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贪欲不可纵,应当及早刹车

索达吉堪布 2021-07-02

藏地有这样的说法,人有财发疯,畜有草发疯,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许多人在没吃没穿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贪欲,一旦有了钱后,贪欲反而被激发出来,会疯狂地追逐财富;畜生也是如此,放过牛羊的人会有经验,在没有草的地方,这些牲畜还比较听话,而一到了草多的地方,它们一边吃一边跑,根本不听主人招呼。这个比喻很符合某些人的状况。

所以人应该以智慧来调伏自己的贪欲,不能简单地想用外在的受用或者钱财来平息贪欲,这样只会如同火上加油那样使欲望更加炽盛,最终会变成彻底被贪欲左右的疯子。

如果没有调伏贪欲,即使再多的钱财和受用也无法填满贪欲的深坑。《方广庄严经》中说: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调伏内心,即使一人独享世上的一切五欲受用,他还是会觉得不满足,仍然会不断地寻觅欲妙和受用。《因缘品》中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连天上降下珍宝雨,贪欲者都不会满足,可见人的贪欲实在是难以满足。

实际上,在内心没有满足之前,积累财产的行为是不可能停止的,什么时候内心满足了,积累财产的行为才会停止。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地方,当地有人问我: 我们这里有些人年年修房子,什么时候房子才会修完啊?我说:如果贪心没有止息,房子是永远修不完的,今年有条件会修二层楼,明年条件更好会修三层楼,人的贪心一年比一年大,房子也会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有些大老板、大官员已经非常富裕了,他们的钱几百年都花不完,按说这些人应该知足了,可他们还是觉得不够,还要到处扩充财富:在一个城市有房产还不够,还要在另一个城市有房产;在国内的银行有存款还不满足,还要在国外的银行有存款。

在贪欲心的推动下,有些人甚至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现在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都是经济犯罪的新闻: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偷税漏税许多罪犯在供词中都是这样说的:本来我也知道这是犯法的,可是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不得不铤而走险明知是一条绝路,为了钱却偏偏要走,人的贪欲实在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克制自己的贪欲,到一定的阶段会不可收拾,那时谁也控制不了他,甚至法律也不管用。

所以欲不可纵,应当及早刹车,人人都要以佛法对治内心的贪欲,要经常自我反省:我是什么人?我在做什么?应尽早发现自己的问题,趁烦恼尚处于萌芽阶段时就将其消灭。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佛教提倡的知足少欲理念更具现实意义,谁拥有这种理念,谁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可惜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这些道理,一味地追求金钱,道德和行为水准日趋下滑,最终导致了巨大的痛苦。

《水木格言》中说:愚者财富圆满,不离痛苦之因。在许多时候,过多的财富不仅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带来痛苦,有个人说:以前经济条件虽然比较差,但我们全家非常和睦,日子过得很快乐。现在条件虽然好了,但家人经常在外面做许多坏事,日子过得并不快乐。这也是许多人的同感。

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潮流就是这样,必须跟上时代,所以我需要更多的钱。这不是个合理的理由。愚人总是盲目地随大流,而智者不会轻易盲从,他们在思考后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们冷静考虑,就会明白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一个人即使有再多钱,除了一天吃三顿饭、穿一身衣服以外,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享受的。我们学院的许多出家人,除了三衣一钵之外身无长物,虽然他们生活过得很清贫,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是帝王也享受不到的。如果这些出家人没有看破放下,也像那些世间人一样,每天在熊熊欲火的推动下追逐钱财,他们是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安乐的。

许多人有不经观察、盲目攀比的毛病。如果别人在财富上超过了自己,自己就会有强烈的不平衡感,进而想超过对方。比如同一所学校毕业的两个人,一个人在财富上超过另一个人时,落后者就会想:他的能力不如我,现在却比我有钱,我一定要超过他!产生竞争心之后,就会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奋斗,在此过程中必定会感受许多痛苦。

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人都在拼命追求金钱,许多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昨天有两个北京的居士来学院,我问:你们过得可以吗?还可以吧,不过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他们说只能在学院呆几天,很快就要回去工作。

我非常理解他们,许多人虽然有学佛的意乐,但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做许多没有意义的事,很难有全身心学习佛法的机会。

更新于:2021-07-02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