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四日,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无疑是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而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则是对于传统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场大清理,是现代文化的发轫点。回顾五四运动前后八十年的中国历史,返观中国佛教在这段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自身的近代化趋势,对于今天广大青年佛教的近代历史沿革,更真切地体会佛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必然性,从而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不密置疑的裨益。
距五四运动爆发八十年前的一八三九年,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领导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禁烟运动。但随着虎门烈焰而来的,是鸦片战争的战火,洋枪利剑所鉴署的《南京条约》,不仅将民族英雄逼上了两起伊犁的流放之路,而且使满清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蛮横、民族肌体的赢弱,充公暴露于世人眼前。由此,中国近代第一代士大夫代表龚自珍、魏源激情难忍,给中国的振兴开了三贴药方:一为西学,二为儒学、三为佛学。嗣后,以康有为、杨仁山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二代士大夫阶层及以梁启超、谭嗣同、章太吴为代表的第三代士大夫阶层,更是在文物准新变化的社会***旗帜的同时,努力发掘佛教的众生平等、天我净土等学说,为其社会理想服务。维新变法过程中佛教思想之所以会为广大知识分子中***者所接受,所发挥。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四点:一、***重要有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民众的道德责任感。章太吴曾明确地提出:非说无生则不能去死心,非破我我所则不能去拜金心,非淡平等则不能去奴隶心,非示众生皆佛则不能去退屈心,非举三轮清净则不能去德色心,二、佛法教义中众生平等的观念。便于进一层发挥出***的结论。维新变法的***者曾用众生平等的观念谁两方启蒙思想家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合理性,为推翻宗法专制等度提供舆论依据;三、大主佛教以普渡众生、利益众生为其宗旨,这一宗旨重在由出世转换到重在入世的基点。因此,以佛教救世,利益众生的观念被直截了当地为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服务;第四、由于清廷与正统儒子在历史上对佛教的压制,在生存环境上和心理倾向上使佛教与反清***有着天然的一致处。
自虎门销烟到五四运动,八十年中,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烈维新变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其中,辛亥***的爆发,为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国制以最沉重一击。在其中,佛教扮演了社会进步润滑剂的作用。不仅士大夫层在发挥佛教教义而为社会***服务。而且,向以出家出世为准论的僧人,也如敬安长老所说的:我虽学佛未意世,摆在中国社会与大乘佛教面前的近代化任务,即使是志在忘世出家的僧人,也是无法回避的。月霞法师曾应邀赴日,在留学生中讲经说法,华山、意周、曼殊、栖云等直接卷入了反清***、铁岩和玉皇法师分别组成了僧军参加辛亥***。特别是宗仰法师,与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邹军等***者过往甚密与***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交谊深厚。中山先生在与其交往中,对佛法的了解除日益深刻,曾根据佛教的社会功效为:佛学之理,使上着精研而无穷;佛之戒律,使下愚警觉而易入。世间世出,彻上彻下,义极圆满。
八十年前的一九一九年,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等赴京请愿,要求废止袁世凯政府所颁布的以独裁、专制和蛮横、无理而臭名昭著的《管理寺庙条例》这无疑与五四运动相呼应。嗣后,一九二○年《海潮音》杂志的创办,提倡人间佛教,力主教制改革,开辟了佛教近代的新阶段。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佛教的近代化趋势,以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为起点,可以说是一波才动万波随。太虚大师的盟说圆瑛法师以及谛闲、印光、虚云、淡虚等法师相继以自己的呼声和行动对中国佛教近代化趋势予以推动。特别是圆瑛法师以弘传《楞严》为主旨,融合各宗,与应慈、兴慈、太虚等法师一起在沪上弘法,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城市化进程,盛极当代的都市佛教即起始于上述的各位大德。
一九一九年,太虚大师曾与欧阳竞无居士有一次很诚恳的晤谈,这可谓是出家众与在家众富有文化氛围的高层次会晤交流。自此以后,中国佛教界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僧,都将注意力投入于佛教的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兴办。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上海佛学书局都相继成立。《海潮音》、《内学》、《中流》、《世界佛教居士林刊》等杂志在全国发行。同时,一批高僧大德以其卓越水平、脱俗风范、严谨修持、护法热忱、渊博学识,在佛教界广大信徒和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广大教卦在大德的爱情怀和胆识的感召下,积极投入于抗日救亡运动,将自身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可以这么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旋律,始终是爱国与爱教的图融、走入世与出世的结合。
一百多年来,中国佛教的历程,是与中国社会城市化历程相伴随的。佛教的命运也是民族的命运休感与共的。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空前激烈的二、三十年代,大乘佛教入世救世的精神在佛教界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在中国社会民众变革主张,要求进行教制改革;而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式微和官僚资本的勃兴,依附于民族资产阶级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城市佛教也受到了重创逐步趋向于一盘散沙。
新中国的建立,随着中国佛教协会和地方各级佛协的成立,广大佛教徒终于有了自己可以信赖的组织。社会主义社会,为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图融结合。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基础。而国家主权的完整社会的日益稳定和繁荣,为庄严国土、利尔有情的佛教理想的实现,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今天的佛教界青年法师、居士,要站在高度,回眸二十世纪佛教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佛教与祖国荣辱与共的血肉关系,自觉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龙婆坎崇迪,龙婆坎2475崇迪佛,近代僧侣龙婆坎龙婆坎是泰国佛教近代著名僧侣,曼谷地区寺庙瓦帕能的老一辈主持,龙婆坎是泰国五世皇时期的著名僧侣,深受皇室尊敬和爱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20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