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
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要的佛教伦理经典。其中体现出重要的伦理特色,或可称为“净土之德”,本文将其伦理思想特色归纳为离恶择善的价值取向、极乐至善的净土之境、慈爱悲愍的四十八愿和道德为本的修行方法。不当之处请批评。
一、离恶择善的价值取向
佛教的一个道德教化特征是强调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净土三经同样坚持这一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在其强调离恶择善,是所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2]。恶包括恶的精神世界和恶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等,核心是恶的观念,即《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心垢”。经中以三毒为造成众恶的根本原因,又概括出五恶、五浊恶世。基本的道德取向是,消除三毒而向善,消除五恶,达到五德之善,消除五浊恶世,达到净土庄严之境。
1、离三毒之恶而向善。
《无量寿经》在分析众生之恶时,依贪嗔痴三毒的次序,指出三毒是众恶之因。同时提出如何消除三毒之恶的方法,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一层意义。佛教中将对治三毒的善根称为三善根,即无贪善根、无嗔善根和无痴善根。
首先是由于贪欲而造成的恶,不管是富有者或是贫穷者,都因贪欲而与痛苦共居,富人有多求之苦,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穷人是穷困之苦,无田欲有田,无宅欲有宅。两者都不能为善、行道、进德。对于穷困者来说,经中并不是把基本的生活资料需求也称为贪欲,所谓贪欲,是指“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3]有了还要有,希望什么都有,这就是贪欲。经中主张少欲知足,“少欲知足,无染恚痴,三昧常寂,智能无碍。”[4] 反对一味的物质追求。
如何消除贪欲而择善?《无量寿经》提倡敬爱、无贪,“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5]
其次是由于嗔恚而造成的恶,人与人之间的不良心态导致冲突,即使是微弱的恨意,如果不注意消除,将来就会转成大怨。原因在于,“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6]
如何消除嗔恚而择善?《无量寿经》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特别是语言和情绪的调和,“言色常和,莫相违戾。”[7]
再次是由于愚痴而造成的恶,表现为众生的“不信”,不信佛法真谛,不信修善得善,修道得道,“都不信之,谓之不然。”[8]这类众生迷没于嗔怒,贪狠于财色,昏蒙暗塞,愚惑所覆。
如何消除愚痴而择善?《无量寿经》主张向众生揭示人生的真相,特别是情爱欲望和荣华富贵的本质,“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9]
2、离五恶而生五善
《无量寿经》具体描述了俗世之中各种痛苦,概括为五恶。五恶的实际所指,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五痛和五烧指五恶所结成的苦果。众生由此恶而现世中受的苦果,称为痛。由此恶在来世所受的苦果,称为烧。在此基础上,经中提出离五恶趋五善的道德取向,“今吾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10]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二层意义。
第一恶,是杀戮之恶,人与人之间,“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11]
第二恶,是偷盗之恶,人们“都无义理,不顺法度”[12]。贪狠之人没有谦让之意,相互欺惑,目的在于以不正当手段满足私欲,“欲自厚己,欲贪多有。”[13]常怀盗心,贪图他人利益。此恶在世间所受之苦果,为第二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为第二烧。
第三恶,是邪淫之恶,不论何种阶层的人,都是“常怀邪恶,但念淫佚,烦满胸中,爱欲交乱,坐起不安,贪意守惜,但欲唐得。”[14]虽有妻室,却生厌憎之心。这些邪淫之人,既不避亲属之尊卑,又不畏王法禁令。所做淫邪之事,既费损家财,又不合法度,还容易引起攻伐杀戮。此恶在世间所受之苦果,为第三痛,在来世所受苦果,为第三烧。
第四恶,是妄语之恶,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此类妄语之人,“谗贼斗乱,憎嫉善人,败坏贤明。”[15]同时不敬老师尊长,与朋友无信,没有诚实之心。
第五恶,是饮酒之恶,饮酒之人“耽酒嗜美,饮食无度”[16]。徒倚懈惰,不肯行善,使得家眷饥寒困苦,又不听父母教诲,不念父母之恩,不论师友之义。
此五者之所以称为恶,是因为损害了五戒之善德,“损五戒善,故名恶也。”[17]如何对治五恶?《无量寿经》强调如果能够在恶、烧、痛之中“一心制意,端正身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18]就能成就五大善。这五大善,也就是五戒之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是佛教伦理基本的五德目。
3、离五浊恶世而向净土之善。
佛教以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19]净土经以西方净土世界为理想世界,强调佛在五浊恶世教化众生,“现五浊刹,随顺群生。”[20]并指示众生出离五浊恶世而趋净土,构成离恶择善的第三层意义。
二、极乐至善的净土之境
众生脱离恶浊之世后趋向的解脱之境,是净土三经描绘的西方净土世界,其特点是祥和安乐、清净庄严、纯善无恶,具有理想的精神和物质环境,而物质环境的理想化,也具有隐喻的含义,也有表示最高境界之意,同时,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净土世界也具有非常理想的环境生态。
1、快乐安隐。
西方净土世界是去除痛苦之后而达到的精神愉悦之境,也是属于洞达涅槃之道后的法喜境界。这种境界,《无量寿经》称为“安乐”或“极乐”,《阿弥陀经》称为“极乐”。《观无量寿佛经》称为“极乐世界”。为何称为极乐?此净土世界不再有众生的痛苦,“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21]“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22]极乐的含义还包括七宝庄严。众生在此极乐之地,分享极其妙乐之事,过着非常愉快的生活,“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隐。”[23]
2、纯善无恶。
西方净土世界也是纯善无恶的道德理想之地,只有经过为善去恶的修行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不修善之人,“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24]不能生得此境。在净土世界,人们行善成为一种自然本性,不再有行恶的冲动,“诸佛国土,天人之类,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可开化。”[25]因此,此世界也不再有三恶趣生命,“彼佛国土无三恶趣。”[26]这说明净土也是一种道德理想的标志,净土世界也是精神文明的世界。
3、清净庄严。
对于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净土三经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构成此经的重要内容。这种庄严,从形式上看,主要体现为净土世界以种种珍贵的宝物和花卉装饰,或者说,说是由珍宝和花卉等所构成的物质世界。“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曰极乐。”[27]其中又有七宝池,池底布满金沙。池边的阶道,亦以金银等合成。池上有楼阁,以七宝装饰。池中有微妙香洁的各色莲花。空中飘动着美妙的音乐,是为“天乐”,大地以黄金铺就(《无量寿经》则说以七宝为地),昼夜下着曼陀罗花雨。气候适宜,“亦无四时春秋冬夏,不寒不热,常和调适。”[28]此土之佛和众生的寿命无限,所以称“阿弥陀”。
这种清净庄严,既体现了物质的富足,代表着最高程度的“物质文明”,可以说净土世界也是物质文明的世界。但这种描述也有内在的喻指,表明了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是善行的功德体现,因此这种庄严被称为“功德庄严”,净土中的水池是八功德池,池中之水是八功德水。八功德即八种殊胜: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从心生种种法生的角度讲,内有清净庄严之心,外则有如此之境,净土之境也是崇高的道德之境的外化。从依报的角度讲,净土的清净庄严也说明了外在的刹土条件或环境条件对于人的解脱的积极意义。
4、环境伦理的意义。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净土世界体现了非常符合环境伦理的生态特点。就社会环境层面而言,净土之境提供了非常富足物质生活条件,在富足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可以更有条件从事精神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可以过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但一种制度对于社会的要求,社会应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物质生活条件。净土世界就达到了这一要求。就自然环境的层面而言,净土之境体现出洁净、卫生的环境特色,没有一丝污秽。同时,对自然环境也不作人为的干预,而是由其“自然化成” [29],使环境依自然状态存在。在这种环境下,人境和谐,美妙的一境一物,都易使人生起修行之心。比如风吹树木及宝网等景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人们听到此声音,便欲修行,“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30]尘劳垢习自然不能生起。
三、慈爱悲愍的四十八愿
净土思想重视他力修行,强调依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而往生净土。从作为救度者的阿弥陀佛本身而言,佛的愿力是使众生解脱的基本条件。从伦理的角度看,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体现的慈悲精神,正是大乘佛教伦理精神的重要特色之一。
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在‘因位\’的法藏菩萨时所发下的誓愿。后人对四十八愿有不同的分类,吉藏归纳为三类,愿净土者四十二愿,愿得眷属者三愿,愿得法身者三愿[31]。净影慧远也归纳为摄法身愿、摄净土愿和摄众生愿三类[32]。与乐为慈,拔苦为悲,以慈悲心为基础而生发的这些大愿,称为悲愿。
1、拔苦之愿
拔除众生痛苦,体现悲愍之心的大愿,比如,第一愿,无三恶趣愿,愿众生不再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愿国土中不再有三恶趣。第二愿,不更恶趣愿,愿众生寿终之后,不再受三恶趣之苦。
2、与乐之愿
与众生以快乐,体现慈爱之心的大愿。前两大愿之外的其余四十六愿,都可以说是与乐愿。与众生出世间之乐,解脱之乐。大致包括四类。
一是与法身乐之愿。愿众生受阿弥陀佛的利益之乐。比如,第十二光明无量愿,愿众生得阿弥陀佛光明之普照,享受光明之乐。第十三寿命无量愿,愿众生受寿命无限之佛的无量利益,享受利益之乐。第十七诸佛称扬愿,愿阿弥陀佛受十方诸佛称赞,众生受诸佛称赞的阿弥陀佛的利益之乐。
二是与往生乐之愿,愿众生受发愿往生净土并在临终时被接引之乐。比如,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愿十方众生,发愿往生佛国(此愿为四十八愿之王)。第十九来迎引接愿,愿十方众生,发愿往生佛国,临终时受佛与圣众接引。
三是与净土乐之愿,愿众生享受净土清净庄严世界之乐。比如,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愿佛国之土清净,照见十方诸佛世界,愿众生享受清净佛土之乐。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愿佛国庄严,众宝众香严饰,愿众生享受庄严国土之乐,见庄严之物,闻庄严之香而修行。
四是与众生乐之愿,愿十方世界各类众生,包括净土佛国中人天、声闻、菩萨、十方众生、十方世界女人、他方国土菩萨、十方世界菩萨等类,享受其他各种不同种类的悦乐。
比如,愿佛国中人天享受身现金色之乐(第三悉皆金色愿)、超越身形美丑之乐(第四无有好丑愿)、了知过去世的宿命之乐(第五宿命智通愿)、天眼通之乐(第六天眼智通愿)、天耳通之乐(第七天耳智通愿)、他心通之乐(第八他心智通愿)、神境通之乐(第九神境智通愿)、漏尽无贪之乐(第十无有我想愿)、住正定聚之乐(第十一住正定聚愿)、长寿之乐(第十五人天长寿愿)、远离不善之乐(第十六无诸不善愿)、具足三十二相之乐(第二十一三十二相愿)、严净之乐(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欲得衣服随念而至之乐(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如漏尽比丘之乐(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
愿佛国中声闻、缘觉无数(第十四声闻无数愿)。
愿佛国中诸菩萨享受供养诸佛之乐(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供具如意之乐(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顺入佛智之乐(第二十五说一切智愿)、得金刚那罗延身之乐(第二十六那罗延身愿)、见道场树之乐(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辩才智慧之乐(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辩才智慧无限之乐(第三十智辩无穷愿)、于宝树中照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之乐(第四十树中见土愿)、闻法自在之乐(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
愿十方众生享受系念佛国之乐(第二十系念定生愿) 、触佛光明而身心柔软之乐(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得无生法忍之乐(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
愿十方世界的女人享受转女成男之乐(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
愿他国菩萨享受来生佛国、至一生补处之乐(第二十二必至补处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诸根具足之乐(第四十一诸根具足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住于清净解脱三昧,供养无数诸佛而不失定之乐(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于寿终后生尊贵之家之乐(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修菩萨行,具足众德之乐(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常见一切诸佛并成佛之乐(第四十五住定见佛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至不退转之乐(第四十七闻名不退愿)、闻阿弥陀佛名号而得三法忍之乐(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
愿十方世界菩萨享有闻阿弥陀之名号而常修梵行、受人天致敬之乐(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
由此可以看出 ,四十八愿具体表达了慈悲的内容,特别是与乐之愿,更体现慈爱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四、道德为本的修行方法
要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接引,基本的前提是个人有修行的准备,净土三经体现的修行观是以自力为基础、他力为关键的自力与他力统一说。具体的修行方法,包括三福、十六观、九品往生、三辈往生、念佛等。在这一修行系统中,强调道德修行的重要性,突出道德修持的地位,体现了以修德为本的修行观。
1、三福善业。
《观无量寿佛经》以三福的修行或三福业为“净业正因”,视作往生净土的最基本条件。所谓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33] 这其实就是三种善业。
第一世福,是世间善业,也是在家众的基本修行准备,内容包括:孝亲,孝顺奉养父母;尊师,尊敬老师长辈;不杀,心存慈爱,不伤有情;修十善,以十善业为准则,十善即与十恶相对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爱、不嗔恚、不愚痴。
第二戒福,是出世间戒善,也是出家众的基本修行规范,内容包括:三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是为出家修行的根本;具众戒,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的总汇,规定着僧众当行和不当行之业,受持遵守出家众应当持奉的各种戒律,以防非止恶;重威仪,保持行、住、坐、卧及至整个日常生活行为之庄严姿态,威仪是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第三行福,是大乘不共的行善,众生发心而修道,愿往生净土,内容包括:发菩提心,发愿成就无上菩提;深信因果,坚信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定律,因必缘果,果必有因,从而行善业,植善因;读诵大乘,以大乘经典开启智慧,了达诸法实相,趋向涅槃;劝进行者,以利他精神,劝发他人离恶向善。
这种三福修行,《阿弥陀经》中所谈,也曾涉及到相应的具体内容,“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盗窃,三者不得淫泆奸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得调欺,五者不得饮酒,六者不得两舌,七者不得恶口,八者不得妄言,九者不得嫉妒,十者不得贪餮。不得心中有所悭惜,不得瞋怒,不得愚痴,不得随心嗜欲,不得心中悔,不得狐疑。当作孝顺,当作至诚忠信,当信受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34]
2、九品往生。
对于不同根性众生的修行方法,《观无量寿佛经》提出九品往生法,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具有不同认识和修行能力的众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上品上生类,“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35]发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或者能够做到如下三者,也能往生,一是具有慈爱心而不杀,持守众戒善行,二是读诵大乘经典,三是修行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并回向发愿。
上品中生类,不必读经,但要了解佛法真谛,并深信因果,“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36]也能往生净土。
上品下生类,也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佛法,同时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也能往生。
中品上生类,众生只要“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37],以五戒、八戒等戒为规范,无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逆罪,也没不犯其他众恶,就能往生。
中品中生类,众生如果能在一日一夜间修持八戒、沙弥戒或具足戒,且不失威仪,就能往生。
中品下生类,众生只要孝养父母,在世间行仁义之道,就能往生。
下品上生类,众生虽然作有众恶且无惭愧之心,但不诽谤大乘经典,命终之时只要听说大乘经名,并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
下品中生类,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罪恶众生,闻听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也能往生。
下品下生类,作五逆、十恶不善业的众生,命终时真心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也能往生。
此九品往生方法,从中品下生到上品上生的修行进路,和三福之修的内容是相似的。而下品三生方法,更多地体现出佛教的宽容和慈悲精神,一切众生,包括极恶之人,只要归依阿弥陀佛,都能往生净土。
3、三辈往生。
《无量寿经》提出的三辈往生方法,上辈、中辈和下辈,内容上和三福、九品往生多有相似之处。
上辈众生必须舍家为僧沙门,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勤修各种功德,并愿生净土,就能往生。
中辈众生不愿出家为沙门,但也发菩提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常行善业,且持斋戒,供养僧人,并愿生净土,就能往生。
下辈众生既不出家为沙门,也不作诸种功德,但能发菩提心,且一心念佛,及至十念,并愿生净土,就能往生。
除此之外,还有十六观法和念佛法门。十六观法观净土世界的庄严清净,观阿弥陀佛及其肋侍的法相庄严,观三辈往生,九品往生之上、中、下品往生分别相当于第十四上辈生想观、第十五中辈生想观和第十六下辈生想观。上文对于净土世界的分析已经表明,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也代表着至善的境界,佛也是至善的化身。而三辈往生观想,其上中辈往生观想,更体现着道德修持的众多内容,下辈往生观想则体现出佛教伦理的慈悲、普救和宽容精神。念佛法门从形式上看是念阿弥陀佛名号,但皈依阿弥陀佛既希望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也必须以阿弥陀佛的慈悲之德为楷模。
--------------------------------------------------------------------------------
[1]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4卷,567页中。
[2]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中。
[3]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4]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69下。
[5]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6]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7]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4下。
[8]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上。
[9]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中。
[10]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7下。
[11]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下。
[12]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3]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4]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中。
[15]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下。
[16]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7上。
[17] 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卷,124上。
[18]《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6上。
[19]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48上。
[20]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66上。
[21]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中。
[22]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46下。
[23]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67中。
[24]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下。
[25] 《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卷,275下。
[26]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47上。
[27]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46下。
[28]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0上。
[29]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12卷,271上。
[30]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47上。
[31] 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卷,121中。
[32] 慧远:《无量寿经义疏》卷上,《大正藏》第37卷,103中。
[33] 《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341下。
[34] 《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卷,311上。
[35] 《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344下。
[36] 《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345上。
[37] 《观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345中。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六交报之“思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者思报,招引恶果。此思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坠无间狱。”“六者思报,招引恶果”:第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3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惠能评传》的基本特色董群在中国佛教史上,惠能无疑是最为重要人物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惠能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一个基本的原因是,在中国文化中,惠能做了承、立、传的工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摘要:晋阳是一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个性分明的佛教文化区域。本文对这一区域性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色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晋阳佛教文化的亮点凝聚在:一个菩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我县与厦门、广东新会、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制香技艺。随着香文化与香产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以来,我县加
香道资讯时间:2024-10-17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一、前言:在佛教的修行观中,伦理的善通常被安置在一个基础的,而非究极的位置。如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T2.551a)关于此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茶,源于绿色,赋予生命,尊享健康。今天,您关注健康了吗?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6
昨天的知识内容是关于禅法的基本类型,最有价值的是区别了静息型的禅修与念力型的禅修,区别了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二者比较,佛教似乎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0
1 今天要办好教育,难,是真难,为什么?教育的基础崩溃了,大家迷信科学,否定了神圣的教诲,否定了宗教教学,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极,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7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心经思想蠡测~五佛陀教示我们亲近善知识,于见闻中唤起善观的基因德性,透视了真理才能成佛。有如家庭、社会、国家,都需慎重选出善于经营的人才来运营才能发达,大家才能善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地藏经》是佛门三部孝经之一,佛法的基础为孝道,生而为人的基础就是孝亲,孝亲的扩大就是普度众生。那么地藏经的精华思想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了解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佛教内部因为思想的差异而被分为了八个大的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其中要数与佛教传统的思反差是大的,也是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因为佛教思想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与各地不同的人文文化进行融合及凝华,从而才能在本地进行长久的发展和兴起,而这也是佛教八大宗派出现的最根本原因。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佛教思想的空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传统的佛教文化讲究的是当一个人领悟了大道之后,则凡尘之事无有可扰其心,称之为空。但是因为佛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因为一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第三节十玄门为了解说事事无碍,圆融无尽的境界,故设立十种玄门,以说明深奥难测的理则,这是为了要宣扬无尽法界缘起,融通自在,以进入华严大法之玄海,所以称之为“玄门”。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使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赋予了迥然不同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想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5
儿子的姻缘自有因缘,愁煞多年有何益?该来的自然来一天晚饭后,儿子说:“妈,明天晚上带女朋友来家里吃饭,请您准备一下”以儿子的性格,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会轻易把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25
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庚寅年重阳节有感孝亲思想在中国可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尔雅·释训》中就提到「孝」;「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亦说:「孝,善事父母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3-09-28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第一天讲禅,禅是要明心见性;第二天讲空,空是非常玄妙。现在我们不谈难懂的禅,也不讲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0
各位新戒同学们: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出了家,是过着清净的生活。在家时,以世间法为主;出家后,以出世间法为主。各位现在既已舍俗出家,就要重新建立出世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8
【好消息】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论坛开通啦!更新:2017.1月已改版,南无阿弥陀佛。站名:念佛回家www.huijia18.com宗旨: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向专念南無阿弥陀佛愿景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27
陈坚教授:赵朴初佛教“三自”思想论析陈坚解放后,中国基督教为摆脱对国外教会的依附,开展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自力更生办教,并于195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8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前言 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教界来看,更是呈多元地蓬勃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钟茂森:道义救危机 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 2009年10月16-17 中国上海 转自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91026/21016884728.shtml钟茂森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6
受害者思想这一阵子无预警失业的人实在多。有位朋友在香港的投资银行工作,星期五下班前一个半钟头,他被总裁叫进办公室里,总裁以温和的口气告诉他:这是你工作的最后一天。我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时间:2023-08-03
马祖“即心即佛”说的思想渊源与禅法特色——纪华传“即心即佛”,又称“即心是佛”,是禅宗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禅宗史上常常将此说作为马祖独有的命题,造成这一印象的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3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高振农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是批判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勇猛斗士,同时也是一个“畅演”佛教“宗风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31
高振农教授:梁漱溟的佛学思想高振农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末走出大学之门,搞乡村建设。从十六七岁起,由于对人生问题不胜怀疑、烦恼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