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传入两千年的几个问题
方广錩
前言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经2000年左右。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摄,其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佛教自己的形态,从而使外来的异邦宗教,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中国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可以预期,在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佛教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优秀部分一样,必将进一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当前,中国的佛教界与学术界正准备以各种方式纪念佛教传入中国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法音》1998年3月发表了王志远先生的《中国佛教初传史辨述评》(以下简称《王文》),《王文》介绍了前此中国、日本学者在佛教初传问题上的研究史及种种观点,并作了述评。该文有些叙述尚需辨正。
关于“伊存授经说”
就现有史料看,大月氏使臣伊存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一事,最早见载于《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其后,在《世说新语·文学篇》注释,《魏书·释老志》,《隋书·经籍志》,法琳《辩正论》卷五,《太平御览》的《四夷部》与《人事部》,《史记正义·大宛列传》,《通典》卷一九三,《通志》卷宗九六,《广川画跋》卷二(《王文》引作《广州画跋》,误)等,均有记叙。详情可参见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四章。拙作《浮屠经考》[1]亦有进一步考证,可以参看。“伊存授经说”,是在中国史籍中出现的关于佛法初传的最早记载。这个说法,虽然在历代的典籍中时有记叙,但在古代,社会上流传更广的却是“永平求法说”。其原因,汤用彤等前贤已有评述,此处不再赘言。本世纪以来的情况如何呢?《王文》在列举了中日若干学者的有关观点后,这样说:“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才开始从事现代佛教史学研究,关于佛教初传的历史纪年,初期基本引述日本人的说法,自己虽有研究,并不深入。50年代之后,针对古代流传的说法和日本人的观点,中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伊存授经’的论证最为翔实。”(第6页)无庸讳言,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部分学者在佛教史学的研究方面的确受到日本学者较大的影响。但是,在佛法初传年代的研究史方面,《王文》的上述叙述与历史事实尚有误差。首先,中国学者中,最早对“伊存授经说”进行翔实考证的,是汤用彤先生的名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以下简称《汤史》)。这一点《王文》也已经提到。但汤用彤先生的该书出版于1938年,并非《王文》所说的50年代。只是该书在50年代曾重印,80年代改版再印而已。还应该说明的是,该书于1938年正式出版之前,汤先生在大学授课时已经阐述了这一观点。因此,中国学者之翔实考证这一问题,不是《王文》所说的50年代,同是在30年代已经完成。此外,周叔迦先生于30年代末所撰的《中国佛学史》也明确地指出“伊存授经说”“言而有徵”[2]。其次,《王文》提出,在1961年所撰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吕澄先生对大月氏是否信佛尚存疑问”(第4页)。如果大月氏不信佛,则“伊存授经说”自然也无法成立。故《王文》在这里实际是说吕澄先生对“伊存授经说”尚有怀疑。经查,吕澄先生原文是这样说的:“佛教初传的具体年代,很难确定。后世关于这个问题曾有种种说法,一般采用的,就是见诸记载而事实上也有可能的,乃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佛经的材料。认为这就是佛教传入的开始。这一材料出自《三国志》裴注引前人鱼豢《魏书·西戎传》的记载,而《魏略》一书已佚。据现代研究西域历史的学者,如日本白鸟库吉认为,贵霜王朝前二代是不信佛教的,而大月氏又在贵霜之前,当时是否已有佛教流传,还值得研究;尤其是授经者是国家的大使身份,说明佛教已成为当时统治阶级所崇信才有可能,这就更需要研究了。以后,又有‘明帝求法’说,得到人们的普遍相信,对于伊存授经之事倒不重视了。但有文献记载,也不便否定,所以《魏书·释老志》只好说:‘中土闻之,未之信也。’”[3]从上述引文可以说明:第一,吕澄先生认为“伊存授经说”“见诸记载而事实上也有可能的”、“有文献记载,也不便否定”。在同一本书中,吕澄先生曾明确主张“明帝求法说”是后人“编造”的。两相比较,吕澄先生对“伊存授经说”的态度相当明朗,显然是认同这一说法的历史事实的。第二,关于大月氏当时是否信佛,吕澄先生仅客观地介绍了白鸟库吉的观点,但对白鸟的观点未加任何评论。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请教曾经跟从吕澄先生学习佛教多年的杜继文先生:“吕澄先生对大月氏信奉佛教的问题,是否曾有怀疑?”杜继文先生明确回答:“吕澄先生人没有对此有过怀疑。他介绍白鸟库吉的观点,只是聊备一说。”杜继文先生还强调说:“吕澄先生主张中国佛教最初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而是从西域传入。如果说大月氏不信佛教,则中国佛教的传入就无源了。”吕澄先生对白鸟库吉的观点采取聊备一说的方法,表明了吕澄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而绝不是说他赞同白鸟库吉的观点,更不是说他否认伊存传经说。所以,《王文》对吕澄先生研究的引述,与吕澄先生的原意是有出入的。有的先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吕澄先生赞同“伊存授经说”,那么,在上述引文中,他为什么又要说“佛教初传的具体年代,很难确定”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赞同“伊存授经说”与主张佛教初传的具体年代难以确定这两者并不矛盾,这一点将在下文叙述。再次,由于吕先生赞同“伊存授经说”,也没有怀疑过大月氏信佛,所以《王文》紧接着说的,“曾亲自聆听过吕先生这段论述”的杜继文先生,在“参与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一书量,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云云的说法也就变得非常奇怪了。因为:第一,如上所述,吕先生既无疑问,也就不可能存在杜先生“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之事。第二,杜继文先生虽是任继愈先生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但有关伊存授经这一部分,恰恰不是由杜先生执笔。《王文》在引述《中国佛教史》的有关论述时,引文方法完全违反了学术界惯例,想当然地把不是杜继文先生说的话挂在杜继文先生头上,这也是很奇怪的。其实,在《汤史》中,对大月氏是否信佛早就作了论述。可见《汤史》第四章第一节《开辟西域与佛教》。在这一节中,汤用彤先生已经从各个角度论证,最迟在西汉中叶,大月氏已经信奉佛教。总之,“伊存授经说”本来就在史籍中记载着,虽然不如永平求法说著名,但从古到今,不断被人们引述,不是什么新观点。自从1938年《汤史》对“伊存授经说”作了详尽考证以后,这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并逐步为各界接受。50年代末赵朴初先生撰写的《佛教常识答问》提到此事,称:“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1981年出版的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也把此事作为信史叙述,并作了进一步的背景考证。不仅中国的佛教界、学术界,海外也有很多人都采用这一说法。因此,如果有人说什么“伊存传经说”这一历史真实直到今天还需要重新录找,那未免不符合事实。
关于“永平求法说”
《王文》提出:“永平求法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其实,此说法当初并非佛教界自身所认定。据汤用彤、任继愈、杜继文等学者考证,‘汉明感梦’的说法,首见于后赵著作郎王度上石虎(西元334年)之奏议。”(第3页)《王文》的上述说法是不对的。第一,现知最早提出“汉明感梦说”的是佚名的《四十二章经序》。该序现在收录在《出三藏记集》卷六,根据《出三藏记集》的编排次序,毫无疑问,编者认为它是东汉的著作。即使对这编序的产生年代有怀疑,则现知第二个提及此事的是《牟子理惑论》。该文收在《弘明集》中。关于《牟子理惑论》真伪及其年代,本世纪以来学术界曾反反复复地讨论,但现在已基本统一意见,认为是三国早期的著作。个别研究者仍然保留不同意见,但因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不为学术界所接受。第二,翻遍汤用彤、任继愈、杜继文等先生的著作,也都说“汉明感梦说”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序》与《牟子理惑论》。找不到《王文》所谓的上述诸位学者主张“‘汉明感梦’的说法,首见于后赵著作郎王度上石虎(西元334年)之奏议”之类的文字。不知《王文》那样讲的依据何在?第三,《王文》认为永平求法说“并非佛教界自身所认定”(第3页)。理由是该说首见于王度奏议,而佛教方面仅仅因为当时的一些具体原因,接受了这一说法(第三页)。但我认为,由于《四十二章经序》与《牟子理惑论》都是佛教徒自己的著作,又都早于王度奏议,所以“汉明感梦说”最早的确是佛教界自己认定的,不能说它是由别人外加给佛教的。第四,由于“感梦求法说”在流传过程中歧说百出,所以至今为止,一直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神话,并非历史的真实。现在《王文》主张永平求法说“并非佛教界自身所认定”,不知能否也包含着否定“感梦求法说”历史真实性的意思。但是,正如汤用彤、任继愈先生所指出的,由于当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所以,从各种情况分析,完全有可能发生“感梦求法”这亲的事。起码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资料来否认这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学术研究,只能是有几分资料说几分话,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现在固然可以,而且应该宣传年代更早、记载更明确的“伊存授经说”,但如果因此而否认“感梦求法说”的历史真实性,把“感梦求法说”硬说成是由佛教界之外加给佛教的,则未免有点轻率。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曾经撰文称:“以吾之武断,直谓汉明求法事,全属虚构。其源盖起于晋后释、道阋争。道家捏造谎言,欲证成佛教之晚出;释家旋采彼说,展转附会,谋张吾君。两造皆乡曲不学之人,肓肓相引,其先后涂附之迹,历然可寻。”[4]梁启超知道自己上述推测并无证据,故以“武断”自称。70余年佛学研究的进展,也证明了梁启超上述论断的确失于武断。今人不应该再拾梁启超唾馀,宣传这类没有证据的、武断的说法了。《王文》称永平求法发生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其实,在最早谈到这件事的《四十二章经序》与《牟子理惑论》中,都只说此事发生在汉明帝时期,没有讲具体年代,后来才出现永平三年、永平七年、永平十年等各种说法。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史实依据。《王文》的作者其实应该知道关于永平求法说的年代有着不同说法,但不知为什么未能像吕澄先生那样,将不同说法也罗列出来。
佛教初传的具体年代
上面提到,吕澄先生赞同“伊存授经说”,同时他又认为“佛教初传的具体年代,很难确定”,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其他类似的论述就可以明白。比如,上面提到,赵朴初先生明确肯定“伊存授经说”为“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但在同一篇文章中,赵朴初先生也提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代和年代,现在很难考订。”[5]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理解,赵朴初先生的意思是:伊存授经这一历史事实是可信的。但是,我们现在能不能绝对地说在伊存授经之前,佛教就没有传入过中国呢?恐怕不能,最近与王亚荣先生就此事交换意见,王亚荣先生义为,大月氏使臣向西汉博士弟子授经,这已经是一种官方行为。很难设想西汉王朝会在对佛教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让一个博士弟子去接受外国人传授外邦宗教。因此逻辑的推论应该是,当时佛教已经通过民间传入,官方对此也已经有所了解。我认为王亚荣先生的意见是值得重视与进一步探讨的。我注意到赵朴初先生在上述同一篇文章中还提出这样一个推论:“我们可以推测,由于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的原因,当时由印度传播到中亚细亚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过行旅往来而向东方渐进。”[6]赵朴初先生的这一推论,似乎可以包含这么二层意思:第一,早在50年代末,赵朴初先生就已经有了如同前述王亚荣先生大体相同的想法,亦即在伊存授经之前,佛教可能已经为中国人所知;第二,佛教初传,不能完全以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为依据,还要考虑佛教在中国边缘地区,比如新疆地区的流传情况。当然,上面只是我对赵朴初先生文章的分析。但无论如何,上文的文字清楚地表明,赵朴初先生一方面赞同“伊存授经说”,一方面又认为不能把“伊存授经说”看成是已经铁定不变的成说,提醒还要注意到会有其他的可能性,所以他说“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代和年代,现在很难考订”,这是一种极其谨慎与负责的态度。而吕澄先生的上述说法,基本意思也是这样。另一方面,学术界不少先生一方面赞同“伊存授经说”,一方面又称“佛教约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学术界有“孤证不立”的说法。“伊存授经说”虽然见于《三国志》的引注,但除了这条引注之外,没有别的材料可以证明佛教确在西汉末年传入,此时三宝尚未具足,所以也不能算是佛教传入。考虑到楚王英奉佛正式见于正史之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此时三宝已经具足。所以学者一方面承认“伊存授经说”,一方面暂且将佛教初传内地定在两汉之际,以等待新的材料的发现或新的研究的推进。这同样是一种极其谨慎与负责的态度。所以,在没有新材料的发现与新研究成果的推出之前,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具体时间,至今的确无法作出确切的结论。
关于文风
应该指出的是,《王文》在论述中,还常常曲解别人的原意,以为己用,甚至以此指责学术前辈,这种文风不值得提倡。例如,《王文》在叙述了汤用彤先生称“伊存授经说”“确切有据”,介绍了吕澄先生等其他学者的有关观点之后,引用了郭朋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一书中的一段话:“大体可以认为,佛教的传入,当在两汉之际。……至于佛教传入的具体的确凿年月,则因文献不足,难下定论。”(第4页)按照本文上面的分析,应该说郭朋先生的这些话本来没有什么毛病。但《王文》却就此诘问说:“郭朋先生认为‘文献不足’,与汤用彤先生所说的‘确然有据’恰恰相反,不知汤先生引用之文献郭先生如何看。”(第4页)从上下文看,这一诘问大约有如下两层意思:或是批评郭朋先生不赞同已经“确切有据”的“伊存授经说”;或是批评郭朋先生未能看到与引证如此重要的“伊存授经说”资料;或是两者兼有。但是,事实是郭朋先生在同书中已经引证并认同伊存授经这一历史事实。这里把郭朋先生的原文摘引如下:“大体可以认为,佛教的传入,当在两汉之际。(郭朋先生在下面叙述“伊存授经说”,文长不具录。——方按。)按照《魏略·西戎传》的这一记载(这一记载,不见于《汉书·哀帝传》。——原注),说明西汉哀帝时,佛教已经开始传入中国。《魏略》的作者鱼豢,系三国时魏人,他的记载,想来该不会是毫无所据的。所以,虽然学术界对于这一记载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这一记载的可信性是存在的。(郭朋先生在下面叙述永明求法说及楚王英奉事,文长不具录。——方按。)……至于佛教传入的具体的确凿年月,则因文献不足,难下定论。”[7]由上文可知,郭朋先生与赵朴初先生、吕澄先生以及学术界的其他很多先生一样,将“伊存授经说”与“佛教初传中国”看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他对伊存授经这一事实是认同的;但对佛教初传的确凿年代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认为还需要再研究。郭朋不仅在文章中引述并明确认同伊存授经这一事实,还在同节的注释中引述了汤用彤先生的有关论述[8]。但《王文》在引用郭文时,只引头尾两句,而把中间郭朋先生引证与认同伊存授经的有关论述全部删掉,也完全无视郭朋先生在注释中已经引述了汤用彤的观点,硬说什么“郭朋先生认为‘文献不足’,与汤用彤先生所说的‘确然有据’恰恰相反,不知汤先生引用之文献郭先生如何看”。上文汤用彤先生讲“确切有据”,指的是伊存授经的历史真实性,这一点郭朋先生并没有反对。郭朋先生讲“文献不足”是指“佛教初传中国”的确凿年代,这本来就是事实。但《王文》将汤、郭两位的从不同侧面的作出的并不矛盾论述扯到一起,硬把它们对立起来,以不顾事实地对郭先生进行指责。这样很不好。又如,《王文》在曲解郭朋先生原意并予以上述诘问后,紧接着如此行文:“但郭先生却特意将蒋维乔在1929年编写的《中国佛教史》中的论点视为‘一家之言’。蒋维乔认为;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尊重之……实则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时(按:时维桓帝建和初年、公元147年,桓帝末年、公元167年)为始也。此说其实并非‘一家之言’。无独有偶,与蒋先生遥相呼应的,则有黄忏华先生所言:实际,中国佛教史……始于永平十年后约八九十年,东汉末桓、灵二帝时代。”(第4页)《王文》这段话想要表达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言,但是十分清楚。然而,查郭朋先生原书,他是在论述伊存授经时,以注释的形式,提到蒋维乔的观点:“民国时代的《中国佛教史》著作家蒋维乔氏认为:‘要之,我国知有佛教,应在武帝通西域后。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尊重之,遂视为异闻,而传播于后世。实则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时为始也。’(见蒋著《中国佛教史》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九年版,上册页三~四)蒋氏此说,自当视为‘一家之言’。”[9]由此可知:第一,蒋、黄两位先生都知道东汉末桓、灵二帝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但两位先生在此论述的是“中国佛教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起”这样一种学术观点。无论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多么不合道理(所以郭朋先生才会将这种观点列为一家之言),如何受日本学者影响,它与佛教初传这一历史事实的考证都没有关系,《王文》把它们生扯到一起又是一种曲解。第二,蒋文原文称:“要之,我国知有佛教,应在武帝通西域后。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尊重之,遂视为异闻,而传播于后世。实则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时为始也。”《王文》为了将这段话与自己的论述目的相适应,特意将“我国知有佛教,应在武帝通西域后”一句删去,改造成“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尊重之……实则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时(按:时维桓帝建和初年、公元147年,桓帝末年、公元167年)为始也”。一个严肃的学者,不应如此为了自己的需要,任意剪裁前辈学者的观点。第三,郭朋赞同“伊存授经说”,他的中国佛教史著作将伊存授经作为中国佛教之始。但他在注释中介绍了蒋维乔的观点,称之为“一家之言”。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读者,都会明白郭朋先生实际上并不赞同蒋氏的“中国佛教史,当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来时为始”的说法。郭朋之介绍蒋维乔的观点,犹如前述之吕澄介绍白鸟库吉的观点一样,是一个学者严谨学风的反映。但《王文》用“却特意”三字巧妙行文,误导读者。其深文周纳,用功不浅。学术后辈如实看待与评价学术前辈的观点,这是应有的最起码的尊重。学术观点不同,自然可以争论,而且应该争论,非如此学术不能发展。但像《王文》那样曲解前辈,以为己用的态度是我们不能赞同的。
关于2000年纪念
《王文》的副题是《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文中特别强调,今天为中国佛教的千年诞辰做一次隆重的纪念时,“关于佛教初传的历史纪年,不能简单地以约定俗成而确认之。”(第6页)所以文章提出要“重寻一个历史的真实”(第3页)。但我认为上述提法值得考虑。首先应该说明,我赞同把今年定为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纪念,这也已经是佛教界与学术界的共同看法。如前所述,学术界、佛教界都计划在今年展开一系列纪念活动。比如今年4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将召开座谈会;9月上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又将与台湾有关单位合作,召开两岸的学术讨论会。主题都与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有关。也就是说,虽然“伊存授经说”不能作为佛教初传具体年代的最后定论,但它的确是我们现在掌握的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法传入中国内地的最早记录,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伊存授经作为标志,来纪念佛教传入中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好比各国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诞日至今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但并不妨碍大家都采用共同的佛历一样。我赞同在今年展开对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更重要的还在于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在这世纪交替之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经过二十年来的恢复发展,佛教也同样面临并开始转型。也就是说,中国佛教目前正处在关键时刻,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机。这一转机的成败、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佛教将来发展的轨道,这一影响起码持续数十年,甚至一百年。在这样重大的转机面前,我们每一个人与佛教有关的人都应该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迈开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好地把握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把握未来。纪念佛教传入2000年,正好给我们提供一个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机会。不过,在把“伊存授经说”当作标志进行纪念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如下几点:第一、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按照佛教的传统,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的形态才算真正完备。而“伊存授经说”反映的是一个外国居士向一个中国文人传授佛经,可见当时三宝尚未具足,不能说佛教已经传入。从史籍记载看,在永平八年(65年)的明帝诏书中,首次出现优婆塞、桑门等名称,则可见当时三宝已经具足。也就是说,“伊存授经说”是否有资格称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还值得认真研究。比较而言,把伊存授经称作“佛法传入”可能比称之为“佛教传入”更为确切。第二、根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佛教大约于公元前100年左右传到龟兹(今新疆库车)。最迟到公元前74年左右,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已经传入于阗(今新疆和田)。佛教传入喀什(今新疆喀什)的时间与于阗大体相当。[10]也就是说,所谓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说”,实际也只是“佛法传到中国内地”的一种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则要更早。因为西汉时,现新疆一带已经纳入中国的版图。第三、如前所述,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年代现在还无法作出最后的结论。因此,我们虽然可以把伊存授经作为标志,来纪念佛教传入中国这一重大的事件。但这绝不意味着伊存授经就是“中国佛教起点”。实际上,它只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廉洁奉公。我们应该向有关各界讲清楚“伊存授经说”的具体含义及其局限,而不能把人们导向一个错误的论断。综上所述,我认为:首先,如果硬把“伊存授经说”当做作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历史的真实”,当做“中国佛教起点”,并因此来“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似乎不甚妥当,因为它恰恰相反恰恰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反之,只要我们对“伊存授经说”的具体含义及其局限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把“伊存授经说”看作只是一个标志,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提法,则在今年举行“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活动,在理论上自然是可以成立的。犹如“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以5月4日以前,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5月4日以后,该运动在更大的深度与广度上进行一样。第二,如前所述,我们在今年举行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主要不是因为有公元前2年伊存授经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所以为了纪念而纪念,甚至为了别的什么目的而纪念。而在于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佛教正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时代需要我们总结历史,把握转型,把握将来。我希望我国佛教界与关心佛教的学术界能够以纪念2000年为契机,举办一些扎扎实实的活动,认认真真地回顾中国佛教的过去,天空中国佛教的现在,规划中国佛教的未来,为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以完成时代的嘱托。
注 释:[1]《浮屠经考》,原载于《国际汉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修订后载《法音》,1986年第六期。[2]《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1月,第4页。[3]《吕澄佛学论著选集》第五卷,齐鲁书社,1991年7月,第2463~2464页。[4]《梁启超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39页。[5]《佛教常识问答》,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4月,第155页。[6]《佛教常识问答》,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4月,第155页~156页。[7]《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6月,第37页~第40页。[8]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6月,第38页。[9]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6月,第40页。[10]《新疆宗教》,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第31页~第35页。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当花艺遇见香道,一场关于美的遇见。视觉与嗅觉同时抵达,艺术与灵性瞬间契合。在檀香与花香中,只为让灵魂静下来。一盏茶,一炉香,一束花,已足以度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0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应科学理解佛教的特质与现代价值》的主题演讲。会后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解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导读△△去年10月,东山岭迎来了每年的旅游旺季,随着纷沓而来的游客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对景区的视察工作,陈主任对景区的变化和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