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修行之道 心离贪欲

精选文集 2023-08-07

心离贪欲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是为五。”

世间的人贪著五欲,就像烈火烧柴,永远不能得到满足。所以,佛陀教示弟子要“少欲知足”。

过去有一个爱财如命的富翁,虽然家财万贯,可是他仍然非常悭吝,他一生最得意的,就是自己善于料理经济钱财,不曾损失过一文一毫。后来他死了,他的儿子念及父亲生前一向节俭省用,于是办理丧事就一切从俭,不敢铺张。

入殓的那天晚上,大家看到富翁的右手露在棺木外,伸出两只手指,无论怎么弄都放不进去,结果还是大儿子聪明,将二弟喊来,然后向亡者说:“老爸!你伸出两只手指,是要叫二弟来守灵吗?现在他来了,您老人家安心去吧!”

话说完了,亡者的手依然如故。大家没有办法,只得再将二妹、二姊、二叔、二伯、二姑等等,凡是排行第二的都请过来,可是老人家的手还是不肯伸进去。最后他的老妻进到灵堂,想了一想,才恍然大悟,对大儿子说:“赶快!把灵前的腊烛吹熄一枝,你老爸说点两枝太浪费了。”

大家照著去做,把灵前的腊烛吹熄一枝,老富翁的手这才收进了棺木里边。

世界上像这位死不安心的老财奴,不知有多少?很多人视财如命,以为有了钱,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终生劳碌,积聚金钱,贪求一切。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讲,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试看:社会上所发生的罪恶之事,有哪一样不与贪欲发生关系?简单的说,贪欲是因,斗争是果,斗争是因,苦恼是果,世间上很多斗争、烦恼和痛苦,都是由贪欲而来,所以我们应该远离贪欲。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地方,有很多猴子,当地的人用一套非常特殊的方法来捕捉猴子。他们先拿一个椰子,将椰子打一个洞,洞的大小只能够容纳一只伸直的手进去。然后,他们将一些花生放在椰子里,再把椰子放在猴子时常出入的地方,并且在椰子四周又撒了一些花生,随后躲了起来。等到好奇的猴子经过时,它首先会吃地上的花生,接著很容易地发现到椰子,而且看到椰子里装了很多花生。猴子为了取得花生,它把手伸进洞里。可是,伸直的手进去洞里,握著花生以后,就变成拳头,无法缩回来了。它的手卡在里面,挣扎著并且用力的拉,却无法拉出来,它大声的喊叫,愈来愈焦急不安。其实,猴子只要放下手中的花生,就获得自由了。但是,它并不那么做,最后当然猴子就被捕猴的人捉住了。同样的道理,众生就像那些猴子一样,一方面想从烦恼痛苦中得到解脱,一方面却是不愿放弃贪欲,因此就一直陷在生死轮回中。

佛经上说:“诸苦皆从贪欲起。”众生的欲望永远是无穷尽,而物质的满足却是有限量,所以贪欲的人往往会失望,结果就由贪转嗔,乃至结冤,种下恶因,变成无边的痛苦。如果我们想身心清净,家庭幸福,远离苦恼,那必然要减少欲望,断除贪欲,少欲知足,多作施舍,多多行善,这样才是得到财物自在、福德自在的正因。

更新于:2023-08-07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