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清远法师:善用外语作交流 弘扬正信结法缘

更多文章 2020-06-12

修行何处不道场?

──若得心静 处处皆静

11月17日中午我们西方寺「八关斋戒暨精进念佛法会」过堂开示结束之后,其中一位来自国內的戒子跑来向我请教;她说自己初学佛不久,很高兴今次能有机会来到香港参加八关斋戒,由于这是第一次,所以对寺院及法会中的一切特别感兴趣,可是每到念佛、静坐之时,总觉得内心静不下来,东想西想,妄想纷飞,觉得十分惭愧,所以特别向我请求,希望我能教导她一些安心、静心之法;于是我为她解说了以下的内容:

 禅宗第四代宗师道信禅师将法器传授给五祖弘忍之后,一个人云游四海,访道结友,度化与佛教有缘之人。有一天道信离开了黄梅的双峰山,独自撑小舟顺江而下,来到白下(即今南京所辖区域),他弃舟上岸,信步走上牛头山幽栖寺;这里风光秀丽,五色祥云笼罩山头,古木葱茏,花草芬芳,清静幽雅。他步入山门,见寺内一僧人,问道:「庙里可有修道之人?」僧人心中顿感不悦,暗想:出家人都是修道人!何有此问!于是用轻蔑的目光斜视着问话的老和尚,声音微带着责备的口吻说:「这里全是修道之人!」 

道信禪师只是淡淡的一笑,「请问,哪位修道人修得最好呢?」被问的僧人并未马上回答,倒是另一位年长的老僧听到了,稍加思索,恍然大悟地拍一下大腿说:「有!您从这里再往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个叫法融的和尚独居于那里。」老僧又详细说明了此人的修行情况:「他整天坐禅,不理睬别人,也不起身迎送,为此大家都叫他『懒融』。有人看见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献花的神异现象。您是不是找他呀?」

「正是。」道信禅师按照老僧指引的方向寻径而往,果然见到『懒融』;道信到来,他并不理睬,如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照旧端坐不动,稳若泰山。

道信禅师问:「你坐着干什么呢?」

「我在观心。」法融回答道。

「观是何人?心为何物?」道信禅师再问。

法融无以应对。之后互相通了法号。法融得知面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僧道信禅师,于是不敢怠慢,连忙站立起来施礼,表示尊重、敬仰。

此时,山中本是极其幽静,而道信禅师却故意问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安静呢?」法融并未理解道信禅师这句话的玄机,只是表达他平日独居于茅草庵中所领悟到的安静,以为这里就是最安静的地方。

道信禅师浅笑着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

其实道信禅师言外之意是:人在任何地方都可清静,只要你的内心是清静的,身在何处都一样,何须躲进深山无人之处去寻找清静呢!

正如《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中所说:人生修行,何处不是道场?经文说到:佛陀对光严童子说:「你到维摩诘那里去探病吧!」光严回禀佛陀:「我恐陷不能去他那里探病哩!」「为什么呢?」「回忆往昔的时候,一次我正走出毗耶离大城,而维摩诘恰好进城。」我便向他行礼问询:「居土您从何而来?」他回答说:「我从道场来。」我问他:「道场是指哪里呢?」

他回答说:「直心便是道场,因为内心质直,于外部也就不流露虚假,这是一切万行的根本呀;发心修行便是道场,因为这样才能成就善事呀;有深厚信心就是道场,因为如此才能增长善德的缘故;菩提心就是道场,因为真正之心没有谬误的缘故;布施是道场,因为布施不指望得到报答的缘故;持戒是道场,因为依此志愿才能得成就的缘故;忍辱是道场,因为悲悯众生为愚痴所缚,心中无挂碍的缘故;精进是道场,不懈努力永无倒退的缘故;禅定是道场,调伏自心使其柔顺的缘故;智慧是道场,一切诸法尽现跟前,了无差别的缘故;慈心是道场,平等爱护一切众生的缘故;悲心是道场,救拔众生苦难不辞劳苦,永无怨恨的缘故;欢喜心是道场,与一切行善众生同喜法乐的缘故;舍离心是道场,断除憎恨与爱欲的缘故;神通是道场,能得六种神异本领救济众生的缘故;解脱是道场,能获八种背舍,恶业不生的缘故;方便是道场,能随缘教化一切众生的缘故;四摄是道场,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争取一切众生向道的缘故;多闻是道场,听说且能修行的缘故;伏心是道场,依理正观,行事自求符理的缘故;三十七道品是道场,循此可以斯受生,除有为法的缘故;四谛道理是道场,苦、集、灭、道确实显示世间真相和出路的缘故;缘起是道场;无明至老死永无尽头,不断循环的缘故;诸烦恼是道场,知道烦恼亦不离如如实性的缘故;一切众生是道场,由众生才知五蕴和合其实无我的缘故;—切诸法是道场,知道其本性空寂,无别无异的缘故;降伏众魔是道场,本心原不动摇的缘故;三界是道场,成道并非离三界而别有趣向的缘故;狮子吼是道场,传佛法音无所畏难的缘故;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之法是道场,所有如上功德有助道之功,而无过失的缘故;得证三明是道场,致此烦恼已断,障碍尽除的缘故;一念顿悟知道一切法即是道场,因为一切智在此一念间得以成就的缘故。

若能如此,善男子啊!菩萨若依据六种波罗蜜施行教化,度一切众生,则其一切所作所为,举手投足无不是道场,这样的话,菩萨就安能住于佛法之中了。

维摩诘这样演说佛法时,即有五百天人皆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

以上这一段经文,可以说实在把「道场」的意义说得太好、太透彻了!其实「道场」无所不在,亦无处不在,也就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而心不离事,事不离心;由事显理,由理悟心,于是凡论事说理藉以修悟之处,乃至世出世间法等等聚会修行之所,皆可名为道场。

所谓「心清净,则见清净」;「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品.第一〉)只要我们的心是清净的,那么无论去到哪里都是清净的;又何须担忧这个「妄心」不能调伏?

所以,我回答这位戒子说,刚开始学佛修行,不要担心内心无法安静下来用功于道;若想坚定自己的信心,唯发无上菩提之心,同时更要「以戒为师」,时刻于身、口、意三方面下功夫,所谓「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不贪、不瞋、不痴,如此下定决心,改往修来,恒以「学而时习之」的态度来自励、自勉,日子久了,自然功夫纯熟,更上层楼。

更新于:2020-06-12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