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佛教双手合十背后含藏的宇宙万法

佛学知识 2024-05-28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寰宇,人体一小寰宇,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能浅看合掌之礼。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联结合作。

手握拳或者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处。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联结。又,十指合于心口,表示诚恳诚意,所谓十指连心。再者,日常平凡十指狼藉,代表狼藉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一心。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一心不乱、一心皈依。

二、合掌时,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这样,两掌之间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们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种,若是紧闭掌心而不留闲暇,则沦为外道,来生则生于无佛之地,不会闻三宝之名。

三、合掌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示竖穷三际,指时间;而掌背略鼓,向横向成长,表示横遍十方,指空间。这样,宇宙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一心。佛菩萨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又能于念顷游步三界及遍游一切佛土,正说明佛菩萨于时空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不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什么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权,越多越好,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嗔。还有,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现在,双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器械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是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度众生。

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聪明德相,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等于分别,以阁下手代表。执著等于坚持分别,有我执与法执,也用阁下手代表。阁下之相是假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阁下,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平等一如。妄想执著既除,如来德相便显现。

六、合掌又称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示十法界归于一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平等,又表摄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示以恭敬心赡养十方佛菩萨,并摄取十方佛国的功德,肃静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见面,合掌称一声阿弥陀佛,等于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合二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同宣净土窍门(合十方为一)。

九、合十于心口,表示我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聪明、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等十种。又华严十道教、普贤十愿王,都表圆满之义。所以,双手合十,即表示能圆成佛果。

十、本师释尊,左面有目键连,是神通第一。神通显示聪明善巧,通晓无碍。只有解了世出世法,才能安闲,故表解。右边有舍利弗,聪明第一,聪明由戒、定而生,有聪明又能择善而行,故表行。阁下相合,即表解行合一。又,文殊、普贤是释迎如来之二胁士,文殊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是一切如来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双修。同样,阿弥陀佛左胁持为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聪明善巧、通晓无碍,属解;右边为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接踵,得三摩地,属行。阁下相合,照样解行合一。左手多静,主解,右手多动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这样,才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长邪见。解而不可,增长无明,如纸上画饼。《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十一、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自觉而不觉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觉他而不自觉,恐力所不及,惹人入邪路。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趣于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十二、阁下手分别代表愿和行。有大愿而无大行,便成空愿、虚愿。无大愿而行,则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愿启行,以行证愿,才能圆成大愿。

十三、合二为一,代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禅净不二,净密不二,方法不合,本质相同,目的相同。贵在一门的深入,一修一切修。

十四、阁下合为一体,代表不二之理。烦恼与菩提不二,自行与化他不二,自佛与他佛不二,性与相不二。

十五,阁下相合位于中位(胸口),代表安闲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

十六、一切物品赡养佛像,主要都是用来启示我们若何修持的。诸赡养中,法赡养最。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说了七种真正的法赡养。在圣像前诚恳地合掌,仰慕佛德,依佛知见而行,才是上等赡养。所谓合掌以为华,身为赡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身体就像一个盘子,而双手合掌就是盘子里的一朵花儿。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了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花开结果,等于菩提。

 

更新于:3个月前

  • 林国良: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

    一独立人格的培养,应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既是佛教教义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从佛教的教义看,大乘佛教主张众生本性平等,众生与佛平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 赵朴初居士谈佛教文化艺术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 李向平:生活禅与人间佛教的“第四个传统”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 李向平:佛教信仰合法性质疑——从少林寺接管昆明四座寺庙谈起

    佛教信仰合法性质疑——从少林寺接管昆明四座寺庙谈起李向平在中国当代宗教之中,佛教可谓是最能得益于改革开放者也。官方放心,社会热心,信众倾心,僧人开心。旅游、庙会、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 乐崇辉:人生佛教导致弥勒净土的必将盛行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 中国古代家具与佛教渊源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佛教文化的输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 嘉木扬.凯朝:时轮金刚文化艺术对佛教中国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 佛教中十方佛都包括哪十尊佛?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

    佛答时间:2024-09-13

  • 金易明:五四运动前后佛教近代化趋势窥豹

    今年五月四日,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无疑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则是对于传统中国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 周齐: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

    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周齐斋田是寺院的一个基本生资来源,不过,并非佛教寺院经济的唯一内容和形式。曾几何时,佛教寺院还被允许从事一些商业经营。尤其是"长生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9

  • 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

    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9

  •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后记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 百年佛教之谜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 佛教小故事: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

  • 佛教小故事:自了汉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参,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同参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

  • 香与佛教养生

    香与佛教养生一、 香为佛使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阴身出香,古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9-05

  • 楼宇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 南怀瑾: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一、宗派的没落自十七世纪的中叶,清朝入关以后,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为了笼络蒙藏地区边疆民族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 佛教的精髓不在寺院,也不在书本。【索达吉堪布】

    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包括在经律论三藏中,证法包括在戒定慧三学中,我们应当发愿善能辨别这些佛法。当然,我们不仅要善能辨别佛法,还要真实获得佛法,并且要为众生作

    文殊花开时间:2024-08-26

  • 积极向上的佛教

    一、佛教不是迷信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神灵的国度。因此,在中国人观念中,神祇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只要是人们最渴望得到、而又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8

  •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相信,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妄称自己是圣人)等的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均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

    佛答时间:2024-08-18

  • 花与佛教有哪些联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鲜花都是最能表达情意的礼物花和佛教也有着很深的因缘佛教中的十供养中以香、花最为普遍在佛案前的供桌上也常摆上鲜

    佛答时间:2024-08-18

  •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这四个字。不过,除了出家众以外,知道“大雄”是什么意

    佛答时间:2024-08-18

  • 佛教礼仪中“四威仪”的含义是什么?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佛答时间:2024-08-18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佛教所说的‘业’是怎么回事?

    佛教所说的业是怎么回事?佛使比丘答:许多西方人写了很多谈论佛教的书,他们对讨论业与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为傲,但他们在每本书里对这方面的解释都十分错误。那些西方人公开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 知道佛教修行基本理性,判断正说邪说

    知道佛教修行基本理性判断正说邪说【正信佛说,不入邪见】——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4

  • 佛教小故事: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国各名山丛林,参话头,习禅定,又经历十二年之久。二十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4

  • 佛教小故事:禅味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3

  •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3

  • 佛教小故事:一切皆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侍者沙弥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3

  • 觉醒法师:上海佛教界四川救灾的经验与启示

    上海佛教界四川救灾的经验与启示觉醒中国宗教界,历来具有开展社会慈善事业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代社会的继承和发扬,不仅提高了宗教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而且,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1

  • 佛教基础你知道多少?

    【三毒】:贪、瞋、痴。【三学】:戒、定、慧。【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

    佛答时间:2024-08-09

  • 运用佛教的智慧 对治生活的贪嗔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 佛教施食的感应

    在修行佛学的过程中,施食时能够帮助我们修行和增长福报和功德,因为布施也是一种修行,而且施食就是布施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布施增长对其他事物的了解并增加多方面的智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07

  • 本源法师:世间的聪明与佛教的智慧有什么区别?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 星云大师: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人死亡的一刻究竟是什么时间?脑死,但心脏还在跳动,他还没有死;心脏停顿了,但身体仍有温度,也还没有死亡。一条蚯蚓,我们把牠断成两截,牠两头都在跳动;生命是一个,究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01

  • 惟海法师:共不共与佛教禅法特色的关系

    昨天的知识内容是关于禅法的基本类型,最有价值的是区别了静息型的禅修与念力型的禅修,区别了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制感型的禅修与觉观型的禅修二者比较,佛教似乎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0

  •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一)勤劳“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 悟殷法师:记《中国佛教史略》之特见——真空妙有与真常唯心(节录版)

    壹、前言民国三十二年,印顺导师和妙钦法师合著的《中国佛教史略》,可说是中国佛教史的的纲要书,短短的九十余页,提纲挈领地解析印、中佛教思想流变的过程,中国佛教各时代,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6

  • “圣境印象”展印度佛教艺术

    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昨起在上海博物馆举办,91件展品全部来自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该馆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展览将延续到明年2月2日。本次展品包括佛塔、

    禅茶展会时间:2024-07-23

  • 湛如法师:中日韩佛教的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当今世界正日益变为一个地球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许多利益的同时,各种全球性的危机也日益突出。本文作者湛如法师,现任中国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1

  • 论佛教戒酒,饮酒带来惨烈报应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据《俱舍论》卷十四载,酒有三种:由米麦等谷类酿成的穴罗(梵语s1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6

  • 八大佛教圣地事迹简介

    在印度佛教遗迹中,素有“八大圣地”之说,佛陀一生行化、慈悲度众,所在八大处所,后人建立八大灵塔,此八处记载于《八大灵塔名号经》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以下一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5

  •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2

  • 阐教中入了西方教的神仙的佛教原型

    阐教中入了西方教的神仙的佛教原型上次说了阐教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和惧留孙的原型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和拘留孙佛。阐教中副教主燃灯道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30

  • 高僧揭示「家暴」背后的因果

    高僧揭示「家暴」背后的因果前言:今天有一个事特别火,网上舆论也很多,就是有一位网红被她前男友家暴的事情,从世间法角度我们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小编也有朋友曾遇到过类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6

  • 菩提法师: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

    前言眼下,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话题,较为流行。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或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国际互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5

  •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释照光法师第四 优婆塞菩萨戒篇一 释题目[优婆塞菩萨戒][优婆塞]指在家之男性佛教徒。又有音译为乌婆塞、伊蒲塞、伊婆塞、乌波索迦、邬波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