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
在很多人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惜,
可在玄奘看来,信念和理想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为了信念,他愿意在钢刀下化灭,
为了理想,他可以坦然面对生死。
当奇迹发生时,他选择用宽容和博爱去感化别人
在迦湿弥罗国,玄奘开始了一年多的预科班生活,是什么让他停下了西行的脚步?
恒河遇险,玄奘遭遇到了一生当中的最大劫难,险些成为异教徒献祭的人牲,
直面生死,是苟且偷生,还是坦然以对?
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的斯利那加)地处健陀逻国东北,喜马拉雅山南麓,其领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北部,这个国家历史悠久,也被翻译成羯湿弥罗国、个湿蜜罗国、个失蜜,是玄奘西行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玄奘在这里停留了一年多。
西行、游历、学习、辩经,玄奘离印度越来越近,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取经队伍刚刚到达迦湿弥罗国的边境要塞石门,国王就派大队人马前往迎接,保护玄奘一行顺利通过石门,并且亲自在一个名叫达摩舍罗的地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国王和大臣高僧们带着一千多人的队伍手持鲜花等候在大道旁,玄奘一到,大家就开始撒花,还请玄奘坐上一头大象,簇拥着这位大唐高僧浩浩荡荡的往王城进发。
来到王城后,国王把玄奘一行安置在一处寺庙内,然后把玄奘请进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接下来就开始请玄奘讲经。迦湿弥罗国有一位名叫僧称的高僧,博学多才、修为精湛,七十多岁的他与玄奘一见如故,当即决定为玄奘开课,把自己的全部所学传授给这位亦徒亦友的年轻僧人。由于年事已高,僧称法师平时很少亲自讲经,所以开课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原本为玄奘一人准备的授课,一下子吸引了远近周边的数百位高僧前来听讲。在僧称的亲自指点下,玄奘如鱼得水,学业大为精进,不但学得又好又快,而且还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令僧称法师大为感慨:
此支那僧智力宏瞻,顾此中者无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继世亲昆季之风,所恨生乎远国,不早接圣贤遗芳耳!
意思是玄奘的才智实在太高了,我看在迦湿弥罗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的学识修养足以继承世亲法师的风骨,只可惜他出生的国家太遥远了,没有机会早点感受到大德圣贤的风采点化。
人的名,树的影,僧称法师对玄奘的夸赞让不少已经在迦湿弥罗国求法修行多年的僧人们觉得很不服气,这些僧人们的学识虽然比不上僧称,但在当时都已经算的上小有名气,于是纷纷前去向玄奘挑战。面对挑战,玄奘从容应对,将这些挑战者一一驳倒,终于让整个迦湿弥罗佛教界为之折服。
那么,玄奘为什么会在迦湿弥罗国停留一年多呢?是因为国王的盛情款待和僧称法师的孜孜教诲吗?
恐怕不仅仅是这样。迦湿弥罗国本身就具有悠久的佛教历史和深厚的佛学底蕴--只有这些,才是玄奘停下脚步潜心学习的最重要原因。与其它的佛教国家相比,迦湿弥罗国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得从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迦腻色迦王说起:
迦腻色迦王是阿育王之后对印度佛教影响最大的一位国王,他在位时,贵霜王朝国力强盛,为了教化四方,迦腻色迦王大力推行佛教,但是当时的佛教已经分成很多流派,各派之间互不服气,相互攻击,给佛教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人就向迦腻色迦王提出建议,利用王国的权威召开一次佛教大会,用以正本清源。迦腻色迦王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刻下令召集全印度的高僧,集结的地点恰恰就在迦湿弥罗!
大会召开后,高僧云集,盛况空前,问题也随之出现:那么多僧人汇集在一起,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每天吵闹争执,使得整个大会混乱不堪。为了让大会继续下去,迦腻色迦王决定从数千名僧人中挑选真正有才学的高僧来进行佛典集结。经过繁复而严格的选拔,四百九十九位僧人被留下,但由于阿育王时期的第三次佛典集结是由五百位高僧来完成(这可能就是五百罗汉的原型),所以还需要再找一人凑足五百之数。
这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僧人来到国王专门为集结佛经修建的寺庙门口。那些已经被选上的高僧看不起他,让他回去好好修炼修炼再过来,谁知这个僧人却不屑道:
我顾无学,其犹涕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
意思是:我看起来确实不学无术,但是想要证得圣果就跟打喷嚏吐口水一样容易;我立志追求佛果,但不会像你们那样用一些雕虫小技,我现在就把这个锦囊抛上天,在它掉下来之前,我就能修成圣果。
众僧不信,于是这个僧人就把锦囊抛向天空,结果锦囊果然没有落下,神灵还在天空中显灵,说此人当在今生证得圣果,然后在来世接弥勒的班,岂能在此追求这样的小果呢?那些看不起他的僧人们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引为上宾,这个僧人就是著名的世友法师。
此后,世友就与其余四百九十九位高僧一起编纂了《大毗婆沙论》,将原本纷乱繁杂的佛经整理集结完毕。迦腻色迦王随即下令将佛经镂镌于铜牒上,再封存于石函中,还专门建造了一座佛塔用来保存经典。
相传,迦湿弥罗国是由药叉神保护,为了不让外道窃取损坏千辛万苦完成的的经论,国王规定,如果有人想要学习,就必须在这座塔中受业。从这个角度看,第四次佛教集结让迦湿弥罗完成了印度佛教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也让当地陷入了一种保守自闭的风气中。当月氏、安息、康居等西域诸国的高僧纷纷前往中原译经传道时,号称佛教鼎盛之地的迦湿弥罗国却无一人东行弘法。
迦湿弥罗国以小乘佛教著称,但是公元四世纪后,其所传经典也包含了一些大乘佛教的内容,并且在态度上逐渐开放: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僧人佛图澄在来到中原前就曾在迦湿弥罗修学佛法;一代高僧鸠摩罗什也曾在迦湿弥罗师从盘头达多研习小乘经典。鸠摩罗什回到龟兹后,反而宣扬起了大乘佛法。盘头达多得知后,不顾年高体弱,长途跋涉来到龟兹会见鸠摩罗什,聆听大乘教义,最终转信大乘佛教。
高级佛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孙春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亲切接见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22
高级佛学院宗教界人士学习座谈十九大报告精神10月26日,高级佛学院嘉木样院长带领学院宗教界人士学习组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交流心得体会。党组成员、副院长公保、刘鹏、南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22
慧开凿巨像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来洞。地处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颇洞天福地之气象。它虽以洞名,其实近代以来较为吸引人的是道观园林胜景,而在晚清以前,则以佛寺驰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8
善良的白菊仙女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不幸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比丘的遭遇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独眼侠客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姓达名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已臻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达臻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王麻子清代安徽商人程伯鳞,久居江苏扬州,信奉观音大士极虔诚。乙酉年的夏天,乱兵经过扬州城,程君祈祷大士垂救,梦见慈悲的观音菩萨对他说:你全家十七人,十六人都能免难,只有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上手昌隆M3佛珠机试用了几天,和之前的几台机器比:滑道好,无滞感,主轴调速功能给力,车刀支架很方便;机器很有份量,操作简单顺手,效率也挺高。推荐购买!这段话是某位
行业新闻时间:2025-02-04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父,俩人非常要好。有一天俩人像平时一样坐在幻术师家里边喝茶边聊天。闲聊中,出家师父对幻术师说:“我想看看你的幻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真实人生三要素真实人生的三项要素为:信心的定位基础、疑情的生命动力、智慧诞生的人生真谛。生命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人类生命中的真实面,用知识的模式是无法追求的,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孝顺父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黄晓明皈依佛门饰玄奘黄晓明玄奘造型《大唐玄奘》佛国飞花横版先导海报 黄晓明现场诵《心经》 近日,在一次采访中,黄晓明承认已经皈依佛门,并称“缘分多年前就来了,于是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1
香是人类数千年来的良伴,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开发出自成一格的用香文化。埃及是最早用香的民族,用香记录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出现了,除了古波斯富贵人家在自家花园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26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丝绸南路平坦宽阔,事异时移,如今的玄奘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战兢兢都不敢在白天上路的偷渡僧人,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沿途闪躲多走许多弯路,更不必担心取水时被人一箭射死--他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经过九年的准备,唐太宗于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在南印度游学期间)召麴文泰入朝。也许是看到了大唐对西域的野心,也许是害怕唐太宗的惩罚,麹文泰找了个借口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14
评董群《慧能与中国文化》几十年来,禅学研究一直是中国学术界佛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对慧能和禅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兴趣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现已推广到了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玄奘来到的时候,石塔和泉水都还在,更加奇妙的是,这处阿父师泉会随着求人的人数多少而改变水量--如果人多,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水洼;如果人少,也就只剩下一个小水坑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不知道是狩猎收获颇丰,还是礼物起了作用,或者觉得高昌国离西突厥那么远,麹文泰还不忘让这位僧人带礼物来敬献给自己很有面子,叶护可汗收下礼物后,对玄奘非常客气,先派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5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这是一段盛世下的传奇故事,这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民族之歌;他来自东方,他从丝路而来;他用理想和信念塑就了那个时代的灵魂,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他的名字
玄奘精神时间:2024-10-27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唐朝玄奘法师,早年在四川时,一次看见一个生疮的人,又脏又臭,衣服破烂。起悲悯心,带他回寺院,给他衣服,饮食。病人很感激,便传授法师《心经》,从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5月4日,云南昆明市民上街,反对一大型石化项目落户。通过网络,看到一幅引人注目的标语:任何执政者,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请勿恣意妄为!落千古骂名!我意识到,随着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