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修行中的福报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一般人都知道多做布施、念佛等善事就可以得到「福报」,下辈子也许就可以做个上等人,甚至可生天界去享福,或者死后可以或为「神明」,像城隍爷、土地公或地府的判官等等,学佛的人大多知道像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修成的佛都是「福慧两足尊」的无上大成就者,这些佛的慧不是指一般世俗的「聪慧」而是指了悟诸法本源、通达宇宙万法真相的「空慧」。而佛的福是指俱足「圆满无缺的福报」。空慧与圆满的福报对佛而言就如同人之必须两只脚,缺一就走不动。一般修行人对慧探讨得很多,也较知道「空慧」的意义与重要性,但对福报就较不重视,尤其对福报在修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较少人去研究,一般人大多只知道福报就是如前面所说的人天善果而已。本文就要较深入去研究福报的本质及其在修行中的相关问题,也让我们探讨修成的佛必须俱足福报的道理。
贰、福报的本质依笔者的看法福报可归成两种,第一种与众生有关,因渡生而有的,第二种则是自心善念所成就的。详细说明如下:
当我们帮助其他众生,使其愿望得到满足,也就是常人所说的「与众生结善缘」,长时间广结善缘的结果,遇机缘成熟,有些得到我们相助过的众生就会回报相助我们,因此,我们在世间做事就会较顺利,常遇贵人相助,障碍较少,这就是第一种福报,它是就因缘果报方面来说的。进一步探讨当会知道,众生对我们给他的恩惠与好处,终究会记在第六识的名色与第八识的种子中而轮回转世,在未来某一生中,相遇缘熟自会回报而成我们的福报。因此,这种福报的意义是我们「把善业的种子寄存在其他众生的第六识与第八识中」,待缘成熟再回报给我们,使我们有好的果报,这就是第一种福报的本质。
福报的第二种本质是我们自己善业成就的种子保存在自己第六识与第八识中,在来生中遇缘成熟成就自己的善业。这种情况有很多,例如你过去修行时曾到过佛的净土,那么你的第六识就存有净土的庄严名色,第八识保有形成净土善的种子。又例如你经常做布施,心中常存有布施救人的善念,那你第八识中就会种下慈悲的善种子,将来机缘成熟也许会得到生为天界众生的果报。
总而言之,众生在世间中身、口、意所造的各种「善业」,转成善的名色与种子,存在自己或其他众生的第六识与第八识中,这就是福报的本质。
参、福报与相法的修行依据前节的探讨可知,福报的本质乃内心「善名色」与「善种子」遇缘的显现。「善名色」与「善种子」乃各种可见的「福报」的内涵,一个修行者在修道过程中,若要阻碍少就必须具有大福报,若第一种福报大,则遇善缘的机会多,修行中较容易得到善知识,甚至佛菩萨的教导与护持。反之则可能易遭种种阻碍与干扰。若第二种福报俱足,则修行时心中不易生恶念,自心所现的障碍较少,遭到魔障或鬼障等乘机而入的机会就大为减少。
福报对修空的人而言,其重要性只是有助于防止干扰,因为修空之人重在明心现性,也就是「入空」,要能入空就必须能「自净其意」,「净」的意义要舍弃一切名相与认定,不论善的、恶的,一切皆要舍离,因此对修空的人而言,就是要「不执着」福报。而对修相法的人就完全不同,他们要靠福报的善种子与善名色才得以成就。要修成金刚心菩萨或化身佛菩萨,那要由空起净念,这些净念没有大福报就无法完成。例如,不舍人天众生、普渡人天众生的善种子不足,也就是没有具备极大的人天福报者,修准提菩萨的化身是修不成的。
肆、福报与渡生福报是善种子与善名色,其对修行的重要性是在渡生上面,若不渡生或退守「空」中而不入世间,那就不需要福报,若要入世间渡生则非要有大福报不可。如诸佛净土之庄严名相就是诸佛由「空」中用大福报所化成,而阿罗汉有慧无福就没有这种能力。又如「色究竟顶天」就是极清净名色所形成,这也是要极大福报才可成,众生若没有极大福报就没有可能在心中现出净土或色究竟顶天之名相,也就是他就不可能化现此种净土以渡众生。
再就一般的渡生工作来看,若你要用佛法起念渡生,如施食、施财物、做超渡等工作,当面对众多的众生而要起心持咒、念佛或诵经时,福报不足的人会觉得力不从心,而福报俱足者就没有这种问题,详细情形属无上密,修行者自己去体验就知道。有些修行人只依「仪轨」作事,行施食等佛事,但因心力不足,又未得佛力加持,这些布施是没有效果,有时反而会有不良的结果,要小心不要盲修瞎炼。
另外一点,修行者若要往返六道渡生没有障碍,福报更是重要,没有大福报就进不了恶道之中,这是因为第六识缺少很多善的名色以克服第八识恶道的种子,详情修行者自证即可了知。
故笔者在此提醒各位,修行不要只顾修空,福报亦要兼顾,以便来日行菩萨道渡生时有足够的资粮。
伍、佛力治病的问题与福报笔者在上期药师山通讯中谈过,佛菩萨治病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求治者自身福报不足之故。有些人得了医生束手无策的怪病,但却奇迹的经由鬼神或佛菩萨的相助而治愈,这原因就与个人的福报有关,一般而言,除人间医生治病外,福报少者只可得有缘的鬼神相助,福报较大者可得菩萨相助,更大者可得佛力相助。而要彻底根治「病源」,那就必须俱足更大的福报。个中详情属无上密,不在此讨论。人生无常,任何人都不能确定终其一生都不会得到医生治不好的怪病,平时多供佛菩萨,多行善事,以积福报,也许会奇迹的解除发生的病苦或灾难。
陆、不正确的福报观念世人常说某人有「福气」,有汽车、洋房,有娇妻美妾,每天还有酒肉女色享用不尽,就认为这「福气」就是他前生做善事的「福报」,其实不然,有这种享受的人并不见得与善种子有关,因为这些人不见得心中快乐无碍,何况有些娇妻美妾、酒肉女色与恶因果有关,酒肉女色使他造地狱恶因。若以「善种子」做为福报的观点来看,这些人在享乐之时,把所有的善种子都发芽成果,享受完了,若未再辛勤播种,善种子很快会用尽,何况这些人在作乐时可能会做恶业,播下恶种子,污染潜意识,那未来的日子就苦了,可能永生永世都受影响。不明的人常骂学佛的人,说他们没有道德,自己没有福报,不能吃山珍海味,不能享醇酒与美色,也要别人不要享乐,要别人清净过日子,这是「断他人的福报」,世上有这种错误观念的人不少,他们不知道这种享用是在「竭泽而鱼」,是在「自掘坟墓」,很快将会得到恶果,这是不明福报的真相的结果。
柒、如何修福报由福报的本质可知,做对别人有利益的善事,包括布施、供佛、行善等,可得第一类与第二类的福报,也就是可在自己与他人的内心种下善的种子,尤其供养诸佛菩萨与护法,所得第一类的福报更大。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念经、起善念等行为,可得第二类的福报,也就是可在自心种善种子。另外有一方法亦可用,那就是由「空」中(或近似以清净心)起善念亦可快速增加善种子,对福报的增进亦大有助益。
总之,常存善心、动善念、行善事、供养诸佛菩萨等,常做这些事则善种子与善名色自然会增加,这就是修得福报。
捌、福多慧少则偏相,慧多福少则偏空。修行人若较重修福报,那他在相法上就会较有成就,包括生为果报较好的天人或菩萨等。反之,若较注重修慧,则他在「空」法上会有较大的成就,其果报可能或为阿罗汉或辟支佛之类,而唯有福慧二者皆得成就才有成佛的可能(指修成的佛),原因是修成的佛必须「空」与「相」二者皆圆满了知,且通达不二。由于对「相」的圆知则可知十法界(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法界与六道轮回法界)一切相状,而对「空」的圆满觉知,才知宇宙诸相的本源,而通达不二才可实证诸法唯一实相之理。因此修成的佛必须福报与空慧二者圆满俱足,故称佛是「福慧两足尊」。
玖、修行要福慧皆修修行人一般大多先从修「空」入手,原因是相法的修行人,若非俱足大福报,内心皆存善名色与善种子,则在修行过程中很容易因恶种子现前或因外界干扰出现频繁而出问题,故佛书上大多强调修「空」,「空观」成就后再修相法以渡生。若众生不是内心污秽而是充满善种子的大福报者,则可以由相法深入修行而很快得到大成就,这一点较少人强调,可能是俱足大福报的众生较少见之故。这种修行者可得诸佛加持,其成就之快速非一般「空」法修行者可了知,这也是无上密,唯行者可自得无上妙乐。
以渡生的观点而言,相法与「空法」要并重,没有空慧,则渡生易染着世间诸相,若没有相法,则易陷入自了汉境界,也没有渡生的能力。菩萨道之最重要课程,除修「空观」外,亦要修习相法的「如幻三昧」。
拾、结语笔者自身的修持还很差,勉强写此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以修空为主的修行中,不要忘记亦修福报。特别强调下面几点做本文之结语。一、诚心供养诸佛菩萨,藉此与佛菩萨结缘,种大福田以作为未来行菩萨道渡生时之大助缘。二、多做善事,少造恶业以免障碍菩提。三、多修善业,广结善缘以做为修「空」的助缘。
此外,也希望大家不要轻慢相法的修行人,轻视相法的修习,不要自以为修空很了不起,要知道很多相法的修行者可能是修空成就后为渡生而起修相法,世间之事我们不知道的仍很多,我们永远要记得「谦卑」,千万不要贡高我慢,这是大恶种,不要把它种下你的心田。
紫虚居士八十五年二月八日于新竹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其中一人发现前方有炊烟升起,料想上游必有住家,于是三个人沿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在修行当中,应该身体力行能够有成就的人,他是身行这个理想,而不是口说这些大言、大语。讲出来给我们听啊,是在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样来实践。现在正行完成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6
为什么我修行总是不得要领?色身上的变化,初学过程中有八种变化,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当我们用功到一个足够的进度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中国佛教素食网讯 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加上生物燃料的应用大量增加,造成粮食产量也跟着提高;由于需要大量水源灌溉农田,使得原本吃紧的水供问题恶化。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
素食资讯时间:2025-01-25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修行之道无奇除开用心方法之外,其他皆是媒介。有些人是需要媒介作依靠的,但是媒介毕竟不是标的,是故不能执着不放!修行之道无奇!唯在追求生命中止于至善的境界途中,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达真堪布:这样的福报丢不掉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23
所有的问题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前世的业力(先天)。此生前很多世前累积的恶业,在今生遇缘引爆了。就如满身炸药,又常常抽烟和烤火,最后爆炸了。所以一定要持戒,努力断恶,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无锡钱某诈赌,后来仆倒在地,口鼻出血而死;还有丁湜他本来可以考上状元,后来因为诈赌,还好这个相士给他提醒,他后来忏悔了,赶快把钱还给别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幼年体弱多病,性格也因而扭曲,对流血场景很感兴趣,迷恋上同性男子的美貌。后来他的作品经常描写这两种感觉。又热中于宣传右翼思想,曾试图发动政变
邪淫果报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布施,于是就把衣服脱了,坐在草丛里喂蚊子,藉此来培植福报。老僧死后,由于他修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2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少贪多舍
佛答时间:2025-01-01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财无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一位童子说:“之前,听说至诚念佛一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如果一个人他业障深重,肯念佛,这还是不可能消罪灭愆的吗?”请问为什么不是念自己的名字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1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1、 现世因果与宿世因果互为助缘形成六根残缺等问题ㄧ个佛弟子,能够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生而不残』,是成佛道上必备的行道资粮。而要获得尽未来际在菩萨道上,『生而不残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丹增嘉措活佛 译大堪布阿格旺波,又称堪布阿琼,生于公元1878年。乃圣地大班智达贝玛米札和雪域智者之王遍知者龙钦饶降巴的再显化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7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