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语集要
讲述人:上成下刚法师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
启讲日期:2007.9.22-2007.10.26
佛历二五五一年八月十二至九月十六
净土法语集要出版序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是之故,我释迦本师不舍大慈,无问自说,特开此净土法门,以拯救末劫,令法界众生,赖此以阶无上菩提,妙不可言。愿闻者共效之,切莫错过,而失极乐之利益也。
以末法众生业深习重,论其本能,只能造业,只能沉沦,没有其他,无有出离之缘。面对末法众生这种现状,这种现实,法藏比丘是看在眼里,哀在心上,作是思维:采取什么最好的、最殊胜的、最佳的方便办法,才能拯救这些罪业深重的苦难众生呢?所以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经过五劫的思维,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而发了四十八大愿,以愿起行,经无量劫难行苦行,舍身受身,将所修行的功德都收摄在阿弥陀佛圣号之中。
阿弥陀佛这四字圣号,就是法藏比丘大愿与大行的积集,亦是法藏比丘所修万德之所庄严,亦是弥陀如来的全部家业。所以我们一心念佛,就具足法藏比丘的大愿大行,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招感为我们自己所有,如来的全部家业就都恩赐给我们了。
於佛说的三藏教典,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简而易行,功高易进,效果神速,横超三界,一生决了,不受后有,唯念佛一法,可通入路,所以被龙树菩萨判为易行道。是靠他力持,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法藏比丘於四十八愿中的根本之愿,即第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方众生,即包括无余之义,这里面有善的、恶的、有罪的、无罪的、悟的、迷的、智慧的、愚痴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乃至地狱、饿鬼、畜生,只要回心,再不造恶,一心念佛,短命的十念,乃至一念,长命的尽此一生去念,皆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之中,皆得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往生极乐世界,法藏比丘都不成佛。
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证明此愿真实不虚,是故我等罪业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对十方的慈父——阿弥陀佛,为我等发的宏誓大愿,应当忍可於心,深信不疑,爱乐随顺。
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所谓至大至圆至顿,大乘圆顿法门无过於此,大德所谓:“一句弥陀超三界”,诚为不可思议。
有鉴於此,成刚法师二〇〇七年八月,於长春般若寺讲堂,以有力、准确、通俗的语言,向听法大众阐述了日本《源信上人念佛法语》、《道绰禅师念佛法语》、《成刚法师念佛法语》之真实义,现已整理成册,名《净土法语集要》以飨法界有情,令法界有情皆不失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利益,是以为序。
佛历二五五二年七月十五日
长春般若寺讲堂
源信上人念佛法语
上成下刚法师述义
离三恶道,生於人间,应大庆喜。自身虽贱,不劣畜生。吾家虽贫,犹胜饿鬼。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世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故生人间应该庆喜。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念佛虽倦,功德大故,称念定来迎。故遇本愿,更应庆喜。
离三恶道,生於人间,应大庆喜者,此三句总的标明生到人道中间,应该大庆、大喜也。下边略从三个方面说明。
经云: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相差悬殊,有如大海之一滴。又五戒是人道的浮囊,守好五戒,不沉堕地狱、饿鬼、畜生道。於此三界六道受持五戒的是少数,纵然受持五戒,然多有毁犯,圆满受持的稀有罕见。又从三恶道出,得生人道,旧习未忘,多愚痴暗昧,若不遇佛法,还造业沉沦。由是观之,得生人间,不亦难乎?又佛说人身难得,言不虚也。今既生於人间,岂非大庆大喜耶?
自身虽贱,不劣畜生。吾家虽贫,犹胜饿鬼。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者,此以下文别明,生於人道中间,应该大庆大喜也。
自身虽贱,不劣畜生者,此明身贱胜畜生。身贱者,谓身世卑微下贱,默默无闻也。畜生者,《婆沙论》云:“畜即畜养,谓其横生覆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人畜养,受人主宰、使役、负重、打骂、欺凌、伤残、杀害、吃掉”;《四解脱经》云:“所谓血途是也”;又名旁生,谓其形旁而行不正,遍在诸处故也。
吾家虽贫,犹胜饿鬼者,此明家贫胜饿鬼。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得饮食。纵得饮食,业力使然,化作火炭,痛烈难忍,长劫受饥虚之苦也。
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者,此明事不随心胜地狱。地狱者,谓地下之狱,受苦极重。所谓镬汤炉炭,刀山火海,铁床铜柱,种种苦毒,且万劫难复。从有间到无间,乃至阿鼻,不可言说也。
世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者,此四句明逆顺皆方便。
世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者,世俗有言:穷则思变。佛门说:知苦即离。逆缘以是入道之方便,谓以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的逼迫,於五浊恶世方深生厌离,不离开不行,方能入道,故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者,导即前导,谓入菩提之前导也。经云:豪贵学道难。以豪贵之人多骄奢淫泆,不肯学道。卑微下贱,困乏潦倒,无处希望,易於入道。故曰是入菩提之导,即入菩提之前导也。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者,以生人道中间,胜於三恶道,又是入道之本,故应该大庆大喜也。
以上总明,不要被身贱、家贫、事不随心、世难多忧等所障碍,因为这些都是出世间之缘,入菩提之导也。
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者,此以下文明佛法难遇,且又值遇弥陀宏愿,往生有份,更应大庆大喜。
信心虽浅者,《起信论》说:经一万劫修行信心,十信行满,是谓信成就。去此以还,悉皆不定,未免遇恶因。
本愿深故者,本愿即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大愿的第十八愿,为根本之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佛发誓发愿作保证,即保任此事,故曰本愿深故。
任凭必往生者,任即任从,凭即凭靠,谓一经深信切愿,愿生彼国,则专称弥陀名号,更不反顾,即依赖之义。若能如是信行,必定往生,故曰任凭必往生。
念佛虽倦者,倦即疲倦,谓懒惰、散乱之义。意谓虽然念佛,总精进不起来,多生疲劳、倦怠,然亦功在不舍。
功德大故者,《无量寿经》云:“乃至一念,为得大利”。《观无量寿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大德有言:“一句弥陀超三界”。功能力用不可思议。
称念定来迎者,以称念弥陀名号,顺佛本愿故,即在佛的愿力摄受之中,阿弥陀佛定以本愿力前来迎接。以见佛生欢喜,令心不乱,保持正念,一刹那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七宝池中,莲华化生。
故遇本愿,更应庆喜者,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遇。前者得生人道中间,应大庆大喜。今又得遇弥陀宏愿救度,百千万劫难遭遇,是喜上加喜,更应该大庆大喜也。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知此念佛,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但以深信心,常念弥陀名。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者,妄即不真,念即不忘,谓凡夫以妄心念妄境,记忆不忘,举体虚妄,无有真实,故名妄念。此二句可从两方面解释:
一、凡夫即是众生。众生者迷也,所以众生是以迷惑心作得。迷惑心即是无明不觉之心。无明不觉之心,即是妄想之心。妄想之心,即妄念也。故知众生以妄为体,即妄体,妄体即妄念也。《楞严经》说两种根本,此妄念即妄心,被判为无始生死根本,故曰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二、《楞严经》云:“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成佛之真体,本来之佛。又云:“五阴虚妄,本无五阴”。虚妄即无有真实。本无即不存在。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也。色者质碍之义,即指内之色身六根,外之依报世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受、想、行、识,此四种属於心法。受即领纳之义;想即思想之义;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识即了别、分别之义。既然五阴虚妄不有,则当体即是本有真心。以佛说心外无法,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故也。又《大乘起信论》云:“法界一相”。谓十法界唯是一实相,所谓全事即理,全相即性,全妄即真,故曰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妄念之外别无心也者,以众生迷於本心,而依真起妄,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虽有真心,不能发明,故曰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者,以众生不能开拓本心,性成无上道,发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即一心的全体大用。从生到死,这几十年一期身命,用的都是妄想心,即六根攀缘六尘所生的六识妄心,故曰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知此念佛,即蒙来迎者,《大乘起信论》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谓以有妄心,能知名相、意义、道理,众生才能开悟佛法,深信弥陀宏愿,念佛求愿往生。又知道除此妄念,再无他心可用,则即此妄心,转变一下观念,不念世间五欲六尘,而随顺圣教,念阿弥陀佛,乘阿弥陀佛本愿力,即蒙阿弥陀佛前来迎接。
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者,《宝积经·如来会》云:“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故”。正定之聚者,梵语三昧,华言正受,又名正定,亦名菩提,所谓觉心是也。无诸邪聚,及不定聚者,谓无诸邪妄之心,及与散乱昏沉之心也。又经云:念佛之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心生欢喜,令心不乱,正念现前。正念即觉心也。故曰,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者,以随顺世间五欲六尘所生之妄念,即是迷惑、浊恶、染污、愚痴、暗昧之性,喻如污泥。以随顺佛法,所生之正念,即是觉悟、慈悲、清净、智慧、光明之性,喻如莲华。莲华虽出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故能以其鲜洁之性,即鲜艳、洁净之性,令人欣慕、向往,给人以愉快和安慰,以此譬喻,念佛虽出於妄念,然不为妄念所惑,故能以其纯正清净之性,得入弥陀大誓愿海中,蒙佛接引。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到了自在家乡,永不触苦,常受妙乐,真实不虚。故曰,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但以深信心,常念弥陀名者,谓正以妄念多,故须多念佛。若欲妄念少,多念阿弥陀。不从求中得,念佛妄念灭。十信未成就,故名信心浅。勤修深信心,自然念弥陀。
道绰禅师念佛法语
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是故《大集经》云:“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固(谓成道坚固);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谓禅定坚固);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谓谈说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谓塔庙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谓斗争坚固)”。
又彼经(《大集经》)云:“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口说十二部经,即是法施度众生。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即是身业度众生。三者有无量德用,神通道力,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有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皆生佛前,即是名号度众生”。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
又若去圣时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是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浮浅、暗钝故也。
据诸部大乘,明说听方轨:
一、《大集经》云:“於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听法者,作增长胜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说者听者,皆堪绍隆佛法,常生佛前”。
二、《大智度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於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三、彼论(《大智度论》)又云:“有两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二者乐听法人。是故阿难白佛言:‘舍利弗、目连,何以得智慧神通,於圣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此之二人,於因中时,为法因缘,千里不难,是故今日,最为殊胜’”。
四、《无量寿大经》(《佛说无量寿经》)云:“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五、《无量寿大经》(《佛说无量寿经》)又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奉事亿如来,乐闻如是教”。
六、《无量寿清净觉经》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过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复有人,闻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恶道来,殃咎未尽,为此无信向耳。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是故《无量寿大经》(《佛说无量寿经》)云:“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是法”。
据大乘圣教,明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
《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於熙连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於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闻经不生诽谤,深生爱乐。若有於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於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
何以故?须知此较量者,为彰今日座下闻经者,已曾发心供养多佛也。又显大乘经之威力不可思议,是故《涅槃经》云:“若有众生闻是经典,亿百千劫不堕恶道。何以故?是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故知闻经生信者,皆获不可思议利益也。
《观佛三昧经》云:“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稀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旃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称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问曰:计一切众生念佛之功,亦应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断一切诸障?如一香树,改四十由旬伊兰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诸部大乘,显念佛三昧不可思议也。何者?如《华严经》云:“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狮子乳一滴投入,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
又彼经(晋译《华严经》)云:“譬如有人持翳身药,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一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明发菩提心:
《净土论註》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发菩提心也”。
又《净土论註》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法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污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污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污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者,即违菩提门。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
《大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隆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运济。为斯益故,多愿生也”。
又彼论(《大智度论》)云:“譬如鸟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土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答曰: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杂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若是实是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不许”。何意然者?龙树菩萨释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减少,若经夜至明,乃高於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拔苦,亦复如是,以贪嗔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反堕恶道故也”。
《十方随意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净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赞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念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问曰:《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风刀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何不预克念也?
问曰:若人但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涅槃经》云:“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於诸山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五苦章句经》云:“众生等是流转,恒三恶道为常家,人天暂来即去,名为客舍故也”。
《大庄严论》云:“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物,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念乱。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观佛三昧经》云:“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暗者灯,烦恼贼中大勇猛将,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
成刚法师念佛法语
上成下刚法师述义
一、《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是之故,我释迦本师不舍大慈,无问自说,特开此净土法门,以拯救末劫,令法界众生,赖此以阶无上菩提,妙不可言。愿闻者共效之,切莫错过,而失极乐之利益也。
以末法众生业深习重,论其本能,只能造业,只能沉沦,没有其他,无有出离之缘。面对末法众生这种现状,这种现实,法藏比丘是看在眼里,哀在心上,作是思维:采取什么最好的、最优胜的、最佳的方便办法,才能拯救这些罪业深重的苦难众生呢?所以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经过五劫的思维,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而发了四十八大愿,以愿起行,经无量劫难行苦行,舍身受身,将所修行的功德都收摄在阿弥陀佛圣号之中。
阿弥陀佛这四字圣号,就是法藏比丘大愿与大行的积集,亦是法藏比丘所修万德之所庄严,亦是弥陀如来的全部家业。所以我们一心念佛,就具足法藏比丘的大愿大行,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招感为我们自己所有,如来的全部家业就都恩赐给我们了。
於佛说的三藏教典,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简而易行,功高易进,效果神速,横超三界,一生决了,不受后有,唯念佛一法,可通入路,所以被龙树菩萨判为易行道。是靠他力持,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法藏比丘於四十八愿中的根本之愿,即第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方众生,即包括无余之义,这里面有善的、恶的、有罪的、无罪的、悟的、迷的、智慧的、愚痴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乃至地狱、饿鬼、畜生,只要回心,再不造恶,一心念佛,短命的,十念,乃至一念;长命的,尽此一生去念,皆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之中,皆得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往生极乐世界,法藏比丘都不成佛。
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证明此愿真实不虚,是故我等罪业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对十方的慈父——阿弥陀佛,为我等发的宏誓大愿,应当忍可於心,深信不疑,爱乐随顺。
我要把阿弥陀佛请到我的心中安住,让阿弥陀佛在我的心中理直气壮,正大光明,顶天立地,永远不倒,是我不负阿弥陀佛的一片好心,亦是我知恩报恩,亦是我对阿弥陀佛最大的回敬,亦是我善念阿弥陀佛,安住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三藏十二部者,三藏即经、律、论也。十二部即:一、契经;二、重颂;三、受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
以阿弥陀佛证得本觉妙心,而得成佛道,方称为阿弥陀佛。於六凡法界,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及四圣法界,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心,唯佛一人,证得本心,即本来心,性成无上道,纯真无妄,纯正无邪,超九法界而独尊,最为无上。所谓一真法界,即一佛法界也。
又於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无不包罗,其大无外,普摄一切,无有遗余。其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种法门都不能,故曰,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即心要也。
法印者:
一、小乘三法印。谓佛说诸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为法印。印即印定之义。若有此三法印,印定其说,是名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定,是名魔说。如世间公文,有印印定,证明可信,故名三法印。
1、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悉是无常,众生不了,於无常法中,执以为常,故佛说无常,以破其执常之倒,倒即颠倒,是名无常印。
2、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而生,因缘性空,所谓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因缘脱离,虚妄名灭,举体虚妄,本无有我。众生不了,而於本来无我的一切法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故佛说一切法无我,以破其执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3、涅槃寂灭印。梵语涅槃,华言寂灭,即不生不灭。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浪三界,故佛说涅槃寂灭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生死即生灭也,而得涅槃寂灭之乐。涅槃寂灭即不生不灭也,是名涅槃寂灭印。
二、大乘法印。佛说大乘经,以实相为法印。实相者,谓无一切虚妄之相也。印即印定之义。谓以实相印,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以阿弥陀佛证得本具之实相,而得成佛道,方称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使令证得清净实相,毕竟得作佛,故曰,阿弥陀佛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
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是处处指归,时时导向,即指归净土,导向极乐也。是三根普被,即上根、中根、下根,利钝全收,即利根、钝根,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是九界同归,即九法界众生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故曰,阿弥陀佛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
阿弥陀佛是十方的大慈父,是法界众生的大导师,是苦难众生的大救星。大慈父者,以阿弥陀佛能成就十方众生的法身慧命故;大导师者,以阿弥陀佛能导引十方众生趣向极乐故;大救星者,以阿弥陀佛能以光明名号救度十方众生出离三界火宅故。
大德有言:“一句弥陀超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无量寿经》中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唯十方诸佛是超九界而独尊,无有何法能超越其上,此无上功德,即指佛的功德,谓毕竟得作佛也。
又云:“ 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以是观之,非一句弥陀超三界而何?
经云:“但念阿弥陀,即是深妙禅”。大德有言:“宝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又举一念,即是法界全体。阿弥陀佛这一念提起来了,则八万四千种生死妄想皆得降伏、对治,乃至断除。又不染为禅,一心念佛,则自然远离世间五欲六尘,所谓得念佛三昧是也。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王,非深妙禅而何?
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显脱罪出苦,无甚於念阿弥陀佛,功能力用不可思议,以仗他力,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故也。善导大师云:“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亦此义也。
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阿弥陀经》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众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又《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句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散乱念佛,尚获如斯大利,何况一心称名,非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而何?
是知灭恶生善,脱罪出苦,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甚於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谓一心念阿弥陀佛,是恶也灭了,善也生了,罪也脱了,苦也出了,是故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有哪一法能超过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者,即无有二也。
你要想医治心上的生死大病吗?那么请你一心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即是无上的法药,所谓阿伽陀药是也。生死大病者,即指众生八识田中所含藏的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生死种子,所谓生死习气、恶习嗜好。阿弥陀佛是无上的阿伽陀药,所谓阿伽陀药即不死药也,能治一切生死大病。所以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种生死大病皆得对治,是众病皆瘥也。
从了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来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即预示着灾难、六道三途,乃至无间就要现前,所以我们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八大人觉经》云:“心是恶源”。《遗教经》云:“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难以制御”。《楞严经》云:“此攀缘心是生死妄本”。达摩祖师云:“心生即是罪生时”。《大集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则妄念就要现前,而妄念即是生死妄本,能建立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而生死、罪业和痛苦,即是灾难。又举一念即是法界全体,今既妄念现前,则不出六道三途,乃至无间,或天法界、人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必落其一,而不能超出其外也。是故,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与阿弥陀佛不二,阿弥陀佛与我心一体。是故我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非佛不念。此明心佛不二。以离开能念之心,则无所念之佛。离开所念之佛,亦无有能念之心。所以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即是能念之心。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佛心一体。如水乳合,离水无乳,离乳无水,不可分也。是故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非佛不念。
以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心法和合,方能建立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即往生极乐,究竟成佛也。
阿弥陀佛是世间出世间,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故我们要把身心世界彻底放下,无所顾忌地安住其中,不动不摇,是名善念阿弥陀佛。安稳之处虽多,然要将其说到真实处、根本处、究竟处,唯有十方诸佛所居之清净国土最为安稳,然这对於九法界众生来说,尤其是对六凡众生来说,所不堪能,故无分也。
十方世界,只有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所以文殊、普贤位居等觉,而发愿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唐时张善和、张钟馗,皆以屠宰为业,临终遇善知识,十念亦得往生,成佛有分。
阿弥陀佛,是世间出世间,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理当安住,不动不摇。
千念万念皆是生死苦轮,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莲邦。以千念万念,体性是一,即未离妄念,妄念乃生死根本,能建立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故曰,皆是生死苦轮。以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之所建立,又阿弥陀佛有愿在先,若有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往生之业,以念佛为本,故知,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莲邦。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对阿弥陀佛的最大孝顺,亦是最好的礼敬。《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又《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云:“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依此二经之意,是释迦如来此方发遣,弥陀如来彼国来迎,此遣彼迎,是故我等当奉佛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方不负二尊之意,所谓依教奉行是也,故曰,是最大的孝顺和最好的礼敬。
我要把阿弥陀佛请到我心中安住,让阿弥陀佛在我心中顶天立地,永远不倒,是名心善安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此明阿弥陀佛在我心中安住,则是我善於安住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能成就我们的智慧之命。然世间的孝顺子女,尚且把生身父母接到自己的家中奉养,所以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法身父母——阿弥陀佛,请到我们的心中安住,方不失对法身父母——阿弥陀佛之孝敬也。
我若不能乘阿弥陀佛之宏愿,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成无上觉道,乘愿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得大安乐,出离苦难,我即是对佛的最大欺骗、对众生的最大犯罪、对自己的最大自杀。是故我从今已去,唯佛是念,非佛不念,宁可念佛一句死,不可忘佛一句生,如此而已,岂有他哉?《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坏散,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勿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庄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又《阿含经》云:“若修福业,而无愿者,譬如五彩巧绘,文锦虽佳,不以胶和,终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质已就,不经火煅,终不堪用”。《阿弥陀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是故,我今发此愿,以自监督、鞭策、励行也。
身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不念。此色身浊命,一是造罪,二是遭罪,除此以外,更没有其他,诚应舍罪恶之物,无由惜也。但借用此色身浊命,念阿弥陀佛可以,以尽快地解脱其对我们的系缚、逼迫和障碍,是故,身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不念。
千念万念皆是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之念,皆是六道、三途、地狱、生死、痛苦之念……。千念万念,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是妙善、清净、通达、心开、意解之念,是为贤、作圣、成佛、解脱、极乐之念。是知千念万念,念哪一念都不行,千念万念,不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行。且人生无常,有今天没明天,生命在呼吸间,弥陀不向此刻念,更向何时念弥陀?呜呼!浊世不可久留,时间不待我也,恐后无日矣!故我当借有限之生命,念无量之弥陀,举念即弥陀,说话亦弥陀,做事亦弥陀,我即如是念,愿共诸众生,皆如是念弥陀。
大德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解此义者,当如是念弥陀。
我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即是灾难,六道、三途、无间就会现前。且此五浊恶世皆是死路,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我宁可死在一念阿弥陀佛上,也决不活在一念妄想上。我既已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就要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纯而不杂,念得净而不染,念得真而不虚,乃至念得一心不乱,妙契弥陀大愿,究竟往生。以於此五浊恶世,心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皆是死路,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又世俗有言:“既来之,则安之”,我今既已投诚皈命於阿弥陀佛,当义无反顾,不仅要唯佛是念,非佛不念,而且要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一心,念得透亮,是为上不负阿弥陀佛之期,下不负己灵也。
我就是要在这些有事无事、善恶逆顺、苦乐罪福、生死存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境界之中,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一心,念得透亮。以有事无事、善恶逆顺、苦乐罪福、生死存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境界,乃世间相,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然同一虚妄,本来不有,但不理会可也,念佛自然无障碍。又於此五浊恶世,既然就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则为了活命,谓使法身慧命得活,是没有踰越不了之障碍也。
这一句阿弥陀佛,能翻天、能覆地、能移山、能倒海、能摧毁三界六道、能建立极乐莲邦,乃至无上菩提因此而成就。其威力如斯,诚为不可思议,且百千万劫难遭遇,愿闻者切莫当面错过,而失极乐世界的大利益,诚为可惜。当奉佛语,自行化他,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赖此一句阿弥陀佛,皆得成就如来智慧德相。若能如是,方为不负我佛婆心之教。此赞叹阿弥陀佛的功能力用不可思议也。
譬如我们发心要到北京去,在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起行,一步、二步、三步……,乃至百千万亿步,步步都趣向北京,待到步子走得圆满了,北京自然现前,所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者是也。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在这一念愿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念阿弥陀佛,一句、二句、三句……,乃至百千万亿句,待到阿弥陀佛念得圆满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自然现前,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是也。
综上所述,去北京或上极乐,虽然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别,然所以皆得成就者,其理则一,咸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也,愿闻者深思焉。
此明念佛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也。
如善导大师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正定之业者,有二义:一、一心念阿弥陀佛,正是决定往生之业。二、一心念阿弥陀佛,是决定得正定聚之业。
对於已发心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人来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尚且失大利益,诚为可惜,何况至今尚未得闻,或已得闻,当面错过者耶?更是可怜可悯。愿已发心者得成就,已得闻者莫错过,未得闻者速得闻。此明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尚且失大利益,何况至今未得闻者,极乐世界利益无分。或已得闻者,当面错过者,更是可怜可悯。
旷劫舍身舍命,不如刹那念一句阿弥陀佛。以旷劫舍身舍命,不出生死,与上极乐世界无干,亦是徒劳。《无量寿经》云:“乃至一念”,《观无量寿经》云:“乃至十念,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不如也。
世间以金银、琉璃、珍珠、玛瑙等为宝,实皆出於顽石,终成瓦砾,而非真宝也。阿弥陀佛能出生极乐世界,安乐无量众生,令无量众生得大富贵,得大饶益,得大安乐,乃至毕竟得作佛,是知阿弥陀佛实乃无价之宝,可谓宝中之宝也。过去未闻,今已得之,所以我要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珍惜阿弥陀佛。生命在,阿弥陀佛即在;生命不在,阿弥陀佛也在。是生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丢也。此明世间的金银等七宝实属顽石,终成瓦砾。阿弥陀佛乃无价之宝,可谓宝中之宝也。以阿弥陀佛是无上的佛宝,能出生一切众宝也。
自今已去,我要对阿弥陀佛大兴恭敬、礼拜、供养、赞叹、忆念,以示对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孝敬之意。以若无阿弥陀佛的救度,我等末法罪业深重的凡夫,在这个三界六道的苦海里,不知会被生死业风所吹,将漂流到何处,而不知所归也。今何福何德,能乘阿弥陀佛的愿力,上极乐世界,是过去睡梦也想不到的事,可今天能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恩赐。
噫!阿弥陀佛的大恩比天高,比海深,比地厚,我等下劣,无以报效,唯大兴恭敬、礼拜、供养、赞叹、忆念,以示对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孝敬之意。
世间不舍,极乐不得。经云:“委弃身命,尊崇道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何况五浊恶世正是我等所要舍弃的,极乐正是我等所要欣往的,安得不舍世间而取极乐耶?
心若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清净、解脱、自在、安稳、快乐。是知,心若离开阿弥陀佛,是极为遭殃。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是最为吉祥,所以我心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观佛三昧经》云:“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旃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念佛不断,道业成办也。
此明心离开阿弥陀佛,无有好事,如彼伊兰林,故曰遭殃。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好也是好,如彼旃檀树,故曰吉祥。
文殊、普贤位居等觉,尚且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唐张善和、张钟馗,皆以屠宰为业,临终念佛,尚得往生。是知,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之中,最为殊胜,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此明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最为殊胜,是九法界众生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
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殊胜,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殊胜当中的殊胜;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奥妙,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奥妙当中的奥妙;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无上,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无上当中的无上,所以者何?以阿弥陀佛即是众生本具的,三世诸佛所共证的本觉妙心,微妙难思议。是故愿与法界众生,共念阿弥陀佛,同参三德秘藏,共入毘卢性海。此明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是殊胜当中之殊胜,是奥妙当中之奥妙,是无上当中之无上,最为第一也。
世间出世间什么最好?什么最不好?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好,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好。什么最善?什么最不善?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善,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善。什么最乐?什么最不乐?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乐,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乐。是知,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好也是好,心离开阿弥陀佛,好也是不好;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善也是善,心离开阿弥陀佛,善也是不善;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乐也是乐,心离开阿弥陀佛,乐也是不乐。所以者何?以好、善与乐在阿弥陀佛,不好、不善与不乐在其他故也。此明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好、最善、最乐。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好、最不善、最不乐也。
一句话,心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以心离开阿弥陀佛,妄心就要现前,妄心要现前,必然落在六道三途,乃至无间,不能超越其外,故曰,心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
成就净土法门的关键在於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只念阿弥陀佛这一法,其他什么也不念。若因习气或事缘起了一念,应立刻觉知,马上把念收摄回来,继续念阿弥陀佛。若能这样坚持日久,念佛自然得一心。此明念佛如何得一心,有三:一、只念阿弥陀佛一法。二、其他什么也不念。三、妄念起时,马上把念收摄回来。
我深信极乐世界是乐,要如同我深信娑婆世界是苦一样,无有异也。我切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要如同我切愿出离娑婆世界一样,无有异也。我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刹那无间,亦要与我心脏跳动时刻不停一样,无有异也。此明深知娑婆世界苦,方能知极乐世界乐。对娑婆世界深生厌离,方能欣往极乐世界。知人生命在呼吸间,方能刹那不离开阿弥陀佛。
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一切皆生死边事,不可念也。以妄心念妄境,皆生死边事,故不可念也。
宁受地狱苦,不离阿弥陀。此地狱虽苦,然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唯可以出离地狱,永不受也,且能往生极乐世界,毕竟得作佛。
但念阿弥陀佛一法足矣。以念阿弥陀佛,即可直了成佛。若再念其他,万般皆无用,徒劳无有益也。
十方世界,我只知阿弥陀。除了阿弥陀,一切皆不识。以阿弥陀佛是不死法,其他一切皆是生死法故也。
出家在家人,生死缘中转。生死缘不死,弥陀缘不活。生死缘者,以妄心念妄境也。弥陀缘者,以心念阿弥陀佛也。
於一切时中,不离阿弥陀,是为最亲切,更不用其他。若离阿弥陀,万般皆无用,徒劳无有益。善导大师云:“众生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其前,故名近缘也。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又一心称名,即被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是为最亲切,更不用其他。
我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为了彻底、全部、干净地对治、降伏、消灭我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所以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哪一念都不能动摇、侵犯、占领我念阿弥陀佛这一念。假使热铁轮,在於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所发愿。佛子如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此明以誓愿力持,令心安住阿弥陀佛这一法,不动不摇。
我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就如同覆我的这块天塌了,载我的这块地陷了,支撑我的这个擎天柱倒了,如是我的一切都完了,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此明心离开阿弥陀佛,是祸患无穷,说不能尽,所谓大事去矣。
往昔我竞用这一念筑生死城了,今天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用这一念造极乐城。我每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在为极乐城添砖加瓦,所以我要昼夜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把极乐城建好,以便安乐法界众生,了却我佛长劫大愿。以往昔迷,恶用其心,造无边生死。今日悟,善用其心,建究竟涅槃,悟迷有分齐,今非昔比也。
从今已去,我就一件事,即看着我心,一念也别离开阿弥陀佛就行了。所谓一件事,即一件大事,谓一大事因缘。一大事因缘者,即看着自己的心,一念也别离开阿弥陀佛是也。
令阿弥陀佛在我的心中,永远正念昭彰。谓让阿弥陀佛在我心中,永远显现,其相鲜明,宛然可见,有如画浮於面,雕出於的,日映於空,有目共睹,所谓千里来龙在此结穴,画龙点睛是也。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祗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业,依业受报。由因感果,以善恶而定升沉;随业受身,现轮回而招生死。胎卵湿化,诸趣纷然;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邪YIN会让你官司缠身,福报快速削减本人曾经打工过的两家企业的老板都犯邪淫,其结果是:招惹官司,资产快速缩水,遭遇横祸!具体情形如下: 第一、A老板的真实事例,我07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本文来自网络,作者不具名今天上午看到一篇关于藏地文革时期拆毁寺庙的现世报应的文章后,颇有感触,不禁想起我们村很多年前发生的类似事件,决定写出,以警世人。我们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3)能愿比丘—杀生之报短命多病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其有一子娶妻之后,一同愉快地生活着。但美
杀生果报时间:2024-10-12
这只猫为报恩在寺庙跪拜4年,吃斋念佛不杀生。▼猫咪作为新一代的萌宠,以它呆萌的外表俘虏了很多人类的心。主人都会为它们准备小鱼干,罐头,天天大鱼大肉享受着,然而今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11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