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禅修:提示实相与疗愈身心

南普陀寺 2021-11-23

禅修

提示实相与疗愈身心

禅修

有滋养身心及疗愈的效果

并让修行者及他生命中的人

重获生活的喜悦

丨一行禅师

修习正念 保持警觉

在正念中静坐,我们的身心都很平和,能够完全放松。但是这种平和放松的状态和人们在休息打盹时心绪慵懒、半昏沉的状态有根本不同。在这种远离正念、慵懒的半昏沉的状态中打坐,如同坐在黑暗的洞穴。因为在正念,人们不仅感到平静愉悦,还会变得灵敏警觉。

禅修并非逃避:它是安定地与实相相遇。修习正念的人应当如汽车驾驶员般警觉;如果禅修者不警觉,他的心就会被散乱与失念(失去正念)盘踞,就像昏昏欲睡的驾驶员很可能酿成大祸。要像踩高跷的人那样警觉——哪怕踏错一步都会让你跌倒。要像一个走在剑林中手无寸铁的中世纪骑士,要像一头狮子,踏着缓慢、轻柔而坚定的脚步向前迈进。只有怀着这样的警觉心,你才能彻底觉悟。

直观法与禅观法

我推荐初学者修习直观法:辨识但不加以评论。不论怎样的感受,慈悲或苦恼,都应该受到欢迎,辨识并毫无差别地对待它们,因为这些感受都是我们自己。我正在吃的橘子是我。我正在种的芥菜是我。我全心全意地种着。我以浴佛或浴耶稣的那种全心全意来洗茶壶。在正念中,慈悲、苦恼、芥菜、浴茶壶,都是神圣的。

如果被悲伤、不安、愤怒、激情或任何其他感受占据时,似乎很难修习直观法。这时不妨转而禅观一个静物,以自己的心境作为禅修的主题。这样的禅修法能提示实相,并且能够疗伤。

在禅观的凝视下,悲伤或不安、愤怒、激情会显现它的本性——这种显现能自然地带你进入疗愈与解脱。悲伤(或任何引发痛苦的事物)能成为脱离痛苦与折磨的工具,就好像用一根刺挑除另一根刺。我们应该温柔而充满敬意地对待自己的不安、痛苦、愤怒与激情,不抵制它,和它共处、与它和解,借由禅观缘起契入它的本性。

觉察当下 修持定力

人们很快就能淡定地学会如何选择适合当下情境的禅修主题。所有禅修范畴内的主题,像缘起、慈悲、自性、空性、无执(著)等,都能够提示实相与疗愈身心。

然而,要想成功地禅观这些主题,我们必须修持相当的定力;要获得定力,就要靠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修习,也就是要觉察、辨识所有当下发生的事。

但是,禅修的对象,必须是真正深植于你内心的实际问题,不仅仅是哲学思辨的主题。

每个主题,都像是必须长时间烹煮的食物,我们把它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然后点火。锅子就是我们自己,用来烹煮食物的热能就是我们的定力,燃料来自持续不断地修习正念。没有足够的热能,食物就无法煮熟,一旦煮熟,食物就会显露它的本性,帮助与引导我们迈向解脱。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

图片|弘媒中心

编辑|十三


*声明:本平台非原创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仅作分享使用。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1-11-23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