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的。这是由中印文化对于孝道理解之层次及深度的极大差异所造成的。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孝道,重眼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重表象,轻根本;重世俗,轻解脱。从印度传入之大乘佛法,以快刀斩乱麻的智慧,高屋建瓴,长远、根本、全面地解决了孝道的问题。尤其以高僧大德为表率的一代又一代修行人,以戒、定、慧之根本修行,实践着最究竟的孝道。
佛教的孝亲观,在诸大律藏佛陀的直接言教,及大乘经典感人肺腑之孝亲篇章的全面指引下,早在宋代便全面成熟并形成体系,尤以宋代明教契嵩禅师的《孝论》为标志。它因应了中国社会普遍的孝亲观,并没有将修行之出离精神与世间孝亲之道进行对立。佛陀每每以孝道为桥梁,将孝行目标指向终极的解脱之道。
遍览佛经,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的行为十分常见。世尊亦常赞叹父母恩重,难于报答,教诲四众弟子念父母恩,报父母恩!
世尊降生人间,八相成道时,欲求出家修行,最先禀告父母。父王要求其娶妻生子,继承王位,乃许出家。佛为孝道,谨遵父命。及至成佛,以身作则,非但回王宫为父王讲经,还升至忉利天为母说法。父王驾崩,佛回王宫亲为入殓、亲为举棺。世尊与罗睺罗、阿难、难陀等抬起父王棺木,安奉于灵鹫山,大地为之震动。
可见佛无论是因中修行,或果上成佛,皆以孝道自行化他。佛陀曾为抚养自己的姨母大爱道夫人,广开方便法门,允其率五百释种女众出家,佛教终于有了比丘尼教团。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辟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佛陀还讲了许多感人的孝道经典,如有名的《地藏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在这些经典中,佛陀金口亲宣了深邃广大的菩提孝道。
《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在母亲死后,为使母永离地狱等三恶趣之苦,而发广大誓言,愿度脱一切众生。其母因其广大之悲心,瞬间解脱地狱之苦。
《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昭示孝顺父母胜于敬事天地鬼神。
在《涅槃经》中,佛陀告诉众人: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刚之身,是因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经中亦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孝敬父母,不仅今世可以免除灾难,为天人所护念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说明慈孝与学道,是成佛的基础。
《贤愚经》中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演述受人敬重者,皆由孝德所致。
南宋高僧虚堂和尚智愚认为:天地之大,以孝之本,以孝为本,则感天地动鬼神。明代禅僧永觉元贤大师,在论孝时说道:甚矣,孝之为义大也。身非孝弗修,人非孝弗治,天地非孝弗格,鬼神非孝弗通;即无上至真等正觉,非孝亦无由致,是知世出世间之福田,实无有逾于孝者。
世人常谓出家者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不养双亲,其实不然。有识之士略加了解,即可知出家人于父母生养之恩常怀感念,甚至以超越一般世人之孝行奉养双亲。
佛在世时,尝有比丘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世尊以是事,集诸比丘,诲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据汉地所通用的《四分律》,僧众也可以三宝物以外的个人钱物,奉侍父母。
由此可知,出家人虽剃发染衣,却常于奉养父母之事,念念不忘。
中国历代高僧孝亲之事亦是俯仰皆是,感人肺腑:宋长芦宗赜禅师,少孤,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往长芦寺,迎母亲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时七年,其母念佛西逝。隋敬脱法师一头担母,一头挑经,云游四海,随缘度众;唐睦州陈尊宿在黄檗禅师座下开悟,后住开元寺,自织蒲鞋,卖与路人,以所得薄财,奉养老母;南朝齐道纪法师,孝性淳深,一面奉养母亲,一面讲经说法,导俗入圣,其侍母也,衣着饮食、大小便利,必身经理,不许人兼。或有助者,师曰: 吾母也,非他之母。形骸之累并吾身也。有身必苦,何得以苦劳人?师之孝行,感化一方道俗信众。藕益大师出家后因念其父早逝故,对母极其孝顺。常为殁父燃臂香、诵经、礼忏以求其超升净域,为祈母病康宁亦如是。其母因医药救治无效,曾三次切肝煎汤以挽救其母之命。
出家人之孝,毫不逊于在俗之大孝者。如此至诚至善的孝行,怎能单单以剃发染衣为由而予以否定呢?不仅如此,出家人的修行可谓时时不离仁孝之心,亦以孝心、孝行而达道。
《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在行道的过程中,出家人的持戒行常以孝道为基石。修行法门对于孝思的应用,可见于各传佛教的诸大论中。如《清净道论》云:
如果这样观察导师,宿世所行之德,依然长时为烦恼驱使,不能熄灭嗔恨,则应观察无始以来的轮回。即所谓:诸比丘!难得有有情不是往昔的母亲,不是往昔的父亲,不是往昔的兄弟、姊妹及子女的。于是便能对那敌人生起这样的心,这人曾是成我过去世的母亲,我在她的胎内住过十月,出生后,如拿黄旃檀一样拿开我屎尿涕唾等,不生厌恶,抱我于胸怀、负之以腰间,不辞辛劳地养育我所以我对此人起恶意是不相应的在关键的时候,连念佛都无法息嗔的时候,就只能念母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云: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欲与乐慈及 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唐朝华严五祖宗密大师认为孝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人神,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并将戒律的根本精神归宗于孝,认为戒虽万行,以孝为宗。孝是保障出离心的最强势的力量。行持孝道,能令人自然地放弃贪嗔痴的恶心和种种烦恼,使得修行顺利进行。
故知,出家之人不但行孝道,并且以孝至道,未尝须臾舍离仁孝之心。
出家人以道全孝
与世俗的孝道观相比,佛教所提倡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有着与世人孝道观不一样的大格局。若言世出世间之至孝至道,则非出家人而不能行也。
众生从无始以来,因无明故,随业受生,升沉六道,无量痛苦。所以《梵网经》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大方便佛报恩经》云:
如来今者以正遍知,宣说真实之言。法无言说,如来以妙方便,能以无名相法作名相说。如来本于生死中时,于如是等微尘数不思议形类一切众生中,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众生亦曾为如来父母,如来亦曾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缘故,一切众生能令如来满足本愿故。
僧人认识到天下众生都曾为自己的父母,人人都需得度,得度者皆为父母,遂放弃一切世间利乐,剃发染衣,了俗出家,发菩提心,苦心修行,甚至不惜身命,去救度包括自己现世父母在内所有之众生。
古往今来,在出家人中,这种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至孝精神代代相传。
如唐代洞山良价禅师出家前在写给母亲的《辞北堂书》中云:
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深,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供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图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此日今时,且相离别。
明末蕅益大师出家后曾刺舌血写下《寄母书》,以表自己救度群生之志: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
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
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
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剌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
一代又一代的出家人将这种至孝的精神付诸于修行,以勤苦的修行来实践自己的孝道。唐朝的子邻法师由于母亲不信三宝,死堕恶道,而悲泣礼拜阿育王塔,终于使母亲得生忉利天宫。憨山大师,虽然自幼离开父母出家修行,但时常忆念父母深恩。三十二岁时,发心刺血抄《华严经》,以报罔极养育深恩。大师四十四岁时常有省亲之心,但恐落于世谛俗情也,所以常常自己检验自己的修行。一夕静坐,忽开眼有偈曰:烟波日日浸寒空,鱼鸟同游一镜中,昨夜忽沉天外月,孤明应自混骊龙。乃急呼侍者曰:吾今可归故乡见二老矣。大师以超世绝俗之刻苦修行,舍身为法,修行证果,而终究圆满报答养育深恩,以佛法利益圆满了至善的孝道。
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从四十三岁起,为求超度父母,发愿朝礼五台,拜香三年,其间经历千难万苦,每临奄奄一息,生死攸关之际,老和尚纵舍身命,也从未退其报恩之愿。
在朝礼途中,有一次在黄河边遇到大风雪,老和尚在路旁的一座茅棚内饱受饥寒,独坐长达七日之久。命在旦夕之时,有一过路乞丐以天寒路远为由劝老和尚不必拜香,老和尚答言:誓愿早定,不问年月远近也。老和尚途中身染痢疾,卧病不起之时,乞丐又劝其可改为朝礼。老和尚言: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老和尚生而与母死别,每每思之都痛心不已。
五十八岁时,老和尚为报母恩,前往阿育王寺燃指拜舍利。每天从凌晨拜到晚间,不用蒲团,一日三千拜。其间大病,众人都以为老和尚世缘已尽,不赞成他燃指,恐有生命危险。老和尚听后,不觉泪如泉涌,说道:生死谁能免者,我欲报母恩,发愿燃指,倘因病中止,生亦何益?愿以死为休矣!最终老和尚由数人轮流搀扶上殿礼佛,燃指以求超度母亲。
为了双亲能往生净土,虚云老和尚不惜身命,一生艰苦修行,于年长体虚之时,报恩之心都未曾有丝毫退意,其至孝之道,感人至深!
出家人不但能以勤苦的修行报答父母的深恩,且其离尘出家的行为本身就能影响父母,使父母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从而得生净土,永远解脱轮回之苦。
虚云老和尚剃度染衣,出家修行后,他的庶母在老和尚的父亲去世以后,带着两个儿媳辞亲割爱,了俗出家。其庶母出家后,精进修行,一心持名,命终心不颠倒,跏趺而坐,留偈而逝。
偈曰:
人生养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冲飞,
怀胎命若悬丝险,既生得安谢神祇。
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狮捧球不暂离,
待得稚雏成鹏去,慈亲衰老犹靠谁。
兄薄弟寒父亡故,弃我婆媳竟何依,
痴情难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
欲作鬼母寻子去,举目云山万重围,
汝能志办生死事,不见庞蕴把道违。
俗情法爱何殊义,山禽尚晓栖落晖,
虽获同愿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
儿既早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
恨兹娑婆尽烦恼,休心今向极乐归。
又一偈云:
每因恩爱恋红尘,贪迷忘失本来人,
八十余年皆幻梦,万事成空无一人。
今朝解脱生前累,换取莲邦净妙身,
有缘念佛归西去,莫于苦海甘沉沦。
当人寄书老和尚,告其庶母西归之时,虚云老和尚悲喜交集,老泪横流。悲者悲其抚育之恩未报,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往生西方净土。虚云老和尚庶母这两首感人至深的偈颂,至今仍然刻在云居山的石碑上,成为禅门孝道之佳话。
莲池大师曾说: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近代印光大师云: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主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僧人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发大弘愿,誓成无上之忠孝节义,其所谋之远,立心之诚,称为至孝实不为过。
出家人修行的用心是对于孝道不离须臾的。正如莲池大师所言: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父母恩重,过于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僧人之孝,以出离心为基础,乃彻底、完整的报恩之法,不止予父母以现世之福,更导父母永趣解脱。佛门之中,从佛、菩萨至历代祖师、大德,乃至平常僧众,无不重视孝道。其孝思,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即对三世父母、六道众生,皆以报恩之心,孝之、敬之、养之、奉之、劝之、导之,令一切众生远离苦因苦果,共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实乃至广、至大、至深、至远、至极而又无穷无尽的孝道矣!所以出家人是在以至道追求着更彻底的至孝。
世俗之孝,对于未求道者,乃极为适宜。以尚无向上追求之人,若无此伦常纲维,则必致散惑无依,失尽人生主张。孝旨在道,是向上一路;不求道者,不可因孝旨在道而单拒仁孝伦常,否则将两下无依,上下皆失。然而世俗之孝暂时且不究竟,如不善游之子,欲救溺水之双亲,力所难及;出世之孝,生生世世、永恒且究竟了义,如善游之子,救父母于沉溺,易如反掌。所谓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正是此理!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菩萨离开迷惑颠倒之后,心中非常清净,常常相续不断,善巧使用神通自在的力量,度脱无量的众生,包括你我他在内。只有菩萨才能离开迷。什么迷?就是酒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8
本文来自网络,作者不具名今天上午看到一篇关于藏地文革时期拆毁寺庙的现世报应的文章后,颇有感触,不禁想起我们村很多年前发生的类似事件,决定写出,以警世人。我们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9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苦集灭道四谛中,“苦”指轮回,“集”指烦恼,苦谛和集谛是因果关系。集谛是苦谛的因,烦恼是轮回的因。断了烦恼,也就不造业了;没有业力的牵引,也就不轮回了。尤其我们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5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8
道坚法师:我想发起拒绝向出家师父敬酒的活动,请大家支持!道坚法师本人出家十多年来,接触汉藏南传佛教,发现南传与藏传佛教对僧人的定位比较准,即专业的传道者和修道者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7-29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3
每个物品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而物品的寓意又能影响到我们周围的风水,因此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会摆上一些寓意美好的小摆件来改善家里面的风水。原来一个小小的摆件竟然还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是避风港湾,购房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的风水好,那么住进去之后人的运势就会变得越来越旺,而风水不好,则运势会下滑,常遇倒霉之事。所以购房的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30
1 你的一家,我要做人中第一个标准的好人,从哪里做起?说诚实言。我的家庭做天下所有家庭的好榜样,我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说诚实语。我这个小乡镇,这个乡镇长如果是圣人、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6
农村一般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去选一个好日子的,因为只有在吉利的日子里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寓意,也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今后的日子可以过得顺顺利利的。而安门就是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今年的天气似乎比往年的要好,现在已经是11月中旬了,但是全国各地的气温还是处于比较暖和的状态,尤其是南方,似乎就没有入冬的节奏。这个时候趁着好天气不妨和家人一起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而选择背井离乡,而在老家的亲人心中也会十分的挂念,所以有时间的时候也会纷纷的到庙里为家人祈福。5月份打算为家人祈福选日子,首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我们常说:成功的人生状态那就是城里有套房,家里有栋别墅,没事就给自己放放假,常回家看看,过着田园生活放松放松自己。 所以很多从小地方出去的穷苦孩子,一般在城里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1
七岁出家证得果位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名曰增长的大国王统率军队杀尽整个释迦族人,阿难尊者的妹妹夫妇亦未幸免,唯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8
人生在世,如果没有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作为居所,那么将会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制造一个安定的居所,需要搭配一些风水物件,比如八卦镜,这件八卦镜化煞辟邪的作用可少不了,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4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09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钱是很多行为和物质的基础,如果没有钱,那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所以钱永远是我们首要去追求的目标。通过分析八字算财运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运势是好是坏,家人如果有这三生肖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4
问题:从轮回来看,我们和父母、孩子是什么关系?作为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济群法师:从轮回的眼光看,我们和父母、孩子属于不同的生命个体,只是因为业缘才走到一起。其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06-01
走下讲堂迈入佛堂,治愈了我的抑郁病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期望人生的完美无缺,所以总是竭尽所能地把工作生活做到极致。但工作的顺畅和圆满并未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心灵满足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2
二上 三 尊敬出家人有一位出家的师父,到家里来,爸爸叫小和向师父行礼。师父回去后,爸爸对小和说:师父的志愿很大,离开家庭,到佛寺里去住,一面学习佛法,一面弘扬佛法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2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4-05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9
佛在世时,一次行脚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那天精舍里聚集了很多比丘弟子,佛陀在开示说道时,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去外面看一下,到底外面的声音是
证严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我籍贯是台北人,但是在高雄出生。父亲来高雄拆船,那时家里的环境比较好,小时候常做梦,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梦到一个出家人站在床头看我,我心想大概是我常跑去田里捉鱼,所以
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最近农村开始丈量宅基地,阿同和阿敏夫妻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老屋因多年无人打理,院子长满了野草。面对荒凉的老屋,二人陷入了沉思,仅仅 30 多公里的路程,却好似咫尺天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9
还想知道前世吗?这孩子竟是外祖父转世,无法忍受伦常颠倒而出家轮回转世的记载,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清代文人李庆辰就曾记录过这样一则真实的轮回案例。 在粤东地区,也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佛陀在故乡迦毗罗卫国,随缘方便地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地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3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地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他都为老病死而忧患而烦恼!他好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2
达真堪布:饶益众生从家人做起饶益有情戒就是要饶益众生,帮助众生。饶益众生也要从身边的众生做起,从有缘的众生做起,因为佛度有缘人。 比如你们是在家居士,就要从自己
布衣百姓时间:2024-02-20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次,舍卫城外的粪池里出现一只奇形怪状的大虫,它的头是比丘头,身体却是一条大虫,身上还长满了细细长长的小虫,不停地在它身上蠕动,吸食它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2-17
近日,世界佛教总部发布 20200103 号公告《学的不是本尊认可的经书法本,难以成就》,首次向全球佛教界公开指出,祖师们传承下来的许多传统课诵法本存在严重问题,乃至僧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7
相传黄檗希运在各地宣扬佛法,到了家乡却没有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听说后就去追他,一直追到河边。这时黄檗希运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已经开动了,母亲情急跳到河里,不幸溺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5
那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剃度出家了!我顿时感慨万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也带点离别的惆怅。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你以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天的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7
有的时候总会觉得,哎呀,世间的违缘太多!我的家人障碍我学佛,好委屈,被骂被打都没有这件事委屈。连家人的目光都不敢看,话也不敢多说,总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但是等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7
在影视剧盛行的今天,很多人对于佛教的认识来源于此。因此身边的很多人认为“和尚们不问世事,个个功夫了得,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能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或哲学思想来看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2-03
恒迦达出家的故事如果真要出家,是谁也障碍不了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让你去出家,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爱,没有勇气做一个舍家离欲辞亲割爱的出家人。能否出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30
一双手熟练地钉住一条鳝鱼的头,那鳝鱼在案板上拼命弯曲滑动。“嗞…嗞……”一把锋利的刀片瞬间把鳝鱼剖成细长的两片,不一会,一把鳝鱼丝就齐齐切好了,码在塑料筐里,垒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9
母亲在我四五岁时进入佛门。受母亲熏陶,我从小喜欢佛像,懵懵懂懂时也开始信佛。母亲一直希望父亲一起信佛,但直到我长大成人,乃至成家了,父亲始终没有走入佛门,甚至还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2
六月二十七日开示佛未出世时,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外道,印度计有九十六种,谓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师弟之数相加,共九十六也。又称九十五种外道者,谓九十六种中,有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09
身出家和心出家早晨,阳光正对着大地明媚的照耀着,佛陀来到河边上散步。这时,远处一位青年向佛陀奔来,口中还不住叫着我苦啊!我苦啊!的声音。青年人走近了佛陀站的地方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06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尽管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多年前,唱着《青藏高原》、《嫂子颂》的李娜毅然退出歌坛,到张家界的天门寺削发为尼。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娜为何会剃度出家?究竟是什么使她厌倦了红尘,放弃名利双收的演艺
佛教故事:名人轶事时间:2023-12-30
达真堪布:变成王鬼以后,想家人,家人就出事在家乡容易引起一些烦恼:对亲朋好友的贪着、贪恋,对仇敌的怨恨;要做的琐事多,不能精进地闻思修行;无法遣除心灵上的无明愚痴
悟性时光时间:2023-12-15
毗舍离城有位王子,名叫勇军,生性放逸,只知玩乐,每天过着奢侈的生活。一天,佛问阿难:阿难,你知道勇军王子的为人吗?佛陀,我知道勇军王子是个贪求五欲的人。阿难回答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时间:2023-12-12
韩国猎人的出家因缘联合报副刊曾经登过一篇韩国和尚的自述,这个韩国和尚出家前是个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时间: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