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几年前初学害心这条不善业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虽然脾气不好,但还是个很善良的人,不至于对别人起什么害心,离这个恶业应该还有一大段距离,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自己在善恶的取舍上相当粗大的结果,并非是自己没有违犯这条恶业之虞。
这几年在大恩上师的摄受之下,我对因果的取舍细微许多,学习戒律学处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的违犯之处,比原本自以为的多上许许多多,不禁汗颜。
自己对好人的标准,与佛教对善恶的取舍,相较之下,实在非常粗大。
我从小脾气坏,被惹火的时候,经常可以栩栩如生地体会到“怒火攻心”,但是除了在家人面前原形毕露之外,为了保持形象,我会尽量避免与外人冲突。因为我觉得冲突中的双方很容易丑态毕露,完全违背我对自己表现优雅的期待和认同。
所以,当外人踩到我的界线时,我会尽量压抑自己的愤怒,取而代之的就是“祝愿对方以后自食其果”这一类的害心。 我经常以:“总有一天,你就会知道我现在的感觉”来平复自己的心。
谨防生起恶心
BUDDHA DHARMA
初学佛时,我会认为内在的种种恶愿、加害之想、幸灾乐祸,只要不具体转化成为身、语的恶行,就算不上是恶业。
想想在暴戾之气充斥的现代社会中,想完全禁止自己暴粗口都很困难,怎么止息内心的种种害心呢?特别是如果他人损恼我在先,祝愿对方倒霉这种等级的害心,在我看来也只是正常人的合理瑕疵。
我不禁怀疑要求断除害心,会不会违反人性?
但是反身自省,这很可能也就是轻忽因果、放任自流的一种表现。
仔细想想,自己正在修学的大圆满前行。大圆满的境界是生佛无别,众生本自是佛不是吗?但是如果拿现代的人性与佛性的距离进行对比,我们肯定只能心虚。
生于五浊恶世的我们,见解浊恶,大多数时候都很难看见自心的垢染,很多意恶业成熟为外在的身、语恶行之前,我们浑然不觉。
所以,在闻思时,听闻之内容中非常清楚地为我们指认出害心的种种行相,其实非常必要。
所谓的害心指的是:
对他人痛恨在心,满怀愤怒之情而想:我应当如此这般损害某某人;
或者在别人胜利的时候,诅咒他人,愿他在这方面衰败;
或者在见到别人遭遇挫折时,心生欢喜,愿他从此潦倒。
这些都属于害心,是意恶业。
从缘起的规律来看,每一个身语的恶业在最开始的时候,都只是一念贪心、害心或者痴心,但是恶心一起就有念念相继、增长广大的势力。
如果我们平常缺乏自我觉察、谨慎摄心的习惯,就会很容易放任恶心自流,直到它外显成为身、语的恶行,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苦果。
所以,仅从自利的观点来做思考,我们都应该慎谨防范自己生起恶心,因为每一念恶心的箭头都指向未来的自己。
诚如大恩上师在《寂静之道》当中教诫我们的:
我们这样的凡夫,完全受因果的支配,更应该谨慎取舍因果,尊重因果的规律。
——希阿荣博堪布
反省过往之所以轻视意恶业,主要是认为,那些终究没有转成恶行的害心起不了什么伤害,因为我毕竟没有真的去打、去骂。但这其实就是未知因果的愚昧,没有观察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增长广大,都能真真切切的产生结果。
一般情况下,祝愿损恼我们的人自食恶果,可以产生某种情绪降温效果,但并不是全然有效。
在对境不能如愿消失的情况下,反覆积压的情绪往往会转变成充满暴力的梦境,或者溃堤式的爆发,逼迫我们不得不而又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它就是:唯有真正对治掉自己的嗔心,才能跳脱这种狗咬尾巴的困局。
缘起性空
BUDDHA DHARMA
事实上,在进入佛门之前,我就尝试过各种心理治疗和灵修的方法,想要对治自己的嗔心。
心理治疗和灵修市场中,提供了琳琅满目的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了大喊大叫的宣泄法、把自己的怒火观想成情绪温度计,从100度往下调降之类的观想法、透过各种表达将愤怒升华成创作的艺术治疗、梳理个人生命经历的深度心理分析、以及解构原生家庭沟通模式的家庭重塑法、改变认知的认知行为治疗等等。
我期待这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再加上西方灵修体系中进一步提供的“前世今生”观点,可以完美的扫除人类在心理与灵性成长上的种种障碍。
我秉持着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尝试了多种疗法,发现自己的情绪发作周期确实拉长了许多,怒火也平息不少;但是内心深处我总觉得,有一种根本性的东西仍在发酵着,让我总也灭尽不了怒火。
当我听说有善知识此世之所以感得如此相好庄严,是因为连续七世都没有对任何人起过嗔心,我惊讶到无以复加,这完全是不折不扣的天方夜谭,我很好奇这怎么做到的?
这四、五年来,在上师慈悲与智慧的摄受之下,我慢慢地领略到佛法的修心之道与世间疗法的种种差别。
其中最大的差别莫过于世间疗法相信,有一个”痛苦的我”需要被救度,有一段”治疗”的过程需要被穿越,有一种”真正的疗愈”可以被获得。而这之中的”我”、”治疗”和”疗愈”,正是佛陀在般若法门中教导我们要放下的三轮执着。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深刻的观察,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受苦的我,在接受一种良好的治疗,并且得到真正的疗愈。”
这就是佛法最深刻的见解之一 —— 缘起性空。
上师在《透过佛法看世界》里说过 :
空性不仅是概念,他是人、事、物本身,不论你理解不理解,空性都未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上师一语道出了我们心前的一切显现, 看似实有,却了无自性的法界实相。
一切万法依缘而起,缘聚则现,缘散则灭,至于显现什么,则完全由因果法则决定。
要断除嗔心
BUDDHA DHARMA
因此,要断除嗔心,我们可以从依循因果规律和串习空性智慧,双管齐下。
首先,明白业未造不遇 ,我们对自己所遭遇的损恼才可能真正安忍。因为“损恼或许是别人造的,但业障肯定是自己的。”
对因果愚昧的人向外寻找种种损害的外缘,并对其生起嗔害之心;但是明白因果法则的人就会知道,一切的损恼全是自己的业障所致,而一切的业障来自于未调伏的烦恼。
因此,我们需要对治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烦恼,在烦恼未灭尽前,我们得一再地回到自己的心上来努力,一再地认出缘起性空。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将嗔恚之心由初生起到无惭无愧分成五个阶段。它们依次是:有憎恶心、有不堪耐心、有怨恨心、有谋略心、有覆蔽心。
嗔心的最初阶段是我们对能损害之法生起憎恶分别,如果我们在此时无法快速觉察,并断除初生的憎恶之心,这样的心就会增长为不堪耐之心、怨恨之心,继而生起损害他人的谋略之心。
从宗大师为我们开示的嗔心之缘起律,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嗔心起源于第一念的取相分别。“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并于其后增长广大,所以如果我们能在第一念起,就及时觉察并对治掉自己的憎恶分别,最后也就不至于怒火炽燃,焚毁自他一切功德。
精进忏悔能够促进我们在第一念起,就觉察到憎恶之心的能力。
因为在金刚萨锤佛尊面前,我们无需覆藏自己的恶业(事实上也覆藏不了);她的慈悲包容一切 ,智慧净化所有。
在诚实发露恶业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恶心会愈来愈敏觉,业障也会愈来愈清净,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即时觉察害心。
经常串习观一切为梦境,能让我们在对境现前时保持清醒,不致于过分投入,过分认同自己的分别念,而能明了眼前一切,只是巨大的幻境。
随着我们对空性的领会加深,我执浓度降低,种种憎恶分别的势力也会渐次减弱,依靠空性智慧的逐分显发,我们一定能断除害心。
最后,当我们的心被分别念扰动时,不要忘记祈祷上师。
我经常从视频里感受到上师无尽的悲心,自然涌出的泪水润泽了我的心;更经常在上师的教言里看见闪烁其中的光芒, 依光前行。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忆念、祈祷上师,我们最终也能如同大恩上师一般,不起一念嗔心,安住于自然本心之中,此时无须勤作也能断绝一切害心。
前一阵子山上念诵文殊心咒和金刚手菩萨心咒,网站上PO出上师和僧众认真持咒制作擦擦像的视频,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擦擦像制作过程,看着那些脱模而出的擦擦像,我的泪水涌上心头。
大恩上师,感恩您来到了我的生命, 让我明白: 以上师为道,我也可以成为像您一样美好的人。
蒋杨曲希
2021年11月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我们去访问基督教所办的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他们照顾乐龄老人、孤儿,这个功德很大。在佛法来说,如果着相,做这些慈善事业是修三界的福报;如果离相修善,就是无量功德。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经又嫌太长,听说《华严经》最圆满,就只念《华严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问: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大安法师答:首先,夫妻要有共识,爱与慈悲是幸福的能源。耕云先生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爱也是道德的源泉。《
情感世界时间:2024-09-16
1 有个同修在没有学佛之前,曾经堕过几次胎;学了佛之后,知道忏悔,天天念经回向给这些被她杀害的胎儿,希望能化解怨结。但是,其中一个对她一直不谅解,使她感到非常痛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4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多情又不留遗恨?清代的书画家中,才艺与品格可圈可点的就属赵之谦,是颇为令人尊重的一位。年少时由于家逢巨变,一时间顿入穷困之境,所以只有靠煮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07
茶,解渴之物;茶,禅茶一味。饮茶的经历与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六种境界,是在境里还是境外,心中自有答案!境外凡开始喝茶时,茶味都是一个样苦的。茶味单一,味
行业资讯时间:2024-09-05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所遇到的顺逆境界等,皆离不开“因缘果报”的支配,《三世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的命运是随着业力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9-04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8
第九章 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现在,我将简要地描述吾人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修持「七清净道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今生富贵人是前生修来的,若今生不乐善好施,福报享尽,来生就要受苦,穷人造业机会少,富人造业机会多,富人天天吃馆子,图享受,杀生必多,故富人死后堕落三恶道的机会亦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4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跟《金刚经》学心态。《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
佛答时间:2024-08-18
学佛法以贤良的人格为前提,一个人人品不好,佛的事业没办法承担,你魔的那道关也很难过,很多时候,不是靠法过关,关键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话,这个魔考的关就过不掉
佛答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请问一位富翁能不能带他的全部财产回去?末学有问过很多人,他们说不能带回去,但是末学觉得能带回去,又能带回来。大安法师答:你的“觉得”也有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静波法师有一个出家人呢,曾经问云居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事后总是不胜懊悔,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懊悔呢?” 每个人不都一样吗?做了事以后,好事后悔,我傻子,我
佛答时间:2024-08-18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1佛在经上讲,持戒念佛。落实《弟子规》是持戒;有持戒,念佛这才能往生。因为落实《弟子规》,你就是善人。2你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善男子、善女人。《弟子规》都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5
最初的佛像是如何产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迦牟尼佛曾居住在波斯匿王的国土上,并受到波斯匿王虔诚的供养。一天,佛陀升上忉利天,去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讲法,以报答母亲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2
请问:在家里如何供佛?法清法师:大家在家里供佛,如果有专门的房间当然很好,如果没有,可以供在书房。供在书房很好。如果没有书房,供在客厅也可以。如果房间很小,没有客厅,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具体表现,它默契了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茶道是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08
由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也枉然谈如何选择修学净土的善知识我们如果遇到其他不同的知见,不同的观点,来障碍我们净土法门,我们要有个标准,就是:唯信佛语,不可相信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如何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段话即是说明佛法的核心缘起法。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精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达真堪布:生活是种修行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