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爱孩子你爱对了吗?怎样为孩子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

学佛受用 2024-04-04

朋友姐姐的女儿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做母亲的自己也几近崩溃,特来向我咨询如何走出困境。

朋友的姐姐是个大美女,姐夫是个老帅哥。姐夫多年沉迷于炒股,家里的积蓄、房子都赔光了,而且十几年来无所事事,一家三口人的开支全靠姐姐一人的工资应付着。由于没房子住,他们一家就吃住在姐姐的妈妈家,省下的钱,主要花在孩子身上。孩子毕业后,姐姐托人,花钱将聪明漂亮的女儿安排到一个很好的国营单位工作,每月工资 6 千多元。还找到了家庭条件较好的公子哥做男朋友。为了避免因家庭条件悬殊被人小看,姐姐又节衣缩食,为女儿贷款买了一辆 20 万元的大众轿车。

可好景不长,女儿上班不久,由于遭受失恋和单位主管排挤的双重打击,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而无法工作。姐姐不能忍受含辛茹苦培养大的孩子落得如此下场,也几近崩溃。

一个家庭遭此不幸,原因何在?女儿失恋,原因何在?被单位领导排挤,原因何在?

分析这家人的遭遇,正应证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科学道理:丈夫赌博、好逸恶劳的因,招致了家庭衰败的果;母女贪慕虚荣的因,招致了女儿因择偶方向偏差而失恋的果;女儿从小娇生惯养的因,招致了在单位上因不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而带来的被排挤的果;而溺爱孩子的因,招致了母亲因孩子得病而自己也得病的果……

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往昔的无量因果。这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一切皆因果。因果不是佛或上帝创造的,它是普遍存在于宇宙和人生的铁定规律:往昔的因能感得今生的果;今生的因能感得当生或来世的果。

因此,我们往昔和今生如果能够与人为善,就会感得他人对我们友好;能够关爱别人,就会得到别人关心、爱戴;能够施舍救助他人,就会在我们困难时得到他人的无私帮助;能够宽以待人,就不会受到排挤,而且会享受别人的宽宏大量等等。而这一家子,在生活态度,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从小的教育方面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放眼当今社会,这种家庭比比皆是。多少家庭唯“孩”独尊,溺爱娇惯、一掷千金,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其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需求,目的就是想让孩子过得更加幸福、快乐,然而世上又有多少人明白:人的福报不离因果,并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往昔、今生修来的呀!

那么,作为家长,究竟该怎样做才是真正为子女铺平通往幸福、安康的康庄大道?

一切都应该从孩子小时候的因果教育着手!

应该好好学习一下香港的教育模式了。

在我国大陆,从学校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分数;从家庭看,多数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乐于倾其所有来“供养”孙子孙女,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尽量满足。孩子成了全家的“大王”、“皇帝”,而爷爷、奶奶则成了仆人。然而在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严重缺失;香港不同,孩子上幼稚园三年、小学六年,教学是从感恩开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以及生活、生存技能。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香港的绝大多数孩子,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不敢抵触顶撞半句; 走在马路上两个学生不小心相撞,双方都会说声“对不起”、“没什么”;乘地铁,学生为老人让座;在公园偶尔碰到垃圾,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会随手捡起来.......

由此可见,大陆的孩子和香港孩子所受的教育存在天壤之别,所种的因是决然不同的:一者,注重世间散慧的因,忽略福德的因;二者,世间福德与智慧的因双种。因不同,将来感的果也绝对不同。

另者,福报是自己培植的,也是自己损减的。以前,有人供养太虚大师一颗洋参,太虚大师觉得无福报消受,就把它转送给了炎虚大师。有人送给弘一大师东西时,弘一大师也是如此的送给别人,包括药物。如果为人父母的能明白这个“培福”“惜福”的道理,还会把爱孩子的重点放在溺爱娇惯上吗?还会担心因孩子与男朋友家庭条件悬殊,而举债买车寻求“平衡”吗?还会在对待老人和孩子问题上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吗?

亲爱的家长朋友,该清醒清醒了!爱孩子,请从明信因果、惜福培德的教育理念入手,引导孩子去乐于付出,善待他人吧!

更新于:8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