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为何分别心到最后总是失落和失望

清净的本源 2022-09-26

有些上''师'教导轮回和涅槃都是心的幻化,在此分别心的幻化中,包括了整个轮回,而心性的幻化,其本然的表达,则包括了三身与智慧、一切净土等等。分别心充满了缺点,有许多的过失。只要吾人被困在分别心的行为方式,就没有稳定,因为分别心是无常的。吾人就象是随飓风飞舞的羽毛,只有平静,只有痛苦。
分别心本俱的不稳定性,是一切痛苦的基础。为何是这样?
因为分别心是不真实与不具体的,就象是泡沫或水中的泡泡,马上就被任何发生的事、任何情境所击倒。就象是一只在尼泊尔的饥饿流浪狗:假如你丢一些东西给它吃,它马上就追过去。这个例子在美国并不适用,在那儿狗一都喂得饱饱的!
分别心就象是一只饥饿的尼泊尔流浪狗,总是觉得:『我要吃,我要喝,我要掌权,要控制。』总是在当下被困着,不管是什么事。一只饿犬有时可能会咬牠的主人;更糟糕的是,当饿极了,它可能会试着吃自己。假如我们不拴好概念之心的习气,各种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
这是分别心的负面特点。其作用是不断地抓住和追着客体,它将注意力放在某物,然后是另一物,接着是第三物等等——总是伸向外面的别个东西,然后越来越远离其本性。分别心抓取的方式,是一种充满希望、渴求的心态,一种紧抓住某物、某个客体的欲求,并且不知怎地试着用一抓再抓来够得着某物。但既然所有客体都是无常、且本质上是非实质的,究竟上被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抓住;因此就某方面来说,分别心到最后总是失落、失望的,且不知道要如何返回自己。吾人到最后是彻底地无家可归。
以这种方式追求、追求、追求,追逐着一个接着另一个的客体,迟早吾人会发现客体是毋须追求的,没有任何东西可得到。我们学到了追求某物的心态是毫无意义,且徒劳无功,这时吾人是 迷失的,就象是一个迷路的小孩,没有了母亲;这便是为何大师的道歌,常对这种心的状态表示悲悯的缘故。
据说心是多变的,客体是充满诱惑的。佛陀告诉我们不要这样,不要追着一个客体、然后另一个、再来第三个,这种追求不是你真正的家,你真正的母亲;这种徒劳的追求,是由环境所操纵、影响与作用的。无论何时觉得某件事不愉快,吾人就被其扰乱;假如是愉快的,就被困住。在这种事件的状态下,我们是如此地不安定,如此不稳定。有时迷恋变得如此强烈,使吾人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这种存在的方式,制造了无比的焦虑,吾人经验到恐惧、焦虑、觉得失落,觉得不被关心:『没人爱我,没人照顾我,没人关心我。』这种孤独的心境,是因为不安定,被客体所操纵,以错误的方式过度敏感。
与其是这种不安份的追求,我们应该要休息一下。
——摘自措尼 ren bo qie所著《大圆满生活》,题目为转载所加
更新于:2022-09-26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