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佛教:一个大富的长者四个太太的故事,听完让人诧异不已

佛学视频 2020-07-06

圆瑛法汇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2007.9.15——2008.3.9 文殊讲堂

第二十六张DVD

经文:[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尠,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注释:[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二种],二种道理。[精见],即见精,亦即第八识之见分。[色空],所见之相分。在《楞严经》的思想里面,虚空也列为色法的一种,因为它是从色法比较出来的一个同相。色法有种种的差异之相,而虚空它是同一相,由于它是从色法衬托出来的相同相,所以,在《楞严经》,虚空也是列为色法的一种,是由色法推论出来的,所以,色、空就是所见的相分。这个相分不一定要有物象,只要是意识心所缘的,统统列为相分,也就是能所不断,能缘心、所缘的境,而这个[境]不一定是色法,有时候这个[境]是心法,这个是一定要弄清楚的。[是、非是义],即是义与非是义。是义,即无非见之义。非是义,即无是见之义。[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此现前所缘的色空等万象。色就是差别相;空就是虚空,就是相同的相。不是种种的差别假相,要不然就是虚空的相同相,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应无所瞩]:就是应该看不到。[畴昔]:往昔。[善根轻尠]:[尠(xiǎn)](同鲜),就是少之义。善根轻薄鲜少。[于其中间无是、非是]:令大众于这些道理中,都能解了,而不再有[无是见]、[无非见]的迷惑。

无是见就是指不出见性;无非见就是到处都是见性。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要好好的体悟,说:当处发生,当处寂灭,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寂灭,也就是修行不管任何的时空,你都了解佛法是寂灭法、是无诤法;世间法它是斗争,而且是强烈的斗争。佛法是寂灭法,它是无诤,同时体悟到毕竟空,心如如不动。所以,当处发生,当处寂灭,也就是即于相,相不可得,就是性的显现,相尽性显;这个[尽]是透视的意思,不是把它除掉。你能透视相的不实在性,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心能如如不动,不知见立知,不安任何的执着、分别跟颠倒,恢复本来的面目。因此三昧的功夫它一定要培养,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绝对不可能!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义贯:[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由于[愍诸四众],而[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能[悟]知[如来]所开[发]阐[明]的[二种]道理,即:第八识[精]纯之[见]精(见分)与所见的[色空](相分),以及物象[是]见性或[非是]见性之[义]理。[世尊,若此]现[前]所[缘]之[色空等]万[象,若是见]性[者],则[应有所指]陈(可以指出来);你不是说:见性就在眼前吗?那指出来给我看看。咦?指不出来![若]万象[非见]性[者],则[应无所瞩];如果没有见性,你就看不到东西了,见明是见,见暗也是见啊!然而现在为何既能见色、又能见空、及见一切万象,是故[而今]大众[不知是义]理之[所归]趋(不知究竟是什么意思),[故有惊怖]。

此诸法众已[非是畴昔]乐于小法,所以,大乘是究竟的,要成就无上菩提,就必须学习大乘,成佛也是如此。[善根轻]薄[尠]少,现已回小向大,故堪听受大乘无上的妙旨。小乘跟大乘,诸位!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小乘承认四大的存在,它是最基本的元素;而大乘说:地、水、火、风仍是唯心现量,仍是心所影现出来的,没有实体的。第二点:大、小乘最大的差别的分水岭,小乘用意识心修行;而究竟的大乘,他是用不生灭的清净自性修行,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大乘为什么讲:一悟即入如来地?为什么?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又是为什么?就是用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修行,初发心无所得,成就佛道的时候,也是毕竟空、无所得。所以,初发心即成等正觉;成等正觉不离初发心,因该果海,果彻因缘。

[惟愿如来大慈]开[发]阐[明,此诸]所见之[物象,与此]能见之[见精,元]来[是何物]?令皆解了,而[于其中间]决定悟了,而不再于[无是]见及无[非是]见之间产生不知抉择之迷惑。

经文:[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这一段特别的重要,你要能够体悟,也就能够解脱,佛法不必多,你来听二个钟头的经典,要一段咬(悟)得进去,能契入,就解脱!佛法不需要多,一滴即知大海水之味,少许的佛法能体悟,三藏十二部经典尽通。所以,这一段非常重要!

注释:[大菩萨]:此为圆顿菩萨之境界,此境界,权教菩萨尚且无分,权教就是讲方便的,不究竟。更何况二乘人。[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三摩地],即三昧。诸位!三昧成就,则佛道成就,没有一尊佛没有三昧而能成就的,没有的!也就是:佛是什么境界呢?佛就是二六时中皆在定中,统统在三昧当中;凡夫是二六时中都在散乱当中;而佛二六时中皆自住三摩地中,可见定是了生死的桥梁,而它却是不能一蹴即成,它是一直要慢慢的培养。

[三摩地],即三昧,在此即指首楞严三昧;此定即是佛定,唯有佛及大菩萨堪能,所以是佛及大菩萨的自证境界,故称[自住]。因此佛的加被是增上缘,而我们自住三昧却是很重要的亲因缘,在佛菩萨帮助你以前,你要懂得帮助自己,佛菩萨成为你的增上缘,你绝对不能让亲因缘睡着,你必须念念提起正念,这样才有办法迈向佛道的。我们修行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就念佛归念佛,烦恼归烦恼,反正等着佛来处理我的烦恼,这个是错误的!佛菩萨还没有加被你以前,你要自己懂得加被自己;佛菩萨还没有帮助我们以前,你内心就要充满智慧,帮助自己,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它是特别重要的!如何帮助自己?遵佛的言教,就是很简单,我们一只嘴巴,这个就明明可以避开的纷争、斗争;可是,这一只嘴巴惹来了多少杀身之祸、多少的麻烦?这个明明跟自己没关系的;可是,我们这只嘴巴就是控制不住,硬要伤人几句,佛菩萨要保佑你,没有错;但是,你却不保佑你自己啊,可以避开来的灾难,你却不要啊,硬是要闯祸,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

故自为自住,于密教中即称为[本尊三昧],以为本尊所自证、自住者。[见与见缘并所想相]:[见],第八识能见之见分。[见缘],第八识之相分,以此相分为见分之所缘,故称为[见缘]。于三性中,见分与相分([见与见缘]),所以见分是能缘,相分就是所缘,系[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缘起,依他起就是假借着种种条件,所产生的缘起法,无论在因,无论在缘,无论在果,都不能离开依他起性。因见分是由最初一念无明而起。诸位!那个最初一念,是不得已的讲法,为了解开众生的迷团,一个假设的点,所以,并没有最初;你有最初这个念,就会更早的最初;更早的最初,又会有更早的最初,那就等于圣经一样了,上帝在七千年前创造天地万物,那七万年前,上帝做什么?佛教如果讲最初一念无明,需要知道,这是为了次第性,解开众生的迷团,而不得不作一个假设的名词,事实上,最初一念无明根本不存在。

为什么《心经》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根本就没有无明,无明本空;亦无无明尽,也没有说除去无明,把无明除尽了,没有这个东西啊!《心经》里面讲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什么意思?无无明就是无明本来就空,根本就没有无明存在,哪有最初一念无明?亦无无明尽,也没有说:除掉这个无明,无明需要你除吗?无明本空。所以,妄本来就是空,不可讲除,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要了解佛法,他就一定要见性,否则你会死在文字相里面,我不骗你的!没有见性,你要把经讲得究竟、彻底,你没办法!因为他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意思?讲:最初一念无明,经典是这样写啊,注解也是这样写,你没见性,他就会跟着念:由最初一念无明而起,那如果大悟的人问你:那最初的最初又是什么?哇!哑口无言!要用佛性来了解。

诸佛妙理,无关于文字,它就是这个道理,诸佛妙理,跟文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文字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善巧,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就像语言、文字一样,它只是让你感觉到说我的好意,譬如说:中文说:你好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句问候语:你好吗?问候语。如果是日语的问候语,也是在问候语,让对方可以感受到:喔!你在问候。如果是英文:How are you?如果讲台语则是:最近好不好啊?其实都是一种语言,亲切的语言慰问,让对方可以感受,虽然语言不同,可是,它都在表达关怀。这个就是在文字,文字、语言。佛法不一样,佛法用语言、用文字、用思惟的模式、意识型态,统统够不上。

见分为依无明而有,所以是依他起。相分则是依见分而有,故也是依他起性。[所想相],即六识所起的诸妄想之相,此为[遍计所执性]。[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虚空华],乃病眼所见,而空中实无华。[本],从本以来。承上,第八识之见分与相分,乃至第六识的种种妄想之相,内外一切法,从本以来,即无所有——诸位!你脑筋速度快一点,好!一百年前、一万年前、一亿年前、五十亿年前,诸位!五十亿年前,连地球都没有,连植物都没有,连动物都没有,哪来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五十亿年后的今天,业感缘起,缘起如幻,从毕竟无变成毕竟有,缘起如幻显现出来,我们一样,日子还是像这样过;可是,用大智慧来过。所以,诸法从本以来,即无所有,俱是众生以翳眼所见,翳眼就是眼睛有毛病。一切[遍计]本空,[依他]幻有,这个[遍计]就是周遍计度,到处都是执着。[依他]幻有,唯心妄现,如虚空华,非有非无:空实无华,然以病眼因缘,空华幻现。我们今天心就是有病,心透过无明,所以,看到种种的相,都一直坚持执着那是真的,所以,超越不了三界,拼了老命也要追求,拼了老命也要争执。

以上这段是佛解释为何[万象之中无是见者],以一切能见、所见皆是空华,皆是依他起性、或遍计所执性,本来无实,唯心妄现。诸位!这八个字要画双红线,这八个字体悟得出来,ok了!本来无实,唯心妄现,事实就是这样!然此知见为佛知佛见,唯佛及大菩萨,于自住的首楞严大定中,方能朗朗照了,现量知见。[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缘],即上面[见缘]之省称,这能见之见分,以及所见之相分,原本皆是自性菩提本心的妙净明体。[妙、净、明],为本性之三德:[妙]为法身德,以本性乃真空妙有,故称为妙。[净]是解脱德,以本性在污不染,亘古恒净,故本自解脱。注意那个[本自],本自解脱,为什么你现在活得这么痛苦啊?因为没有回复到本。[明]为般若德,以本性在迷在悟,皆灵光独耀,具如是性德,故具般若本明。

以第八识本具如是三德之如来藏性,而其中所见一切能见、所见,亦皆是如来藏真如本体所现,本是一真,更无他物,如水与波,[全波是水]:所有的波,其实都是水;波只是相,所有波浪之体,都是水,并无别物;但众生见相不见性,见用不见体,见波不见水。诸佛菩萨以真智照见:所有的波都是水(波即是水——此即万象之中,无非见者)更不再分别大波小波、大浪小浪。诸位!这个波浪,都不能离开大海,它就是大海,波就是水;诸位!相就是性。很多人他曲解佛法,认为相不重要,所以,就把这个色身放着病奄奄的,也不去看医生。我们人类投胎转世来到这个世间,它是缘起四大,四大是缘起,你就必须遵循宇宙当中四大的法则过日子,你有多大的通天本领,你不能吃到砒霜,它是毒的;你不能喝到水银,它这个四大所构成的,你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则,必须喝清水,吃干的,不能吃毒的东西,它有一定的法则让你走,这个就是业力啊,强到你没办法控制的,你就是要这样走!

鱼在水中,你就不能拿到陆地,鱼会死的;把人推到大海中去生活,人马上淹死的,业力,它就是这么不可思议,本来无障无碍的如来藏性,可是,因为业感显现的假相,它就被束缚在少许的作用而已,你必须遵守这样的法则,否则你连生存都没办法!因此我们要知道,要用智慧,不要重感冒也不看医生,只一直念大悲咒;肿瘤,叫他去开刀,去好好的吃药,也不要,每天念六字大明咒;没有错,念大悲咒、六字大明咒,本来有佛菩萨加被,那双管齐下不是更好吗?用科学跟佛法同时解决问题,不是更快吗?要不然,长肿瘤的,你每天念大悲咒,把那个肿瘤抹一抹,它会不会消失?不会啊!四大所遵循的法则,你就是要这样走的,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的!佛法是很科学的、是很医学的、是理性的、是智慧的,不是迷信的。这样念佛、念咒、这些仪式种种的,来鼓励你的,支撑你的精神的,是好事;但是,你身为人,就必须遵守四大的法则,你就是不能吃到毒的东西。佛法回归理性、回归智慧、也必须回归科学,我们向佛有祈请,希望他加被,这是好事!如果说:佛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你说连体婴一生出来,二个头、二个身,只有三只脚,身体连起来,诸位!你念什么咒啊?你一定要弄清楚的,佛法没有办法解决世间所发生的一切种种的现象的。因为种种的现象,它具含有强大的业力的,他要受这个苦,你就没办法改变,你只能尽力!拜科学之赐,现在连体婴可以切割了,佛菩萨有多大能耐,你念什么咒,可以把连体婴分开来啊?有办法吗?没有啊!

要身体健康,你就得好好自己照顾,除了念佛、拜佛,调自己营养,还要调运动,自己要找时间运动,就是如此的理性;就是如此的循规蹈矩,按照大自然的法则去走,内在的地水火风,要外在的地水火风这样平衡的。感冒是什么大?风大,知道吗?中国人很厉害的:风邪,好厉害!风太大了,风邪,风大,里面风太大不行啊,要调整一下。这个就是佛法可贵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了解,虽然万法都是假相,你想要得到真相,就没办法离开假相。即于假相,同时超越假相,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佛弟子。因此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好好的看医生,生病的同时,记得要看医生,同时祈求佛菩萨加被我们,这样做才是标准的佛弟子。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既然所有的波浪都是水;哪里还有是水、或不是水(万象是见性,万象不是见性)的争执与迷惑呢?因为它没办法分!所以,身安而后道隆,你要把身体照顾健康起来,道业隆,就兴隆。

义贯:[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世界的[如来]以[及]圆顿之[大菩萨,于其] 所自证、[自住]的不共[三摩地](首楞严三昧)之[中],以定慧智眼如实照见第八识的能[见]之见分[与] 所[见]之[缘](相分)[并]六识[所]起妄[想]之[相],皆[如]翳眼所见之[虚空华],从[本]以来即“无所有”,唯心妄现,是故万象之中无是见者。复次,十方如来及诸大菩萨于其自住之三摩地中,又如实照见,[此]第八识之能[见]之见分[及]所[缘]之相分,内外一切诸法,[元]本即[是菩提]本心之本[妙]、本[净]、本[明]之真如本[体]中所现之物,既是一体之物,[云何]而[于]其[中有是]见性与[非是]见性之迷惑与戏论呢?

诠论:佛在这里所开示的,真是最甚深无上之法,因为在此所观的,是第八识之见分与相分。而第八识之相,除了佛及大菩萨入于甚深三摩地才能照见其相外,共他三乘贤圣者皆不堪能。兹表解第八识之相如图:如来藏心一念不觉-变现阿赖耶识,(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就是自证分,(就是所谓的本体)本体能所不见,就是一念妄动的话,这个妄动能所不断,能就是见分(能见)——就是所谓的七转识;相分(所见)——一切自他依正。

诸位!这个表格看起来很简单,它的关键在哪里?就是在迷跟悟,悟了以后,能见的见分完全清净,第七意识变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识变成妙观察智;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相分了不可得,所见一切皆空,了解缘起无自性,一切自他依正,皆如梦幻泡影。诸位!往上看,能见的见分化作完全的清净;相分也了解毕竟空,能缘空、见性空,相分亦空,回归回去,如果悟了,自证分这个本体完全清净,完全清净以后,阿赖耶识即化作如来藏性。所以,这个表格它的关键:迷了就是这个表格,这个表格是指迷的,如来藏心一念迷,就变作阿赖耶识,这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就是自体分,就是自证分,自证分就分见分跟相分,见分就是能见,就是七转识;相分就是所见,就是一切自他依正。如果是大悟,大悟就是回去了,回归到本心,本妙、本净、本明,妙心如来藏性就显露出来。所以,这个表格它的关键,就是迷跟悟的问题。以此[相]与[性]甚深,故唯诸佛及诸大菩萨所能证知,也难怪阿难及大众皆迷惑不解,乃至惶悚失守。

经文:[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注释:[如汝文殊]:如你文殊,原是一体而已。[更有文殊是文殊者?]:除了你这文殊真体之外,是否还有一个文殊称为[是文殊]的?没有![为无文殊]:还是根本就没有文殊这个人。

义贯:佛言:[文殊,吾今问汝],譬[如汝文殊]本是一体;那么,除了你这文殊体外,是否[更有]一个[文殊]名叫[是文殊者]?抑[为]根本[无文殊]这个人?

诠论:[文殊]在此比喻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是一体,本来就没有是跟非二相。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包括一切对立了,不落入是,也不落入非,清净心就显。若于文殊这真体之外,妄见还有一个[是文殊],便是堕[有见];若说:不但[是文殊]是没有的,即连文殊的真体也是没有的([无文殊]),便是堕于[无见]。于一文殊之体,而起[是文殊]或[非文殊]之言说戏论,反而不认本真,此乃自起迷惑,于文殊本体之真并无影响。同样的,菩提妙净明体,唯是一体,更无二法,除此一真本体外,更无[是、或者是非是]。是故《维摩诘经》言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者,当体即是,离一切思议、戏论、虚妄分别。当体即是是什么意思?就是当处发生,当处寂灭;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体,即得菩提,就是这个意思,当体即是。所以,佛法处处相,处处无相;处处生灭,处处不生灭,没有一处不解脱,你只要牢牢记住:诤与道相违。

我看了、诵了这个比丘戒,世尊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圣人,它里面有着七灭诤法,讲给大家听没有关系的,有一条戒律叫做: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佛陀他知道,这个世间,很多它不是用道理可以讲的。如草覆地,就是把草盖下来,草本来是这样子(竖着生长),如草覆地就是:把草让它披下来,就是讲什么都没有用,就是记得!不要再诤论了,停损点就到这个地方。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也就是说:诤论是没有办法一个结论的,论到最后,是谁是谁非、谁对谁错、谁赢谁输,不重要,这样没办法解脱的,而且是永远没有办法解脱。每一个人都有一套的,一讲起来,大家都很委屈的;一讲起来,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你这样会诤到死去活来,你一样没有办法,没有结论的。所以,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也就是世尊就是说:好!到此为止,不要再谈论,不要再诤论,统统放下!就到这个时间、空间,就统统放下,这不能再继续讨论的,佛当时在世,也有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告诉你:一直诤论不是办法,到此为止,停!台语的停就是ok了,没办法再继续讲了,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讲道理的,世间有很多无奈、世间有很多非理性的、世间有很多你没有办法料想到的,来到这个世间,你就必须要有心理准备,这个世间要发生什么事情,它会突如其来的,你会措手不及!

在这个世间,佛陀告诉我们:无常的世间,背叛是很正常的,你的亲朋好友,一下突然他会背叛你的,你财产一夕之间没有了;你的房地产拿去抵押,你都不知道;跟你最好的,在前面对你非常推崇的,在背后拼了老命说你坏话,这个佛当时在世,他就是这样开示弟子的。所以,诸位!你一定要了解,伟大至圣,我们的世尊,都没有办法避开批评,没办法的!有时候不是圣人的问题。所以,你必须只有做一种工作,我们只要对得起良心、道德、或者是因果,对得起国家的法令,出家人对得起戒律,很多的事情,没办法继续讨论的,就是要放下,佛就是要这样教你的。你今天如果人家批评你,你心情很难过,或者是你所得到的都是负面的,你要这样告诉自己:连佛都没办法了,不要说你了!这样你就给自己一个解脱的时间、因缘,给自己一个更强大的智慧,就是说:喔!原来如此!是的!来到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如此。所以,耶稣基督十二个门徒,就有人背叛他;佛陀的弟子当中,就有提婆达多背叛他,世尊呢!这提婆达多想尽办法要让他死呢!

套一句现代的话:你算什么东东啊?人家会饶得过你吗?不可能!但是,我们要自我检点,也不能因为这一句话,养成脸皮很厚,厚到子弹打不进去,你不能这样子啊!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难过,不要伤心,如果你正好跟你的朋友、亲戚好友,这样一直争论,争吵不休、或者是政治理念也好、或者是某一些观念,兄弟姊妹卡住了,记得像世尊这种方法,不要再谈,到此结束,英文讲:It's over.很好听,结束了!

智慧很重要的,有一个女众,她花了八百块,跑去那个all you can eat,就是吃到饱,你吃多少算多少的。她想到说:喔!这八百很贵啊!她进去的时候,就牛肉啊、猪肉啊、鸡肉啊,她一想到这八百块台币,喔!这个实在受不了,就拼了老命去,这个菜啊、肉啊、鱼啊一直吃,到最后[嘴饱目毋饱],师妈常常讲的:嘴巴已经饱了,可是,眼睛就不会饱啊!一看,那么多菜,就怎么样?就继续拼了,拼命三郎就拼!这个小姐喔!结果再去吃什么?三一冰淇淋吃了八颗,她一直想到八百块已经回本了,是真的回本了!吃了以后,开始上吐下泻,虚脱,因为吃太多了、太饱了,虚脱,怎么样?那个服务人员,看到她在厕所里面全部脸都发白,上吐下泻,打去送急诊,进去医院打针,花了一万二。你看脑袋有没有坏掉?拼了老命也要把八百块吃够本,真的吃到捞本了,把肠胃都搞坏了,难道非得要这种吃法吗?对啊!你想想看,人的那种妄动,跟无明的力量有多强!饱了就好了;可是,嘴饱目毋饱。所以,我绝对不去那一种all you can eat,卖到我,不要说八百了,六百块,我去都会亏损的。看了以后,吃了二口饭我就饱了,六百?疯了!我们这个比丘啊,要去吃到饱的那一种,法师要一餐能够吃二大钵的那一种,那一种去的话,就一定够本的!所以,你想想看,我们人类的妄动是很可怕的,她内心里面就一直觉得说:这样我会损失,这样更糟糕!就是虚妄分别假的这个境界,一直没办法挣脱。

经文:[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注释:[无是文殊]:除了我这文殊真体外,更无另外一个文殊称为[是文殊]的。[若有是者,则二文殊]:若有另外一个称为[是文殊]的,那就变成有二个文殊了。所以,[文殊就是文殊],不用再说什么[是文殊]了,那是多此一举,犹如头上安头,床上架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但我现前确实是有个文殊之真体在,并非没有文殊真体(比喻真如本性是有真体的,不是什么都没有。)[于中实无是非二相]:在一文殊体中,实在没有[是文殊]、或[非文殊]二相可说;于一真体中,论[是]论[非],皆是戏论,唯有当下体取本真,即无[是、非]可得。所以,凡夫见相,圣人见性,就是这个道理。

义贯:文殊答言:[如是,世尊,]除了[我]此[真文殊]之一体外,更[无]另一个文殊称为[是文殊]者;[何以故?若有]另外一个文殊称为[是]文殊]者,[则]成为有[二文殊;然我今日] 现前,亦[非无文殊]之真体;故[于]此一文殊真体[中,实无]从说有[是]文殊与[非]文殊 [二相]可得。故言是文殊,乃虚妄之说;而言非文殊(无文殊),则更是虚妄。

经文:[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注释:[此见妙明]:此能见之见精其妙明之性。[与诸空、尘]:以及所见的无相的空与无相的尘。[空、尘]即一切物象,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万象。[亦复如是]:这是与[真文殊、是文殊、非文殊]的比喻作法合:同样的,能见的妙明与所见的物象,与文殊一样,只有一真之体,此外,并无是与非可得。[无上菩提]:[菩提],觉义。菩提有三种:一、二乘菩提(证一切智),证一切智就是空,方便说。二、菩萨菩提(证道种智)。道种就是一切,那么,证道种智就是有、就是假。三、佛菩提(证一切种、智),这个[种]是指道种智;[智]就是一切智。证一切种、智,就是包括菩萨菩提的道种智,还有二乘菩提的一切智。所以,佛菩提就是证一切种、智,就是二种包括,前面都具足,合上二种智,叫做一切种智。

此中,佛菩提至高无上,所以称为无上菩提。然此无上菩提之心,一切众生与佛并皆有之,只是众生自迷,此觉心无始劫来,为妄想尘劳之所覆盖。诸位!妄想尘劳是什么意思?就是摆脱不了缘起的假相,所有的相就拿来一直想,所有的想就产生推论,再继续推论,再继续想,再继续贪、再继续执,就没有停止过,因此把那个如来藏性,盖上厚厚一层的无明。因而本有智光不能显现,犹如云雾本身之重量虽轻,但浓云厚雾却可令光明威力无比的艳日之光,隐蔽不现。[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妄],虚妄,以非有而幻化似有,故是虚妄。为什么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它是生灭、是无常,它是缘起的,所以是虚妄的。[色、空],所见之相分。[闻、见],能闻与能见,即第八识之能见分,或见精。

[如第二月]:如捏目后所见之第二个月亮。[捏目],比喻一念无明妄动——没事好端端的,却来把眼睛捏一捏,因此眼花;眼睛本来不花(本觉、本明),一捏之后眼睛就花了(转本明为无明);眼睛一花,看月亮时,就看到有第二个月亮(从真起妄)。这一句就是重点了,我们现在,真不会用,统统是用妄心,而且停不下来了。然而[第二个月]实在是没有的(妄实无体);妄月虽无实体,但眼花的人说他明明看到是有(执妄为真)。所以,我们众生注定要疲劳一辈子的!那为什么要疲劳?那就没有佛法了!众生想要追求快乐,他就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拼了老命要快乐,结果拼了老命就愈束缚;不像在座诸位这么有善根,还来坐在这个地方。

师父告诉你:你那个财产几亿、几十亿、几百亿,比不上师父讲一句话,比不上我一句话,我这里讲一句话,可以让你究竟解脱。你那个身上一百亿,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你已经很多钱了,房子、汽车、洋房、大楼,什么统统有,房地产什么那么多、股票一堆,再来要做什么?不知道!所以,生命诚可贵,佛法价更高,没有佛法,我告诉你:这辈子活着,就是完全丧失意义。他就会训练像日本人那个机器一样,(日语)整天都在喊那一句,好像是机器坏掉一样,真的喔!你去看那个日本人,没有人,也是这样一直喊喔,就很奇怪喔,好像训练一部那个机器坏掉了一样,那个电脑好像秀逗一样的,就这样重复一直喊,没有人也是这样一直喊的。他回到家,会不会这样一直喊呢?没有,一个客人都没有喔,我就站在旁边一直观察,不晓得会不会叫给我听的?

所以,生命他就是:我为了生活!就疲于奔命,孩子生一个,就开始要赚钱;生二个了,就花更多的钱,教育费、营养午餐、注册费。房地产税、什么税,这个税、那个税!

[谁为是月?]:对捏了眼睛而见到第二月的人来说,他就会徒自发生疑问:[呃,怎么会有两个月亮?到底哪一个是真的月?][又谁非月]:承上,[又哪一个不是真月?]——其实月只有一个,哪有什么真假?那第一个月本来就是真月,就不用再指着它说:[这是真月]了,多此一举。至于第二个月,本来就没有,还论什么真假?诸位!这个什么意思?至于第二月,就是无明本空,本来就没有,还论什么真假?至于无明,本来就空,还怎么能够讨论存在跟不存在?就没有这种东西啊,还论什么真假?无明能论存在跟不存在吗?它本空啊![月]在此比喻一真法界:法界一切,唯是一真如体,更无是非、真假。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汝],在此为指文殊。[观],观察。[见与尘],能见之[见精]与所见之[尘],也就是见分与相分,此二者为依他起性。[种种发明]:种种开发阐明、研究、揣测;即是再依[依他起]的种种相,而更作种种的[遍计]妄想。依他起就是借着种种条件而起,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情——人、事、时、地、物,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借缘起而显现的,而所有的显现都是假相,放下就是见真。而更作种种的[遍计]妄想。为什么会有遍计妄想?就认为那个有实其自性,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万法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而我们一直认为,万法有其自性。就是一个人,这就明明一个人,你为什么讲没有?就不能理解、体悟佛陀的本心,保持如如不动的本心,不能了解佛的用心,明明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讲没有呢?佛法就是叫你用智慧透视一下。

世尊为什么要叫你作无常观、缘起观、不净观、脓烂观?脓烂就是人死了以后流出脓;烂就是烂坏的烂。还有半尸、半坏观,就是尸坏到一半的时候,再把它请出来现在前面。台湾没有这种习惯,泰国有,泰国如果要解剖男众、女众的话,如果一个人死掉,要解剖的时候,泰国他们会请这个比丘,还有这个修行人来观、观照,居士穿着白衣,来看解剖尸体,血淋淋的把这个尸体剖开来。我这边就有一片是解剖尸体的,英国的医生,他们上这个解剖学的,全长二个多钟头,就是这个尸体,一个五十几岁的把他供养出来,他酷好科学,他希望死了以后,作为人体解剖的研究,就供养给他的朋友,他朋友就是医生,就是现在操刀的,把他剖开来,从这个脑部剖开来、皮。我没有看这一片还不知道,身体最重的器官是什么?是胃、肝、心、脾吗?不对!是皮肤,皮肤是全身身体最重的器官。我看那个身体解剖,整个皮脱下来,肌肉一块一块的切割开来,有男众的、有女众的,他把身体剖开来以后,把那个肠子拉开来;你看这个解剖室,躺尸体的那个不锈钢床,拉得很长,人的消化系统,这样子一撑开来,肠子有七尺,二百多公分!而我看了很习惯了,每天都看那个就当作不净观。所以,一看到那个帅哥、老人、小朋友,眼睛里面就出来一刀一刀的观想;喔!原来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真的无我,割完了就剩下骨头。

还有那个美国,人家供养那个尸体作为研究,这尸体放着给它自然的烂、自然的坏,记录看看多少时间?什么时候长蛆?这个蛆成长几周?为什么?刑事组要判断这个刑案,说这个人死了多久了?死了多久以后,产生这个蛆?这个蛆长得愈大,愈大,它会慢慢的脱壳。所以,判断一个人死亡多久,抓那个蛆过来化验、判断,就知道这个人死多久,有助于判断这个案情。人家这Discovery的频道里面,这尸体放着,慢慢慢慢的烂、坏。二片,不净观,无我观,喔!很精彩的,让你认识你自己,世间原来就是如此。

[不能于中出是、非是]:如此只是在[依他起]及[遍计所执],这个遍计所执就是根据依他起,因为不了解缘起如幻。诸位!依他起就是缘起如化;而遍计所执就是妄执、妄动、妄分别,而不知道那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不知道万法是依他起性的;[遍计]就是周遍计度,什么统统执着。二性中打转,于此二性之中,永远也无法超出[是]与[非是]的二法之戏论。众生不了解诸法毕竟空的道理,所以,在缘起假相里面拼了老命,想要快乐,却得到痛苦;想要解脱,就更大的束缚![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指、非指],谓于万象之中,何者是见性可以指陈?何者非见性不可指陈?此言,然由悟了能见与所见皆是真精妙觉明了之性,则能顿远离一切依他起性及遍计所执性,而了达根尘识三者无非圆成实性,诸位!要悟了喔!悉无自他之别,怎会有是非可以指陈呢?

义贯:[佛言:此]能[见]的见精之[妙明]之性,[与]所见之[诸空、尘]等物象,[亦复如是],无是、无非,但一体真,离言说相(亦即,不可说是见非见,是空非空,是尘非尘),因为这一切能见与所见,其体原[本是妙明无上菩提]本来清[净圆]满周遍之[真]如本[心],由最初一念妄动,故转妙明为无明,转明觉为不觉,因而虚[妄]地化[为]所见之[色、空](相分),[及与]能[闻]能[见]之见精(见分)。譬[如]捏目而见[第二月],然后再来思辨此中[谁为是]真[月?又谁]为[非月?]意思就是:第二月根本不存在!

[文殊],净眼人皆见[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与[非月。是以汝今]若于[观]察能[见]之性[与]所见之[尘](依他起性)之际,你能好好的观照,作[种种]的阐[发]开[明],用智慧观察观察,你就不会那么执着、那么痛苦。都只能[名为妄想](遍计所执性——于依他起上起遍计执),所以,众生没办法摆脱这个,这师父已经讲过了:无论是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学家、雕刻学家、画画、书法,都没有办法摆脱六识妄心,只有佛法有办法!是故[不能于]其戏论[中]超[出是]与[非是]二法分别的境界。然而[由]悟了一切能见与所见皆[是真精妙觉明]了之本[性],[故能令汝]超[出]可[指]陈与[非]可[指]陈的依他起及遍计执性,而顿入一真的圆成实性。一真就是绝对,你只要不落入善恶、是非、对错、好坏的意识型态观念,没事!万法没事。所以,闲人非等闲人,诸法本来就是闲,诸法本来就是空。

[第9.显示见性超情]

这个[情]是指凡夫、外道、二乘、权教菩萨,超情。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毘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注释:[觉缘遍十方界]:[觉缘],能觉、能缘者,指见性。见性遍十方界,阿难是指在第六番显见之时,佛说:[见性周遍,非汝而谁?][湛然常住]:[湛然],澄清。这是指第四番显见中佛说:见性[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常住],这是指第二番显见不动中,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的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以及第五番显见性无还,[无还],即是常住不动。[先梵志]:[先],古时。[梵志],在此指婆罗门。[梵],清净。[志],志求。凡志求于清净之道的修行人,便称为梵志。原先是指婆罗门之修行者,因为他们修习他们所自以为的清净之道,认为那样的修行可以令他们来世生于梵天,故称梵志。后来[梵志]一词演变为广义的修道人,亦可用来指佛门弟子。[娑毗迦罗]:义为金头或黄发,又称为黄发外道。

[冥谛]:冥初之真谛,即万物初始之相,亦即一切万物之初始、本源。此为外道囿于己之所见之妄想,犹如老子所说之[混沌初开],或《易经》之[无极]。详如前所释。[投灰]:指印度有一种外道之苦行,以身投灰,或终日不断将灰涂在身上等,修种种无益于调伏自心贪嗔痴之苦行;诸位!这一句修行的重点找到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方法是什么,就是调伏自心的贪嗔痴,这个才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在身体受种种的苦;无益的苦行当远离。其他有的更惨的,譬如说拔头发、终日裸露、这个我在影片里面有看到,印度确实还存在,现在也存在。本来我是不了解,而且也不太敢相信说:一个人光光的走在路上,那怎么走啊?台湾也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啊!后来看了影片以后,发现真的是这样子,我实在吓一跳,真的是吓一跳!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是真的这样子,还很多!他们每年都有聚会,终生裸露的,全部都是,男众啦!就像佛陀经典里面讲的:终生裸露。有的常蹲、有的常浸水中、倒立、倒吊、卧刺,或持牛戒、狗戒等无益、无义之苦行,而谓如是受苦能消业障,消错方向了!

告诉你:不是说打香板就一定能消业障,要看打的人那个功夫,还要看那个被打的人的根器。打香板打下去,你的贪嗔痴消了,真的业障消了!打下去能忏悔,我痴、我见慢慢的消,这个打香板就很有效。要叫我跟你打,我还不要呢!为什么?没有那种根器啊!有时候要挑人家的业呢!业它会转移的,除非是定。《金刚经》里面讲,说你这一辈子诵《金刚经》,为人所毁谤,是因为你前世的关系,这《金刚经》不是讲得很清楚吗?诵《金刚经》以后,它可以转的。所以,毁谤人家,变成分摊人家的业报,那是最愚痴的!对人慈悲,绝不吃亏;就算吃亏了,也无是非,你没听过这句话吗?我吃亏了,是非就停止了。所以,佛法它总是用智慧,懂得退、懂得忍、懂得无诤,这个坚持,那一辈子都受益!你身上不必拥有很多钱,你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因为二六时中你都坚持放下,就没有一件事情难得倒你,智慧是最重要的!

要受苦能消业障,要看情形啊!而且说如是众苦受尽即业障消尽,来世得生天上,纯受福乐。诸位!那个烦恼消尽,业障才能消尽,你要记住这句话,消是消我们内在的烦恼。[说有真我]:外道所说之真我,指[神我],亦即西洋人所说的灵魂。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能[觉] 能[缘]之见性为[遍]满[十方界],且[湛然]澄清如百千大海,[常住]不动,不还不去、犹如主人,其[性] 本[非生灭]。然而如来此说,[与先]古之外道]梵志娑毘迦罗所谈]之[冥]初始[谛](宇宙万物之本源),以[及]提倡[投灰等]苦行的[诸外道种]性之人所[说有]一[真我](神我),[遍满十方],如来所说本性遍满,与外道此说[有何差别]呢?

诠论:在此,阿难疑佛所说本性,与外道之神我混同。

经文:[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注释:[楞伽山]:在今锡兰(斯里兰卡),也就是佛陀曾经来到这个地方,有佛陀的遗迹。[楞伽],义不可往,就是到达不了,或难可到;以其山高峻,又无路可通,唯有得神通者得住。所以,讲这个《楞伽经》,只有飞上去而已,没有路!就是你能飞上去,才够资格听《楞伽经》。我们现在不用了,现在电梯很方便。佛于此开演《楞伽经》,以表显此经之义甚深无上,非佛及大菩萨,即无堪能,以其为[法佛]自住境界故。法佛就是法身佛。达摩祖师即传此经以为弟子印心,故此经为禅门无上宝典。然此经亦为相宗之根本经典之一,以其究竟融通性相二宗故。复次此经亦为真言宗之宝典之一,以其开示[法佛说法]之究竟义,而法佛(法身佛)即[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又译为大日如来,是即真言密教之根本本尊;所以,密宗就是讲大日如来。是故真言宗之祖师立言开示亦常依《楞伽经》。

[大慧]:大慧菩萨,为楞伽会上之当机。大慧菩萨,记住,是他方菩萨来的,不是娑婆世界来的,是十地菩萨,在《楞伽经》讲:他是十地菩萨,也就是快成佛了!所以,他问的那些问题,凡夫根本听不懂!《楞伽经》、《楞严经》,是三藏十二部公认为最深、最难的;当然有的也很深,有一些论还是很深。所以,一般要讲这个《楞伽经》,或者是《楞严经》的法师,没有相当的佛学基础,是没有办法的!第一、要有唯识的基础、《百法明门论》的基础、《大乘起信论》的基础、还要有天台《教观钢宗》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要进入《楞严经》的究竟义还很困难!所以,法师的基础如果打得不够,来听《楞严经》也会很吃力!听不懂的就算结缘,随便捡二句回去用,也不得了!只要记住,不执着,回归当下,不计较、不比较,钱很重要,智慧更重要。如果跟人家吵架,就想到佛陀的话,这个人还有办法。喔!对了,佛教我们无诤。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熏习,把佛的思想一直连贯到你的心灵,净化你的心灵,你的灵魂就得救了!为什么要学佛?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啊!有个大学生说:师父!为什么要拯救自己的灵魂呢?我说:你动过贪吗?有啊!这个就是灵魂被污染了。为什么要起嗔呢?就是神识、灵魂被污染了;这当然是世俗谛,让大家听得懂的名词。以大慧菩萨问佛百八问,而为《楞伽》一经之教起因缘。

[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说因缘,是佛讲的因缘法,不是外道所讲的。这是《楞伽经》中的句子。[自然],自然而然,不从因缘。在佛法中讲到[自然]一词的时候,常是指印度外道中的一派,称为[自然外道],他们的主要立论是:一切法自然而有,无因无缘,非从因缘生。所以,不但器世间非从因缘生,连众生,乃至众生之若乐、善恶、祸福等,亦皆无因无缘,自然而生;以无因缘,是故亦无果报。依彼之论,即坏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因果,而令众生堕于邪见,因而不修善也不断恶;以此因缘,令众生入堕三恶道,永不得出离。因此[自然论]者,为世间之一大邪论,误导众生入邪见坑,断灭善根;是故如来出兴于世的目的之一,即为拔众生出如是之恶见泥淖zhao。[我说因缘]:[我],如来自称。[因缘],即十二因缘,又称[十二有支],或[十二钩锁],都是指十二因缘,只是名词不同而已。以此十二支中的每一支皆有如钩锁,前后相钩相锁,相续不断,故成轮回之相。《楞伽经》颂云:[我说唯钩锁,离诸外道过,若离缘钩锁,别有生法者,是则无因论,彼坏钩锁义。]我所说的唯钩锁,就是为了破除外道的过失,离诸外道过。如果离开了这个缘起的钩锁,另外有一个缘生法,[生法]就是缘生法;是则无因论,无因,意思就是:一切法生的因,就一定要缘生,离开了缘生就无因,彼坏钩锁义。

[非彼境界]:佛所说之因缘法,为摄一切世间及出世间之因缘果报,故是无上甚深,因此不是外道所知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自然],自然而有。[非生],因为是本具、本有,故不是生出来的。[非灭],因为是究竟不坏,故其性不灭。此言,依我(阿难)所观,这个能觉之性,也是自然而有的,因为一切众生之觉性本具,所以非生;此觉性亦究竟不坏,故非灭。[离远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离远],即远离。[虚妄颠倒],指上面如来所破斥的[动、还、碍、分]等相,而开显见性[不动、无还、不杂、无碍、不分]等性。如来所破斥的动、还、碍、分,就是要让你进入不动、无还、无杂、无碍、不分等性。[似非因缘],所以觉性好象也不是从因缘而有,若是因缘而有,就变成生灭法了。[与彼自然,云何开示]:如是一来,佛所说的本有觉性,与被外道所说的自然论,无因无缘,有何不同?关于这点,应该如何开发显示才对?这个就是阿难迷惑的地方。

义贯:阿难言:[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菩萨[等,敷]叙开[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 一切法[自然]而生、自然而灭,无因无缘,而[我]所[说]之[因缘]法则甚深难见难了,[非彼]外道所能了知之[境界]。根据以上所说,因此[我](阿难)[今观此]能[觉]之[性],认为亦是[自然]而有:以其本具故[非生]以其究竟不坏故[非灭];而且它又[远离一切]动、还、杂、碍、分等[虚妄颠倒]之相,因而[似非]从[因缘]而有(既非因缘而有,当属自然,不用假因托缘);如此,则佛所说的觉性,便[与彼]外道所说的[自然]是相雷同的。这个就是阿难误会佛陀了!关于这一点,应[云何开]发阐[示],方能令众生[不入]于[群邪]之恶论,而得再[获真实]之本[心],证得[妙觉]光[明]之[性]?

诠论:外道之自然论者,亦说[不生不灭],在这一段你要很注意听!但他们所说的[不生不灭]是指:一切法不从因缘生,自然而有,所以[不是生出来的],这是相对于其他外道说:法是[从梵天而生],形式是一样的,或说[从自在天生](如同耶教之耶和华,就是上帝所创造的,圣经里面讲的:这个世界是耶和华上帝所创造的。我国之盘古开天、女娲娘娘,皆是能生者),中国也是这样讲的。或说从神我(灵魂)而生,或说从微尘生,或说从时间生、或说从方位生、(此二如同中土之以生辰入字、地理风水,为能生众生之祸福。)或说从冥谛略就大概,大概(略同于儒之无极、太极,道之混沌)生;在印度众多外道中,[自然外道]力排众议,独树一帜说:[一切法都不是谁生的,也不是从什么生的,而是自然而有,无因无缘]。阿难误会佛义,认为常住不动、不生不灭的本性,跟外道所说的自然性一样,所以有此问。

经文:[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这个师父在《楞严经讲义》当中,一再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就念一遍,就可以了,因为这个变成一种重复了。听这个《楞严经讲义》,因为它是文言文,就比较深,所以,师父就一直重复的解释,而且它是第一次讲,所以,怕大家听不懂,就一直诠释。那么,这里是白话文,比较容易了解。但是,如果,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听不懂的,他一样听不懂,怎么讲都听不懂,他就这样一直看,深情脉脉,款款而看,(笑)就是:(师示以目瞪口呆表情)反正我就是听不懂啦!就来种善根,也不错啦!来这里,至少不在家看电视,也不会在家,夫妻吵架、造业,总是来这里没有人跟你吵架,坐在底下,慢慢的种善根。

来这里听经听不懂,一定比在家看电视来得有功德,因为在家看电视没有功德,只会骂而已啊!来这里,听不懂。功德很大啊,叫做八识田中熏习这个善根,一直熏习,为什么这个《楞严经》那么难呢?那么难体悟呢?诸位!你想想看,我这种程度啊,到现在,从大学一年级学佛到现在,三十多年了,你想想看,三十多年!而我以前精进的时候,一天只有睡一、二个钟头,要阅读三藏,要好好的体悟,真参实学,你知道我们吃过多少苦啊?我们还有那种根器,还肯用功,才有如是体悟。绝对不是说看轻大家,意思就是,师父在表达的就是说:这个实在很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看得懂,就非常好,师父就很赞叹你的根器!所以说:不要难过,也不要失望,要继续互相勉励,要坚持!

注释:[甄明]:[甄],别也,察也。[以何为自]:以何相为自体?

义贯:[佛告阿难:我今]已[如是开示]种种[方便],以一[真实]之相[告汝],而[汝犹未悟],还要将能见之性迷[惑为自然]之性![阿难,若]此见性[必]定是[自然]性的话,你[自]己更[须]善为[甄]别察[明]它确实[有]一[自然]之[体]。自然之体就是亘古以来存在的意思,这个叫做自然之体,你自己审察看看。若如此者,则[汝且观此]微[妙]圆[明]之[见]性[中],究竟是[以何]相[为]其[自]然之体性?[此]一能[见]之性,[为复以]所见之[明]相[为]其[自]然体性?还是[以暗] 相[为]其[自]然体性?抑或[以空]相[为]其[自]然体性?抑[以]所见之[塞]相[为]其[自]然体性?

[阿难,若]见性是以所见之[明]相[为]其[自]然之体性,则[应不]能[见]到[暗]相(以明暗相对,不共存故);此见性[若复以空为]其[自]然之[体]性[者],则[应不]能[见塞]相(因为空塞也是敌对,不同时共存故);[如是乃至]若见性是以[诸暗等相以为自]然体[者,则于明]相起[时,见性]应随暗相之灭去而变成[断灭],这个师父以前在《楞严经讲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是见性若已断灭,[云何]复能[见]到[明]相呢?

诠论:世间一切大自然之物,都必定有个形状、体性,且这体性是确定的;例如地、水、火、风、花草木石等,各有一确定之体性,且各不相滥。所以佛说:如果见性也是自然体,那么它也应该有个一定的体性。因为[见性]所对的[相],无非明暗、通塞等相,而这些相,也都是自然界之相,所以如来就用来假设作为见性的体相。

经文:[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阿难发现外道的自然不对,现在又借重于佛以前讲的因缘,所以说:必此妙见性非自然,不是外道的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这是依据佛所讲的;但是,心犹未明,再一次的咨询如来,这个义理到底是什么,才合于因缘性呢?

注释:[是义云何合因缘性]:[是义],指前面佛都一直在发挥的见性常住不灭不动之理。[合],符合。既是常住不生不灭,此理如何符合我今所悟之因缘性?

义贯:[阿难言:必此妙] 明之[见]性,其[性]如佛方才所说既[非自然]性,因此[我今]于此显[发明]了,一定[是]从[因缘]而[生]的;这阿难还转得很快,可惜也转错了,自然被破了,转因缘,后面佛就有讲到了,也不是这样。我虽有此悟,但[心犹未]完全[明]了,因此[咨询如来,是]见性真常不生不灭之[义]理[云何] 而得符[合] 我现在依佛所教而自悟了的[因缘性]?

诠论:阿难闻佛开示说见性非同外道之自然性,于是他便推断:既然是非[自然性],那就一定是[因缘性]了。在此,阿难又是犯了凡夫二分法(dichotomy)逻辑思惟之病。其实普天下都是这样,不是东就是西;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因缘就是自然;不是自然就是因缘,众生没有办法跳脱思惟的模式;而一切思惟都是妄想。[非善即恶,非东即西,非有即空];而不知善恶、是非、空有等二法中间,有很多很多的粗细等级、差别之相;更何况,此等两极的对法,也不是绝对的敌对不相容,而事实上是常常可以互容互摄,只是成分比例的不同而已。求菩提者,须有此了知,方能免于边见。指断、常二见、偏见,或堕于激进、狂热;

这个宗教,也不能太激进、太狂热,宗教是理性的,是回归理性的、回归智慧的。热爱宗教很好,但不能狂,我们必需用理性、智慧来支撑、来调伏,狂就不好了!狂就会变成什么?只有我这个宗派,八大宗派,只有我这个宗派是好的,狂热到极点!只有我这个师父是对;只有我这个道场是对;只有我这个山门最有修行!宗教的狂热份子,就会造成激进。你看新闻报导那个中东,我看那台湾的电视常常这样报导:回教激进份子。***!它就这样报导。种种外道宗教及政治之狂热分子,皆是中了此两极二分法之毒;可见思想正确(正见)之重要及难能可贵。像我的话,师父政治就狂不起来了,因为我们有智慧啊!所以,我们进退都很有智慧,也回归到理性,也不会像报纸登的荣总那二个,为了蓝绿这样打死对方,你没听过用拖把打死对方的,还真是用力啊!这个就是政治狂热份子!所以,诸位!你们没有到师父这种心境的话,好朋友之间不要谈政治;兄弟姊妹之间也不要谈政治,谈佛法。而你跟我谈政治,我没有关系啊,我见一切相,一切相都是空啊,讲一讲,就这样子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缘起缘灭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意见啊,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意见!

阿难虽作如是推断,但实在不明白其道理,尤其是他这[因缘性]要怎么才能与佛前面所说的[见性真常不生不灭]的道理,融合在一起;因为[因缘性]与[真常性]显然是有所抵触,因此有所困惑,而求佛开示。

经文:[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阿难,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

这个就是见性无关于明、暗、空、塞,这一句整句的意思就是这样。

注释:[汝今因见,见性现前]:[现前],起现前之功用。此言,你现在因为见到了明暗、空塞等境,因而见性起了现前(或现行)的功用。[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在此须作及物动词来解释,义为[以……为因]。此言:这个见性是以明相为因,才能有所见的吗?以下的[因暗]、[因空]、[因塞],都是一样:以暗为因,以空为因,以塞为因。而这[因]字,是具有特别的意思的,亦即[生因]之义。例如:[以明为因],义为:由于以明相为生因,所以见性才得生起。这一句话很明显的意思就是说:明相有,见性才现前;诸位!那明相跑掉了呢?见性不就跟着跑掉了?那么,暗来就看不到暗了,因为见性已经跑掉了嘛!那么,以暗为因也是一样的,暗现前,见性才现前的话,那么,暗没有了,见性就跟着暗跑掉了。所以,明来就不见暗,暗来就不见明,一样二种统统不见,谓之不见。[以暗为因]等等,皆同此义。

义贯:[佛言:汝]方才所[言]见性是从[因缘]而生,那么[吾复问汝:汝今因见]到了明暗、通塞等境,因而你的[见性]得以起[现前]之作用,然[此]由境而显之[见性,[为复因]于[明]相(以明相为生因)而[有]此[见]生起的呢?还是[因]于[暗]相(以暗相为生因)而[有]此[见]生起呢?抑是[因]于[空]相(以空相为生因)而[有]此[见]生起呢?或是[因]于[塞]相(以塞相为生因)而[有]此[见]生起?[阿难,若]见性是[因]于[明]相而[有](以明相为见性生起的因,意思就是:明相有,才看得到见性),那么,则明相灭时,见性应随之而灭,如是则[应不]能再[见暗]相,然而事实不然,你在明相来时能见明;明相灭去,暗相来时又能见暗。

因此,你的见性并没有因明相的生灭而生灭;所以可知,明相并非你的见性的生因(见性生起之因),因此,见性见明之时,并非因明而有。同样的,[如]见性是[因]于[暗]相而[有],即[应不]再能[见明]相(其理同前所述);[如是乃至]言见性为[因]于[空]或[因]于[塞]等相而生,皆[同于]言因于[明暗]二相的道理。因此可知,见性虽见明、暗、空、塞等相,当其正在见之时,彼见性不是以明相、或暗相、空相、塞相等为因而生;故明、暗、空、塞等所见之相,非是能见之性之生因。意思就是说:见性无关于明、暗、空、塞。

更新于:2020-07-06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