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今年的玉林狗肉节仍延续了各种社会争议,有意思的是,与狗肉节同时进行的是玉林郊区一个村庄一年一度的素食节。在吃不吃肉这件事上,差异的本质已经与食物无关。
无论大多数人是否愿意承认,素食主义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践行者。然而,素食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试图唤起的是对生态、文化传统的一种自觉。
素食的生态、伦理贡献
蒋劲松: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蒋劲松是科学网有名的动物保护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勤奋的博主,线上文章、线下讲座,他把很多时间用来做科普。
蒋劲松食素已有20年左右的时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吃素了一周,“原来,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于是乎,他就这样戒肉了。
在他的科普内容中,动物保护是与食素密不可分的。
在蒋劲松看来,动物保护有三个层面。第一是野生动物保护;第二是动物福利,主张动物也是有感觉、有感情的,因此,应该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最高层次的则是动物解放。
这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彼得·辛格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新的伦理学概念。辛格认为,人类对非人类动物的暴行所导致的痛苦“唯有几百年前白人对黑人的暴行方可比拟”。正是在这种常人看来颇为激进的理念的影响下,他将动物解放的基础定义为“做一个吃素人”。
“因此,在当下的社会,食肉已经得不到伦理学辩护了。”当然,蒋劲松的言论还是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猛烈抨击。
但他认为,人类是生活在不同境况下的。“当人类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空间很小时,比如狩猎族,只能通过打猎才能存活,那么食肉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当我们多数人已经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的现代社会,只要能满足营养需求,食肉是不存在理由的。”
“更何况,现在的人们对肉类的消费已经到达疯狂的程度。这是对生命的浪费。”蒋劲松说。
辛格在论证素食主义的意义和必要性时还透着生态学的思考。蒋劲松也始终强调着素食理念对生态保护的贡献。
人们往往忽视,肉类消费的背后,伴随着大量能量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蒋劲松说,饲料在转化为肉食的过程中,浪费很严重,同样的土地,通过种植谷物可以养活的人口,是通过种植饲料喂养经济动物提供肉食来养活的人口的20倍。也正是由于放牧的需要,对于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中南美洲热带雨林,成片地被转变成牧场,导致植被退化。
在经济动物大规模工厂化饲养过程中,有统计显示,每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10万公升水,排泄出40公斤的粪便。所产生的大量甲烷,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都给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从个人层面,应对生态环境破坏,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食素就是改变之一。
素食的文化自觉
刘志:北师大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讲师
刘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已经小有名气,说到食素,同学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刘志老师。就在5月18日清华大学开幕的第三届学生素食文化节上,刘志还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分会场作了一场名为《东西方文化视野下的素食理念》的讲座。
今年40岁的刘志由于从小对食肉没什么兴趣,吃素的时间已经超过30年。刘志的专业是法律,却对素食中的传统文化颇为着迷。放眼全球,无论是在以《圣经》作为文化内核的西方,还是将佛家、儒家、道家等作为文化和文明重要支柱的东方,素食都有其很长的历史。
《圣经》中,造物主就提出:“我将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树上有结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当作肉吃。”因此,当时的人们断定,人类原始生活应保有草食风味。但而后,这种说法有了改变: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你的食物。于是,人们开始吃肉。刘志认为,这不是故事的本意。只是时代不同,人类的选择更多。承认人类统治着动物,但不意味着鼓励食肉。
“西方文化中的素食传统是建立在不杀生、慈悲心的基础之上,这一点与东方文化非常相似。”刘志说,除了宗教经典,《礼记》中描述:君子远庖厨,而《孟子》对其进一步作解释:“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道家重要经典《太上感应篇》中也有“不可射飞逐走、发蛰惊栖,穴覆巢、伤胎破卵,不可杀龟打蛇、伤害昆虫”的说法。
因此,食素是源于一种朴素的仁爱之心。
除此之外,素食还常常被认为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所谓“草衣木食,上古之风”,素食者似乎有着更为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刘志看来,食素本身并不能与德行直接画等号。“所谓‘道德’,大自然的规律是‘道’,遵守规律就是‘德’。”他认为,只有在吃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贴近自然的状态,清除贪心、嫉妒心等负面的心态,达到素行、素心的目标,才可能走向“道德”。“因此,素食必须与内省结合起来。”
刘志认为,中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刻意强调要弘扬素食主义,对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而言,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自觉选择。“可如今,现代人的饮食文化、观念出现了断层,奢侈的饮食消费成了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人们因此丧失了文化和生态自觉。”
相较于西方轰轰烈烈的素食运动,国内现代素食主义兴起的时间还很短。刘志说,自己倡导素食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立刻放弃食肉,而是告诉大家至少要懂得节制。
当然,如果你也好奇孔子所说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生活,不妨可以尝试一下。
年轻人的素食经
吴迪:设计艺术学硕士,网页视觉设计师、插画师
在社交网络上,有一个账号在素食圈颇为风靡,它叫“素食星球”,在这里,聚集了一大群年轻的素食爱好者,他们相信,“素食拥有治愈人类和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是让专家型素食推广者倍感喜悦的一件事,素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传播显示出了更为积极的势头。
“Alina小迪素食簿”的微信账号已经经营一年半时间了,原创手绘《北京素食地图》《蔬果小姐》系列的发布,让这个背后的“80后”女孩迅速在素食圈走红。最近,她又带着装着满满爱意的《四季·素写本》与大家分享自己手绘的素食私房菜。
她是吴迪,食素6年。吴迪吃素的缘由很简单,受其食素的母亲的影响,母亲食素已有十年时间。从以素食为主,到吃蛋奶素,再到吃纯素。用她的话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每个人吃素的理由都各不相同。有人为健康,有人为环保,有人为宗教,也有人是因为一本书、一个讲座或者一场活动而改变了观念。但吴迪却越来越发现,许多人吃素是没有理由的,或者说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理由。
“吃素可以是偶然的,而选择素食的理由往往会出现在你真正开始坚持之后。”对此,吴迪深有体会。
见到吴迪的第一眼,才发现这是个十分纤瘦的女孩。吴迪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医院的“常客”。吃素两年以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去医院“报到”了。食素可以让一个病怏怏的瘦弱女孩恢复健康?
她的经验是,事实上吃素会让人更关注营养的搭配、均衡,过去的饮食反倒显得敷衍了事了。
当然,吃素带给她的改变不止于此。由于疾病的减少,心理负担也减轻了,她感受到了由内而外的轻松。而且,由于素食的准备干净简洁,她意识到其他的生活部分也变得简单而有秩序起来,在这种状态下,人变得更为专注。
有一位朋友的话曾让吴迪印象深刻,因为吃素,他连购物的欲望都消失了。仅靠吃素就能让人回归朴素?
这当然不是素食本身的力量。在吴迪看来,吃素好比打开了一扇门,当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触这个圈子后,会发现,在这个圈子的文化中,健康、环保、身心成长是最重要的主题。“因此,从接触、了解到践行,吃素是让人的内在发生改变的一种途径,而不是目的。”
从小就迷恋画画的吴迪,在毕业的这五六年时间中,居然一次都没有抬起过画笔。去年,她辞了职,投身于素食与艺术的世界。“谁能料到,我会因为这样的原因,以这样的方式回到自己的绘画世界。”
第三篇曹溪及其门下 永嘉玄觉永嘉玄觉(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曹溪惠能──永嘉玄觉唐温州龙兴寺玄觉禅师,字明道,俗姓戴氏,永嘉人也。总角出家,龆年剃发。(中略)兄宣法师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沉香制作成彿珠佩挂于身上、手腕,于念经时拨动彿珠,沉香受体温加热,同时散发香气以定神祛邪。其味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亦可帮助行气入定,最适合静坐修禅者使用。对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4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记录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出现了,除了古波斯富贵人家在自家花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6
【文殊菩萨及其学风】印顺法师曼殊室利,为文殊师利的异译;文与曼,古音相近。曼殊室利,义译妙(曼殊)吉祥(室利),在大乘佛教中,是以智慧为特德的菩萨,曾为诸佛之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10月21日下午,作为日本大使馆举办的中日集中交流月活动之一,日本香道艺术讲座在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来自日本的香道世家传人蜂谷宗苾老师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1
慧远禅师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8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时间:11月15日周日下午两点地点:绿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8
编者按:每年公历4月5日是中国人的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祭祖少不了要上香,清明节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 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12
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中国文化在各个方面仍然反映出禅文化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今日记者获悉,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人民里社区开展学习香道知识活动。此次活动由香道师为辖区小朋友讲解认识香道工具、香的种类、讲解香道礼仪等知识,并现场为小朋友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9
焚一炉香,冲一壶茶,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里,香与茶的结合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实际上,香和茶的结合可以是多维度、跨介质的融合。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而在品的过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几十年来,禅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对慧能和禅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兴趣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现已推广到了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师会、观复和希迪等南宋(11271279)华严诸家之学的概述,探讨了南宋华严教学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历史比较的视角,不仅阐释了南宋华严与北宋华严的差异性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日前,五华区翠湖北路社区妇联开展了传统香文化进社区活动,辖区部分女性跟着专业人士学习如何制香、焚香、品香。现场,几十名来自各行业的辖区女性,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05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宗教文化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时,学诚法师表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05
禅宗进入赵宋以来,曹洞宗一直处在落寞之中,直至芙蓉道楷出世,这种局面才产生转机,使一向冷清的洞宗再度恢复了生机。道楷的法嗣,其活动地域以江浙为主,尤以明州(宁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图一香道在隋唐时代已经完备,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不仅把佛教传了过去,也把与佛教密切相关的香文化带到了日本,奠定了日本的香道的基础。可见出中国和日本两个不同国度对于
香道与佛法时间:2024-10-28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一、北宋云门宗的兴盛宋初在北方的佛教界以法相宗、华严宗和律宗比较有影响,在最高僧官机构――左右街僧录中担任僧官的也多是这些宗派的义学高僧。由于这些宗派的义理高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昨(23)日,峨眉山市人民政府与宁夏万宝博物馆就中华文博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中华文博园选址在峨眉山市高桥镇,占地1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将按照一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1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当地时间11月24日,由意大利华侨华人佛教总会主办的普华寺扩建工程竣工暨开光庆典法会在普拉托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世界各地百余位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及佛教居士、各界嘉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9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三、原妙及其禅法高峰原妙(1238-1295),吴江(江苏苏州)人,俗姓徐,十五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十八岁习天台教义两年,二十岁弃教从禅,至杭州净慈寺,就学于断桥妙伦,并立下三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导读△△去年10月,东山岭迎来了每年的旅游旺季,随着纷沓而来的游客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对景区的视察工作,陈主任对景区的变化和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不止是因为雪山巍峨,圣湖剔透,这里的民众都信佛,所以无比虔诚。在西藏,你经常可以看到磕长头、转经的人。可是,你知道西藏佛文化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对于泰国清迈这个城市的最初的印象还是在一个电影中,因为电视中离奇的情节,使得我们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总是认为这个城市是那么的神秘。在后来的时候有幸了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5
栖霞山酝酿打造国际知名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南报网讯(记者 李子俊)未来的栖霞山,有望成为南京佛教文化的新地标,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根据最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2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谈《圆觉经》的比喻及其喻理特征荆三隆《圆觉经》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其译出时间有异说,主要有:一为唐高宗永徽六年(665)由北印罽宾僧人佛陀多罗在白马寺译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第七节 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举世公认,五代后期至北宋初期,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大师是永明延寿。延寿生于唐末,成长于五代时期的吴国,三十岁之后就成为名震一方的高僧。北宋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一、前言:在佛教的修行观中,伦理的善通常被安置在一个基础的,而非究极的位置。如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T2.551a)关于此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东方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支柱张文良佛教传入汉地,时间最长,发展变化最多,影响也最为广远。这一历史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佛教与汉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沿着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虽然是现在吃素了,吃得很讲究,要吃这个、那个的,还有什么素鸡、素鸭、素什么,全都上来了。现在这个素食铺,做得非常象形,我说你吃了,跟吃动物的身体是一样的罪,因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8-31
非遗 | 文化艺术——蒙古族唐卡作为藏族唐卡的姊妹,内蒙古阿拉善马鬃绕线蒙古唐卡是唐卡文化中的独立分支,记载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资料和蒙古元朝以来历史资料,有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21
译言五盖是禅修中的恶不善法,它们不单止妨碍入定,更遮盖和歪曲我们对世间实相(无常、苦、无我)的认知。禅修的工作就是去对治五盖。当五盖在心中越是减薄时,内心越是清淨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