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怎么样的一回事
第318期明觉文:关其祯
轮回三部曲 - 惑、业、苦
生死是一大事因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所谓「未知生,焉知死」,「生」尚且知不多,何况「死」?释迦牟尼佛是觉行圆满的智者,他在2500多年前已对生死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并曾提出了彻底解脱生死的方法。我们何妨开放地、持平地、耐心地、细心地探讨一下这些觉者的见解,乃至他所提出的方案之可信性和可行法。
首先,释迦牟尼佛就因果业力来看世界,而人的生死流转过程可分为三部曲,即惑、业、苦。因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报,所谓「生生不息」,无有出离生死之期。凡夫有什么惑呢?有两种惑,即见惑和思惑,导致我们不能出离生死。见惑,又名所知障,是智慧方面,知见上的障碍;思惑,又名烦恼障,是福德方面,行为上的障碍。
凡夫禅修,断了见惑 (共88品),就是「开悟」、「证真」了,算是入圣流,即入菩萨的「初信位」(共52位),相当於小乘证了初果–须陀洹。「开悟」后,行者尚要断了思惑 (共81品),才可出离「分段生死」,即身体不再受生,相当於小乘证了四果–阿罗汉,或菩萨入「七信位」!可知生死不是讲一句「一念生、一念死」就了,要有实修实证!若是开悟,还需已证的大德师父引证确认。若人未证谓证,则打大妄语,非同小可,应知!当今世上不知有几人是实证呢!?
见思二惑的具体内容
佛教建立在智慧和慈悲两大支柱上,弟子们修智慧,即立正见,断见惑,除所知障;又修福德 (慈悲、德相),即消业障,断思惑,除烦恼障 (业障、报障),所谓「福慧双修」,无非是解决生死问题,因为生死是本,一切世间诸苦的根本啊!
「三界」之内,见惑共有88品,其中欲界有32品,色界有28品,无色界有28品。每个界依苦、集、灭、道四谛之下,各具钝使和利使。例如,欲界的苦谛具足一切使–五钝使 (贪、瞋、痴、慢、疑) 和五利使 (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四谛、五钝使和五利使相交对配下产生88品。
佛陀指出我们身处的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其中有无量无边的六道众生–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娑婆世界的众生居於「三界」之内。「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涵盖六道,即天人也有爱欲。色界和无色界都是天人所居的地方,连同欲界的六个天堂,娑婆世界的天堂共有二十八个之多。
「三界」之内,思惑共有81品,谓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心起贪爱,被受迷惑。欲界依贪、瞋、痴、慢在五趣杂居地,具9品思惑,由上上品,乃至下下品。色界则依贪、痴、慢,各在四地,具九品思惑,共36品。无色界亦依贪、痴、慢,各在四地,具九品思惑,共36品。
当然,凡夫断见、思二惑,可离「分段生死」,身体不再在三界六道受生,但还有「变易生死」- 精神心识的活动尚有生灭,所以,继续断尘沙惑、断无明惑。这个「两种生死」的问题,对我等凡夫来说,这个「变易生死」问题太遥远了,姑且搁下来吧!
自力成就难,他力救度易
三界之中有六道,其中天道最高,但尚未能了生死。昔日释迦牟尼佛拜师修禅,至天道最高第二十八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发觉尚未究竟解脱!当今世上有不少人修禅。若求心安者,尚可得片刻宁静;若求入定境,则不易得;若求开悟,难有「明」师印证;若求了生脱死,恐怕更不切实际矣!或许有幸遇上阿罗汉或登位菩萨,估计他们都是乘愿再来的圣者,并非今生在此末法恶世修成证果。
后来,释尊毅然放弃苦行,坐在菩提树下,终於证悟了无上佛果,彻底地解决生死问题。他没有即时入灭,而且住世教化众生,分享其成佛之道,欲令未来世众生皆得解脱。
佛陀在世时以身作则,随机教化,而当时的常随弟子亦非善男信女,多是善根深厚的声闻和菩萨等。佛陀应弟子所问所求,以种种言辞、种种譬喻、种种方便,广开八万四千法门,令人人得解得证,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从上述的见思二惑来看,恶世凡夫几乎没可能做得到,但佛陀年代的常随弟子则可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为数不少!若以宏观来看十方世界,实有无数的佛菩萨,早已了断「两种生死」,并为了完成其普度众生的总愿,他们还为十方众生积植无量无边的功德,无条件地回施给我等罪恶凡夫,救度我们出离三界生死。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是其中的一位。
寿命无量,不受后有
善导大师引《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所谓弘愿者,即第十八愿,是根本之愿–本愿。
若然阿弥陀佛没有成就第十八愿,众生亦没有被救度,得生净土,净土法门亦无由而生!阿弥陀佛成就了第十八愿后,即以酬因之身,主动地、平等地、无条件地救度十方众生,接引他们到其国土,故善导大师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如上段所言,极乐世界既是弥陀的圆满报土,唯佛能知、能见、能入。我等凡夫若不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又怎能得生呢?
弥陀的教化在於本愿,十方众生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顺彼佛愿,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专称念弥陀佛名–即「南无阿弥陀佛」,以此「本愿称名」的念佛方法,必得往生。因此,第十八愿又名「念佛必生愿」。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家,往生者的寿命与阿弥陀佛等同,如《阿弥陀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因此释尊劝信,力遣我们发愿求生,其意在此!
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恼,第二不要发脾气,第三不要欺压旁人。问:我们人人都想要消灾而不知道怎么样消法?人人都想要延寿而不知道怎么样延法?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星月菩提因为是植物种子,所以日久自然会变色(氧化)一般的变化为白--淡黄(氧化)--变红(手上的汗浸入珠子,再氧化)--变黑(汗浸入珠子深层,进一步氧化)--开片(日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8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我的孩子正翰八个月大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到气象报告,介绍泰国曼谷气温,银幕上出现曼谷的大金塔,他便自动做出合掌的样子。当时,我既还没教他合掌拜佛,也尚未带他去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现前一念之心,亘古亘今,故名无量寿;灵明洞彻,故名无量光。阿弥陀佛,不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而已。是故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怎么样能保持你的清净心?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止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少说、不说、无话可说,止语。我老伴在家经常跟我止语。他什么时候止语?犯错误了,说错话了,办错事了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2
香严本是百丈门下的弟子,他虽然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沩山:"你在先师百丈处,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在三十度高温的房间里打坐,却逐渐感到凉爽,下坐后甚至有些手脚冰冷,以为气温下降许多,其实并没有。答:这只是一种状况,跟你专修没有关系,但证明你有贫血,就这么简单,你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与人相处当中,要怎么去圆融?如果家人不能同意,那你就不要来, 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一方面不能圆融的话,连生活中都会有问题,菩提道怎么走上去呢?刚才讲的「观照、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学员:师父呀,请问当梦想和现实冲突时,该怎么办?寂静法师:其实我们参考物理学原理就明白了,物理学中有两个力,一个叫动力,一个叫阻力,生命的前进也分为动力和阻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善士问:您好法师,我有一个问题,对于我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他做作业,他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很慢,也就没时间去看书、看电视、玩耍了,这该怎么办?寂静法师答:孩子所有的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不打农药,没有收成,打农药又杀生,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作为佛教居士,在使用农药时,应该具有悲悯心和不得已的心情,为这类众生(指害虫)念佛回向,希望他们能往生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想占尽天下最便宜的事吗?只要你发心到灵岩山寺来,就能时时眼见庄严佛像、耳听万德圣号,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的最便宜事都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学的时候很笨,总是学不进去,但他就会放生。他所有的钱,乃至借钱都拿去放生。有一次放生的时候,在厦门往海边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8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过 河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30
惟贤法师答: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不要执著,也不要害怕,要有平等对待的思想。你白天念佛,晚上念佛,这个念佛的思想一直要保持。保持住,你就不会惊,纵然有邪气,邪不胜正,他战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8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一天,南泉给众僧舀粥。马祖过来问道:桶里是什么?南泉答道: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马祖没有再吭声,从此别的和尚也不敢再考他。南泉普愿离开马祖后,栖止于池阳南泉山,一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黄念祖: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08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问:上'师您好!现在很多人喜欢戴护身符,“男戴观音女戴佛”、“不同生肖需要戴不同的本命佛”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佛教没有这种说法,这可能是一些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01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