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去铅华 重归平实 ——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僧人角色之思考
释宽见
(2008-12-31安徽宣城市佛教寺院住持培训班上的发言)
一、 前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世界急剧变化、大国相继崛起的时代,一个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一个鼓励智慧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时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欣逢盛世,佛教界应该有怎样的作为?作为一个普通的僧人,我经常在思考:“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僧人?僧人(或僧团)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在此后学不揣浅陋,向各位长老、法师、大德、领导简单汇报,请予慈悲指正。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佛教界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人自身的心灵的多重和谐,作出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价值的贡献。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切实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作为僧人,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抵御市场经济浪潮带来的世俗化倾向的挑战。
赵朴老若干年前就曾经大声疾呼:“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从而发挥佛教的优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朴老的话一针见血,振聋发聩。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但佛教的人间化(佛教的教导净化功能在人间的落实)绝不等同于世俗化(佛教被歪曲,随波逐流,追逐名利,被世俗所染)。僧人群体中存在的信仰缺失、道风不振、追名逐利等弊端,违背了佛陀教义的本怀,败坏了佛教的神圣和纯洁性,衍生出形形色色急功近利、只重表面光鲜热闹却无视佛法实质内涵的浮华现象,若不予以及时纠正,不但有损于佛教自身的建设,也势必对社会、对众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后学倡导“洗去铅华”,即是要避免热衷做表面文章的浅薄心态,勿沉迷于对名闻利养的恋慕追逐,抛弃对世俗价值判断的附庸屈就;同时倡导“重归平实”,即是要致力于“以戒为师”的本分,做到深信因果、谦虚谨慎,做到实实在在修持长养自己的德行,做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众生的实际的帮助,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去实践佛法利益世间的真正价值。
僧人欲端严僧格,须以戒为师,学习祖师大德“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教诫,做到十八个字——不作怪、不攀缘、不折腾、畏因果、怀谦逊、修德行,从而洗去铅华,重归平实,舍去好高骛远,重视僧人自身素质的建设,如此方能实现佛教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二、 洗去铅华
2006年12月21日,叶小文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发表讲话,以国家宗教局局长的身份,提出“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令人拍手赞叹!他提出僧人注重自身建设,尤其是依戒自重,塑造高尚的僧格,在这个时代尤其重要。后学以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从出家僧人做回自己本色开始,“国家兴,佛法兴,僧像僧,众中尊”。洗去铅华,做到:不作怪、不攀缘、不折腾。
1、不作怪
僧人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秉持这个目标而精进办道,贯注精神,一心一意修戒定慧,安住如来正法当中,为证悟菩提而迈进,为度化无量众生而发宏誓愿,不达目的绝不终止。能如是者是名真佛子。然而时至今日,末法邪炽,学佛若偏离正道,很可能就会陷入“傻子、疯子、油子、骗子”的误区,以下就谈谈偏离正信佛教的“骗子”之过。
时代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思想自由了,文化开放了,于是好的坏的东西也都出现了,人们在享受国家发展成果的同时,对新问题(如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贫富不均、人情淡漠等)存在不满和失望,于是往往就把理想和希望转向了宗教。以佛教为例,普通百姓和大多信众不明佛理,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因此到寺院门口见到出家人时,往往喜欢追求神通特异——越神秘的东西越容易勾起人的欲望和好奇心,于是乎神奇特异(甚至怪异)就有了市场。从九十年代的气功热到民间的巫术热及宗教迷信(而非正信)热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轮功就是一个例子,只不过现在一个*轮功倒下了,而不吸取教训的后继者又络绎不绝地涌现。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也波及到了佛教界,于是有“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之说。
某些急功近利、不肖的出家人发现,只要故作神秘,加上“神圣”的包装、暗示己有“神通”、给予“功利”的承诺、甚至进行“灾难”的恐吓,利用众生的贪婪和对五欲的执着及人们对出家人的信任,很快就会吸引大批信众,骗取大量的“供养”。
于是造“神”运动开始了,一些自诩自封的“法王”、“活佛”、“大师”、“神僧”、“佛菩萨化身”等就这样堂而皇之涌现出来了。他们有神奇的“传记”、与名人权贵的合影,甚至种种华丽的头衔,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敛财),他们热衷于钻营风水、看相、算命、占卜、看“因果”等令人眼花缭乱的邪命行为。不是说现在没有真正的大师,其实越是真正的大师越谦逊、越慈悲、越淡泊名利、越不炫能标异。怕就怕本是凡夫,伪装圣人,没有说有、未证言证,犯大妄语,如此后果极为可怕。出家人“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要为了“让居士拜”,于是“就作怪”,而要学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出家人大丈夫也,有所当为,有所不为。虽然“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但是我们能否做到“不管你来拜不来拜,我就是不作怪”?出家人切勿因为眼前暂时的短浅利益,而丧失永久的尊贵僧格,此虽能得逞于一时,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现在糊涂,将来总有清醒的一天),一旦谎言暴露果报现前,到时悔之莫及也!
2、不攀缘
同时,出家人也无须攀缘,古有庐山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近代宣化上人亦有三宗旨:“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心怀利益众生之菩提心,不论亲疏贵贱贫富,一律如法平等视之,人到无求品自高,则僧格自然高洁为人所重。当深信因果,知“各有福德因缘”,因此“莫羡他人”,“只管耕耘,勿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广结善缘一心奉献、多做善事不求回报,积功累德三轮体空,一旦因缘具足,自然水到渠成龙天推出,何用攀缘哉?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连曾经的政治明星于幼军、陈良宇等尚且因贪腐而被“双规”,况我以修道为务之出家人岂堪为之乎?
3、不折腾
***主席近日(2008-12-18日)强调:只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伟大目标。胡主席亲切地借用了老百姓的通俗语言:“别瞎折腾”,勿反反覆覆、劳民伤财,不要内耗,干点正事、多做实事,别没事找事,不要华而不实搞表面文章。我们佛教界也是如此,有些寺院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举办活动,动机可能是好的,但是成千上万人参加,会餐一通、旅游一通、热闹一通就散去了,人气自然是有了,可究竟为众生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同时,佛教界急需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许多偏远困难的修行人、灾区的百姓、孤寡贫残等弱势群体,都亟须我们去慈悲济度,我们是不是可以少举办一些不太迫切、单纯应付差使的活动,减少一些过度的土木建设,把节省下的费用去多做一些对众生更有切实帮助的事呢?
三、 重归平实
欲离以上浮华之过,不妨提倡“畏因果、怀谦逊、修德行”,把精力放在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做好我出家人本分事,那就是——重归平实。
1、畏因果
若论当前佛教界之怪现象,有“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的个别现象。因果是佛教之基础,若假借“权巧方便”、“空不执着”、“心中有佛”等借口,而忽视因果,甚至不怕因果,则已叛离佛教矣!如是佛教岂不成了人修己不修,因果人信己不信,则自已成骗子、佛教徒之败类矣!古大德云:纵持见地如虚空高,护持因果如粉尘细。修行人证悟越高、见地越深,其行为就自然会越符合因果法则、纤毫不犯(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出家人什么都可以不怕,绝不可不怕因果,当以戒为师,深信因果,仔细辨明是非善恶,“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有所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有所必为(不因善小而不为),持五戒十善,以此为基础,进而具足别解脱戒、菩萨戒,发大菩提心,为究竟利益一切众生解脱成佛而修善止恶、行四摄、六度、四弘誓愿,自利利他,成就一切善法。
2、怀谦逊
“谦受益,满招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出家人当具谦逊之美德,不必文过饰非,《二规教言论》云:“智者以不懂不问为耻,愚者以不懂而问为耻”,当效常不轻菩萨,不轻慢一切众生,“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每人都有优点,看每一个人的好样子而学习之,如此方能智慧增长、道业日隆。切不可志存轻慢,诈现威仪。我的研究生导师——八十多岁的王新老师,常与我提起过去高僧大德谦逊高洁之风,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勿得自称法师”等语,至今言犹在耳。观今日教界,动辄排场惊人,当然若为庄严道场则无咎,若为傲慢请慎勿为之,因为于自他无益。唐代悟达国师,因皇帝赠予沉香宝座而起一丝慢心,即遭人面疮的果报,因而忏悔造《慈悲三昧水忏》。古德先贤尚且如此,吾等后辈岂能不慎?
3、修德行
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首先要学做人,佛教讲五戒十善,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这都是做一个好人的基本要素。另,若按《二规教言论》中所说,在世间做一个好人,具备完善的人格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在连一个世间好人都做不到的话,想要修行解脱生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里说的好人主要就是指有德行的人,按《二规教言论》中说,好人有十种特征——智慧、稳重、有惭愧心、不放逸、正直、守信用、知恩报恩、有利他心、诚信心、布施心(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从略)。作为出家僧,尤其是一寺住持,不妨把精力多放在如何修持增长自己的德行上,而不一定要太急着把主要精力用于做宣传、做网站、做光碟、做包装。不患人不知己,而患己无德行。出家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流利的口才或美妙的梵腔,但一定不能没有德行。如果一个出家人具备很好的德行,即使不具备其他优点,也必定没有人瞧不起他,反之,如果一个出家人其他优点再突出,但是德行有亏欠的话,也必定遭世人讥嫌。当然若已具足了相当的佛法造诣、在福德智慧因缘成熟的时候,自然会有护法出现广而告之,因势利导广度众生,此所谓称赞如来(善知识)、请转*轮是也,如是则功德无量而无过咎。真诚善良等德行是人一生最好的名片,有之则在世间受人敬重,进而出世可期解脱果位;无之则现世为人讥垢,死后沦落三途。有“修学八次第”讲得好,“以无常钱,买出离土,筑戒律墙,下菩提种,浇大悲水,施定力肥,开智慧花,结佛陀果”,修行不可不明次第,而以上属学佛之最初次第,不可忽视,不可躐等,不要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切实际的。
四、 结语
后学之所以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浪潮下提出洗去铅华、重归平实,把僧人僧格的培养着手点落在十八字:不作怪、不攀缘、不折腾、畏因果、怀谦逊、修德行,既是着眼于佛教的自身建设及为社会尽现实责任,也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佛教历经辉煌,也曾数遭“法难”、几度衰败,丛林毁于一旦,佛子颠沛流离,经像横遭毁掠,四众无所归依。鉴往知来,社会为何从兴佛而灭佛,寺庙为何从兴盛而荒废?固然有政治、经济的外部因素,但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其内部根源正出于佛教自身的腐化与纷争,道风不整,戒律废弛,舍本逐末。前车之覆,不可不鉴;历史遗训,不可不察!当前僧人应当把精力多一点放在自觉觉他、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出家僧之本分事上来。
后学无德无能,虽有所思而必不周,且观己所为所欠尤多。虽作此文,实翼求教诸方大德慈悲指正。以上文字系个人观点,所有过咎皆归于我,或有功德,全属众生,祝诸位长老法师大德领导新年吉祥如意!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从感恩开始一个好的社会是由无数个好的家庭凝聚而成,好家庭则奠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儒教重视修心、齐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要先好好修养自己,培养慈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照顾好念头,就是往出离的道上走,这就是修道。修道要按佛所教导的,从早上一起来就看好你的心,让它不做恶,念念缘念三宝,不要忘记佛的教导,要经常念佛,念佛要在心里念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5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 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一时者,时成就也。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这个意思就讲得深,首先告诉我们时间不是真的。时间在《百法明门》里面就是时分、方分,时分是时间,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4
感恩是佛学、佛教对信众主张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佛学理义中有报四重恩的教理,即:报佛恩;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感恩一词,也极容易理解,莫说有点文化,即便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和谐世界从口开始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早已成为当代人类的共识,但如何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上做文章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应该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很有道理。说一句话是废话,念一声佛你在累积功德。真正明白的人、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1
问:我的朋友已经皈依了三宝,但是从皈依了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请问长老我应该怎么样处理?答:皈依三宝之后,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一念经就会发狂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0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我是一个70后,父母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有3个姐姐1个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却很受父母的宠爱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19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这就是没
佛答时间:2024-08-18
诸比丘,此生命之始不要知。被无明覆盖、被贪欲束缚之有情众生,相续沉浮,轮回世间之最初无可知晓。《相应部》佛教徒不仅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修行的游戏,归根究底,还是在“信”上。不管是宗教上的还是科学上的,都是基于“信”。哪怕是最最具有批判性、怀疑性的人,当他去批判、怀疑别的信念、理论、意识形态的时
文殊花开时间:2024-08-13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1
蚂蚁搬家,父亲也开始念佛了作者:果慧自从生病以后,母亲念佛念得很精进。有一次听她说,父亲问她:“你最近怎么不爱说话了?”母亲说:“我只想求往生。”父亲有些伤感地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09
把念头停泊在心的机场学佛就是学习戒定慧,戒就象是飞机导航,飞机如果没有导航,就无法飞到停机场,所以戒就是导航,让我们航向成佛之路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有了,接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起惑、造业、受报,堕地狱的这一切众生,都是他自己所造的业所感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6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难怪八戒沙僧没能成佛,其实开始就已注定,看看他们的名字是啥?难怪八戒沙僧没能成佛,其实开始就已注定,看看他们的名字是啥?《西游记》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时光,说的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04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贡高傲慢看不起你,凌辱你的这个人,若是各方面比你优秀,或者你做错了什么,他凌辱你也许能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02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僧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25
咒语,是再科学不过的事了,持咒诵经不仅能让我们接收到宇宙的能量场,领受到不可思议的生命神奇力量,而且还能增长人的智慧,创造幸福的人生。但是,在浩瀚的佛学世界中,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4
跟古代相比,现代女人出轨的情况越来越多。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女性因为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认为出轨有外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些女性出轨是因为在自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女生应该怎么挽回自己的前男友?女生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当男生主动的向女友提出分手,很多时候并不是对她们开玩笑,而是经过慎重的思考而决定的。所以,女生想要挽回前男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01
生命随笔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不论我们如何的自以为是,爱恨情仇,互相咒骂打斗,终归是大海的寂静。当放下了“我”的狭隘观念时,当下即是无量时空的宇宙,无始无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从生命的角度来讲,历史与文明,其实是无数先辈生命与境界的传递。小到每个家庭,家人之间也是心灵相连、荣辱与共的关系,再大到全社会甚至扩展至所有的生命形式,我们都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管对男方还是对女方,都是高度重视的。而结婚重要的一环,就是进行结婚登记。为了让新人婚后生活顺利美满,挑选吉日来进行登记,也是不能轻视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两个人决定相守一生,给对方礼物和安全感就是我们共有的一本结婚证,那么领证择吉日也是有必要的吗?领结婚证不像是举办婚礼一样那么隆重,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好日子去领取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而选择背井离乡,而在老家的亲人心中也会十分的挂念,所以有时间的时候也会纷纷的到庙里为家人祈福。5月份打算为家人祈福选日子,首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尊重所有生命虽然禁止破坏树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也不可行,但佛陀的重点在于强调,人必须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它们可能多么卑微,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今天,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7
生命的前沿与后方文/释本性什么是生命的前沿与后方?我是站在其中的哪一端?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信仰的原因,每天,总见香在烧,烛在燃。这让我想起生命,总在燃烧,虽然,燃烧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3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好几个愿,都是讲「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很多个愿都是讲要「闻我名号」。这个闻名就是把经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在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由释迦摩尼进行创建,后来在印度得到重要的发展。发展之后佛教文化就广泛的被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之一,其中相对来说收到佛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还是要数亚洲附近。因为佛教入俗世、识人命的理念,对大多数国家在从封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这就是因果人生病了,比如医生说,得了癌症,这个病人第一个就是恐惧。十个得癌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许多人不是被癌症害死的,是因为心坎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就过度治疗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7
第一章 生命无常多少人把一生的时间和全部心血用于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即使获得一点成就,不期而至的洪水烈火、强盗贪官、不肖子孙、无常死神等,随时都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