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建设的两个层面 董群
在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既有共性的内容,也有个性的内容,两者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性的佛教文化“大花园”。自从赵朴初居士提出“佛教是文化”的观点以来,当代中国佛教界在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回顾这些成就的时候,目的之一是要探讨今后如何做得更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有许多议题可以研讨,其中的一个议题是,如何将佛教文化建设的共性和个性层面加以结合,既重视共性层面的内容,也要注意个性特色。一、佛教文化建设之共性层面推进佛教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确定一种对于文化的理解,或者选择一种有关文化的界定。但不管何种对于文化的理解,应该承认,文化有其核心的功能和价值。功能在于教化,即人文化成或人文教化,以人之为人的规范(也就是“文”)教化大众,所以《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与价值相连。从价值层面上讲,被称为有“文化”的对象,应当是“美好”的,美是审美方面的,好是道德方面的善。对文化较早作出界定的学者之一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这个定义说明了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也说明了文化的其他类型。赵朴初居士在阐述佛教文化时,虽然没有对文化下过学术定义,但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和泰勒的定义方法有相近之处。他曾讲道:“佛教、道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发生过重大影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就此话而论,文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佛教文化也涉及这些领域。赵朴初的分析和泰勒的定义,两者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泰勒的文化定义包括了信仰,而朴老在此处没有提及这一领域,但从其谈话的背景看,事实上他是在确立了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前提下讨论佛教的文化功能的。然而,有人还是会怀疑,把佛教理解为文化会不会消解佛教的信仰功能?这样的怀疑就是因为把佛教的信仰功能和文化功能区别开来而产生的。但是从泰勒的定义看,没有这样的区别;对于朴老在此处的看法,要透过文字的背后了解其时代环境,并不能只作表象而观。中国学术界常常从分层的角度来讨论对文化的理解。一种分层的观点是,把文化分析为精神(思想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或器物文化三个层次。这种理解对于本文讨论佛教文化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如果认同文化之教化功能和美善价值、泰勒的文化定义以及文化之由内而外的思想观念、制度规范、物化形态三种层次,那么,佛教文化建设的共性层面,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讨论。第一,强化信仰是佛教文化建设的核心。这一观点的前提是,从泰勒的文化定义出发,信仰也是文化,但与泰勒的文化定义不同之处在于,在宗教文化中,信仰是最根本的内容。这一观点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信仰属于文化三层次中观念层次的内容,但与传统的文化三层次论稍异的是,信仰是宗教文化的观念层次中更为核心的内容,这就把观念层次的宗教文化再区别为两个层面,即信仰和其他观念,信仰更为根本。这就可以消除把宗教看作文化是否会消解宗教的信仰功能的疑虑。因此,从思想观念层面着眼佛教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宗教文化自身的特点。文化三层次中,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包括诸多的内容,其中核心内容是信仰。对于宗教生活而言,信仰是最根本的。因此,佛教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应当不能遗漏这一点,必须坚定信仰,时时注意强化、纯洁这种信仰。这一根本确立了,佛教文化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第二,义学和道风建设是重要内容。义学建设包括了文化三层次中观念层次中除信仰之外的其他内容中的一部分,以内学为主,也涉及到外学,是指在坚定、纯洁的正信基础上,对于佛教发展方略、佛教教义、佛教历史和现状、佛教教育等众多内容的深入思考、研究,当然也包括对于朴老举出的佛教的哲学、文学、语言、逻辑、艺术、伦理,以及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内容的研究。这些内容,传统佛教称之为五明,在当代,其具体内容在思想观念层面则更为丰富。道风建设则涉及文化三层次中的第二个层次,即制度的文化内容,涉及佛教的修行实践。第三,艺术、文学是重要形式。谈到佛教文化,有些人常常会认为主要就是书法、绘画、诗歌、文学、影视、音乐、雕塑等文学艺术形式,常常在这一层面思考佛教文化,这也有其合理性,主要看其认同的是何种对于文化的界定。这些形式也是最常闻见和具体化的,这些都属于文化的类型。但是,如果认同上文的文化定义及上文第一条的观点的话,应当承认,这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更不是根本,尽管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分量非常重,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此一层次的内容有些表面上和上文第二方面的内容相同,比如都谈到文学和艺术等,上一层次主要在观念层面着眼,指文学思想、艺术理念等,此一层次主要从表现手段、形式角度谈,涉及具体的表现方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以苹果来比喻,信仰是果核,义学和道风是果肉,艺术、文学等是果皮;如果从体相用的角度看,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信仰是体,义学和道风是相,艺术、文学等具体形式是用。三者并不是相互隔离的,是在本体决定基础上的体用圆融无碍。佛教艺术、文学的内在精神是信仰、思想、教义等文化内层和中间层的要素,否则就只是纯形式。这种纯形式,也许有美的存在,但其佛教信仰特色可能会大大减弱。二、佛教文化建设之个性层面所谓个性层面,是讲每个佛教文化的建设主体(寺院、区域、个人、组织等)在从事共性层面内容的建设时,结合自身的条件,做出有特色性的建设工作。个性化并不一定都是唯我独有,它也有“并非多数具有”的意思,常常体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个性化有多重层次,在中国佛教史中,有所谓北方重定、南方重慧之说,这是从大致的情形而讲南北方佛教文化的不同特点。今天的佛教文化建设,就南方而言,在定慧兼重的同时,不能放弃重慧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的重要表现就是义学传统。这是南方佛教的一种个性化特色,这是个性化的大区域层次,除此之外,还有相对来说小区域层次,乃至寺院个体的层次、个人的层次等等。这一类工作,许多寺院都注意到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本文此处也是对这些寺院这类工作不完全的概括。就寺院主体层次来说,是以寺院为主体。许多寺院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高僧,有过重要的佛教事件,有的寺院或寺院所在的区域甚至是重要的学派、宗派或思想的发源地或传播地,有的寺院是重要经典的译出地、重要艺术作品的创作地、著名传说的发生地,这些都是进行个性化佛教文化建设可以依据的历史资源,可以思考如何对之在传承上创新。就区域主体来说,是以具体区域为主体。这里的区域,不一定只指南方、北方这样的大区域,也指更为细化的区域。某一个区域在历史上有佛教的传播,并且成为重要的中心。当然,中心是相对的,有全国性的、地区性的,比如长安是全国性的中心,建康也具有这个地位,徐州则是地区性的佛教文化中心。不同的区域在历史上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以区域为主体,可以发挥优势,重建有区域特色的佛教文化。就个人主体来说,是以每一个佛教信仰者为主体,发挥其自身特长,体现自己个性化的佛教文化特点。在历史上,这样的个性特色使得研究者将僧人分为不同的类别,以慧皎的《高僧传》为例,有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诵经、兴福、经师、导师等,《续高僧传》又加上护法等,实际上还有一些类型,像书画僧、求法僧等。有些高僧当然兼具多种类型,如玄奘被列入译经一类,同时,他也是求法高僧、义解高僧。今天,佛教信仰者们实际上也常常体现出多样化的特色,各有所长。在个人主体中,一些突出的个体,特别是高僧、僧团领袖,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这也为历史的经验所证明。组织主体,是以某一个具体的组织机构为主体来建设有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协会是这种组织的主要代表,起着引导和协调等作用。不同层次的佛教协会应当注意当地的特色,融合寺院主体、区域主体和个人主体。河北省佛教协会曾经将其境内的禅宗文化资源提炼出三个代表类型,赵州禅、临济禅和生活禅,结合多家组织主体,而有首届“三禅”论坛的召开。另外有一种组织,更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就是研究机构、基金会之类,如长安佛教研究所、三论宗研究所、和合文化基金会等,这就形成以组织主体的佛教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三、结语在佛教文化建设过程中,既有共性的内容,也有个性的内容,两者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性的佛教文化“大花园”。既是花园,就不能只是一花独放,必须是四季花开、百花齐放。基于这种理念,需要建设者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回顾已有的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今后的思路。思路理清之后,重要的是在主体内在自觉基础上的继续更加有力的落实。要做到这一点,有时也许还是要从本原上做起,即对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有一个大致的共识。 摘自《中国宗教》2012年第6期
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物品最好不要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20
陕西省佛协会长增勤法师到富县考察开元寺建设情况佛教在线陕西讯 2018年3月29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与陕西省佛教协会秘书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2-16
茶与佛教之所以密不可分,相生与共,融为一体,与共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盛于唐代,与当时饮茶习俗遍及全国又几乎同步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佛宝网浙江讯 日前,浙江省普陀山召开观音文化园建设情况汇报会,浙江省民宗委主任冯志礼参加会议并发言,部分省级相关厅局领导参加了会议。冯志礼代表省民宗委介绍了相关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7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摇滚歌手许巍走出抑郁之困,施救者是佛。他曾看到佛经上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光明的。人类很脆弱,但生命力是强盛的。生命里面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所以每一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3
《惠能评传》的基本特色董群在中国佛教史上,惠能无疑是最为重要人物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惠能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一个基本的原因是,在中国文化中,惠能做了承、立、传的工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摘要:晋阳是一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个性分明的佛教文化区域。本文对这一区域性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色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晋阳佛教文化的亮点凝聚在:一个菩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近年来,北流市清湾镇根据本镇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沉香种植业,目前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约30万株,成为北流市最大的沉香种植基地。据了解,沉香又名白木香,属国家二级保
香道企业时间:2024-10-18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茶与佛教之所以密不可分,相生与共,融为一体,与共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佛教盛于唐代,与当时饮茶习俗遍及全国又几乎同步。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5
来自全球的350家展商将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记者昨日获悉,第二届武汉佛教文化用品暨珠宝收藏品展览会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有参展企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2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佛教还有个特点就是普世主义。佛教讲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这就是众生平等,包括一条狗也可以有佛性,狗好好当狗,下辈子就有可能成人,再下辈子有可能是修罗道,天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 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寺庙烧香拜佛有些什么忌讳、禁忌,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佛教为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所创,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在佛教中,观世音菩薩脚下所踩的鳌鱼、相传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鱼,只有观音能挟服它,使国泰民安、风调雨順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2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修行人为什么不成就?在一块,你听听,所讲的都是是非长短。前面我看到有一则公案,我也跟诸位提起过。它说有一个修禅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8
采育镇铜佛寺村美丽乡村建设出真招见实效采育镇铜佛寺村美丽乡村建设出真招见实效 一、加强宣传。利用本村广播及时向群众传达“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精神,明确专人负责维护广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没有出离心能往生吗?这是绝大多数净业行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里要注意,我们以下根据《观经四帖疏》疏文作的分析,虽然是在讲中品下生是否要求出离心的问题,实际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 女人的心思你是永远都猜不透的。情侣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因为小问题的积累而来的,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爆发出来。男生一般面对女生的哭闹或是撒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失恋中的女孩最想是知道的事情,就是如何挽回前男友的心。让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失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想要挽回男人的心就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挽回男人的心可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面对失恋,有的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释怀。面对情侣之间的隔阂,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去处理。如果分手后感到后悔,那就尝试努力的去挽回吧!因为每一段感情都是不容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2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喜欢吃海鲜。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但是我们怎么去认知这个事情?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6
广东雷州和谐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初七上午) 定位的两个层次我本人的念佛七法会,年初的法会是一年定位的法会,年底的法会是为一年定位报恩的法会,中间的法会是随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2
爱情之所以需要我们去情感挽回,那是因为我们在感情中犯了错误,而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有极少数的问题可能会无法被改变,比如先天家暴,多次出轨等一些硬性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进入立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雨水也逐渐增多了,在高温潮湿的日子里,人们的肠胃功能有所减退,也经常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多喝一些粥类食品,养胃健脾、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7
地藏王菩萨是我们国家汉传佛教文化人物部分的,四大菩萨的其中之一,是无上之大愿者的化身。传说中在经过地藏王菩萨救母的三世劫难之后是曾经有过成佛的机会的,但是偏偏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大家都知道佛教创立最初只有释迦摩尼和其五名苦修侍从的阵容形成,后来即使释迦摩尼通过印度恒河流域的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传教,也只是宗教信徒范围扩大到了印度恒河流域一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文化的组成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除了具有一定崇高意义的理念以及思想之外,其所特有的一些节日也是重中之重。但是其实佛教文化内部所特有的法会节日并不是很多,但是也难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当官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官代表的是钱财和权力,但当官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想要当官的话,需要先查看自己的生辰八字中是否有官星,有了官星后,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一起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普贤菩萨是我们中国本土汉传佛教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文化当中的大贤者。而普贤菩萨在佛教文化当中最著名的部分无非也就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普贤菩萨是我们中国本土汉传佛教之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文化当中的大贤者。而普贤菩萨在佛教文化当中最著名的部分无非也就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从前有一座古寺,有一位禅师每天都会定时的去找小和尚为他们进行开悟和开示。这一天这位老禅师按照自己平日之中的习惯到小和尚所进行活动的区域进行开悟和开示,但是却看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漏财八字,人们并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其实这种就是属于我们常说的漏财命,命中就带有漏财,从而就不住钱财。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八字是否漏财呢?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4
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中讲道:第一是五无间罪;第二是谤法、舍法罪。除了这两种罪业以外,其他如杀、盗、淫、妄等等所有罪业,都不会障碍往生极乐世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09
佛家有云:“因果透三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因果定律。犹如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科学。但是,困扰许多人的一个问题是,人们经常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5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人生宇宙的认知。整个佛法的体系可以说成是修福
寂静法师时间:2024-03-13
有一位医生到母校去进修,上课的正是一位原先教过他的教授。教授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学生太多了,何况毕业已整整10年了。第一第一堂课,讲授用了半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
处世哲理时间:2024-03-04
两个真心朋友在南非的莫诺莫塔帕王国,有两个真心的朋友,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据说这里的人交朋友,比其他地方的人真心实意得多。一天夜里,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一个
佛典寓言时间:2024-02-17
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人身,就意味着得到了解脱的机会,而解脱的机会非常难得,千载难逢啊!今天我们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这是累生累世修来的福报,假如我们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1-18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你看做善事,这两个心是关键。在末法时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真的做善事的人太少,干恶事的人很多,善人少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3-12-24
有一位医生到母校去进修,上课的正是一位原先教过他的教授。教授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学生太多了,何况毕业已整整10年了。第一第一堂课,讲授用了半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时间:2023-10-18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28
两个修道人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遂远离人群,住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时间:2023-09-15
两个小难民(小说)法云法师几天的大雨之后,我决定清扫一下潮湿的房间。忽然于书橱的旧杂志中,发现了一帧照片,背景是雄伟庄严的瑞光大金塔,我身披海青,手持念珠,身旁一位幼小
佛教故事:法云法师文集时间: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