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戒定慧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运用。
任何学佛的人都知道,戒定慧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总纲。也就是说,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它都离不开戒定慧这三个部分。包括我们修行念佛法门。虽说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资粮为本,但是它其实也在戒定慧的范畴之内。
为什么呢?因为念佛人也需要持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因为念佛人也需要心专注,一心念佛,这就是定。印光大师称之为老实念佛。而念佛人也要看破放下,这就是智慧。你要是什么都牵挂,放不下,你就不愿意离开娑婆。
为什么?放不下娑婆世界,对娑婆世界有贪恋有执着,你就不愿意求生净土了,这是智慧。所以在戒定慧方面念佛人也要具足。
但是戒定慧这个词语说多了,很多人就变得不知道具体如何用在生活里面。反而只知道说,只有到庙里去修行的时候才会用戒定慧,但平时生活里面就用不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对戒定慧做一个整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学佛的人大家都知道,戒就是防非止恶;定就是心不散乱;慧就是心无挂碍,了了分明了。这些戒定慧的概念理解大家大体上都会。但一说到现实生活里面,如何把它用在待人处世之间,用在穿衣吃饭当中,恐怕就傻眼了吧。
为什么呢?难道穿衣吃饭也有戒定慧?难道我在斋堂吃一碗饭都有这些吗?有。吃饭当中的持戒是什么?那就是要细嚼慢咽,也要讲究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你要是狼吞虎咽,没有规矩,恐怕吃得就会咳嗽了,吃得太快呛着了就会咳嗽了。而且吃相又多么得难看,行住坐卧不好看。吃饭吃出来的时候,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不是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所以吃饭里面的规矩就是持戒。
还有吃饭的时间,一日三餐几点几点吃饭,这些时间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吃饭时间上的规律也是持戒的范围。为什么?这都是规矩。所以你会发现到吃一餐饭都有戒律有规矩。
其次,吃饭里面,禅定怎么用呢?也就是吃的时候要专注,一心在吃。假如吃饭的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一边看游戏,这样吃饭不专心不用心。
久而久之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我们先说小孩子。假如一个小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上面的游戏,或者看其它的游戏,这样就会出现心很散乱,以后做任何事都不会专心。读书的时候,他以后到学校里读书,他也坐不住。就算勉强坐住了,他也是东看西望的。
为什么?他习惯于一边听课一边看别的,想别的。这样读书也不专心在读书。为什么?他从小吃饭的时候,他父母、爷爷奶奶都是让他边吃边看电脑。他习惯于分心,不专心。
以后再长大做任何事也是心很散漫。甚至于跟朋友聊天说话,他都是用很散漫的心。一边跟你聊天说话一边他可以在玩手机,偶尔应酬一句两句。
这样你会发现你的朋友都懒得搭理你了,可能随便聊聊他就走了。为什么?你好像很不尊重人家,好像不把人家放在心上。其实你并不是这样,但是你习惯这样。你的这种行为就会引起人家误会。误会说你不尊重人家。
所以,尊重人家的聊天怎么聊?那就是一心一意跟人家聊天。人家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他问的时候你认真听,答的时候认真答。并不是一边人家问问题,一边看自己的手机刷刷刷,这样可不对了。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明白吃饭当中有定。
那么吃饭里面有没有智慧?有。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得欢欢喜喜,吃得开开心心,明白我在吃饭,所以吃得清楚明白这是智慧;吃得心无挂碍这也是智慧。一边吃饭一边担忧这个担忧那个,心有挂碍了吧!胡思乱想了吧!这样既没有定,也没有慧。
所以,既然吃饭了就别想太多。不要执着这不要执着那,牵挂一大堆。这一餐饭恐怕都吃得心不在焉,吃得不知道它的味道怎么样?所以心中乱了。
那既然我们现在学佛了,我们在餐桌上就要认真用心在吃,吃出味道来。咬得菜根香,才懂得人生真滋味。一根菜根尚且你能咬出香味,一粒米饭你也要咬出香味来,这就是品味人生,从细节上做起。所以戒定慧在餐桌上都能够体现出来。
当你学会了运用戒定慧在吃饭的时候,你会吃得又专注又认真又欢喜。心存喜悦,吃得很健康。因为心存郁闷的时候,恐怕什么叫健康都没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心情不专注、散乱,甚至于郁闷,你这一餐饭吃下去,纵然里面营养很丰富,你也得不到健康。
为什么?你心情不好。没有戒定慧的心情,肯定不好,很散乱很郁闷。这样你的全身细胞也散乱了,也郁闷了。它郁闷了,不想去吸收营养。哪一颗细胞有心思去吸收营养?
假如你用欢喜的心、专注的心去吃的时候,每一颗细胞都专注在吸收营养。你吃的东西可能很普通,甚至于就简单的青菜豆腐,但里面的每一颗营养都被你吸收了。因为你用很专注的心,很欢喜的心。
你不排斥食物,食物的营养就会被吸收。你排斥食物,总觉得太难吃了、不好吃了,就是排斥。你排斥它,你就吸收不了它。所以戒定慧在饮食上,你要用上。
然后在待人处世之间也要用。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皇帝有皇帝的朋友,百姓有百姓的朋友。当你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首先要有规矩。说话有说话的规矩,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这不就是持戒吗?
然后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人与人的距离也有规矩。该靠近的靠近一点,该保持距离的保持一点距离,不要给别人惹来麻烦。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技巧。
总之,这些游戏规则,你在生活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到。所以在朋友与朋友之间相处的时候,这个规矩就是戒律,你要懂。
其次,就是禅定,也要运用在朋友相处当中。我们自己心要专注、要认真。专注认真得跟朋友聊天,专注认真得跟朋友一起做事,甚至于朋友聚在一起喝个茶也得要专注认真一点,不要各干各的。
这样,几个朋友表面上聚在一起,但其实各干各的。你两个一堆,他两个一堆,一群朋友聚会的时候好像很分散,好像缺乏凝聚力。这样会让人觉得这一批聚会的朋友好像不和谐、不和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要真正产生凝聚力,这个就要看你的了。
所以我们要发挥出这样的才华能力,让自己不管在大团队、小团队之间建立起一股凝聚力。这不就是禅定在生活、朋友圈中的运用吗?
然后智慧运用的时候,那就要促进整个朋友圈的和谐。共同和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需要智慧。因为朋友多了,大家彼此之间会发现到,有些人可能事业做得很好。那么事业做好的就要帮助那些不好的。
有些人可能文采很好,文采好的就要帮助那些文采不够的。有些人可能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那就要提携那些不高的。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来互相协调、互相进步。
所以朋友聚会聚在一起并不是瞎聊、闲聊。而是要促进彼此的进步。该谈事业的谈事业,该谈学问的谈学问,该谈修行的谈修行,该说人生的说人生。
总之,在人生、道业、修行、事业方方面面,我们都要促进彼此之间的进步。这样朋友相聚的时候,里面就有大智慧,有大的进步。所以戒定慧用在朋友圈里面也是不可思议啊!
我们用在国家,用在社会,用在整个世界,我们都会发现到,运用的过程里面:你看看,国家,我们要遵守法律规章制度,这不就是持戒吗?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遵守这些法律规章制度;在国际上,国与国之间,也有国际法。
联合国都有制定国际,国与国之间的一些法律,我们都要遵循这些法律制度。
还有各民族之间,你要发现到每个少数民族,全世界几百个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他们的理念可能不一样。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有他民族的特色,不一样。那么我们假如到了那边去,你就要学会入乡随俗,这就是遵守他们民族的规则。
这样一来不就是持戒在民族之间的运用吗?在国际之间,国家之间运用吗?所以入乡随俗也是属于一种持戒的范畴。
然后禅定呢?也是这样用。我们做任何事,不管到国内国外,不管跟任何人接触,我们都要学会认真专注的对待这件事,样样都要做到认真,尽心尽责。这些都是禅定的运用。
连说句话的时候,有时候为了表达出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我们有时候说句话的时候,都会眼睛看着对方的脸,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跟他沟通说话。
这样眼睛看着对方说,很专注。对方会觉得:哇,这个人对我好尊重啊!你要是跟对方说话,脸往另外一边,对方觉得你好像对我漫不关心,好像很轻视我,好像都懒得搭理我。不关心、不尊重会让别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为什么呢?你的心不定。
所以跟人家说话的时候,跟某甲说话你就要向着某甲,跟某乙说话要向着某乙。所以甲乙丙丁,不管当下你跟谁说的时候,最好你的脸、眼睛都要向着这个方向。这样会让人产生一种尊重感,觉得他被你所尊重,你在重视人家。重视人家的提问,重视人家的问题。这就是禅定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候要注意的。
那你要是国家领导的话,你要是用禅定的话怎么用呢?你要在工作上专心一意,尽心尽责。你在这一个工作上,这个工程启动了以后,政府的工程可能一投资就是几个亿,甚至于几百个亿,那么我们就要有头有尾,绝不能够弄出什么烂尾工程出来。那就是不专注,那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国家财富被你浪费破坏了,这样就要承担后果。所以这个禅定在这里要用。
然后智慧呢?也要把它用上去。我们要懂得智慧在社会国家当中运用。那怎么用呢?我们要发挥出自己的善巧方便,让自己懂得如何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有些事情可能我们自己直截了当的去说,人家可能会觉得很难理解,但是你用另外一种诀窍,人家就会很容易理解。所以跟人家沟通,跟国与国之间沟通,民族与民族之间沟通,我们都要有各种各样的诀窍,这些诀窍都是随机应变。
所以懂得这道理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到,要带动国家与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其中一些变化的诀窍真是多。我们自己明白之后就会真正落实到生活里。
所以戒定慧用在生活里面,我们只要记住他的总原则,戒就是规则;定就是专注认真;慧就是能够心无挂碍,任何东西都不要让你的心弄得一团糟。因为挂碍,因为挑剔,因为计较,这些都是没有智慧。有智慧了就不会去挑剔不会去计较,有智慧了就不会怨天怨地怨人,他不会去埋怨很多。
就算是挫折磨难面前,他都会勇于反省自我,而不会轻易得去埋怨别人。所以戒定慧在生活里面就这样的去落实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灯云比丘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1、与佛有缘,一切生命平等受用有友问了一个问题,俺就这样为您作答吧。先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是佛陀对生命的教诲而不是仅对佛教徒。所以,若信佛、若敬佛、若学佛、若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廿画廿一画廿二画廿三画廿四画廿五画廿六画卅三画十六画【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5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世尊的开示:警惕——若谤法师即是谤佛 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恶业过彼挖一切众生眼罪聚看到多有一些学佛的同修,言语极其的随意、浅薄无智、斗争坚固,真的是造业无量,自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4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一、努力寻悟人的自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连孽障重重的一阐提也不例外,这一观点经孤明先发的道生法师论证后,大概今天不会有人对此持有疑议了。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又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瞋恚,就是很大脾气,很大的无明;这种无明,就是前生造罪业的根,所以才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的罪孽根。”什么叫老虎神?老虎本来已经很厉害,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法师品第十此品明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大论(大智度论)明六种法师:一信力故受,二念力故持,三看文为读。四不忘为诵,五宣传为说,六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天台佛学本性胡晓光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到隋唐之际,可以说是全盛的顶峰时期。这时候,在中国汉地的佛教其盛况甚至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时候,佛教典籍十分丰富,据记载,尽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力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20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解】因果相背,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无有是处”是没有这个道理。这一条,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疑惑的,“十力”这个摆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02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