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也许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他这一生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没有对自己欲望的觉知和醒悟,人的一生就只是在欲望这个狱卒不断驱使和鞭打下的终身苦役。
2
如果一个事物欠缺质量,那么它就会倾向于以数量的增长来作为替代,贪婪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之所以有欲望和贪婪,正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欠缺某种品质。一旦我们拥有了那种品质,所有的贪婪和欲望都会消失。
3
多数人都是被他们的欲望所主导,他们的心智非常微弱。对于事物的判断,他们的感官嗜好和主观欲望完全占据了上风。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事物的真正了解是不可能的,要他们承认自己无知也是不可能的,误解和曲解是唯一的可能。
另外,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意识中欲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普遍缺乏客观的认知能力,所以他们永远只关注个体和现象,无法上升到事物整体和本质的高度上来洞察这个世界。
4
最终决定我们行动的通常是我们的意欲,而不是我们的理智,因为我们的理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意欲服务的。尽管理智可以做出大致正确的判断,尽管理智一直在计划、衡量和安排,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当意欲开始蠢蠢欲动并且最终冲破理智的封锁一跃而出的时候,理智的一切成果都将被意欲践踏得一片狼藉。这种情形就犹如一个农民小心辛苦地播种和料理着自己的一块菜地,但是一天晚上一头野猪闯了进去,于是这个农民所有的劳动都化为乌有。我们的理智就像是这个农民,而我们的意欲就如同这头野猪。
5
欲望产生了贪恋,贪恋意味着对某种东西或某种关系的依赖,这种依赖产生了对安全感的恐惧,而从恐惧中只会滋生出憎恨和暴力。所以欲望最终必然会演化为愤怒和暴力。
6
欲望导致我们内在的复杂和混乱。如果我们是宁静的,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清晰。
7
欲求和头脑使我们分裂,你的身体永远在此时此地,但你的头脑却不在这里,而是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但身体和头脑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吗?也许头脑精致一些,身体粗糙一些,但它们两个其实是一体的。当一体的东西被拉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这个拉伸产生的张力就是我们痛苦和焦虑的根源。
8
欲望使你离开你的真实本性,你的本性是一种存在,而不是成为;你的本性是一种放松,而不是一种紧张。另一方面,欲望使你离开此时此地,进入一个由头脑构筑出来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的存在就在此时此地。你的本性和此时此地这两样东西才是整个存在中最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东西在一起,你就会受苦。所以每当我们欲求什么的时候,每当我们在头脑里谋划什么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一种紧张和焦灼,甚至有一种被挤压和撕扯的感觉。欲望就是这样把人引向地狱的。
9
眼睛聚焦,我们才能看清楚一个东西,意识聚焦,我们才能思考一个东西。这两种情况都让我们产生紧张和疲劳,因为它们都是欲求的过程。如果没有欲求,你就不会想要把一个东西看得那么清楚,甚至连看都不需要,思考也与此类似。
10
正是欲望使灵魂变得赢弱。欲望使生命的能量向外发散,本来同样这个能量可以用来向内凝聚,被内在的灵魂所吸收,从而使灵魂得到强化。另一方面,也只有当灵魂足够的强大,它才不会成为欲望的俘虏。
11
欲望意味着你已经离开了这里,但是你也没有到达那里,其实你也根本到不了那里,只是你的头脑象征性地去了那里。所以,欲望永远让你处于一种悬而未决的焦虑状态,一种无家的流浪状态。直到有一天你完全看清了这整个事情的荒谬,并且从欲望中醒悟,那么你就瞬间到达了那里,其实那里就是这里。
12
欲望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足,于是产生出改变现状的冲动,但是一切变化只有在时间中才有可能。我们因为欲望而被放牧,而时间就是那根驱赶我们的皮鞭。
13
欲望的本质就是它永远无法被满足,追随欲望就等于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14
抓住我们欲望的东西是很困难的,而欲望抓住我们是很容易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对称的游戏。
15
欲望是指向目标的,但是它自己却从来不会停留在目标上,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追逐。
16
欲望永远跑在你的前面,你永远都不可能追上它。如果你在后面快追,它就在前面快跑,如果你慢下来,它也慢下来,但它总是超前你一个身位,你会觉得它是触手可及的,但实际上它是遥不可及的,因为它就是你自己的影子。
17
过去得到的东西并没有使现在的你满足,那么以后得到的东西也不可能使你满足,但是你还在继续追逐和忙碌。
18
满足意味着此时此地你感到喜乐,你感觉到这样就足够了,不需要添加什么东西进来,你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所以满足总是产生于此时此地。欲望意味着你欲求不在此时此地的东西,那个东西一定是在别处或将来的某个地方。所以满足总是在现在,而欲望总是在将来,欲望与满足永远无法相遇。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是这样运作的:我们想要从欲望中获得满足,或者我们想要去满足我们的欲望。但这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就是荒谬的。当你处于欲望之中,你就离开了此时此地,你的思想就跑到了将来,你就不可能有满足感。当你感到满足的时候,你就活在此时此地,你的意识不会跑到将来,你也就不会产生欲望。
18
欲望指向未来,我们的兴趣一直停留在未来的目标和结果上面,因为这个缘故,当下这一刻,此时此地就被空洞化了。这就是我们常常感到空虚和无聊的真正原因。
19
欲望就像毒品一样,除了给你制造出幻觉外,别无其他。只是毒品制造出来的幻觉是短暂的,但是欲望制造出来的幻觉却可以持续笼罩你的一生。
20
欲望相当于昏睡。当你昏睡的时候,你的梦一个接着一个,当你欲求的时候,你的念头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21
白天我们一直在思考,而晚上我们一直在做梦。因为我们有欲望,但我们欲求的那个东西并没有在我们手上,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方式,我们只好透过头脑不停地去想象它来缓解我们的焦虑和饥渴。尽管在真实的层面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但至少在头脑里,那个事情好像正在发生和达成。欲望一贯就是以这样的技巧来安慰自己的。
很多人喜欢在别人那里吹牛基本上也是出于同样的缘故。
22
也许,我们内在的意欲就是我们自己命运的秘密导演。这可以从我们的一些梦境中得到揭示,如果我们带着饥饿感进入睡眠,我们的头脑就常常会在梦中创造出一个酒宴的场面来满足和安慰我们,这样我们就不必醒来,可以继续昏睡下去。还有如果在睡眠中我们的膀胱胀满了,我们常常就会在梦中找厕所,这些都是我们的意欲创造出来的梦境。如果我们的意欲完全消失,那么这整个世界就随之在我们面前消失,因为这整个世界只是为我们的意欲而存在的,它只是我们意欲的梦境。
23
欲望永远都带着乐观的情绪,如果不乐观,它要怎么去编织美梦呢?如果不乐观,它怎么能够去追逐这些美梦呢?那就是为什么世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乐观的。
24
欲望就像是电阻,消耗着能量,散发着热,发出像镇流器那种嗡嗡的噪音。
25
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头脑,所以头脑是唯一的问题。而头脑是受欲望驱动的,所以欲望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26
欲望是我们的唯一枷锁,我们都是自己捆绑了自己。
27
我们以欲望驱动我们的生活,我们胸怀理想,心系未来,为实现希望和梦想不停地忙碌,但所有这些最终都变成了我们的恶梦,所有这些都引领我们趋向死亡。或许存在着一条完全相反的路,通过寂静无为和无欲无求,可以引领我们趋向一个不朽和永恒的境地。
28
这个世界,对欲望来说,它是极度的空虚,对无欲来说,它是极度的丰盛。
29
欲望和野心越大,在死亡面前遭到的挫折就越大。这就像一团烧得很旺的火,突然遭遇了滔天的洪水,只听到水浇灭火时所发出的一声闷响,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堆火把自己烧得这么旺,总不至于只是为了听到这一声闷响吧。
30
欲望是盲目的,它对于自己没有认识力。即使我们那微弱的智力,也只是用来充当欲望的辅助工具,为欲望提供照明的。但任何事物中都蕴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当一个生命的智力发展到某个高度,那么这个智力不仅照亮了欲望的客体,还同时照亮了欲望这个主体,当这个智力看清了欲望本身的盲目、荒谬以及它所产生出来的痛苦,那时欲望本身的末日就为期不远了。
31
欲望总是在追求单方面的东西,但任何东西都是和它相反的东西粘在一起的,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就像白天和黑夜总是交替出现。这个世界的一切事情都是以一种圆周的方式在循环,像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得失成败等等。如果我们执着于一极,那么我们迟早会被相反的那一极所捕获。欲望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每个欲望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挫折。
所以,无论我们追求什么,我们所追求的那个东西的相反之物就隐藏在它的背后,那个相反之物迟早会来临。当你为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着迷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她的祖母或外祖母就隐藏在她的背后。恋爱的时候你觉得自由快乐,但随后的婚姻却给你带来监禁和痛苦。当你发迹的时候,离破产就不远了。当你声誉日隆的时候,毁谤已经开始悄悄靠近。
最后,每一样东西都变了味道,每件事情都转变为吃不了兜着走的难局。即使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把这个身体当作生命,但它同时也是疾病和死亡。也许你年轻的时候为自己拥有一个俊美的身体而自豪得意,并且通过它攫取各种快感享受。但疾病的时候,同样这个身体却让你遭受病痛之苦,尤其到了临终的时候,同样这个身体将成为你的负担和耻辱。
欲望永远看不到整体,它总是只能看到局部和碎片,并且被它所看到的东西迷住。除此之外,欲望还非常的近视,它只能看到眼前的,而无法瞥见远处掩藏的。
如果我们去买水果,我们通常会拿起那个水果,看看它的背面是不是有虫眼,或者是不是已经烂掉了。同样地,当我们想要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先看看那个东西的背面呢?
32
欲望的寂灭不是透过严厉的苦行,也不是透过刻意地去抑制欲望,而是透过智慧的成长。当你的智慧成长到能够完全看清欲望的愚蠢、荒谬以及它所带来的极度痛苦,当这个看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透彻,突然,欲望自己就脱落了。
33
只有在欲望消失的时候,一个人才会看到纯粹的美。
34
欲望是通向死亡之路,无欲是进入永恒之门。
35
欲望使人坚硬,寡欲使人柔软,无欲使人溶解。
36
欲望的受挫是痛苦,欲望的满足是快乐,欲望的消失是极乐。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拿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于是招来了一大批踊跃的购买者。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忽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柏霖:讲佛典故事化解老菩萨心结我以前在讲佛典故事给老菩萨听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她在做资源回收,她讲给我听,她说她儿子非常地不孝,要夺她的财产,还逼她把房地产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6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这样来打坐,身体香如玉如果你以清净心打坐,过一段时间就会闻到奇异清香,这个香气来自你的身体。这就是南怀瑾所讲的将津液转化为长生不老之液学佛打坐之道。我们打坐坐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5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往生篇《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愈,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后,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在清朝顺治年间,顺治甲午这一年,有一位书生叫汤聘,他是溧水县人,有一次要到省城去应试,结果在旅店里面就患了重病,到了半夜就断气了。他冥冥之中就感到自己的灵魂从头
邪淫果报时间:2024-11-13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二十二信诺施乞,考中高第有一个乞丐,总是喜欢躲在寺庙一个角落静静念佛。然后去乞讨,每当有人施舍他的时候,他总是面露笑容,并不停地说:“因缘,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的时候,看见一群男孩在路边游戏,堆积泥土当作粮食、宫殿。 有个小男孩远远看见佛陀到来,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佛陀,就把泥土当作米,上前施给佛陀。佛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黄柏霖: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这让我们想到,《金刚经》里面讲了佛陀的过去生,他在当忍辱仙人,就能够随时观照自己的心念,他当忍辱仙人的时候,在山上修行。那个时候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08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长修,姓汪。住在皖北某村,活了五十多岁,心特别毒害,一辈子谁也不怕,一点亏都不能吃,光占便宜。村里人都不敢惹他。从下面几事中即可看到他人怎么样。九十年代中期,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2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中。当时,佛陀的叔父斛饭王之长子摩诃男来到尼拘律园拜见世尊。抵达后,摩诃男向世尊顶礼问讯,于一旁坐下。摩诃男请示佛陀:‘世尊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作者:琳达我姥爷出生在地主世家,他父亲哥仨都很有钱,他父亲排行第三。我妈妈还记得幼年时,家里院子周围有炮楼,还有人扛枪站岗。这么显赫的家族,富足的生活却与姥爷不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七章悟、醒觉与解脱禅是一个人独一无二对生活的领悟或省发,每个人都透过领悟而肯定了真我,发现生活的光明面。这种省发不是一般所谓的知性理解,或经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悟看出希望来郑石岩第七章高洁的性情掌声响起的舞台上,多少英雄豪情,在落幕的清冷中化作苍白的呻吟。喝采的艳羡,百千得意辞色,在深夜寂静孤灯下竟拼凑不出自己是谁,蓦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