「你之不净行,非是出家人所应作,我常说要离贪瞋痴,要求心慧解脱,你们都是因此微妙法而求出家的,为何复作此可恶事呢?痴人,宁以男根置于猛害毒蛇口中,不安女根中。」世尊又以种种方便,说厌污事,佛呵责苏阵那后,复为声闻弟子制淫戒,犯者波罗夷罪。此淫戒遂成为佛教教团中最初之制禁。
(3)淫戒十义
佛制淫戒有十种意义:
一业道重故
淫欲障碍道业,有此重愆,不堪入道。
二系缚深故
淫欲把修行人系缚在生死狱中,淫心虽无损于其他众生,但因心被系缚,故为大罪。
三生死本故
由于贪染淫荡,致令生死轮回,长期在欲海爱河中漂溺,无法抵岸。
四坏功德故
《僧祇律》说,最可怕者无过于女人,男人败正毁德,都由女人而来,小乘人常因染欲而令犯戒,破坏功德。
五坏世间故
《正法念处经》亦云,世间男人得苦,大都由女人而来。少年或中年人之善根被毁灭,都因女人,女人更能把天人缚至三恶道。
六乱静心故
坐禅之人,若欲火喧心,失禅失念,欲海波浪,能破乱定水。
七入魔网故
经云,此五欲者,是众魔境界。损害众生乃魔王的意愿,女人如魔网,如刀头蜜,贪毒花色的人,以舌舐刀头,自夺其命。
八失神通故
女人能令行者失神通。如五百仙人,以神通在空中飞行时,听闻紧陀罗女歌声,心旌摇动,神通立失,一齐失足坠到地上。又如独角仙人,修得五神通,能飞身在岩岫之间,后来遇上淫女扇陀,被美色所乱,被淫女骑在颈上,返回城中。
九障涅槃故
律中说比丘初犯淫欲戒,已令今世不得涅槃。
十障菩提故
经云,五欲是障道法,能障人生天,何况无上道?因此,对付这无量过失,必须制戒禁止。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
世人如触犯法律,被关进牢狱,虽桎梏枷锁羁身,但仍有脱囚之日,但女色之枷锁,被系以后,便难以脱身。
《萨婆多论》中,佛陀把女人与毒蛇作了比较,证明女人比毒蛇祸害更大。并以此劝喻出家人,宁愿以身给毒蛇咬,都不犯女人。论中举出蛇有三事可以害人:
(一) 见人即害;
(二) 因碰触而害人;
(三) 因咬而害人。
以此对比,女人亦有三害,而且比蛇更厉害。
(一)若见女人而发欲想,那怕只是想想,都会灭人善法;
(二)若碰触女人身,即犯中等罪而灭善法;
(三)若进一步与女人共交,则犯重罪而灭善法。
论中又说女人七害,比毒蛇之害更甚:
(一)若被毒蛇咬,只害此身,若为女人害,可以祸害无数人身;
(二)若被毒蛇所害,害处不一定严重,但若为女人所害,则害善法身,那便严重;
(三)若被毒蛇所害,只害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但若被女人所害,意识亦被害,即六识被害;
(四)若为毒蛇所害,不影响在僧团之生活,但若为女人所害,就会被逐出僧团,不能与僧同住;
(五)若为毒蛇所害,死后可生天,若生人中,会值遇贤圣,若为女人所害,则死堕三恶道,求出无期;
(六)若为毒蛇所害,可得四沙门果,但若为女人所害,则有亏于八正道,败坏佛门;
(七)若为毒蛇所害,别人会慈悲救护,若为女人所害,大众会弃舍及唾骂。
基于上述多种原因,故佛说:「出家之人,宁以身供毒蛇口中,都不以此身碰触女人身。」
(8)犯淫戒五损
犯淫戒得以下五种损害:
(一) 如欲火烧天祠;
(二) 坏自身及他人梵行;
(三) 恶事显彰,受多人毁谤;
(四) 恶名流布,受人鄙视;
(五) 坏他信,他人对自己失去信心。
(9)犯淫戒果报
优婆塞犯邪淫得三种果报。
(一) 异熟果,堕三恶趣中受无量剧苦。
(二) 等流果,于人中受二妻互相嫉妒而争吵,及妻不贞良。
(三) 增上果,于人中之一切外物,多有怨竞。
依《优婆塞戒经》云,乐于邪淫之人,得不到众生信任,作事妄语在先,令人见之生疑,时常受苦恼缠扰,心常散乱,不能修善,财物不保,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身坏命终后,处于地狱受长时苦。再得人身,恶色恶力,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及自家眷属。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一)
(10)三种开缘无罪淫
虽然行淫可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开缘而不得罪。
(一) 行淫欲时,心不受乐,即不犯罪。相反,若心受乐则犯。
(二) 睡眠时为他所淫,毕竟不觉,不犯。
(三) 睡眠时为他所淫,觉已,但不受乐,不犯。若受乐则成犯。
(11)对治淫欲
对治淫欲,可常作不净观或白骨观,观想那些纵然美若天仙的女人,但当年老色衰时,牙齿缺落,头发皓白,身体垢秽,皮松面皱,脊偻呻吟,扶拐杖而行,身患重病时,卧在床上,大小便失禁,不能起立;美女外表虽然漂亮,但内在的肠胃肉血,污秽不净,死后血肉殆尽,骸骨相连,臭秽不堪,最后形骨消灭于尘泥中。
对治欲淫,佛亦说可作圆满九想,胀想、脓烂想、异赤想、青瘀想、啄噉想、离散想、骸骨想、焚烧想、一切世间不可保想,常自警惕,淫欲实无可乐。
是故欲断邪淫,心、身不造淫欲,手不自淫,眼不视淫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说淫话,鼻不嗅淫香,舌不触淫舌,如此名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清净不淫之身心,如莲花不着尘垢,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无上大道,如此道法,皆从不淫清净而得。
《梵网经》云:「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佛教五戒中之不邪淫戒,倘人人遵守,可以谛造和乐家庭,守礼社会。
(丁)不妄语戒
(1)妄语充斥世间
不妄语戒是五戒、八戒、十戒之一,此戒虽排序第四,但以今天谎话纵横满布来说,提倡此戒,绝对必要。
妄语,分有身妄语、心妄语及口妄语。
身妄语者,若有人问谁人得罗汉果,请起来着脱僧伽梨(僧人大衣),有非罗汉听闻即起身着脱。这非罗汉虽然没说话,但已犯身妄语罪。尚有其他以打手势、肯首、书写、发电邮等方式传达妄语,都属身妄语。心妄语者,是以虚诳心行妄语,如教使人、默认、暗示等行妄语业,都属心妄语。口妄语是以口业作出妄语,计有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等多种。无论身口意妄语,都是以欺人为目的,获罪轻重,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妄语分有轻重,在佛教来说,出家人未证得圣果,便自认已证果,这是自欺;或对人说已证果,以颠倒法为佛法,以祈得到别人供养恭敬,是欺人。以此自欺欺人手法行妄语,不论是否达到目的,都属大妄语。如对理解能力极低的人,如聋人、痴人、听不明白的人、非人、畜生等,说自己已证圣果,不属重罪,因这种哑人指挥诳人,互不理解下之妄语,不构成严重后果。至于其他妄语,都属于小罪。
依出家妄语戒而言,大妄语是波罗夷罪,小妄语是波逸提,在家居士大妄语戒是不可悔罪,小妄语属中悔罪,起心打妄语,是下悔罪。小妄语最难守护,人皆易犯,要把小妄语全部都断掉,只有证悟之阿罗汉才能办到。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二)
为甚么要打妄语呢?若为自私自利而妄语,是从贪心而起。若为报复怨家而妄语,是从瞋心而起。若为怕失去心爱之人或物而妄语,是从痴起,勿论用心如何,都是旁门左道法。人若心地光明,行为正大,不欺暗室,无愧天地鬼神,便事无不可对人言,何须妄语?假若不欺骗人、没有不轨行为、不诈骗财色、不妖言惑众、不以术迷人,何须妄语?今人信息发达,通过传媒、报章、电视、电话、短讯、网络等,可以令全世界人听到骗人的话,看到骗人的广告,妄语的传播随着科技发达,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古人生活简单,物欲引诱不大,没现在那么多诈骗案,故以当时之社会问题而制定妄语戒,今天已不敷应用。
(2)不妄语戒十义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举出十种不妄语戒之意义。
一业道重故
妄语是堕三恶趣之因,犯此重业,不能入道,故要戒。
二非所应故
世人诳惑尚不应该,何况入道之人,以诚实为要,故要戒。
三闭善路故
《大智度论》云,妄语之人自欺欺人,以实为虚,以虚为实,不能接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能入。妄语之人,心无惭愧,闭塞天道涅槃之门,是故不应妄语。
四实语益故
实语利益甚多,实语之利,自己先得,在家、出家二众持之,功德利益无穷。
五易解脱故
实语之人,心地端直,容易入道及得解脱,如稠密的树林,毕直的曳木容易冒出来。
六法不入心故
佛子罗云,年幼不知慎口,有人来问世尊在不,戏言说不在;若佛不在时,戏言说佛在。有人把此事告诉佛陀,佛唤罗云取水洗足,洗足后,命罗云将盆反转覆放,再以水注入盆中。佛问罗云,水入盆不?答言,不入。佛告罗云,无惭愧人妄语覆心,道法不入,故不应妄语。
七坏法行故
呵多比丘犯戒,虽受法施教化,最终亦因妄语而死入地狱。
八幽灵弃故
妄语之人,诸天鬼神都见到他,但都舍弃他而不保护他,故要持戒。
九开过门故
所有杀盗等罪恶,都是因妄语而助成的,故要持戒。
十具遮性故
为护戒故,宁舍身命,终不毁犯。《菩提资粮论》偈云,如因为说实语死而退失转轮王,或诸天王的地位,都无怨而实语。因比较起来,妄语会无限期堕到地狱,损失更大,故宁死不妄语。
小妄语虽然罪轻,习久则重,重能失菩提心,故亦不能犯。
(3)僧伽四种妄语轻重罪
除以上十种妄语外,《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载有下列四种妄语之轻重罪。
(一) 由妄语而得圣名。是指因为造了这妄语,而得到名闻利养,却心无惭愧,并且常行不息,重罪;
(二) 得世名利,广多无量。是指得到世间名利后,贪而不足,继续作广大无量的妄语,重罪;
(三) 率尔诳他,于己无益。是指率领众人,互相妄语,如甲说乙是圣人,乙又说甲是圣人,这样互相标榜宣传,祈求名利供养,重罪;
(四) 视避免苦诳他等。是指为避免怨憎会苦而说妄语,属轻罪。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三)
(4)居士十种妄语轻重罪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举出十种优婆塞妄语的轻重罪。
(一) 佛说,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犯者中悔罪;
(二) 若有居士,不识圣法,而说:「我是罗汉向」,犯不可悔罪;
(三) 若居士对人说,我是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已证得四禅八定,并得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说我可把诸天鬼神都请来,与我谈话。说这些妄语的人,皆犯不可悔罪。
(四) 若本来想说阿罗汉,却误说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犯。
(五) 若有人问居士,你是否得道呢?若居士默认,中可悔。
(六) 若居士对人说,我能请旋风土鬼来我这里,中可悔。
(七) 若居士闻而说不闻,见而说不见,有而说无,无而说有,是可悔罪。
(八) 若发心妄语,但最终没说出来,犯下可悔。
(九) 已说妄语,但言不尽意,犯中可悔。
(十) 若居士向人说,我已得道,犯不可悔。若对人说我已成佛,是中悔罪,因人不会相信。
(5)僧俗四种妄语重罪
以下四种僧俗分别妄语的重罪
(一) 众生分别者,是指所说的妄语,能令众生断善根,得邪见及深烦恼,是重罪;
(二) 事分别者,是指说人过,及说僧过,重罪;
(三) 时分别者,出家人妄语重罪;
(四) 五众分别者,五众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比丘及比丘尼等大僧,犯妄语是波罗夷或僧伽婆尸沙重罪。僧中妄语,未证言证是极重罪。
(6)妄语三种果报
《十地经》云,妄语之罪,死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多被诽谤,二常被多人欺诳。《大智度论》说,妄语有十罪。
(一) 口气嗅;
(二) 善神远离,非人(鬼神)得便;
(三) 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四) 智人谋议,常不参预;
(五) 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六) 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七) 常多忧愁;
(八) 种诽谤业因缘;
(九) 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十) 若生为人,常被诽谤。
(7)四种开缘无罪妄语
以下四种是无罪之方便妄语。
(一) 菩萨为救护众生而作妄语,譬如菩萨见有贼人要杀某人,问可见某人,菩萨作方便妄语说不见,无犯,且有功德;
(二) 菩萨在多人面前,不说破坏大家感情及关系之实语,此隐恶扬善法,是方便妄语,无犯;
(三) 在他人极恼时,菩萨不做恼乱他心之事,故覆藏真相,无犯;
(四) 心狂乱时,而胡乱妄语,实不知自己在说甚么,无犯。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四)
不妄语,是不说不真实的虚妄假话,我们非但不能说假话骗人,更要以语言赞叹他人、鼓励他人,令他欢喜。这样,我们亦能获得别人的赞叹及美好声誉。菩萨亦不说令人瞋恨、不喜闻、心执恼之话。菩萨只常说美妙悦耳语,所谓润益语,软语,妙语,喜闻语,乐闻语,入心语,顺理语,多人爱念语,多人喜乐语,和悦语,心遍喜语,能生自心及他心欢喜的敬信语。
在家居士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随便批评出家人,更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把不真实的话传播,非但诋毁该僧人,更是诋毁三宝,令信未深的人不敢进步,未信者却步。未有真凭实据之前,毁人清誉,谤人犯戒,其实自己先犯了无根的谤人妄语罪,谤罪越重,自受之果报就更重。何谓无根谤人罪呢?即是由该事所引发的见、闻、疑。就算真有其事,亦应隐恶扬善,回向他改过。所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何况讥毁的是出家人?更不应该。要缚地凡夫出家后马上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绝不容易办到,故菩提路上要互相扶助、鼓励、包容、赞叹,是为报佛恩。
明太祖朱元璋,少年孤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得江山后,对佛教颇为保护。帝曾敕礼部出示榜文,昭告天下,其中有云:「僧有妻者,许诸人捶辱之。凡轻慢佛教,骂詈僧侣者,处罚。」朱元璋一面不许任意出家,凡欲为僧必须先考试,合格后才给与度牒;一面不许任何人士,随意毁詈僧团,谩骂僧侣。如此榜文,戒淫、戒妄语、戒恶口,三应俱全。
(戊)不饮酒戒
(1) 酒精害人
常听人说要戒毒、戒赌、戒酒、戒烟。可想而知,上述四害虽是个人问题,但影响整个社会及家庭。特别是酒,能令人乱性,令行为放逸狂妄,令人做错事、说错话、胡乱打人,甚至杀人放火、亡国破家等一切恶行。醉酒驾驶,更会引发车祸,累己累人,故法律禁止酒后驾驶,违者除被政府扣分罚款外,并可能被停用驾驶执照。
据2007年报章记载,英国人酗酒严重,每一百名初生婴儿就有一名因母亲怀孕时酗酒而罹患「胎儿酒精综合症」,其病征是身体出现弱视、过分矮瘦、心脏有缺陷、骨骼畸形、智障等问题,患上此症的八岁儿童,外表看来像个老头儿。
怀胎喝酒不但影响婴儿健康,对自身亦非常不利,每年因酗酒而引致其他疾病或死亡的人,有上升之势。酒精引发肝病、胃病、肺病、精神病等情况,日趋严重。
(2)饮酒令五戒齐破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中,前四戒是实戒,第五戒是遮戒。遮是制止的意思,是轻罪的禁戒。虽然饮酒是轻罪,却是犯罪之根本,能令人做五逆罪。(小乘五逆是杀母、杀父、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大乘五逆是:(一)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等事,而心生欢喜。(二)毁谤声闻、缘觉以及大乘法。(三)妨碍出家人修行,或杀害出家人。(四)犯小乘五逆罪之一。(五)主张所有皆无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不畏后世果报,而教唆他人行十恶等。)
饮酒除能令犯五逆罪外,更能令杀盗淫妄四罪一并而发。
《报恩经》卷六说,有一居士,酒后见邻家的鸡走入来,把鸡杀掉来吃,不久邻家有妇人来,问见鸡否?居士妄语说不见,接着见妇人美艳,邪淫心起,把妇人奸污了。居士因为饮酒而连犯杀、盗、淫、妄语四戒。
佛戒非但不能饮酒,买卖酒都不可以。菩萨酤酒犯重罪;声闻人酤酒则为轻微之恶作罪。
其实,除酒以外,一切能麻醉神经、损害健康的毒品都应远离,戒酒能令智慧生起,身体健康。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五)
佛制不饮酒戒因缘
《毘奈耶
#8231;饮酒学处》卷四十二载,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名曰浮图,家财大富,娶妻不久诞生一女,容貌端正,人见人爱。女儿长大后,嫁给一孤独长者之儿子为妻,诞下一子,合家欢喜,给儿子取名「善来」。但因此子福薄,出生不久,家庭破产,父母不久亦双继逝世,善来沦为乞丐,讨饭过活。此时,乡中父老亲属,认为此子不祥,于是为他改名「恶来」。以后,恶来便混在乞丐中度日。其父生前好友,见善来潦倒,送他一文钱,着他离开室罗伐城,此事给其姐知道,恻隐心起,命人送金钱衣物,不料又被盗贼偷去。某日,有长者供佛,众乞丐在长者门前等候拾遗食,长者因为知道佛僧快来,于是驱逐贫人离开。贫人认为,长者以前是非常慈悲的,是次反常态度是受恶来福薄所累,于是合力把恶来揪打,推向粪堆,可怜的恶来便在粪坑边啼泣而睡。又某日,长者供佛,善来亦夹杂乞丐中,往长者家乞食,世尊大悲故,命阿难陀留半食给善来,不料,因善来福薄,阿难陀竟忘记留饭,世尊早已预知将有此事发生,故预留自己半分给善来,善来饭后不禁感激流泪,世尊怜悯故,教他买青莲花供佛及僧。善来见青莲花开,忽然通达宿世之事,想起前身曾在诸佛处修青处观,于是多生前之影像现前,世尊开始为他演说法要,是时善来即获初果,后随佛出家,发大勇猛坚固心,不久便断惑而证阿罗汉果。
此时,不敬信的人生嫌议说:「沙门乔答摩(世尊未成佛前的名字),把世间贫贱愚痴的人,亦度出家做他的走使。」世尊听闻之后,心想:「我的大弟子德胜妙高,大众无知而轻忽,无故毁谤而自招罪业,为了不让大家造业,要让他们知道,得道不在乎地位及财富,只要发大心,证悟解脱,即可成办。」刚巧那年,失收摩罗山有一毒龙,住在庵婆林里,常毁坏山边所有的谷稼,令当地居民懊恼非常,居民齐来向佛求助,世尊欲彰显善来之德,于是派善来往调伏毒龙,善来没多久便把毒龙降伏,并为龙授三皈五戒。佛告诉诸比丘,我的声闻弟子中,降伏毒龙,善来第一。那时,失收摩罗山远近的人,皆大欢喜,都各持香花来供养佛。佛对大家说:「这毒龙不是我降伏的,是浮图之子善来比丘降伏的,并已为龙授三皈五戒,大家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不用再担心了。」
那时,有一位婆罗门,是浮图的好朋友,为了避开毒龙,宁愿逃往他方,如今毒龙改过,可以还乡,非常高兴,为报答善来降龙之恩,婆罗门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善来,又为了使善来快于消化,在浆中放了少许象饮的酒,善来不知,饮浆后醉卧地上呕吐,有小虾蟆食其吐物,令比丘威仪尽失。世尊以佛眼观见一切,便以草盖善来身上,不令人见。然后对诸比丘说:「你们来看,善来在江猪山能降伏庵婆毒龙,但如今连一只小蟹都不能调伏,由此可知,饮酒可令失去一切。」世尊说毕,即以佛手摩善来顶,善来清醒后,便随佛返逝多林。佛即为大家说饮酒之过,赞叹持戒,并制戒若比丘、比丘尼饮酒,波逸底迦罪。
诸比丘问佛,善来比丘先前曾作何业,而生富贵家?后来又为何遭受贫苦而变为乞丐,改名恶来,被同伴弃在粪堆呢?又以何因缘得遇佛而证果呢?
佛告诸比丘,过去无佛出世时,有独觉出现世间,对众生心怀哀愍,但口不说法。那时有一长者,在花园中玩耍,见独觉身穿破衣,入到园中向他乞食,长者即生起瞋恚心,着仆人赶他出去,仆人于心不忍,长者便亲自用手扼着尊者的颈,唤他恶来,并把他推到粪堆,独觉尊者怕他得到恶报,立即施展神力,在空中作十八变,长者见独觉尊者神通变幻,知非凡人,立即跪下向尊者忏罪,并预备种种美好饮食及花香供养,忏除恶业后并发弘誓愿,愿以所供养的善根,于未来世生大富之家,得承事胜上导师,开悟解脱门。当时之长者便是现在的善来,因为恼害独觉的缘故,五百生中常为乞丐,被人呼为恶来,被同伴弃于粪堆,但由于往昔供养独觉及发大愿力,故生在大富家,随佛出家,成阿罗汉。佛对诸比丘说:「自所作业,还须自受,果报不亡,是故汝等当修善行,勿作恶业,应如是学。」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六)
(4)不饮酒戒十义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载,不饮酒戒有十种意义。
一行不善法
酒后令人胆大、闯祸,做种种平时不敢做之恶事,或打骂人,或自身祼露,或非礼他人等,作种种不善法。
二失善行故
由于酒醉放逸的缘故,令应生的善不生,已生的善毁灭,令亲戚朋友疏远,贤善弃离。
三损害故
饮酒之人能损现世的依正报,能令现世的财物耗尽。因为酒醉的人不能控制自心,无节制是众病之门,斗诤之本。又因酒后作无耻裸露,令丑态百出,身体无力,面色难看,丑名恶声远播,不受人尊敬。酒后更会把隐藏心里之事,尽向人说,破坏人际关系。
四失礼仪故
酒醉之人,不敬佛法僧,不敬父母尊长,因醉后精神恍惚,神智不清,分不出是非。
五破净戒故
酒醉之人,因缺乏理智,容易造十恶业,容易失一切戒品。
六失定慧故
饮酒乱心,烦恼生起,覆没智慧,令修行得来的般若智慧顿然消失。
七开过患门故
酒醉引起一切众多的烦恼业,不应瞋而瞋,不应笑而笑,不应哭而哭,状态疯颠。
八种痴狂因故
酒醉令人狂愚,种痴狂的因。
九障圣道故
酒醉令障碍修道,远离涅槃。如伏龙比丘,醉倒伏在地上呕吐,虾蟆在口边食吐。佛言,此人能伏毒龙,如今却不能伏虾蟆。
十堕恶道故
身坏命终,堕恶道泥梨中,若得为人,生在狂族之中。饮酒有这么多的过失,虽然名饮酒,实在是饮死毒。醉酒后,胡言乱语,令人讨厌,夺诸善功德,是故智者不饮酒。
(5)六种饮酒轻重罪
以下是僧伽饮酒的六种轻重罪。
(一) 若有酒色、酒气、酒味,饮醉,得波逸提罪;若不醉,得三恶作罪(三恶作是身口意三恶业);
(二) 若有酒色、酒气,没有酒味,醉的波逸提,若不醉得二恶作罪;
(三) 若有酒色,但无酒气、酒味,醉的波逸提,不醉得一恶作罪;
(四) 若食能令人醉的茎叶、花果等酒糟,醉的得单堕罪,若不醉得恶作罪;
(五) 以前有饮酒习惯,戒掉又再饮,饮后又心生后悔,得轻罪;
(六) 逢场作庆时,因贪杯而饮,饮后生悔,轻罪。
(6)酒罪次第
(一) 初酒河地狱,是酿酒家罪;(犯酒戒最初的罪是酿酒家,将堕酒河地狱。)
(二) 酒池地狱,是酤酒家罪;(其次是买卖酒的罪,将堕酒池地狱。)
(三) 灌口地狱,是饮酒人罪。(饮酒的人,将堕灌口地狱)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七)
(7) 饮酒十过
佛说饮酒有十过。
(一) 颜色恶;(二) 少力;(三) 眼视不明;(四) 现瞋恚相;(五) 损坏财产;(六) 疾病加剧;(七) 斗讼增加;(八) 恶名流布;(九) 智慧减少;(十) 死堕三恶道。
(8)五种开缘无罪饮酒
(一) 若因应酬而饮酒,没有饮醉,如末利夫人,不犯;
(二) 若为救众生命而必须饮酒,不犯;
(三) 若是为医病,药方内必须含酒,或以酒涂身,不犯;(但要出自医生处方)
(四) 若饮熟酒,不犯;
(五) 若饮醋时有酒色,但饮不醉人,不犯。
(9)对治饮酒之法
凡修行人,应给众生做榜样,教众生行正道,才能利他自利,若自己酩酊大醉,丑态百出,何堪称为佛弟子呢?故欲饮酒时,应作如是想。
欲饮酒时,想我应教授众生一切世智,令识尊卑礼仪及修行孝义等,令众生深信三宝,修行敬养三宝等事,令众生明白善恶的果报,避罪修福,令众生知道出世的善业,修出离行,令大家知道佛果的神力,解脱的不可思议,令大家对佛法生起欣羡,知法界的法门是真俗平等无碍,但如我破戒品,威仪尽失,如何能令众生入信呢?非但污如来名,且结大罪。
况且酒乃穿肠之物,饮酒等于慢性自杀,若以酒解愁,非但不能解,更因酒醉闯祸而更愁,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是故不应饮酒。
( 己)分受分持
很多人怕犯戒,皈依后而不敢受戒,或只受一分戒。其实,不持戒永远只是凡夫,不能臻入圣贤之境,而且,虽然不受戒,但犯了五戒还是要受果报的,绝不会因为没受戒而可以不受苦报,没这回事。是故我佛世尊大慈大悲,制定五戒,提醒大家自我提高警醒,不能毁犯五戒,否则便失人身,堕三恶道,受无边苦。
然,五戒是否需要全受,或分受分持?所谓分受分持,即不全受五戒,只拣取其中来受。如只受一戒,称为一分,若受二、三戒,称为少分,四戒为多分,五戒全受,称为满分戒。此话题一直颇受诤议。《十住心论》卷二说明五戒之相,并讨论此五戒是否可以「分受分持」。主张五戒要全受的人,提出《萨婆多部》及引证《俱舍论》之说,应全受。而主张「分受分持」的人,则引《大智度论》之说:「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行优婆塞,五者断淫优婆塞。一分行者,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满行者,尽持五戒。」故有人主张于五戒中,欲受何分,可以随意受持,不一定要五戒全受。
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中,优波离问佛:「如不能具受五戒,若受一戒二戒乃至四戒,受得戒不?答曰不得。若不得者,有经说,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此义云何?答曰,所以作是说者,欲明持戒功德多少,不言有如是受戒也。优波离复白佛言,若受一日二日乃至十日五戒,得如是受不?答曰,不得。佛本制戒,各有限齐,若受五戒,必尽形寿,若受八戒,必一日一夜受,是故不得。」
从以上经文看,五戒必须全受。所谓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是只得一戒功德,四戒的功德没有了。是故《大智度论》所言五戒分受,大概亦是此意。经中不但说五戒必须全受,更不能受一天、两天或是十五天,要尽形寿一生一世受持。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八)
(三)为甚么要受五戒
戒,分上中下三品,五戒是下品戒,十戒是中品戒,具戒是上品戒。
五戒中,亦有三品,若微品心受戒,得微品戒;若中品心受戒,得中品戒,若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十戒、具足戒亦各三品,结果都是一样。
染习佛法,必须按次第。戒,亦必须按次第而受,先受五戒,后受十戒,乃至具足戒。
先受五戒,是调伏自心,让信乐心渐渐增加,才受十戒。受十戒后,善根转深了,才受具足戒。这样渐渐深入,才得坚固,才不会退败。若不受五戒及十戒,立即受具戒,非但失次第,又破威仪。何况,有些上根众生,受了五戒立即可以得道果,亦有众生,受十戒而得道果,故要按次第。
佛说受戒为甚么要按次第呢?譬如,有比丘欲舍戒,自言说:「我是沙弥,非比丘。」即失去具足戒,但虽失具足戒,而沙弥十戒及居士五戒尚在。若比丘说:「我是优婆塞,非沙弥。」即失十戒,而五戒仍在。若比丘说:「在家、出家一切戒尽舍,我是皈依的优婆塞。」三种戒实时顿失,但仍不失三皈戒。
三皈、五戒、十善,是生人天之通途,亦是学佛的基本柱石。受持三皈五戒后,再修四谛是声闻乘,十二缘起是缘觉乘,世尊亦是悟此真理而开悟的。六度四摄是菩萨道,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是大乘佛道。故欲成佛道,先受三皈五戒。
凡欲受戒,戒师会先为说法,开导心怀,令对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誓救一切众生,令离五趣证三乘果。
按《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载,守戒有十种利益:
(一) 摄僧故(令僧团和合);
(二) 极摄故(令接引僧众);
(三) 制伏高心人故(令调伏恶人);
(四) 已调伏者摄受故(令惭愧者能安乐);
(五) 不信者生信故(令不信者生信);
(六) 已信者增进故(令已信者更加精进修行);
(七) 为法久住故(令正法久住);
(八) 广显梵行故(令清净心不退失);
(九) 遮今世恼漏故(没有现世的烦恼);
(十) 后世漏不生故(没有未来的烦闷)。
持戒令不作恶,得自然清凉,俯仰无愧天地,非但自利,且能利他。
(四)受戒前先忏悔
古人说:「人谁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作恶后能忏悔是健人,惭愧药最能杀罪毒,若能以清净的欢喜心,在大众面前,承认自己错处,发露说出来,并起誓以后定当严加防守,保护自心,不再重犯,罪便灭了。
求受五戒时,维那师为求戒者请和尚出堂,戒子顶礼三拜一问讯后,和尚上香迎请三宝,证明受戒。接着和尚会为戒子开导,并要戒子随着和尚诚心忏悔说:「弟子某甲,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三十九)
(五)受戒程序
受戒之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1)问遮难,(2)受三皈,(3)宣戒相,(4)披礼忏衣,(5)发愿,(6)劝嘱。
(1) 问遮难
何谓遮难?遮,是制止;难,是本质上的恶,制止本质上的恶称为遮难。
求戒者忏悔后,和尚会依《善生经》先问七种遮难,方能授戒,其中有没有犯,要老实答复,不可隐藏。和尚问:
第一,汝曾否盗现前僧物?(答:否。)
第二,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答:否。)
第三,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答:否。)
第四,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五,汝曾于母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六,汝曾于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答:否。)
第七,汝曾杀害发菩提心众生否?(答:否。)
(2)受三皈
问完遮难后,授三皈依(受戒前一定要重受三皈),程序如受三皈时一样。
(3)宣戒相
三皈后,宣戒相,求戒者要答和尚的问题。(前面说过,因为《大智度论》说的「五戒分受」,演变为后来的「分受分戒」,即不能受五戒者,可选择受一种戒、两种戒、三种戒或是四种戒,但受足五戒才能称满分优婆塞。)《大智度论》「五戒分受」
和尚宣戒相后,接着问五事,求戒者必须依和尚所说一一回答。
第一,不杀生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二,不偷盗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三,不邪淫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四,不妄语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第五,不饮酒是优婆(塞、夷)戒,汝尽形寿能持否?(答:能持。)
和尚再问,第一不杀生,乃至第五不饮酒,是满分优婆(塞、夷)戒,汝于中一一戒能持否?(戒子必须回答:能依教奉行。)
(4)披礼忏衣
和尚宣戒相后,引礼师手捧礼忏衣,交给和尚,和尚教戒子展开披着,口中教授诵偈云:「善哉解脱服,盋咤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礼忏衣又称缦衣、搭衣。其披法为:
(一) 双手持衣,以两手之中指、食指压住外边;
(二) 将搭时,左手拿住衣头,右手拿住衣尾;
(三) 将衣抛在左肩,以左手之小指、中指、食指压住,右手拿住衣背;
(四) 将左手所执之衣,向头后右手传抛;
(五) 用左手执勾,右手执环;
(六) 左手执衣勾与衣环,右肩披露之,右手拈住袍袖;
(七) 右手将衣环套在扣上;
(八) 勾环既套上,将右手拿住左膀之衣,一折之,递在膀上。
(5)发愿
经云:「有行无愿行必孤,有愿无行行必虚,行愿相资,妙果可会。」故受戒后,必须发愿。和尚教发愿云:「持戒如不发愿,得少许福田,此谓行愿相资,方成妙用。若修福业而无愿者,譬如五彩巧绘,文锦虽佳,不以胶和,终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质已就,不经火煅,终不堪用。是故我今授汝三皈五戒毕,当教发愿,汝应至心合掌,随我言词,对十方三宝,发其誓愿。」
和尚说一句,戒子重复说一句:「我某甲至心发愿,愿此五戒功德,不堕三途八难,持此功德,惠施法界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得闻佛乘,悟无生忍,证不退位,还入娑婆,化诸有情,亲觐弥陀,永断生死。」(未完待续)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
(6)劝嘱
接着,和尚鸣尺云:「善男子,发愿既毕,我今略示汝五戒功德,汝当谛听。《善生经》云,若人受三皈五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五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又《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三宝胜故。汝今受持,已得如是功德,应当珍敬守护。所言护者,如人一目,如王护独子,如渡护浮囊,如敌护城郭。若于此五戒中,犯其前四重者,更不得增进余戒,更不能生长善法。佛法戒海,虽然广大,普摄一切众生,唯不摄破戒之人。犹若死尸,海水不容。汝切不可负优婆塞优婆夷之名行,宜当遵调御师之制言。汝能如是守护奉行否?」求戒者应答:「依教奉行」。
然后,和尚鸣尺一下,合掌云:「授戒圆满,大众同音,念佛回向。」
(六)卸戒
《萨婆多论》云,若受斋戒后,遇恶因缘,而逼于要犯戒,那么,就宁可舍戒也不犯戒。若欲舍戒时,随便找一人即可以舍,不必一定要找出家人。若五戒中犯一重戒,便不能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便不能受出家十戒,乃至具足戒。所谓四重戒,是盗满五钱、非处行淫、杀人、自称得圣,以上随便犯一戒,即名犯重。犯了重戒,在戒律中没有忏悔法,要依方等大乘经等,方可开受忏法。故受戒前戒师要展转询问,曾经是否犯四重罪。
为甚么受戒时,要在出家人前才能成受,舍时随便在一俗人前便可舍呢?原因是受戒似登山采宝,所以稍难,舍戒则似下阪弃珠,所以甚易。如求生则难,求死极易的道理一样。
《四分律》云:「舍时应云,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为优婆(塞、夷),今对大德舍却,作在家白衣,若好心发时,欲更受戒,应先忏前罪,后受亦得。」
人身难得,遇恶因缘则易失人身。六道中,惟有人道能得戒。天人虽然积累很多善事,但生天后贪着乐欲,善心力弱,故不得戒;饿鬼以饥渴苦,身心终日被烧焦,亦不能得戒;地狱众生受种种楚毒,无量苦恼,更无缘得戒;畜生以业障故,无所晓知,不知戒法,虽然有经说龙以善心受八斋戒法,但因业障故,一日一夜的善心功德,不得斋法。而人道中,以四天下来说,只有南阎浮提洲、西瞿耶尼、东弗婆提的人才能得戒。如西洲瞿耶尼,是佛遣宾头卢往那里大作佛事,才有佛法,有四部众;东方的弗婆提,有比丘在作佛事,亦有四部众;但北洲的郁单越,以生到该洲的人愚痴故、福报障故,不受圣法,更不得戒。而三洲人中有四种,一男二女三黄门四二根,四种人中,唯男、女二种得戒,黄门、二根不得戒。但男、女人中,若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污比丘尼、作盗贼等断善根的恶人,一概都不能得戒。
三洲之人,虽然可以受戒,但凡人都是恶多善少,一日之中,恶的念头百千回转,但善念却无几,故受戒后,应以勇猛心自誓决断,方能得戒。
不受戒便永远不能得戒,故别随便卸戒。
(七)卸戒果报
《灌顶经》中,佛对梵志说:「以前在波罗柰大国,有一位大富的婆罗门长者,名叫执持,不信奉三宝,只信奉九十五种外道求福保佑。有一天,执持长者听说国中贤能的长者辈,因为信奉佛法僧,而能得到富贵安乐,更能度脱生老病死,令今世后世不入三恶道中,得无穷的利益。执持心想,既然信奉三宝有这么多的好处,不如舍弃现在供奉的外道,我也奉敬三宝。于是来到世尊面前求皈依,世尊授他三皈五戒法后,作礼而去。后来,执持到其他国家,看见那里的人杀生、偷盗,习以为常,于是被境所染,持戒的心没有了,看见漂亮的女人便贪恋爱慕,看见人的好恶便评论,看见人饮酒又跟着一齐饮,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意,更后悔接受佛陀的三皈五戒重誓之法,于是又来到佛所求卸戒,佛默然不应。不料,话还未说完,执持的口中有鬼神出现,有的手持铁椎拍他的头,有的脱去他的衣服,有的以铁钩在他的口中曳取他的舌头,有的淫女鬼神,以刀割他的阴道,又有的鬼神以烊铜倒入他的口中,前后左右都有很多鬼神来分裂他的身体,及取他的血来噉食,又见有火来烧他的身体。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一)
这时,执持长者感到非常恐怖,面如土色,动弹不得,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感到无救无归之际,世尊慈悲哀悯,问他为甚么会这样呢?此时,执持也不能说话,唯有举起双手向佛哀求,悔恶归善。佛便以威神之力救度这位执持长者。那时,所有的鬼神,见佛世尊以威神力救度长者,全部都停下来,站在一面,执持才能得到小许的休息,于是站起来,向佛叩头忏悔说:『我身中有这五贼,牵我入三恶道中,受极大苦,愿佛怜悯我,受我忏悔。』佛说:『这是你自己的心口所为,怨不得谁。』长者说:『我从今日之后,改往修来,奉持三皈及五戒法,并持六斋,奉三长斋,烧香散华,悬幡盖供事三宝,从今以后,不敢再犯破皈戒法。』佛说:『很好,你今次再受三皈五戒,切莫再破戒犯法了,若犯三次,五官、辅王小臣、都录监司、五帝使者等,便会把你的罪记录下来,所以,我常劝人严持皈戒,自然有鬼神护助,诸天欢喜,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及阿罗汉都共同称叹,得福无量,临命终时,佛会分身来迎接,不会令持戒的男女堕恶道中。」
所谓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信心难发今已发,戒行难持定要持,修行重要是坚固不退。
《法句譬喻经》说有七比丘入山学道,十二年中不能得道,感觉学道甚难,虽然已经毁形执节,不避寒苦,终身乞食,受辱难堪,最后仍是罪衍难除,与其殒命山中,不如回家修立门户,娶妻养子,好好干一番事业,令心乐意安。于是七人即起座出山,佛知他们得度因缘成熟,即化作沙门,来到谷口见七比丘。化人问:「你们在山学道,为甚么出来呢?」七人答说:「学道勤苦,罪根难拔,分卫乞食,受辱难堪。又此山中无供养的人,多年来我们恒守俭约,修诸苦行,仍是道不可得。现在想还家,发展事业,赚大钱后,老了才再求道。」化沙门说:「止,止。你们听我说。人命无常,旦不保夕,学道虽然难,但前苦后乐。居家更难,无数亿劫以来,不休不止在受苦,你们现在想得到永远的快乐,不遭受任何患难,回家不是办法,犹如治病服毒,只有令病有增无减。三界有形之事物,都是忧恼的,唯有信戒,不放逸,精进得道,众苦才能消灭。」化沙门说毕,即现佛身相,光像巍巍,再为说偈。七比丘见佛身相,及闻偈后,五体投地,稽首佛足,摄心悔过,作礼而去。再返回山中,精进修行,日夕思维佛所说的话,终得阿罗汉道。
(八)五戒的启示
(甲) 供养六方
世尊为了要我们先做好人,故拟订善生这人物,为在家弟子说《善生经》,藉此说明拜六方求生天,不如先尽为人之责任。
经中,佛对善生说:「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东南西北上下六方。东方即是父母,除应供给父母生活所需外,还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南方即是师长,除应供养师长外,还要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接受师长教化。西方即是妻子,除供给妻子生活必需物质外,更要在适当时候送妻子庄严之服饰衣物。北方即是善知识,是好朋友,当朋友有需要时,要尽力帮助他,更要恭敬、软言、礼拜、赞叹他。下方是奴婢,对待奴婢,除供给他衣服饮食医药外,更不要打骂他。上方即是沙门婆罗门等,对待修行人,除供养饮食卧具医药外,于饥馑时能救济,闻恶能遮止,不讥他过,更要礼拜、恭敬、尊重、赞叹,因出家人能给我们五种利益,一教令生信,二教生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多闻。
佛说供养六方之人,得增长财命,得受持优婆塞戒。
无上菩提之本
──三皈五戒(四十二)
(乙) 誓守佛戒
(1)道不可失,德不可离
人生在世时短,身后路长。此身在六道中流转无数,若以骸骨累算,高如须弥山,而世世受生,都是常怀忧苦,不得自在。而然,一切皆自作自受,无可怨尤。为善生天,为恶堕深渊,乃不变之定律。如为人时,孝顺父母,信义待人,修行十善,死后得生天上;若积德为善,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来生可再得为人,享福寿之报,或生公候贵族之家;若杀伐酷虐,生为恶人,纵然前生有大福德,能享现前之乐,后来亦必招凶衰,死堕地狱;如盗窃欺人,欠人钱财不还,死后当为奴婢牛马,或作大猪,屠割剥其身躯,秤卖偿还给人;若为人悭贪,不肯布施,死为饿鬼,不得衣食,再得为人,变为乞丐,叩头求食,都是前生贪残之故。
佛眼观见众生,在六道中辗转受苦,故以经道劝人,人当信经所说,修善守戒,发誓死不犯恶,不失于道,不离于德,自然五戒得根。
祖师誓死不犯戒之斑烈公案,累累现前,人死而复生,如蚕浑沌,茧中穿丝出飞,便变形易壳,改变身体,但其神依然,而五戒便由此而得根了。
(2)宁受毒打,护吞珠鹅
《毘婆沙论》载,有一比丘次第乞食,来到珠师的门前,珠师正为国王穿珠,见比丘来,欢喜入内取食供养,比丘穿着红色的衣服,在日光照耀下,令旁边的珠亦现红色,这时有一只鹅亦在旁边,见珠红色以为是肉,于是把珠吞下,比丘来不及阻止,珠师拿食物给比丘后,比丘谢辞而去。及后,珠师发觉少了一珠,以为是比丘偷了,于是擒比丘回来,并责问他出家之人,为何作偷盗无廉耻之事,比丘矢口否认偷珠,珠师愤怒非常,严刑拷打比丘,定要他交出王珠,比丘被打鲜血涂地,吞珠之鹅过来唼血,珠师因为愤怒的缘故,又以杖打鹅,鹅因此而死。比丘见鹅已死,对珠师说出鹅吞珠之真相,珠师剖开鹅腹,果然见珠在鹅腹内,不禁悲喜惭耻,忙向比丘忏罪认错,并问比丘何不早说,比丘说:「我受禁戒,宁舍身命不伤蚁卵,若先告诉你,你必定杀鹅,不护众生,岂名持戒?」
比丘宁愿遭受毒打都誓护众生,我们既受五戒,又如何能杀生呢?
(3)宁受系缚,不伤草叶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十二中,佛说有二位比丘,住在偏远的阿兰若自修,无德而自称有德。有一天,二比丘跟随商人入海寻宝,忽然波涛汹涌,遇非时而起的暴恶黑风,大家都非常害怕。实时,水族中的摩竭鱼及大小鱼等,都惊慌地交横往返,并把船舫碰坏,船上各人惊惶失措,纷扰悲号,有些人沉溺在水中,亦有些抓着浮板在逃命。那时的老比丘,亦堕入水中,知道自己年老力衰,命不能保,于是解开浮囊,送给他的同伴。同伴得到浮囊,只顾取珍宝摩尼珠等,亦因此而丧命。佛说此名为不清净持戒。
同经中,有一比丘行脚时,被贼打劫,衣物尽被劫夺,贼匪之中,有一人曾经出家,知道佛门规矩,于是对其余匪徒说:「我们把草系缚在这比丘身上,他要护戒,便不敢妄动。」众匪徒劫掠后便逃去。比丘思念佛所制戒,一切草叶,不得挽绝。于是,伏在道侧,不敢稍动。那时,刚巧国王打猎经过,比丘遥见,以为是裸形外道,因我慢而不起来。国王见有人伏在路边而不让路,即命人往盘诘,后来知道是比丘为护净戒,不伤草叶,甚为赞叹,于是命人拿走草叶,释放比丘,并供给饮食及衣服,佛说此名为清净持戒。
佛戒中,草木都不能伤折,何况是杀害生命?受五戒后,要坚实护持,才是真正受戒,才名为清净持戒。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皇帝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休静禅师说: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即我已悟佛法,不须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9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妄计清净外道的心理之解剖(1938年)不久以前,在佛化新闻报曾登有频伽君的一篇文章,名叫妄计清净外道。上面述说某地有两个出家人,因为受人的愚惑,便以妄计清净之行求道,时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1992年5月8日写于重庆慈云寺)一、净土教与净土宗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据大乘经的指示,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佛净土、兜率弥勒净土、毗卢遮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嗔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布袋契此布袋契此(西元?─九一六年)传承不详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二篇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径山道钦径山道钦(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牛头法融──牛头智岩──牛头慧方──牛头法持──幽栖智威──鹤林玄素──径山道钦唐杭州径山道钦(亦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明慧经无明慧经(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青原下三十四世无明慧经禅师,抚州崇仁裴氏子。生而颖异,智种夙彰。九岁入乡校,问其师卅︰「浩然之气,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雪义存雪峯义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福州雪峯义存禅师,泉州南安人也,姓曾氏,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8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谷法会云谷法会(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南岳下三十二世云谷法会禅师,嘉善胥山怀氏子,生於弘治庚申(西元一五○○年),幼志出世,投邑大云寺某公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宗杲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克勤圜悟──大慧宗杲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宣城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我们去寺庙朝拜,经常会看到庙里挂着的经幡上写着四个大字香光庄严。何为香光庄严呢?在香道课堂第三讲里讲到,佛教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以香来讲述心法与佛理。如大势至菩
香道文化时间:2024-11-18
豫章海昏张氏子。幼依盘和尚受教。登戒。预药山法会。密契心印。一日山问。子去何处来。师曰。游山来。山曰。不离此室。速道将来。师曰。山上乌儿头似雪。涧底游鱼忙不彻(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
孝的故事时间:2024-10-31
替人背黑锅的白隐禅师白隐慧鹤(1685~1768),日本临济宗僧,骏河(静冈县)人。十五岁出家于松荫寺(静冈县骏东郡原町),平生不喜名利,曾游历诸国,羡慕农民生活,故终老于田舍之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嘉兴金粟石车通乘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浙江金华人。通乘禅师少时即栖心祖道,有出世志。曾经偶然阅读庞居士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吉州大中禅符清海禅师,太平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生平未详。出家后,栖心宗门,遍参禅德,后投佛鉴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清海禅师入室参礼佛鉴禅师。佛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抚州(今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文,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出家后,依止佛眼禅师。一日,佛眼禅师为众普说,举傅大士《心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像密宗,刚才讲用莲花做比喻。「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在莲花表法里头,「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径山淮海原肇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苏南通)静海人。原肇禅师十九岁出家受戒,后投径山如琰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径山,如琰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9
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草堂善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南雄州(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礼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大沩慕哲真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宁波天童山翁木陈道忞(min)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广东潮州荼阳人。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一辨禅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鬼逼禪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归去。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懺,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著,他听到屋子里传来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8
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长芦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夏,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怀深禅师出生时,祥光满舍,文殊坚禅师远远地望见,还以为是起火了。第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华藏安民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宝印禅师自幼勤奋好学,通六经,厌俗务。后从德山清素禅师落发。受具足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1-1-4. DIVINE EYE - DIVINE EAR圣眼与圣耳What I said at the beginning, that the Buddha teaches us to have the pine eye and ear means the eye and ear that are ab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5. Miscellaneous 其它(DONT BE ATTACHED TO SCRIPTURES 勿泥执经典)A problem that I would 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2. Come This Way 请跟我来The praying and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gods of Miss. Sujata, m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第五章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为了证悟,我们必须经历七个阶段的清净:一、戒清净 (Purification of Moral Conduct )第一是戒清净(sila-visuddhi):指道德行为的清净。禅修者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4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陕府阌(wen)乡(今河南陕县)人。克文禅师幼时生母即离世。虽然他事奉后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雪窦重显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乐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渔为业。儿时,常随父到江上捕鱼,义怀禅师坐在船尾。父亲每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境内)人。宗杲禅师天生英气勃勃,十二岁入乡校读书。一天,宗杲禅师因与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