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我们继续学习蕅益大师的五重玄义,昨天讲到第二个部分辨体,蕅益大师判这部经是以自性三宝为体,昨天跟大家报告了大师分「就事而论」和「观心而论」这两个角度来论述。昨天就事上谈辨体,今天我们来看观心辨体。「次观心辨体者,只此众生现前一念知觉之性,非内非外,不在中间;非过非现,亦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先看到这里,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谈自性,本经它的体是自性,也是实相,所以这是一部大乘经,不是小乘经。大乘经是以实相、以自性为体的,从观心这个角度来看,它只此众生现前一念知觉之性,这众生是一切众生,包括你、包括我,就在我们这现前一念知觉之性。这个知觉之性就是真心,一念真心,真心只有这一念,如果有二念、有三念,这就不是真心,就落到妄心里面。所以永远都是一念,所以称为一念知觉之性。这自性的功能有见闻觉知,这是它本来的功用。
自性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不可说不可说,老子《道德经》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桩事情本来是说不出来的。佛把这说不出来的这桩事用自性来代表,除了用自性以外,还有真心、真如、本性、佛性、法性等等很多名词。这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目的就是让我们离开对名词术语的执著,这叫离名字相。
自性非内非外,不在中间。《楞严经》里面阿难尊者想找心在哪里,佛问他心在哪里,他找,说内、说外、说中间,讲了七个地方,佛都否定了,这是《楞严经》讲的七处徵心。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没有一个方所。说有个地方,这就是变成有限了,那在内就不在外,在中间就不在两端,不能说内外或者是中间。这是在空间上讲,自性是遍一切处,无所不在。在时间上讲,非过非现,亦非未来,不是过去,也不是属於现在,也不是属於未来。过去、现在、未来,那是从时间上讲,自性超越时间,所以说不上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那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自性当中,所以它是超越时空。非青黄赤白,是它没有颜色;非长短方圆,它没有形状,所谓无形无相,我们六根没办法接触得到。就是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子嗅不到,舌头尝不到,身体触摸不到,连我们的意念都想不到。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缘不到自性,但是它又无所不在,所以佛赞叹这是真空妙有。说真空,是讲它的本体空寂,六根接触不到;但是它又是宇宙的本体,能现万有,宇宙是它变现出来的,叫妙有。竖无初后,横绝边涯,这是讲它超越时空。初后是从时间上讲,没有时间;边涯是从空间上讲,它没有边际的,无穷尽的。现在的科学家也都能承认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的错觉,它不是真实的一个概念,是人感受上的一种错误的感觉。佛教讲这是妄想,有妄想,里头才有时空,妄想跟错觉非常对应,妄对错,想对觉,你看跟科学家讲的是一样的。
底下又说,「欲言其有,则毫无朕迹,欲言其无,则不可断灭」。这是讲它非有非无,你说它有,它又没有任何的痕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形状,没有一个颜色,六根接触不到。可是又不能说它没有,说它没有,自性却不可断灭,它是真常,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自离诸戏论,但因觌体自迷,虽久积沉迷,然终无减缺,是名佛宝」,这是讲佛宝。佛宝是什么?即是自性,这里面是离开一切戏论。什么是戏论?能说出的话都属於戏论。道可道,非常道,能道得出来的已经是戏论了。所以这个事情古德告诉我们,必须是要离言绝虑,离开言语,文字更谈不上了。连我们的思虑、我们的意念都不能够存在,你要有思虑,你就没办法见到自性。必须放下我们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才能见到。
我们人人本有自性,跟诸佛平等的,那我们为什么现在见不到自性、得不到自性的受用?原因在於这里讲的觌体自迷。觌就是看见,见到了体,却是迷失了。其实自性无所不在,你看看祖师考验学人,学生要是见性了,师父就问他:自性在哪儿?随便抓住一物,「这就是自性」,随拈一物就是。为什么?自性无所不在。那见到性的人,他在任何一物上都见性,凡一切相不离自性。可是迷了自性,眼前看到的种种,这是相,看不到性。久积沉迷,时间久了,妄想分别执著日益加深,愈来愈沉迷於这些幻相当中,见不到自性。虽见不到,但是自性没有动摇过,没有增减,更没有缺失。失去自性是迷失,不是真的缺失,你迷的时候,它还完完整整的在,只是我们迷了,看不到。所以从自性角度上讲,这是佛宝,这是自性佛宝。
下面讲自性法宝,「现前一切十界依正诸法,皆此介尔心中之所显现。如彼梦中所见诸法,终不离於梦心。现前诸法,亦复如是,虽妄谓在我心外,各各实有,而实非有。犹如梦未醒时,执梦为实,醒后寻觅,了不可得。如此心中所现十界,不离自心,名为法宝」。这里说的法宝,也是从自性上来说的,现前一切的境界,所谓十界依正诸法。十界是十法界,包括六道和四圣法界,六道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这六道是属於凡夫;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圣人的法界。这十法界依正庄严,依是依报,讲的环境;正是正报,讲的我们本人,也就是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皆是我们一念介尔心中所现之物。介尔是比喻极其微小,念头极其细微,所以称为介尔之心。一有念头就变现出法界,这个念头里面如果有妄想,就变现出十法界;如果妄想里面有分别而没有执著,这十法界里面所现的是菩萨和佛的法界。佛是断了分别;菩萨,高位的菩萨也断了分别,低位的菩萨还没有断尽;如果四圣法界里面分别稍微严重的,但是没有执著,这就现声闻、缘觉法界;如果再带上执著,执著就很严重,那就现出六道。执著里头,如果执著善,变现的是人、天善的法界;如果执著里面带著恶,贪瞋痴的这些念头,就变现出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法界,全是我们这一念心所现的。
所以,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都是我们这念头产生的,这里比喻像作梦一样,你说梦中见到种种境界,这梦境哪儿来的?不是别人造给你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外来的,全都是你这个作梦的心变现的,所以终不离於梦心,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哪儿,拿给我看看?心就是梦境,所以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心境一如,心境不二。我们不仅是梦中如此,现前诸法(就是一切的现象)亦复如是,跟这是没有两样的,所以醒的时候是做大梦,睡著了是做小梦,整个就在梦中没醒过来。我们见到这些境界,以为这些境界是真实的,没有想到境界就是我的心变现的。妄谓,妄是打妄想,以为境界是在我心外,心外还有物,而这些境界以为是实有。其实都错了,实际上并没有。你说在作梦的时候,确实梦到了种种人、种种事、种种物,你不能说没有,他确实看到了。可是你想想它真有吗?
从这一个方面来讲,「如此心中所现十界,不离自心,名为法宝」。这宇宙万有是我们心中所现之物,它没有离开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现象不离自心,从这个方面来讲,这是自性的法宝。这种知见叫做正知正见,法就是自性中的正知正见,你能够了解这个宇宙事实真相,这就是皈依自性法宝。前面讲的皈依自性佛宝,是觉而不迷,觉什么?觉悟自性。
底下讲自性僧宝,「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任颠倒昏迷,分能分所。究竟离心觅法,无分毫法相可得;离法觅心,亦无少许心相可得。即心是法,即法是心,本自和合,不可乖异,名为僧宝」。僧,它有清净和合的意思,叫和合僧。这里从心性上讲,僧宝是说什么?心中所现的万法本自和合,从来没有分离过。你看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我们这个真心变现出来的,真心以外没有东西,这叫心外无法。那一切的现象都离不开心,现象就是心,所以现象以外哪有心可得?像我们刚才讲的作梦,作梦的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作梦的心,梦外无心,心外无梦,只是我们凡夫颠倒昏迷。这个现象就是什么?起了妄想分别执著,起妄想分别执著就会分能分所。
什么叫能,什么叫所?譬如说我看见一样东西,有能看见的我和所看见的东西,把它分为二,这就是分能分所,就有对立了。实际上心性中没有对立,没有能所,能所不二。就好像作梦的能梦之心和所梦之境是一不是二,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这个宇宙也是这个样子,一切宇宙万法就是心,心是能知能觉,宇宙是所知所觉,能所不二。所以,你想要离心觅法,无分毫法相可得,离开了这个能变现宇宙的心去找宇宙万法,找不到。为什么?宇宙就是心变现的。反过来离法觅心,离开宇宙现象去找一个真心也找不到,无少许心相可得。为什么?心和法是和合为一,是不二的,所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它本来就和合,本来不二。乖异就是二,它不可乖异,这是讲自性僧宝。
底下又讲,「此介尔一念心中,圆具如此三宝体性,无欠无余」。要知道,我们自己本人这一念心性圆满具足自性三宝,没有任何的欠缺,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若能观此介尔之心,则能具足一切佛法。故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若不作此观心辨体者,云何名为於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耶?」这是讲到我们一念介尔之心,这一念真心具足一切佛法。佛是觉悟的意思,所以佛法是觉悟之法,你觉悟了,你知道万法唯心,都是唯心所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诸佛正遍知海就是诸佛的觉海,他的觉悟从哪儿来?从心想生,不离我们的心性。凡夫一切境界也是从心想生,只是诸佛觉悟,凡夫迷惑颠倒,所以这种受用就天渊之别,差别很大。
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分析观心辨体,从心性上来辨明本经的体性,告诉我们,本经以自性三宝为体。真正明了这个道理,关键在於我们要觉悟,觉悟自己心性中的三宝,念念不离自性,念念觉悟,这就跟诸佛一样,这才能够称为「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这句是本经的经文,我们从观心的角度去体会,这句话意思极深。常忆父母,父母是什么?就是自性三宝。父母表示能生的意思。宇宙万法由什么来生?由我们心性来生,念念不离心性,这叫做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这是对一切众生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有真正见了性的人,念念不离自性三宝的人,才能够念念中修孝慈,孝养一切众生,慈悲关怀一切众生。
所以明白本经的体性,对於如何修学这个经典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理解愈深刻,修行的功夫愈增上;理解得浅,你修行的功夫一定也就很浅,心量也就小,以为这部经就教我们孝顺父母,只孝顺眼前的父母,自己这一生的父母,那就太浅了。不了解佛真正的本意是让我们由小及大,把心量扩大,一切众生就是我父母,念念不离自性三宝,而孝慈一切众生。
底下就给我们讲第三方面,明宗。蕅益大师判此经以孝慈为宗,宗是修行的方法、要径。明白了这个经的体性,就知道该怎么修。蕅益大师讲明宗也从就事而论、观心而论两方面来论述。我们看,「就事明宗者,戒虽无量,以孝为宗。万行虽多,以孝为首。所以释迦旷劫,常修报恩之行,目连成道,即念乳哺之恩。当知非但成道之后,方念其亲,实因报亲因缘,方修圣道。如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为度母故,发大悲心,生界未空,誓不先成佛道。诸佛菩萨,发心因缘,大率如此」。先看到这里。
佛法一切法门基础就是戒律,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佛灭度之前遗训说到,以戒为师。戒律是无量无边,不仅是佛制定的明文的戒律,像我们现在必须要持的五戒十善,出家人要持的沙弥戒、比丘戒、还有菩萨戒,在家人也有菩萨戒,这些是明文定下来的戒律。实在讲,戒律是包括佛所说的一切的教诫,更广义的说,包括世间一切的法律、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礼仪等等,都属於戒律,所以是无量的。佛告诉我们,戒律以孝为宗,这个宗是它的纲领,你要落实戒律,修行的纲领在哪里?就在於尽孝。万行虽多,以孝为首,菩萨道修六度万行都是修在这个孝字上。世间圣人也这么说,百行以孝为先。所以释迦牟尼佛他无量劫来修菩萨道,修什么?就是修这个报恩之行,就是修孝行,就是在尽孝。成佛就是圆满的尽到孝道,目犍连尊者证了阿罗汉道,你看他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念父母乳哺之恩,要救度在饿鬼道的母亲。这些圣人给我们做出的样子,就是以孝为宗,以孝为首。
不仅是成道之后才念自己的父母,其实念父母、念报恩是我们真正发心修道的因缘。地藏菩萨过去做婆罗门女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造作恶业堕到地狱,发心要救度,你看她也是修大供养,她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虽然佛当时不在了,是属於像法时代,但是供养佛像、供养塔寺,这就是供养三宝,跟目犍连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她能念佛,她这种诚孝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告诉她,让她回去端坐念佛。念佛就是念三宝,念念不离佛号,就是念念不离三宝,所以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她念到一心不乱,将她母亲真的从地狱里超度到天上去了。她因这个因缘发起大悲心,要像度她母亲一样度尽一切众生,众生都成佛了,她自己才愿意示现成佛;众生要未尽,她誓不成佛。这种大慈大愿,都是从孝心而生的。实在讲,地藏菩萨是做个代表,其实诸佛菩萨,一切诸佛菩萨发心的因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都是从孝道而生。所以孝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没有孝道,佛法也就不复存在了。
底下,蕅益大师为我们分析世间之孝和出世间之孝的两种孝的分别。「申此孝义,即有二种,一世间孝,二出世孝」。先讲世间孝,「世间孝有三种,一能尊亲。谓自成圣贤,亦能喻亲於道,如大舜等;又继志述事,如武周等」。世间人尽孝基本上就是这三个方面。第一种叫尊亲,就是使父母能够尊贵显要。那什么人的父母最尊贵、最显要?要自成圣贤,自己要做圣贤,圣贤的父母是最令人尊贵的。还有一种喻亲於道,这是教导父母亲能够修学圣道。像大舜,这是「二十四孝」之首,大舜的父母那是不善,常常虐待舜,甚至千方百计要置舜於死地。而舜凭著他的至孝和智慧,一次一次的躲过他父母对他的虐待和残害,最后用自己的至孝之心感动父母,让父母改邪归正,这是喻亲於道,而自己最后成为圣贤。孔子最赞叹的舜王,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德堪称圣人,他的尊贵,你看他做到了天子,尧把帝位禅让给舜,这是他孝心的感召,这真是让他的父母亲得到最尊贵了。底下举武周的例子,武是武王,周是周公,武王和周公他们尽孝是在继志述事。真正大孝之人,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能够继续和发扬祖先的志向,能够继承父辈的事业,这是武王和周公做到的。他们的父亲是文王,武王和周公是兄弟俩,父子三人都是圣人。这是讲世间尊亲之孝。
第二个,「二不辱其亲,如曾子启手启足等」。能够令父母不要蒙羞,能够常常想到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爱惜自己的名节,像《弟子规》上讲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能够常常谨慎修持,不辱其亲,这是世间第二种孝。这里举出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这是出自於《论语》。启手启足,是曾子有病的时候,临终前跟自己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就是让弟子们把他的被子掀开来,这个启是开启的意思,掀开被子让弟子们看看,曾夫子的手足有没有损坏。《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做到了,他临终的时候给大家示现一下,你看看,我的全身都是完整无损的,这是对得起父母。父母把这个身体给了我,我到最后还能保持完整,这是不辱其亲。当然,曾子不仅是保持身体完整,而且能做到保持他的德行完好无缺,孔门十圣之一,后人把他尊称为宗圣。这是不辱其亲。
第三个,「三能养其亲,如必有酒肉等」。第三类的孝就比较低一点,只是能养活自己的父母,譬如说供养酒肉饭菜,给予父母衣食温饱,这是属於能养。但是能养算不算是真正的孝?不算,你看《论语》里有「子游问孝」,夫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什么是孝,夫子怎么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这好像就是说我们现在。我有一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当时正好遇到母亲节,记者采访了一些母亲,都是那些大款的母亲。先是采访这些母亲的儿子,问他们,母亲节要到了,你们想要怎么样孝养你们的母亲?这些大款们说:「我要赚多多的钱,买洋房、买名车,让我母亲能够享受。」这是能养。然后这些记者又去采访那些母亲,问她们,你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怎么样来孝养你们?没有一个母亲说我想要名车、想要洋房的,倒是不少说到:「我就希望我那儿子不要太忙了,母亲节能够陪我吃顿饭。」所以夫子讲「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是能养就叫孝,能养狗、能养马,跟能养父母有什么区别?养狗养马跟养父母的区别就在於「敬」这一个字,你要恭敬父母,处处能够体贴父母,真正满足父母的需要,这才叫孝。光用这些酒肉饭食供养父母,孔子讲,「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光是用酒肉供养,哪里称得是孝!更何况用肉来供养,那杀生,增加父母的杀业,反而是不孝;酒也是让父母昏沉。所以,吃肉失慈悲种,饮酒失智慧种,用酒肉供养父母是让父母失智慧种、失慈悲种,这曾是以为孝乎,哪里是孝?
底下讲,「能尊亲者,名为大孝,亦名达孝,亦名至孝,即是世间孝之极致。然虽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不能使其亲出轮回苦、证常住乐。圣人设教,曲随物情,杨叶止啼,为出世孝作弄引耳」。蕅益大师这里告诉我们,能尊其亲,这是属於大孝。第一种孝是世间讲的大孝,也叫达孝,达是到顶点了,又叫至孝,就是都是讲到最高的,世间孝之极致。但是世间孝之极致莫过於大舜,刚才讲的,孔子最赞叹的,「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而且「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中庸》里面所说的。宗庙飨之,这是后人给他祭祀,千秋万代的子孙都纪念他,这个德行太厚了;子孙保之,是他的事业,他的家业千秋万代的子孙都在保守著,确实,现在很多都是舜的后代。
可是,如果不能使其亲出轮回苦、证常住乐,父母还在轮回,不能够出离生死,证得常住真心的涅盘妙乐,这个世间孝也是有限的,只是对他这一生而已,不能管他来生后世。所以真正的圣人,这里是讲佛菩萨设教,设立圣贤教育,教导我们尽孝,先从世间孝教起,目的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做到出世间孝。那世间孝这种教育叫曲随物情,曲是勉强、委曲,因为众生他有情执,物就是这些众生的意思,随顺众生的情执,勉强来给他教化,讲世间孝,这叫杨叶止啼。杨树叶落下来的时候是黄色的,也叫黄叶,那个小孩哭的时候,父母就拿著这个黄叶在他面前扬,「你别哭了,这是黄金,你不哭,我就用这黄金给你买糖果吃,好不好?」这什么?就是为了让这小孩不要哭,用这种方便的手段来止啼。其实那黄叶真是能买糖果吗?等到婴儿破涕为笑了,他也就把糖果给忘了。所以这是比喻圣人以世间孝教化众生,目的是为出世孝作弄引耳,引导众生修出世孝。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五重玄义,我们继续看明宗,刚才我们学习到蕅益大师论述孝,分为世间孝与出世孝。刚才讲的世间孝分三种,一种是能尊亲,二种是不辱亲,三是能养亲。世间孝,圣人只是用这种方便的教学来导引我们修出世孝,因为世间孝不能够令父母出离三界,也不能够让自己真正成就出世圣人,所以即使是世间孝之极致的能尊亲,他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世间圣人设教,大概也不乏佛菩萨示现,先让我们众生孝养自己父母,因为众生都有情执,都有亲疏的分别,所以圣人随顺众生的情执,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如果人不能孝养自己的父母,更谈不上去孝养一切众生了。但是又不能只停留在孝养眼前父母,还要提升、还要扩展,这就是修出世孝。
蕅益大师说,「出世孝复有二义,一直明孝道,二以慈成孝」,这两个意思。首先讲直明孝道,也有四种,「一尽心供养,二诱令修善,三劝令舍恶,四令证道果」。这四种属於出世孝里面的直明孝道,这是讲就孝顺父母而言,直截来谈孝道,就有这四种。我们首先看第一种,「尽心供养者,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也」。这是佛教导我们对父母要尽心供养。尽心就不能有私心,有一个「我」在,这就有私了,我们跟父母是一体的,所以供养父母是无我的。戒律上有规定,修行人必须孝养父母。
蕅益大师对律宗研究极深,很多人也称蕅益大师是律师,他是一生,可以说出家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专攻戒律。他这里引用《五分律》,这是对出家人的戒律,比丘戒里头的戒律。这里面讲到如果有人在一百年之中,这时间很长,右肩担著父亲,左肩担著母亲,这是尽心的去供养。而且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用世间最珍奇的宝物、最美好的衣食去供养父母,这是世间孝里面讲的能养,而且这个能养是用最恭敬的心态。右肩担父,左肩担母,这是比喻一种最恭敬的心态对父母奉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须臾,是时间很短暂,父母对我们的那种恩德尽管是须臾短暂的时间,我们要报起来,那是百年尽心供养都报不尽。为什么?因为父母对儿女的那种爱心、那种真诚,那种无私无我、尽心尽力,这个程度远超过儿女对父母。也就是说,儿女即使是能够做到,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这种爱心还比不上父母对儿女那种爱心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所以父母须臾之恩超过儿女孝养父母百年。所以佛,从今以后听诸比丘,听就是准许,准许受了比丘戒的出家人对父母尽心竭力的供养,而且是尽形寿的供养。所以有些人错误的以为,出了家就不能够去供养父母,这是错误的。佛在这里,特别在戒律当中规定,应该对父母尽心尽寿供养,如果不供养得重罪,这是犯戒了。这个当然不仅是对出家人而言,对所有的人都适用。
在佛经里面有一本《杂宝藏经》,讲到一个故事,是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一段因缘。他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久远劫前,他还没有成佛,那时候还是个凡夫,叫做慈童女,他是一个长者子。他的父亲很早过世,家里又比较贫寒,这个慈童女侍奉自己的母亲极为孝顺,每天都辛勤的劳作。他是割草、卖柴来维持生活,每天得到两文钱,收入很微薄,可是他都用来奉养自己的母亲。因为他辛勤的工作,逐渐收入也增加了,后来每天能够供养自己母亲四文钱,到后来增加到八文钱。因为他为人忠实,令人信赖,所以他卖柴大家都喜欢多给他一些,所以他的利润就多起来了,后来每天能供养自己母亲十六钱。
结果有一次别人就告诉他说:「你很聪明,又经营有方,你为何不入海取宝?海里面有宝物,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常常入海取宝,这不是更加的富足吗?」慈童女听到这个话,就回来跟他的母亲讲,就问他母亲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行业?」他母亲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常入海去取宝物。」慈童女听了之后,他说:「我也要像我父亲那样入海取宝。」结果他母亲当时以为他是开玩笑,就跟他随便说说,「你也可以去」。结果慈童女听了就认真了,於是约了同伴,就约定要去入海。所以这一天他向母亲辞行,这时候母亲看他要来真的,就跟他讲说:「你别去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这入海取宝,那有危险回不来,我怎么办?」可是慈童女就对他母亲说:「我已经向您请问过,您同意了,我才跟同伴们约定一起入海。现在我要是不入海,那就失信了,为人要守信,宁可立信而死,不可无信而生。」很坚决。结果他母亲就非常的难过,舍不得,抱著他痛哭说:「那你等我死了之后再去,好不好?」可是这慈童女还是坚持要出海,而且当时把母亲推开,在他母亲头上拔了几十根头发。母亲这个时候就怕儿子会有不孝罪,於是只好同意放他走。
慈童女就跟同伴们一起去入海去了,结果在海上遇到了大风,就把他们伙伴全部吹散了。慈童女就走到一座山旁边,他一个人,就见到山的顶上有一个城,有个城池。他当时是又饥又渴又累,看到有城池,他就马上冲上去,看看有没有些吃的。结果这个时候城中有四位非常美丽的女孩子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这慈童女看了就很奇怪,就问她们:「你们为什么来迎接我?」这四位玉女就跟他笑著说:「你有很大的福气,能够在这个城里头跟我们姊妹四人共享四万岁的快乐。」结果慈童女一看这好事情,就留在城中跟这四位玉女一起玩乐,享受生活。住了四万岁,他就开始生厌弃,就离开她们了。这几位玉女就感觉到很遗憾,而且还带著娇瞋的口气跟他讲:「阎浮提人真是反覆无常,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抛弃我们?」这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人心无常,这么就走了。结果慈童女坚决执意要走,就离开她们,往前走。走了一段路,又见到一座城,很漂亮,结果有八位玉女,每个人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也是这样告诉他说:「你有很大福气,你可以跟我们在这里有八万岁的良缘。」慈童女看了也很高兴,也不客气,就在这里住下来。可是住了八万岁,他又生厌弃心,又离开她们了。
结果又往前走,又遇到一座城,又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兴高采烈的跟他讲,说「您很大的福报,你可以跟我们十六位姊妹有十六万岁的因缘」。结果这慈童女真的,他就知道自己福气很大了,就跟这些玉女在一起生活。又过了这一段时间,他又要走。如是又往前行,最后遇到了一座城,有三十二位玉女来迎接他,又加倍了,每个人拿著如意宝珠迎接,告诉他说:「你跟我们有三十二万岁的因缘。」这福报愈来愈大。慈童女又在这个城池当中住了这一段时间,结果又生厌弃了。这时候,这些玉女就很感慨,说:「你再往前走就可能会遇到困境了。」结果慈童女没有听这些玉女的话,他自己是雄心勃勃,知道可能往前会有更殊胜的福报,所以毅然跟她们诀别,又往前走。
结果走到前面发现有一座铁城,他心里就觉得奇怪了,这城好像跟以前的城池不太一样,阴森森的,挺恐怖的。又往里头走,好像那些光景不太妙,也没有什么玉女来迎接他,一座空城似的,开著门,他就进去了。一进去之后,那门自动就关上了,把他锁在里面,这时候他觉得好像不妙,可是又没有后路了。突然之间发现城里是一片火焰,非常的热,慈童女就很惊恐,四处去找,看看有没有玉女来迎接他。可是却发现有一个面孔狰狞、头上戴著火轮的鬼卒站在他面前,这时候他就非常的惊恐,这个人不是善类,这个地方好像一座牢狱似的。正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忽然之间一阵大响声,有一个大火轮忽然就飞来套在慈童女的头上,把慈童女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个火轮是非常的热,让他非常的痛苦。结果慈童女就问:「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地方,作了什么罪?」结果狱卒告诉他,说世间有人舍弃母亲,结果就会来到这里,通常如果是拔过母亲的头发,就会有头顶火轮的罪报。慈童女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解脱这个罪?」鬼卒说:「要有另外一个人跟你一样舍离母亲,然后再来到这个地方,才能代替你这个罪。」
结果慈童女又问这个鬼卒:「我做过什么样的福,修过什么福,为什么之前见过这么多的城里头的玉女来迎接我,来伺候我?」鬼卒说:「你在阎浮提,每天用两钱供养母亲,就可以进入琉璃城,有四位玉女,有四个如意宝珠,在里头能够有四万岁的福报。后来你能够用四钱供养自己的母亲,你就得到玻璃城(玻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那种玉),就会有八个玉女,拿著八个如意珠来迎接你,你有八万岁的福报。后来你增加到八钱供养母亲,你就能够入白银城,这城是白银做的,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十六个如意珠来迎接你,你有十六万岁的福报。后来你能够用十六钱供养母亲,那你的福报又增倍,你在黄金城里头,有三十二玉女,有三十二如意珠,有三十二万岁的福报。可是后来你舍弃母亲,还拔了母亲的头发,现在就要戴这个火轮了。这个火轮不会掉到地上的,除非是有人来代替你。」慈童女听了之后就无话可说,就知道自己过去孝顺母亲真得福报,有一念违逆母亲,还拔了母亲的头发,就遭受这样的罪报。
他生起慈悲心,自己只是有少许悖逆母亲,就会有这样的罪报,那世间那些大逆不道的人,他所受的罪比我要重得太多了。他想到这里,就寒毛直竖,就想到要救人救世。所以他就发了誓愿,说愿我代一切众生来受苦。结果这个心一发起来,发现头上这个火轮忽然间就掉到地上。慈童女又问:「你不是说这个火轮不会掉到地上的,怎么会掉到地上来了?」鬼卒看到他这样,也不跟他说话,拿个狼牙棒,一棒就把他打死。结果在地狱里一死,就了结了地狱罪报,他从地狱就出来了,而且立即就生到了兜率天。你看,一念发起大慈悲心,地狱的业报就满了,就没有了,生天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当时这位慈童女就是我的前身。所以告诉大家,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否则果报是真的丝毫不爽。这是讲到若不供养,得重罪也。这是讲到尽心供养这一条。
直明孝道第二条是讲「诱令修善」。「如《佛说孝子经》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尽孝养,犹为不孝。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是报重恩。」这是讲到劝诱自己父母学佛修善。佛门里面有一本《佛说孝子经》,佛讲到关於孝道的经典有不少,这是其中一部。说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如果你不能够善巧方便导引自己父母亲去学佛,虽然你尽心孝养,犹为不孝。所以这里讲到孝道的标准就高了,不仅是能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这里提到养父母的智慧,能够使到父母去恶为善,就是断恶修善,奉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奉持五戒,将来父母必定得殊胜的善报。如果只是在物质上尽心供养父母,可是父母还每天造恶,那你想想,你对他的孝养是他的福报,消了他的福报,而他又不能够去恶为善,福报终有一天享尽了,恶报现前。那我们做儿女的岂能忍心看到父母受恶报?所以必定是尽心尽力导引自己父母修善持戒。
执三自归,这是学佛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这里讲到自归,自是自己,皈依自性的三宝。我们做早晚课念皈依的时候,都是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这叫三自归。为什么叫自归?因为三宝是自性本来具足,只是我们能不能归、能不能依而已。什么叫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能够从迷惑颠倒归回来,回头依自性的觉悟,这叫皈依佛,这是自皈依佛的意思。法者正也,正知正见,能够从邪知邪见那里回归,回头,依自性的正知正见,正而不邪,这叫自皈依法。僧者净也,净而不染,能够从污染,包括身心环境的这些污染回头,从污染的知见回头,依靠自性清净,清净心,这叫自皈依僧。能够劝导父母皈依觉正净,皈依三宝,这是大孝,天天如是,朝奉而暮终。所以真正报重恩者,那是让父母学佛,让父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往生净土,这个孝道才算尽到。莲池大师讲,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离尘垢就是脱离三界,往生净土,子道,就是孝道才算成就。这是诱令修善。
底下第三条是讲「劝令舍恶」。「如《孝子经》云:若亲顽暗,不奉三尊,凶虐残戾等,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若犹未悟,即为开化,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刑戮。若复未移,悲泣啼号,绝不饮食,亲虽不明,必惧子死,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儒礼亦云,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这是劝父母断除恶法,断恶。《佛说孝子经》里面有讲到,如果我们的父母冥顽不化,不能够信奉三宝,执著自己的邪知邪见,甚至凶残、暴虐、狠戾,这种是属於恶的心,造作恶业,将来必定有恶报。作为儿女应该怎么做?应该是极尽全力的来劝谏。这个极力,一定要有智慧,不是硬来的,硬来反而有时候会产生反效果。要有智慧,善巧方便,全心全力来劝导父母,让他觉悟,让他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说明佛陀教育的利益,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学佛。但是父母善根深浅不一定,如果父母有善根,经过你的引导他觉悟了,当然这是儿女的这孝心有了结果,真的是不容易。
我记得当时我母亲带我学佛,可是我父亲他不赞成我们学佛,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我们当时也是想尽方法来诱导他学佛,不仅是跟他讲道理,我记得当时从美国留学回来—我是年年回来看望父母,带著父母,带著我爷爷奶奶去游九华山,游天目山,让他在佛教的道场氛围里面去薰陶,去增长善根。自己也要做出一个孝养父母的样子来,让他们心生欢喜,让他们知道学佛人是好,孝顺,让他们尝到甜头了,他们才肯接受。中间有种种的酸甜苦辣,那就不能细说了。真正相信古德所说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你看我父亲现在学佛学得不错,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在道场里面修学,读《无量寿经》已经超过三千遍。虽然身体在七年前做过手术,脑瘤手术,本来医生给他断言是不会超过三年寿命,这念佛愈念愈好了,身体愈来愈好。手术之后生活都非常的正常,三宝威神加持。
所以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让他学佛。若犹未悟,如果他冥顽不化,怎么办?种种善巧,为其开化。包括什么?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刑戮,这是给他示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要启发人学佛,最重要的是让他明了因果的真相,牵臂引类,就是拉著他、带著他去看,你看看造作不善的就会有这种现报,到牢狱里去看那些受刑罚的,甚至被杀头的,都是因为造作不善,所以让他觉悟真的有因果。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若复未移,最后拿出绝招,悲泣啼号,绝不饮食,痛哭流涕。用自己的真诚心来感动父母,而且绝食,不吃饭、不喝水,坐以待毙等死,让父母觉得这不行。亲虽不明,虽然父母可能没有这么多善根,他不太明白佛法,但他总是疼爱自己的儿女,必惧子死,他看儿女这样不吃不喝,天天悲痛的流涕痛哭,他会死的,他害怕。结果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就勉勉强强随顺儿女,跟著儿女学道,学著学著,就上路了。这是什么?不得已而为之,那是对一类真的缺乏善根的父母。但是真正用诚、用孝去感动,人心是肉团做的,没有不感动的,不能感动是自己诚意不够。
儒家礼节里头也有讲到,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这《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就是这个意思。父母有过失要劝导、劝谏,一次不听,再劝;再劝不听,三劝;三劝还不听的,那真是顽固不化的,怎么办?号泣痛哭,包括这里绝食抗议,让父母真正了解你是为他好,他最终也能随顺你,断恶修善,皈依三宝。这是第三条。
直明孝道第四条,「令证道果」。这是讲,「如净藏净眼之於妙庄严王,释迦世尊之於净饭父王及摩耶夫人等」。这里讲得比较简单,用两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令证道果,就是儿女能够帮助父母证得道果。道果,至少小乘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乃至证菩萨果位,证佛果位,这都属於道果。
这里举出第一个是《法华经》上的故事,净藏净眼之於妙庄严王,是出自《妙法莲花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这第二十七品中所说的。这是说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的时候,有一尊佛,这尊佛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当时有一个国王就叫妙庄严王,他有个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净藏,一个叫净眼。净藏、净眼两人其实是菩萨再来的,他们有大神力、大福德、大智慧,已经是久修菩萨道,是来报恩的,为了让他父亲改变邪见,能够学佛。当时他们想要出家,请求父王准许,那父王当然不准许。结果他们就在父王面前示现种种神变,用神通,那菩萨他才可以有这个本事示现种种神通,让他的父王看到之后觉悟。结果后来准许他出家,不仅准许两个儿子出家,而且自己后来也跟著出家,在八万四千年当中修习《妙法莲华经》。当然他们的寿命非常长,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寿命最多也就是百岁,他们那个寿命很长很长,所以在八万四千年中精进修习《妙法莲华经》,证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他成道果了。这是净藏、净眼两位王子对他的父王尽的大孝,真正让自己的父亲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下面的这个故事是讲释迦世尊之於净饭父王及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父王是净饭王,他的母亲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佛以后,七天就死了。世间人看是死,其实不是痛苦,她是因为生了佛,做了佛母,这个福德太大太大,这人间已经没有给她享受的福报,她生到忉利天去了。净饭王后来娶了摩耶夫人的妹妹,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把他抚养大的。净饭王他不信佛法,释迦牟尼佛当时出家的时候他也不允许,是释迦牟尼佛后来偷偷跑出来的。结果出家之后证道成佛了,后来回来度自己的父王。在回来之前,佛先派遣他的弟子优波离尊者,优波离尊者戒律非常好,阿难复讲佛的经典,优波离尊者是诵戒,把佛的戒律复讲出来,所以,经藏是阿难尊者结集的,律藏是优波离尊者结集的。由戒生定,由定开慧,他证得阿罗汉果了,所以佛派遣他回到净饭王的王宫。结果优波离尊者腾身在虚空当中,示现种种神通变化,而且还有天龙八部也示现种种庄严供养。这一示现,让净饭王折服了,知道这世间世俗的富贵之乐远远不如出世之乐,所以他后来也皈依三宝。佛以般若智慧为父王开导,告诉他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也劝自己的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法门,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你看,释迦牟尼佛劝他父王修净土法门,证明净土法门那是最宝贵的法门,否则释迦牟尼佛不会给他父亲来推荐,所以我们今天能够修行净土法门,这是至宝。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讲的,要「宝此一行」,这一行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至为宝贵的法门,蕅益大师讲这是至简易、至方便、至直捷、至究竟的法门。念佛简单容易,谁都会念,谁不会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没文化的老头老太太都会念,简单容易;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念;直捷,是直捷了当,念佛成佛,再没有任何的法门比这个更直捷、更快速了;究竟,往生净土不退成佛是圆证三不退,将来成佛是成究竟圆满的佛。这么殊胜的法门,佛为自己父王介绍,净饭王就在法会当中闻法,当下就证得法眼净,也证了道果;不仅净饭王证果,很多族人,在场的人都证得圣果。后来净饭王往生的时候,佛还亲自回来举丧,为自己的父亲入殓、抬棺木,把他父亲的棺木抬到灵鹫山上去安葬。过去佛常在灵鹫山说法。这是佛尽大孝,度自己的父亲出苦海、证道果。
对他母亲也是如此,摩耶夫人生了佛之后,生忉利天,佛为报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专门抽出时间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讲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里有一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就记载著这个故事,说佛在忉利天上讲法,是有一次结夏安居三个月,当时佛身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在忉利天的摩耶夫人,就是他的生母看到了,乳汁自然流出。她就说:「难道这个人(就是放光的这个人)是我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如果真的是,这乳汁应该送到他口中。」说完乳汁流出就像白莲花一样,进入了佛的口中,摩耶夫人见了之后非常的喜悦,心花绽放,於是一心至诚的五体投地,向佛请法。她专精正念,这时候烦恼顿时息灭,佛给她一说法,她就证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虽然是小乘初果,但是也是圣人,在人间天上七次往来,他就证得阿罗汉。所以,这也是佛报母亲的恩德,让母亲也证道果。
最后有一段讲到,「此四种孝,即顺四悉檀意。初之一种,同於世间。第三能养」。这四种孝,第一种说尽心供养,跟世间孝里的能养父母是一样的,「令父母得欢喜益。但世间孝养,多事杀生,重结怨业;出世孝养,清净无过,是为异也」。可是世间孝和出世间孝还是有不同,世间孝养往往用酒肉,杀生,结了怨业,出世间的孝养是清净的。所以学佛,我们要首先帮助父母断肉吃素,清净没有过失,这就真正没有后遗症。「修善舍恶,同於世间,第一大孝」。刚才讲到的「劝令修善」和「劝令舍恶」,这两种跟世间的第一大孝,第一大孝是「尊亲」,是相同的。「令父母得生善灭恶二益」,这两种益处,生善和灭恶。「若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即同世间。第二不辱其亲」。如果我们断恶修善是自己分上修行,这跟世间的不辱其亲就相同,「德有伤,贻亲羞」,我们断恶修善是不辱父母。「但儒明不辱,止据现生;佛戒功能,济度累劫,是为异也。」世间和出世间的孝还有不同,儒家讲的不辱其亲只是对现生而言,没有讲到来生。佛所说的戒律,持戒功德济度累劫,我们因戒而得定,因定开慧,能出离生死,这是不同的地方。「令证道果」,这是最后直明孝道里头出世孝的第四种,令证道果,令父母证得道果,「世间所无,能令父母,得入理益」。这世间孝就没有了,证道果可以让父母入理益,这个是真正的、实在的利益。所以「前三为权,此一为实」。前面三种讲尽心孝养,劝父母断恶,劝父母修善,这是权巧方便而已,真正实在的利益是让父母证道果,这就是理益。这是出世间四种孝,这是直明孝道里面讲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讲「以慈成孝」。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9/9/3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05-0002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为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图书的历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31
钟茂森:梦人赠桂故事「梦人赠桂」选自《阴骘文注证》。讲元朝有一个人叫周德,家里很贫穷,但是他是乐善好施。在路上有一次遇到一个很污秽、滑人的东西,一种砖石、瓦片,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6
钟茂森:散心念佛的福善都不可计量,何况净念相继 你这里讲,希望用禅来开智慧,用密法来增加福报,蕅益大师说不用了,你果然能信愿持名,这一句阿弥陀佛,每一句佛号,一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25
钟茂森:不识字,只一心念佛,不会诵经,能往生吗 如果真能一心念佛,那一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得很清楚,第十八愿就讲到,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10-08
佛宝网讯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佛门书画艺术展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已陆续收到很多书法家、画家作品,投稿作品题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佳作精彩纷呈。现选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27
我们常说,人要有人格,才能被人尊重。那么,做为一位住持佛法的信仰者,首先就要有人格,进而才能成就僧格、佛格。我想,人格是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我们为人处事的坐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2
佛门瑞相 无言说法 -- 王志远平凡的人都敬畏不平凡的事,奇迹最能征服俗人。不俗的人们也往往在奇迹面前瞠目结舌,因为不是所有的奇迹都能用语言、用思辩、用科学(科目之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佛门决定禁止求神、占卦、问卜、算命、看风水。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得很明白,佛弟子可以做世间事,不可有世间意。什么是世间事?像世间的婚丧、应酬的礼俗,甚至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7
钟茂森:十子异疾安士先生引徵了《迁善录》里面的一个故事,为我们说明嫉妒招致什么样的果报,让我们引以为戒。这是讲到「十子异疾」。宋朝有一位大夫叫蒋瑗,他有十个儿子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16
钟茂森博士: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这是讲帮助他人的急难,救助他人的危困。救人急难,把人家从危险当中救出来,这个很大功德,古人讲「救人一命,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16
钟茂森博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受到人家的恩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反而别人跟他有一点过不去就念念不忘,总想著机会来报复。即使找不到机会报复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好几个愿,都是讲「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很多个愿都是讲要「闻我名号」。这个闻名就是把经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博士: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张扬人家的短处,就是说是非,揭露人家的短,这最容易跟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钟茂森:心里多障碍,境界里自然也多障碍 下面说,「荆榛瓦石,皆是眼前障碍,不能顺利之物」。这是把荆榛和瓦石的引申义说明了,它都是眼前的障碍,不能够使我们行走顺利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常熟徐凤竹栻故事讲的是常熟徐凤竹栻。常熟是江苏省的常熟市,那个地方当时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徐凤竹栻,凤竹是这位先生的字,他的名字叫栻,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心量小,再好的福田,果报很小在中国历史上护持正法的帝王里面可以说梁武帝是首屈一指,他对佛法非常的虔诚信仰,护持佛法,建立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出家众度了几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01
钟茂森: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下面我们再看《正义》里的一段话,“案《礼记》云: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中,谓心在其中也;外,谓迹见于外也。由心以出者,宜听乐以正之;自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博士:言语忍忿自泯 “言语忍,忿自泯。”这是讲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不要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往往无意中会伤了人心。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嗜好一定要放下 所以学佛的人要放下嗜好,不要有什么嗜好。真正你要嗜好就是读经,就是念佛,深入经教,或者跟人讲经说法,这些都是正业,其他的世间人那些嗜好我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1
钟茂森博士:知过不改。见善不为 【知过不改。见善不为。】明知自己有过失,不肯改,没有忏悔心。要知道忏悔心、惭愧心,这是善心,有惭愧的心、有忏悔的心,这个人就有救
禅理故事时间:2024-05-20
【四威仪】[出菩萨善戒经]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10
往生有分第二集 妙莲老和尚在家修行的方法一、修行功夫贵恒常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5
佛门五戒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本。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2
北齐初年。嵩山高士沙门宝公在由林虑去白鹿山时,迷了路。太阳快当中午了,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钟声。他循着钟声前进,翻山越岭,见一座寺庙坐落在树林的深处,山门正对南方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4
去年,秋天的北京,似乎冷得特别早。我急匆匆走在一条偏僻的胡同里,踩着落叶咔咔作响。带着沮丧与疲惫的心,我还是回到那个阴暗潮湿的小公寓。繁华的北京,车来车往、灯红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3
我是苦命的女人,但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我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惊险。曾想找一人为我遮风挡雨,谁知道这辈子最大的风雨都来自曾以为能给我遮风挡雨的丈夫。年轻时,父亲重病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1
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是晚清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担任江苏、陕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4-02
恭敬经书之学处益西彭措堪布讲授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三)一、真实义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秃土地:没有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佛家语言礼仪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佛家在称呼上有一些特殊的名词,有特定的规矩。比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佛门基本礼仪第一节、敬佛第二节、敬法第三节、敬僧第四节、四威仪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第六节、供僧第七节、放生第八节、造寺、造佛像第九节、印经第十节、荤腥与吃素第十
佛门礼仪常识时间:2024-03-24
清定上师清嘉庆三年(1798年)十月的一天,昭觉寺自丈雪祖师中兴以来的第五代住持道魁了元禅师,自感身体不适。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召集四众学生,预付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05
你是不是常常觉得烦恼充斥了生活,老天亏待了你?你是不是常常眼馋别人生活富足,孩子优秀,而自己却一无所有?你是不是常常抱怨领导没什么本事,却盛气凌人地压榨你?释迦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5
“弟弟,妹妹,你们有没有闻到一股香味。” 我正专心为刚断气的妈妈助念佛号时,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弟弟妹妹都说也闻到香味了。妈妈临终前臀部的褥疮已腐烂好久,本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9
钟茂森:如果贪瞋痴的种子强过念佛的种子,那临终助念就很关键但是可能有的同修也会觉得自己念佛功力不够,这个种子好像也不是最强的,遇到境界来了,还会起贪瞋痴,贪瞋痴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真的,《太上感应篇》上讲,「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过去虽然有些不善的言行、心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钟茂森: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 富贵的人能够在上不骄,能够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如果是一骄奢淫逸,他的富贵很快就崩溃。很多所谓的快速成长起来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08
红尘滚滚,岁月如梭,我们皆是匆忙赶路的众生。在人生岔路口,不知抉择或误入歧途,就会浪费大好光阴。我的人生曾经就是如此,但幸运的是我走出来了!一、曾引以自豪的气功
学佛受用时间:2023-12-31
文/huolian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任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
因果报应时间:2023-12-28
钟茂森:做善事的两个关键『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你看做善事,这两个心是关键。在末法时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真的做善事的人太少,干恶事的人很多,善人少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3-12-24
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是我们已知的最完美的女性,她具有三十二种功德相:出身尊贵,种族清净,德行无缺,端正无比,身体容貌上下相称,从未生育,心常随顺一切
摩耶夫人时间:2023-12-11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禅师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七里禅师望着眼前年轻的强盗,平静地说:“请不要打扰我诵经
佛教知识时间:2023-11-23
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任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时间:2023-11-06
佛门的员工曾梁源是东佑建设公司的总经理,有感于佛光山在台北找一处现代化的弘法道场不易,于是在台北松山火车站旁,物色了一栋朝代大厦,并且发起筹措头期资金。从房屋贷
汉传人物时间:2023-10-25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
初识佛法时间:2023-10-19
佛门无秘密《净土》2012年第6期作者:释清净 前些年,社会上有个说法,叫“网络世界无秘密”,这句话点出了这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网络有如双面刃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2
入佛门的因缘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3-09-22
先从做人起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如何做人是一生的事业,俗话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一点儿也不假。不过如果我们懂得做人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信佛就要戒肉是不是?为什么佛教那么重视身体力行茹素?由历代传统及经文来看佛教其实应该是个十分着重素食的宗教,而其素食的主张建基于慈悲、戒杀生的信念。食肉等于食亲
素食慈悲时间:2023-08-19
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第二集)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末学继续为大家来汇报,学习女德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末学主要汇报,关於夫妻相处之道的一些心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9
一、最好吃的粥寺庙里面的粥,是用大铁锅煮的,所以有特殊的铁腥味,很香。这是用电饭锅之类煮不出来的味道。所以有句俗话,大锅粥,小锅饭。的确,寺庙里面的大铁锅煮的白
素食慈悲时间: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