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众生世界与佛世界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在佛书上,我们常可看到「世间如幻」、「世间无常」、「诸法心造」、「诸法虚妄有」、「诸法由空所生」等很多词句,此中所指的诸法与世间就是众生所认知的世界。至于佛世界,一般是指诸佛所成就的净土而言,如阿弥陀经所描述的极乐世界即是一个佛世界,这是南无阿弥陀佛为渡众生,经多劫修行而成就的世界。至于如何成就诸佛的世界?众生的世界与诸佛的世界有何差别?众生世界与佛世界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在本文中我们要以浅显的文字来说明这些问题。本文很多观点代表笔者个人之见解,若有问题之处请有缘的读者多多指教。在本文中,笔者对「佛世界」有较广泛的解释,请见下文。
二、众生原本具有如来藏
佛经上说众生皆具有「佛性」,此佛性即是「如来藏」,众生由于皆有如来藏,故只要「无明」破除,则皆会成佛。众生在未被无明遮覆之前,本有清净且妙用难思的「空」。此「空」是真空妙有不可思议的状态。其具有清净的体性称为「法身」(或本心),也同时具有各种相用称为报身与应身,也就是具有四种妙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如来藏也具有成就一切世间的「智种子」。佛教中所称的「空」就是指这些非众生可了知的空性与妙智,而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或顽空。
三、由空与智种子形成诸佛的世界
诸佛由法身起心,经由平等性智观照取出智种子,并经由妙观察智之观照而成就各种「智名相」,再由成所作智之妙用则成就诸佛的世界。这些世界有各种不同的相状,例如西方极乐世界的亭台楼阁、大空成就曼荼罗中的各种光、净土空相面的各种「觉知」、金刚顶经中金刚界曼荼罗内诸金刚庄严的身相等,这些皆是属诸佛的世界。这些「佛世界」皆无为法所成,不是众生无常、苦、空的世界,而是常、乐、清净的世界。
诸佛世界中的各种心念(名相、符号等)皆是「智种子」所成。在这些世界中,当诸佛要对尘境作观察时,如来藏中的智种子即相应而生,诸佛以智观照此所生的智种子或名相,当下即可「了知」所对之境界,此即无为法所知的诸佛世界。当然,「空」的体性,也就是法身,亦属其中之一种。
四、众生的世界是意识心所生的世界
众生认知的方式─众生以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去面对外面的尘境,再以五识为其知觉去认识外境。这些认识的结果再传到第六识,第六识参考过去的经验(记录在大脑皮质、名色与第八识中)才作出结论,此结论是一种「意识心」,此结论送达意根后(脑),再由神经传送到有关的组织或器官去执行。其过程示意于(图一)。在此以见菊花为例来说明:当眼睛见到一朵花时,由眼根所生之电磁信号即传到意根中(如大脑皮质),眼识也同时产生一个「识的信号」传到第六识,第六识就把过去所存的记录,由名色中、皮质中,甚至第八识中(深层潜意识)取出,加以比对、判断,最后对所看的尘境下「结论」:此是菊花、黄色、有清香、很好看等。这些结论都是意识心。由此可知,我们日常中所见所觉,包括身外的森罗万象与心中之各种意念,一切都是诸如此类的「意识心」。此中较不为一般人所接受的是「触所生的意识心」;例如,坚硬的东西,此「坚硬」亦是一种意识心,它是「触觉引生的意识心」,由于人们执着此种意识心为实有,于是就认为有物质世界的东西存在。一般人把眼见之相、耳闻之声等观为虚妄较易接受,但要把身触的坚硬性质当成虚妄,则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但事实是如此。故我们常说「世间诸法非根非尘不离根尘」,(此中,尘指一种客观的外境而言)。就如同灯光昏暗之下,把绳子看成蛇,此妄蛇的出现,就是「非根非尘而不离根尘」。至于引发我们产生意识心的「尘」是什么?例如引起我们看到「花」的「尘」,以今日的科学名词来说,它只是一堆集合的分子而已。(详情请参考药师山通讯第十五期,紫虚居士所写:谈尘根识与众生的色身)至于此「尘」是否「存在」也是因众生而异。 由第七识的妄动,使众生以为有「动态的世界」─若没有第七识(末那识)的动念,则一切意识心将不会有变化,由于第七识不断的动,于是人们心中的意念(意识心)就不断发生变化,由此使人们「以为」有活动的众生存在及有变化不停的森罗万象存在。若第七识不动,则外面客观的尘境就算有变化,意识心也不会有变化,则我们的世间状态也不会有变化。主要原因是第六识要起动或改变,就必须第七识先起动念。若第六识不改变则意识心就不会改变。 物质世界(包括人的肉身)的成住坏空是意识心的变化─根与尘之中有任何因素(称为因缘)产生变化,则其所生的意识心也跟着改变,于是有成住坏空诸妄相变化不停。 人类有关物质的活动,也是意识心的改变─因为物质的概念与觉知就是一种意识心,这一点是人类比较不能认同的一种。例如,制造一部汽车,其状况与相用想象造车是一样的,只是前者包含很多触的意识心,而后者只是想的意识心而已。 死亡与轮回转世─众生不明,妄执意识心以为是实有的尘境,就有死亡等相。死亡是因为用以表达各种意识心的肉体(主要是脑),其存在的因缘已不具足,但由于众生贪爱尘境(其实是自己的意识心而已),就妄求另外一个表达意识心的色身,于是有轮回转世之事。轮回转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第八识有「记忆不失」的妄执,此执着过去的意识心为实有且记忆不忘,因此才有「业力」的存在,由此众生才会对过去的意识心产生喜爱或瞋恶,转世之事因此而生,但因为都是属意识心的事,因此,轮回亦只是虚妄如梦幻之事,本身没有实体可言。 综观以上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人在世间的过程只是一些意识心的集合而已,这些意识心的产生又是以过去所认知的名相符号来判断。因此,人的一生就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就如同作梦一样,只是此梦乃第六识自己以名色、皮质或第八识为所依而生的意识心;而人日常是以外界尘境为所依,但判断的过程亦如梦境一样,二者皆属意识心,其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故说「世间如梦幻」。五、以麻、绳、蛇及灯光来比喻诸法的性质
用麻可结成不同式样的绳子,绳子在灯光不明亮的情况下,会被误看成蛇,在佛教的唯识论中,就以麻、绳、蛇来比喻诸法的性质。麻被喻为圆成实性,类似诸法的体性(法身)。绳喻为依他起性,类似无为法所成的佛世界。蛇则被喻为遍计所执性,类似众生所认识的诸有为法。灯光不明被喻为众生的无明。
众生所认识的有为法就如这种灯光不明而错认的「妄蛇」,此蛇没有实体,但却有相用,(例如它会吓人)。此蛇也不是无因而生,它是因绳而有(也可说因麻而有),它也由于有灯光不明的助缘,才会发生。因此,我们说世间诸法乃以自性为因,以无明为缘,和合而妄生。此妄蛇也不能离麻而独存,因此,世间诸法也不能离自性而存在。在佛教中常以「第二月」来比喻诸法,其道理与此妄蛇相似。众生在这种有如妄蛇的境界中轮回生死,而不知此为虚妄,但只要能打开灯光,则能见绳知麻,妄蛇也就消失,众生也就能入佛世界了生脱死。要打开心灯,就要皈依三宝,依佛正法,由妄修真,则一旦心灯点燃,则昏暗破解,虚妄自明。
无明有多种,例如障碍大圆镜智的有根本无明、尘沙无明等,因此识种子就不能转为智种子,识种子显现而成为如同妄蛇的微细念头。又例如枝末无明的存在,此障碍妙观察智,使众生妄认各种名相符号为实有,因此而有森罗万象与众生身心的各种妄蛇。
六、众生世界与佛世界的交连问题
众生世界与佛世界之间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明」,就像「灯光昏暗」之下,才有妄蛇出现。众生若能破除一切无明,则成为应身佛境界,则其所认识的世间即是「佛世界」(见第三节)。诸佛(含妙觉果位的菩萨)由于心灯明亮,已得四智,故有神通力可入各种无明,进入各种众生的世间,以应众生之祈求,解除众生各种虚妄的痛苦烦恼。例如,诸佛可由「空」中显现六道的「黑云」,并以神通力进入某一道的「黑云」之中(此即入该道之第八识)。再入该道特有的「光」(此为识种子所生),由此即可进一步进入该道之名色中,此时诸佛之智能系统就暂时转成该道众生的识能系统,但这种大神通力,妙觉以下菩萨不会有。妙觉以下各果位的菩萨、化佛、金刚等,为渡众生成就菩萨道业,有时也修各种入众生世间的「法」。这些「法」包括常用的阿字观或月轮观,此法可由「空」中出到第八识,再配合其他种子字或咒语则可入众生的世间,以法渡生。又如用六字大明咒,配合其他种子字或咒语的使用,则可由「空」入六道众生的世间以渡生。这些都是诸佛菩萨为成就尚未成佛的众生而施设的一些方便法,这些法都要靠佛力的加持才得成就。其他如「中观」之成就者可同时了知世间与「空」。但要渡生,则必须加修各种法,如修本尊观想等。
七、结论
众生所觉知的世界只是一些虚妄意识心的显示而已,并非实有这些尘境存在。修行者应常如此观,以彻底改变内心的认定,久之可修成如幻观,如此可不着世间诸相。修行者也要皈依三宝,供养诸佛菩萨,勤修佛之正法,以打开心灯,破一切无明以得本有诸妙智,以了生死脱轮回。并要诚心求佛力加持以出六道世间,帮助在虚妄苦中的六道众生,使其皆能离虚妄苦得虚妄乐,终得无上正觉。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宝弟子紫虚居士合十
地藏与地狱众生世间有捣毁佛像,毁谤佛法,及做杀、盗、邪淫、恶口、两舌的恶人。死了就下无间地狱。何谓无间地狱?此地狱说来很可怕。地狱周围万八千里,高一千里。四周上下,
地藏菩萨灵感记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无量时日之前,赐慰如来出世并为众生宣讲佛法,令众生得以摆脱老、病、畏惧之苦。他对贪欲炽盛众生宣说不贪法;对嗔心强烈众生宣说无嗔法;对愚痴众生宣说智慧法;对贪执禅定、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7
有人说,每天晚上放《地藏经》给众生听,给自己过世的亲人听,对吗?这和刚才讲的是一个道理。《地藏经》是给自己讲法的,是度自己的。我们度了自己,也就度了他人了;度了他人,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智渡法师答:众生能度尽吗?地藏经里提到,地藏菩萨要度空地狱和六道众生才会成佛,《金刚经》里也问到众生是否会度尽,可是末学愚钝,不理解世尊的话。智渡法师答:彼非众生,非不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什么? 这个世界最稀有的是好人。 听很多人说,做好人吃亏,其实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做成一个好人。 父亲去世前曾将年幼的自己叫到身边说:文文,你要知道做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23
法门无量。而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但求自利。独善其身。大乘志在利他。广度群品。或问念佛之人。厌苦求乐。愿生净土。舍此娑婆。取彼极乐。但求己利。是为小乘。而菩萨发心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因为有毛病了,才有虚妄生出来。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文是讨论二种颠倒妄见的。什么是二种颠倒妄见呢?第一是“众生别业妄见”。别业就是和其他人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祗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业,依业受报。由因感果,以善恶而定升沉;随业受身,现轮回而招生死。胎卵湿化,诸趣纷然;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1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编者按:《不食肉经》全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乘入楞伽经》中《断食肉品》记载:食肉者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5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中国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摒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言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前言佛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从众生心佛心分析比较谈成佛之道单培根南佛学众生心是怎样?佛心是怎样?一个要求修学成佛的人,应当首先知道。然而从来一般学佛的,却没有於此注意。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受科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4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声闻乘: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乘: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