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智慧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
释果宁
头脑是国王,心灵是皇后,本能是仆人
当我们知道了人生的痛苦烦恼来自于对五欲的执着,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到执着其实是不可得。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因为执着于五欲,反而难以看清生命、生活的本来面目,被眼前如流云一般的浮华所麻痹,再也难以找寻人生的真谛。
千万不要以为得到了金钱名利就是快乐,要知道,一切你能看到的,能摸到的,却不是长久的。今天你得到了,可是转眼之间,这些物质财富又到了别人手中。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呢?那是一种心灵的富足。
要得到真实的、永恒的快乐,其实要比得到那房子车子容易得多!因为心灵上的喜悦只在于你的一念之间,可是现在的人们,似乎流行着一个词郁闷,似乎觉得郁闷是一种时尚的情绪。可是,用你真实的情感去想想,是喜悦让人舒服,还是郁闷让人舒服呢?我想大家都不会选择后者。很多人说,现在这种紧张压抑的生活状态下,哪还有什么让人喜悦的事儿呢?怎么没有!就拿一天之中的点点滴滴来说,就有让人无尽喜悦的事情早晨起床,家人为你准备好了油条豆浆,和那些没人照顾甚至没有饭吃的人来说,这不是幸福么?你去上学或者去工作,你可以得到知识和报酬,不要说这是无奈、是劳累,相比起那些没有学上的孩子和那些奔波求职的人来说,这不是幸福么?傍晚回到家里,守着温馨的灯光和家人共叙天伦之乐,和那些在寒风酷暑中流浪的人们相比,这不是幸福么?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能够盖着温暖的被子入梦,这也是很幸福的啊试着把烦恼的事情抛却,试着把每一件细小的幸福扩大,那么你的精神财富就真是用之不尽了!
然而,获取心灵上的富足又是那么的困难,有的人终其一生,为了财富劳碌、为了名利奔波,最终他虽然在物质上称为了一个富翁,可是他却并不快乐。他的一生都在感叹,为什么我不快乐啊,为什么我现在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了,可是心里却那么空虚呢?问问自己,你为什么不快乐啊?因为你把你自己的心全都放在了你所追求的那个东西上了。你的心里只有你所谓的目的,你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别的事情。做生意的赔钱了,心里便升起了无限的焦虑烦恼,时时刻刻盘算着怎样进行下一步的投资,怎样扭亏为盈;做官的降职了,心里便升起了无限的惶恐不安,左思右想是哪里做错了,要怎样把失去的地位挣回来如果短短的人生中,你所盘算的都是这些事情的话,那么你怎么能快乐呢?
我们应该认真地自省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迷失了自我?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痛苦烦恼?我们的内心是怎么样被撕得四分五裂的?
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些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便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来自我治疗,解除心中的苦闷。
我们人类所有行为的动机,归结起来,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头脑,第二是心灵,第三是本能。
当我们提到头脑、心灵、本能的时候,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有什么啊,这很容易理解啊,其实不然。你真正理解当你行为处事的时候,是哪一方面在支配你么?你真正了解头脑、心灵、本能所带给你的真实感受么?如果你要了解你是怎样迷失了自己,你是怎样分裂的,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这三个方面分别代表着什么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我们提到头脑,总是会想到一个人聪明与否,想到一个人的智商高低,想到头脑所储存的知识,想到逻辑判断里以及思考力。头脑所带给我们的是理性的判断,是我们生活中众多信息的储备和积累,也正是头脑指导着我们理性的生活。
心灵不同于头脑,它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用来判断的。心灵是感性的。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行为处事的风格、习惯都来自于心灵。同样,我们对于某件事物、某个人的喜恶都是因为心灵最直接的感受。心灵所具备的是情和爱,它反映的是我们最直观、最真实的想法。心灵的感受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情商的高低。
本能属于什么呢?套用古人的一句话,就是饮食男女。简单的四个字,就基本概括了本能的含义。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最全面的,比如,当我们在受到威胁时所做出的一些举动,也是本能的范畴。本能可以说是人们下意识的反映,着重于生理上。
在西方的一些学者看来,重视理性思考的人,重视头脑的人,是高等的人;相对的,一味追求本能,重视欲望满足的人是低等的人; 而处在头脑和本能中间的,用心灵来面对一切事物的人是情绪化的人。
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有三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就是我们的本能。本能是人们最直接最原始的一面,是人们作为一个生灵而天生具有的需求和欲望。这是人与动物共同具备的,也可以说是人在进化过程中还未泯灭的甚至无法消除的兽性。人的本能的面孔,也是一张写满了欲求的面孔,这张面孔往往是我们不愿意拿出来示人的。世间的人大多如此,越是欲望强烈,就越是隐藏得深,人们在以本能面孔出现的时候,往往是在黑暗之中,不愿让人察觉,不愿让人发现。似乎本能的欲望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人们习惯了把本能的欲望在暗地里进行,尽量不将其暴露。
所以,本能的面孔是非常隐秘的。
第二副面孔就是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情绪化的一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情绪化的面孔时隐时现。有些时候,情绪会控制的好一些,可有些时候,情绪又是难以控制。心灵是最难以捉摸的,它不能像头脑一样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去判断。每个人的感受力不同,有些人的心灵比较敏感,可能会比较多的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可能感受力不太强,或者他的头脑又常常压制着自己的心灵,所以可能会比较少的显露出自己的情绪。
所以,心灵的面孔在我们生活中是时隐时现的。
再来看这第三副面孔,就是我们的头脑。头脑这副面孔,唯恐表现不及。头脑代表的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的才智,聪明才智当然要展示在众人面前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头脑灵活的人往往比心灵丰富的人要有市场。做家长的,喜欢头脑聪明的孩子;做老板的,喜欢头脑灵活的职员所以我们的环境教育出人们要积极地展示自己头脑的这副面孔。
这三副面孔,包含了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源,我们每个人也不断的游离在头脑、心灵和本能之间,不断地转换着这三副面孔。
如果让我们给这三副面孔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以把头脑称为国王,把心灵称为皇后,把本能称为仆人。国王、皇后和仆人只有各司其职、互相扶助,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平衡。
由此,我想起了《进化论》的作者,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在自传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在青少年时期,非常喜欢音乐、绘画和诗歌。这三者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愉和喜悦。然而当我埋头在大量收集来的资讯中,要去找到进化论的普遍定律时,我丧失了对音乐、绘画、诗歌的感受力。丧失了这种感受力,我就丧失了人生的快乐。
达尔文的这一段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当头脑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当人们过于重视头脑所带来的严谨的知识的时候,心灵就被禁锢了,心灵的感受力就弱化了。如达尔文所说,音乐、绘画、诗歌是出自心灵的艺术,不仅是由心灵生出的,更是需要用心灵来体会的。艺术是感性的,是不被理性的条条框框束缚的,也是自由的,所以心灵的感受能够给人带来喜悦。但是,当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生物学家,去著书立说,去寻求论据的时候,他就完全进入了头脑的世界,一丝不苟。当一个人习惯了用头脑了看问题,用理性来思量一切事物的时候,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欢乐。
不幸的是,这正是现今人类的写照。当下的人们,大都只重视头脑的能力,而忽略和心灵的重要。正如这个国王,他失去了皇后,也没有了仆人,那么他该是怎样的一个国王呢?他势必失去了一切生机,他的生活一定枯燥乏味。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总是让人感觉得有点冷冰冰,人与人之间变得愈加冷漠,为什么会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人们太过重视头脑的发育,我们只知道用头脑来解决问题,不知道用心灵去感受人间冷暖,也不知道去合理的满足自己本能的欲望。事实上,一个纯理性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冷酷的。试想,如果我们的人生中,只有头脑这个国王在高高的宝座上指点江山,而下面没有皇后、仆人,那该是多么凄凉与孤独啊。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柳胜,字平之,卯金乡人。他居然混上一名官职,便在当地妄以权势独断独行,其本性贪婪凶恶,只要能捞到钱财,就算亲戚也毫不留情。恰又遇上殷述庆这个贪官到这地方来到任,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2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则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
布施功德时间:2024-10-11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不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分析中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思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得跟师父,一个师父一个师父学,跟好多的佛,学了很多,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是要经过学的。犹如在暗室中有宝,不能见暗室里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高贵的心灵是不沉的方舟 像行驶在滚滚江河里的航船无法躲避浊流和漩涡一样,我们的心灵在现实的生活里也无法躲避庸俗的缠绕;曾经有多少燃烧着渴望卓越之火的灵魂,却在人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16
16.变成大鱼的国王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教化众生的时候,有一次,阿难尊者在法会中站起身来,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当初您在鹿野苑中,初转*轮的时候,首先为五比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时间:2024-09-14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酒吧摆艳遇佛形似男女双修:抱的不是女人是智慧[图]近日,一则丽江一酒吧摆价值千万的‘艳遇佛’引游客疯狂抚摸的网帖炒热了丽江古城一酒吧里的一尊佛像。丽江本就以艳遇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我希望你们能正确了解禅修方法,因此在禅修前,了解一些有关禅修准备事项很重要。巴利文经典中提到了这些准备事项,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观想方法。第一是礼敬佛、法、僧,并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
佛答时间:2024-08-18
智力与智慧智力和智慧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似乎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个意思了。其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待我慢慢道来方之此言不谬。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学中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1 我们学佛,求智慧、求福德重要。学佛学什么?就是求智慧、求福德,佛陀教育就是教这两桩事情。2 福德的根源是孝亲,智慧的根源是尊师,对父母没有孝心,这个人没有福报;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3
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2
心律法师: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猴子怎样变成人——直立行走,钻木取火,创造繁荣;第二部分描述——人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1
国王和天帝释从前有个国王,对百姓非常仁慈,心里常常想着百姓的疾苦。每次他出去巡视,都在车上满载着衣服、食物、药品等,用来接济那些穷苦和有病的人;看到死者,他总是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08
買智慧人生要如何才能快樂幸福呢?是擁有財富、美貌,還是地位、名聲?佛典裡有一則公案──有一個國家很富有,擁有全天下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國王卻仍然感到不快樂,因為他想要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05
第四章 正宗分在第二章中已将序分的证信序和发起序诠解,从本章起讲正宗分。一、说净土因果:1、长者发问: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度众的智慧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佛陀与五百比丘僧于摩竭国界边缘的一片树林下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7
在学问上,道学是一门底蕴强大的知识体系。其中,主张的思想,运用的法术,都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在如今纷扰的世界里,想要恢复一片清静无为的内心净土,可能大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5
国王变农夫 在印度,有位国王去看一位明师,一位修成佛法门,而且能无所不在的真师。因为有很多人跟他讲,去看一位在世明师我们会得到很多福报,转变我们整个因果,生生世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1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无法入道。说到这里,我就感慨很深!现在大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05-29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户姓邢的人家,很有名气。这家人家有名气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家有一个治眼疾的祖传秘方,谁要患了眼疾,到他家抓付药,吃
因果报应时间:2024-05-21
编 辑:广缘佛说:你之所以活得痛苦,是因为执念太深!佛说,人生一切苦难起源于心,要想脱离苦海,唯有修心。佛说:人的痛苦是因为太多的欲望每当读到这些冠了“佛说……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11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话说宝德后听了葬蚁之事,将妙善公主教训了一番,她一边连连称是,一边待娘娘住口之后,便又接看说道:‘母后有所不知,蚂蚁虽然是微小的虫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08
走下讲堂迈入佛堂,治愈了我的抑郁病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期望人生的完美无缺,所以总是竭尽所能地把工作生活做到极致。但工作的顺畅和圆满并未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心灵满足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2
皇后的约定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处留的地方,城中住着一位名叫优陀羡的国王。国王长得威武英俊、聪慧豁达。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娇美、举世无双,并且生性善良、温柔贤淑,深
女性的故事时间:2024-04-20
职场是看不见销烟的战场,胜利者摇旗呐喊,失败者韬光养晦,蓄意再战。你失意来我得意,你败一局我胜一局,无形过招从未停止,如此攻心计的上演让在职者身心疲累,让管理者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8
智慧之眼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法句经卷上世俗品》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世俗无
消除烦恼的方法时间:2024-04-15
四下 十二 买智慧从前有个国王,派大臣出国去求宝。求什么宝? 大臣问。我们国家里面没有的东西。国王答。大臣跑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找不到一件自己国家里面没有的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钢筋水泥的森林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愈加冰冷生硬,激烈残酷的竞争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物质上飞速的发展使我们变得无所适从。《
拈花智慧时间:2024-04-05
当年,克里斯朵夫·李维,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然而,1995年5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原来,在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31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与人斗争、计较,寿命长只是累积更多恶业罢了。频婆娑罗王去精舍拜见佛陀时,人民看到国王来了都起立欢迎,只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7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佛身颜色: 白色代表意义:自性清净净土名号:色究竟土所转烦恼:无明烦恼所净五蕴:色蕴所成佛智:法界体性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