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益西彭措堪布:西归直指·疑问指南浅解

益西彭措堪布 2021-06-05

本文汇辑者周安士是清朝康熙年间居士,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自号为怀西居士。因为见到众生造罪无量,以淫、杀二业占有一大半,因此撰写戒杀的《万善先资》、戒淫的《欲海回狂》,又撰写《阴骘文广义》三卷、《西归直指》四卷,合称《安士全书》。

印光大师赞叹《西归直指》说:若能一阅是书,谛信不疑,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无论根机之利钝、罪业之轻重,与夫工夫之浅深,但能信愿真切,持佛名号,无不临命终时,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既往生已,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悟自心于当念,证觉道于将来。其义理利益,唯证方知,固非笔舌所能形容也。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八万四千法门,无不从信而入。人若无信,便如焦芽败种,无药可施。何况念佛往生,尤为难信之法乎?】

这一段是强调信心的重要性。《华严经》说:信心是道的源头,出生一切功德的母亲,能长养一切善根。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以信心而趣入。人如果没有信心,就像焦芽败种,无药可以施治(无信心就不能生长善法,如烧焦的苗芽、种子,无法开花结果般),何况念佛往生是尤其难信之法,更需要坚定信心,以发起愿力与实行。

【往昔禅宗长老,暨博学鸿儒,皆有阐扬净业,设为问答之词,如天台智者大师之《十疑论》,天如老人之《净土或问》,王侍郎之《决疑集》,袁中郎之《西方合论》。其外复有为集为文,目不胜赏,无非欲人坚固信根,同归安养耳。】

往昔,禅宗长老及博学大儒都有阐扬净业、设立问答的文章,如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天如老人的《净土或问》,王侍郎写的《决疑集》,袁宏道集的《西方合论》。此外多有大德为集、为文,妙义连篇,目不暇接,无非欲使人坚固信根,同归净土。

【兹特统汇群编,撮其领要,间亦窃附管窥,补所未逮,总名之曰《疑问指南》。敢曰制锦以成章哉,聊云酿花而作蜜尔。】

我在此统汇诸编,摄集要领,其间附上我个人的鄙见,弥补原文未说到的地方,总的取名为《疑问指南》。怎敢说是织锦成章呢?只能说是酿花作蜜罢了。(自著一部大作是织锦成章;采百花之精酿成淳蜜,表明仅是采集古德著述精要,集成此文。)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途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专为自利,舍离众生,毋乃阙大慈悲,障菩提道耶?】

问:诸佛菩萨以大悲拔济苦难为事业。如果欲救度众生,只应发愿生在三界,于五浊恶世、三恶道中救苦众生,为何专为成办自利求生净土而舍弃众生呢?不是有失慈悲、障菩提道吗?

【答:菩萨有二种:一、久修行菩萨,已曾亲近诸佛,证得无生法忍者;二、初发心菩萨,未尝亲近诸佛,未得无生法忍者。久修行菩萨有大神通,有大威力,故能为天为仙,为帝为王,为鬼为畜,出入生死,广度众生。若初修行人,力量浅薄,虽发菩提之心,犹住凡夫之地,自疾不能救,焉能救他人?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浊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答:菩萨有两类:第一类、久修行菩萨,就是已经亲近过诸佛、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第二类、初发心菩萨,就是没有亲近过诸佛、没有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

久修行菩萨有大神通、大威力,因此能化现为天、为仙、为帝、为王、为鬼、为畜,出入生死,广度众生。如果是初发心修行的菩萨,力量浅薄,虽然发了成佛度生的菩提心,但自己处在凡夫地,连自身的生死都救不了,怎么能救他人的生死呢?所以《智度论》说:为惑业系缚的凡夫说自己具有大悲心,愿生在浊恶世中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何以故?五浊世中,声色货利,刻刻纠缠;烦恼怨家,重重密布。略一失足,便成堕落。纵使得生人中,难逢有佛之世;纵使有佛出世,难生信向之心。幸而信向佛乘,修行出家,转生若遇大富大贵,未免耽著尘缘,广造众恶。从此一失人身,何时更当解脱?】

为什么呢?因为处在五浊恶世中,时时有声色货利缠绕身心,而且贪、嗔、痴等烦恼、外在的怨家、魔障等重重密布,稍一失足,就会造恶、破戒导致堕落。纵然没有堕落而生在人中,也很难遇到佛出世;纵然有佛出世,也难以对佛生起敬信趣向。纵然万幸信向佛道、修行出家,如果转生遇上大富大贵,就不免耽著在五欲的尘缘上,广造恶业。从此一失人身,不知何日才再解脱?

上面讲到初发心菩萨道力薄弱,处在浊世炽盛的染缘之中,没有无生忍力,无法做主。也就是内有烦恼种子,一遇到染污境缘引诱,就不由自主地生起非理作意,无力把持而堕落。所以先圣有言:未得不退转位,不可混俗度生。

【所以有智慧人,将欲度生,先求见佛,果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业已为金刚不坏之身,然后可行随类度生[ 随类度生:随顺众生的根机、意乐等而善巧地度脱众生。]之愿。】

所以有智慧的人为实现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先求面见阿弥陀佛,果真能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往生净土,则已转成金刚不坏之身,永超生死、远离烦恼、具足广大智慧、神通、威力,之后再回入生死,就所向无碍,既不为业缘所牵,也不被外物所惑,就能实行随类度生的大愿了!

【譬如救溺,须自乘舟筏,方能引人出水,若徒从井[从井疑为刻板失误。《十疑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从井或许是入水的误刻。]救人,未有不与之俱溺者。非阙慈悲也,正善用其慈悲也。】

好比我们去营救溺水的人,必须自己乘着船筏,才能把人搭救上来。如果直接跳进水中救人,没有不与溺水者一同沉溺的。

这不是缺乏慈悲,反而是善用慈悲。善用,是指在智慧的无误抉择之下,合理地运用慈悲。智慧犹如眼目,其作用是抉择清楚怎样做的方法和次第等。慈悲是与乐拔苦的心,怎么实施与乐拔苦要靠智慧来抉择断定。

还可以说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是消防队员救人时,首先要穿上防火衣和戴好防毒面具,如果没有防护装备,就冒然进入,不但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会被火烧死、被毒烟熏死。这比喻菩萨在有无生忍力的保障时,进入三界火宅营救众生,就不会被业火所烧、被烦恼毒烟所熏,而能从容地营救。

第二个比喻:发愿行医济世的人首先应当拜师学医,没有学成之前不能莽撞地给人治病,因为自己还没有掌握医术,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善巧施治,如果莽撞行医,就会庸医误人。完成行医济世的大愿应当分两步走,第一步、拜师学医,掌握医术;第二步、学成之后,应病与药,广做救济。这比喻菩萨为了完成普度众生的大愿,首先求生在佛前,依止佛学法成就功德,之后再回入生死界中随类度生。

第二疑

【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何乃舍此求彼,欲生西方?经云: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当先净心。何乃不求净心,而求净土?】

问:诸法体性本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为什么舍此土求彼土而欲生西方呢?经上说: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应先净心。为什么不求净心而求净土呢?

【答:欲生西方者,谓是舍此而求彼,则不欲生西方者,独非舍彼而求此耶?若云彼此两无所求,是执断见矣,若云彼此两无所舍,是执常见矣。】

答:如果把求生西方说成舍此而求彼,那么不求生西方不也是舍彼而求此吗?如果说娑婆、极乐两无所求,那是执著断见。如果说娑婆、极乐两无所舍,又成执著常见。

意思是:如果认为娑婆、极乐两土都无所有而无所求,这是把有显现的秽土、净土幻相视为无有,堕入了断见。如果认为娑婆、极乐两土都是实有而无可舍,又是把现而无实的秽土视为实有,堕入了常见。实际上,娑婆、极乐都是如幻的国土,既不是实有,也并非空无。所以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才是第一义谛。比如正从东往西去时,有没有真实的去呢?这只是前一刹那的相灭了,后一刹那的相现起,而不是一个不变的实体从东走到西。同样,往生净土也是生而无生,无生即生,不是以不生为无生。

如果以诸法无生的缘故就不能求往生,那不妨问:米饭也无生,为什么求吃饭呢?衣服也无生,为什么求穿衣呢?行住坐卧也无生,为什么还行住坐卧呢?是否像枯木死灰一样才契合无生呢?如果硬执两处都无所舍,不是把幻相执为常有吗?实际上,尽管吃饭而不著吃饭,尽管穿衣而不著穿衣,才是从容中道,契合无生妙体。死执不取或不舍,已经落在断常二边中,哪里契合无生呢?

【《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故虽炽然往生,不碍无生之理。】

《维摩诘经》说:虽知佛国和众生本来空寂,仍常严净佛土、教化群生。所以虽然炽燃往生也不碍于无生之理。

《华严经》也说: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知佛国土,皆如虚空,而常庄严佛刹。以是义故,菩萨乐修净土。《法句经》云:菩萨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

所以,以佛土、众生自性空寂故,不著实有;以佛土、众生不无假相、作用故,净佛国土、教化群生。所以,达生体了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并非离生而有无生。

【至于心净佛土净之说,有理有事。若言乎理,何见求生者之心必非净,而不求生者之心反为净耶?若言乎事,与其净此心常居五浊恶世,何如净此心以居极乐莲邦耶?况居浊世者之求净而不净,在莲邦者之不求净而自净耶?】

至于心净佛土净的说法,有理上解释、有事上解释(理是理体或本体,事是事相或现相)。从理体上说,诸法平等清净,哪里是求生者的心就不清净,不求生者的心就必定清净呢?若从事相上说,与其净治此心而常住在五浊恶世,何如净治此心以生入极乐莲邦呢?况且住在浊世的人求清净而难得清净,住在莲邦不求清净而自得清净呢?

总之,从诸法的本性上说,东行西往、语默动静、说话做事都本自清净,不是端坐静默才清净,言语行动就不清净,也不是住在此方才清净、住在彼方就不清净,诸法本来就离开有无、常断、一异、来去等一切戏论,本自清净无垢。但是从心的现相上说,没有证得无生忍力之前,处在娑婆五浊恶世,不免对境生心、迷惑颠倒,堕在惑、业、苦的杂染境中,而居处净土莲邦,境缘清净,佛力加持,不起惑业,因此说不求净而净。但是也要知道,这是就普通众生的状况而说的,如果是大根器人,能做到在尘不染,火中栽莲,就不在此例了。

第三疑

【问:十方诸佛土,功德皆平等,何不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而乃偏求一佛净土耶?】

问: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净土,功德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不普念一切佛土功德、求生一切净土,而专门求生弥陀一佛的净土呢?

回答有两点:第一点、置心一处、三昧易成;第二点、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第一点、置心一处、三昧易成。

【答:诸佛净土,固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心一处,三昧难成。故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答:诸佛的净土固然平等,无有高下,但众生根机钝劣,内心浊染、散乱的居多数,如果不专一其心、置心一处,则三昧难以成就。所以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

用日光聚焦的比喻来说,当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时,此点的温度就会极剧上升,能将纸张点燃;如果不做聚焦,光线发散地照在纸上,就无法燃烧。这是因为太阳的光线照在了多处,分散了能量,所以不能快速升温。类似地,把心力专注于一处,就容易成就三昧;心缘多境而散漫,就难成就三昧。

凡夫心散乱不堪,只有让心系在一个所缘上,才能止息散乱。这样集中心力,缘念一佛净土,心容易成熟。总的缘念一切佛,缘境宽泛,心力分散,不容易成就三昧。所以《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即得三昧。智者大师也说: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

【《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易得往生。】

《随愿往生经》讲到,普广菩萨问佛:十方世界都有净土,世尊为什么专赞西方弥陀佛土,专遣众生往生呢?

佛告普广:此方阎浮提众生,内心多有污浊、散乱,为此我专赞西方一佛净土,使众生专心地缘在一个境上,容易往生。

第二点、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

【《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

《华严经》说:一切诸佛身,就是一佛身。就像天月普应一切水而映现一样。

天月比喻法身;水中月影比喻众生心前所现的佛身;天月普应一切水,而现影像,比喻法身普应一切机而现色身;一切水月即一月之影,本月无二,比喻一切释迦、弥陀等色身影像都是法身所现。所以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再者,西方一土是弥陀法身智慧所现。《往生论》说:一切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统摄而入于一法句。一法句者,即清净句。清净句者,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智慧法身即是常寂光土,一切净土都由此流现,一切净土都在其中。因此说,生西方一土后可遍入一切净土。

【故知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净土,无异生一切净土也。】

由此可知念阿弥陀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西方一土,无异于生一切净土。

《文殊般若经》说: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此亦证明:专念一佛,念念相续,即能见三世诸佛,与念无量佛功德同等。

总之,专求一佛净土的原因是:由于凡夫的心散乱、污秽,所以只有先使心系在一个所缘上,才容易摄心成就三昧,得以往生。而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念一切佛、生一切土。

第四疑

【问:十方佛土,无量无边,随念一佛,皆得往生,何为偏念阿弥陀佛?】

问:十方有无量无边的佛净土,随念一佛都能往生,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呢?

【答:有三因缘:】

答:有三个因缘我们在无量诸佛中专念阿弥陀佛:第一、阿弥陀佛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第二、释迦本师殷勤指示我们专念阿弥陀佛;第三、十方诸佛共同证诚此事。

首先第一个因缘:

【一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有缘故。无量劫前,发四十八种誓愿,皆欲接引念佛众生故。今娑婆世界人,信口念佛,必称阿弥陀。】

由于阿弥陀佛和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的因缘,所以在无量佛中专念阿弥陀佛。这又有两个证明:第一、阿弥陀佛无量劫前,发四十八种大愿,都是为接引念佛众生的缘故。现在娑婆世界的人信口念佛,一定称阿弥陀佛,这证明娑婆众生和阿弥陀佛有甚深的因缘。

比如生病做手术时、坐飞机时、开车经过危险地带时、深夜走在偏僻处时,在意识到有危险后,人们信口就念出阿弥陀佛、就祈祷阿弥陀佛。这时候不会想: 那么多佛,我念哪一尊呢?不假思索,脱口就称出阿弥陀佛。可见弥陀信仰已经深植人心,这是多生历劫与佛结下深缘的表现。

也就是阿弥陀佛久远劫前做法藏比丘时,就已经发了四十八种大愿,以此大悲愿力摄受我们娑婆众生,而我们得到大士摄受后,也归投向化,累世的积累就积淀为深深的信赖,所以关键时刻不假思索,信口就称出阿弥陀佛。

【将来众生福薄,法欲灭时,诸经皆去,独有阿弥陀佛经,迟去百年,非其验何?】

第二、将来众生福德减薄、佛法已濒临灭绝的时期,一切佛经都已隐没,唯有《无量寿经》住世百年,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不是娑婆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的证明吗?

这里想想:法灭时一切佛经都已隐没,唯独《无量寿经》住世百年、普度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应当是这时候的众生还跟阿弥陀佛有缘,还能依净土法门得度,所以《无量寿经》才迟去百年。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本薄薄的经书住在世间迟去百年,其他佛经则次第隐没。里面隐含的意思是:在佛法即将灭尽的最后时期,众生还能信受此法、修持此法,还能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净土,了生脱死。在法欲灭时期,世间极为恶浊,众生还能信受阿弥陀佛,证明和佛有甚深因缘,所以才能对佛生信心,才能念佛名号而得到度脱。

第二个因缘:

【一因本师释迦如来指示故。三藏十二部经,所说甚广,独有持名一法,不念他佛,但念阿弥陀。苟非至切至要,胡为再四谆谆?】

因为释迦本师指示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尊佛教导,专念阿弥陀佛。

佛在世时讲述三藏十二部经,其中说到的法门特别广大,只有宣讲持名这一法时,不念他佛,只念阿弥陀佛。如果这不是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至切至要,为什么再三谆谆教诲呢?

至切至要中的切,就是指切合娑婆众生的生死病情;要,是指对将来众生的解脱极其重要。再四谆谆,指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等几十部佛经中,再三殷勤劝导众生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如来针对我们娑婆世界末法众生的情况,在八万四千种法药中,拈出净土这副包治百病的阿伽陀药,一再地嘱咐末法众生信受服用,以解脱旷劫不断的生死之苦。其中的原因是:娑婆众生和阿弥陀佛有甚深因缘,而且弥陀愿海摄受凡夫往生净土、横出生死,相比于其他净土,阿弥陀佛净土凡夫最容易往生。以这些原因就为我们选定专念阿弥陀佛。

我们深信佛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在为我们选择道路,相信这种选择是准确的、合适的,因此遵从释迦本师的教导,专念阿弥陀佛。

第三个因缘:

【一因十方诸佛,皆作证明故。盖净土法门,系难信之法,故世尊每说阿弥陀佛,即有十方如来,共作证明,以见不可不信。】

由于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共同证明《阿弥陀经》真实不虚,因此专念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属于世间极难信之法,所以世尊每说阿弥陀佛法门时,就有十方诸佛出来共同作证,以见证西方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不可不信。

净土法门有很多不可思议之处,比如:五逆罪人临终忏悔,依至心十念而顿超生死;凡夫未断烦恼,一经往生,就得涅槃分、入不退位;西方一土,横具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种净土;持一佛名,就为诸佛护念,无异于持一切佛名凡此种种,都是弥陀不思议大愿神力所致,难思难议,因此是世间极难信之法。

【然则欲修净业者,安得不专念弥陀哉?】

由于以上这三个因缘(婆娑众生与阿弥陀佛有缘,本师殷勤指示劝导,十方佛共同作证),欲修净业的人怎能不专念阿弥陀佛呢?

第五疑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未断,一毫福德未修,若西方净土,已是超出三界,过于天帝天仙百千万亿恒河沙倍。凡夫念佛,安能遂生其国?】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未断一毫烦恼,未修一毫福德,而西方净土超出三界,不论相好、受用、智慧、神通等,都百千万亿恒河沙数倍超胜天帝、天仙,凡夫念佛怎么能就往生其国呢?

这就好像一字不识的农夫贫困劳苦,光着脚在泥水中种田,黝黑丑陋、为人轻贱,忽然一夜间直步青云,进入京城金銮殿里,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从此,锦衣玉食、庄严相好、文韬武略、万众景仰,远远超过知府、巡抚等官,这不是匪夷所思的事吗?

【答:此仗阿弥陀佛之力,非藉自己之力也。譬之跛人行路,终日不能数里,若乘转轮王之象宝,一朝能历四大天下。】

答:这是仗阿弥陀佛的大愿神力,而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就好比跛人行路,一天走不到几里,但如果能乘转轮王的象宝,就能一天遍游四大部洲。

这比喻单凭自力修道进程缓慢,兼仗佛力加持,成道快速。

【又如寒士,欲亲近帝王,倘从州县小试,以望登科甲,位通显,则难而未稳。若能托胎而为王子,不过旬月之间,便与帝王同为一家。往生者之专仗佛力,亦犹是也。】

又好比贫寒之士欲亲近帝王,如果从州县小考开始,逐级通过乡试、会试,登上科举,做官后再逐级升迁至显赫地位,这是难而不稳的一条路。如果能托胎帝王家而成为王子,不过十个月就诞生在王宫,和帝王做一家人。往生者专仗弥陀愿力托生于佛国莲胎,也是如此。

逐级通过考试和升迁,比喻单凭自力通过资粮道、加行道渐次升进,伏断三界粗细烦恼。难而未稳,指单仗自力层层历过,对具缚凡夫而言,有相当难度,而且不稳当,稍遇恶缘牵引,就有可能造业堕入恶趣,千万劫中难以出头,因此有一定危险性。

托胎帝王家,比喻仗佛愿力托生于佛国莲胎而生在佛前。成为王子,比喻生在佛家,贵为佛子。十月间,比喻今生短暂几十年时间。王子堕地、贵压群臣,比喻初生净土,就已经恒河沙数倍超过天帝、天仙。

【修行人若不求生净土,仅在浊恶世界修持,则头出头没,不知经若干年劫,尚不能成一罗汉,何况至于菩萨地位!若修净土法门,只要精进修持,一心不乱,现世便可往生,竟从西方修行,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最为捷径。譬如竹中之虫,向上欲出,必要咬穿无数竹节,不胜其苦。若识得从旁便可咬穿,则横出甚易。】

修行人如果不求生净土,而只在浊世修持,那么在六道里头出头没,不知经多少年劫,尚不能修成一阿罗汉果,何况修至菩萨地位。

如果修持净土法门,只需尽一生勤修,一心不乱,现世就可往生,从此在西方修行,永无退转、堕落,直至成佛而后已。所以这是最便捷的出生死之路。

就像竹筒中的虫子想竖着向上钻出,就只有一节节咬穿无数竹节,直到咬穿最上一节才能出来,不胜其苦。如果知道从边上咬一个洞就能出来,这样横着钻出,就容易多了。

这说的是出三界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单凭自力渐次伏断三界烦恼而超出;第二种方式,兼仗佛力,由信愿勤修净业,临终得佛接引往生净土而超出。前者是竖出,只有断尽烦恼才能超出,因此难;后者是横出,不必要断尽烦恼,只要做到一心专念、和佛的本愿相应,就能由往生净土而超出,所以易。

【所以修净业者,谓之横出三界,而何疑凡夫之不能遂生也?】

因此把修净业往生这种方式称为横出三界,既然是横着超出,又何必怀疑凡夫不能往生呢?

第六疑

【问:九品之中,下三品,多是恶人,止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既生彼国,仍有邪见三毒,奈何?】

问:往生者分成九品,下三品多是恶人,只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生到佛国后,还有邪见和贪嗔痴,那时该怎么办呢?

【答:只愁不生,不愁生后复恶。其中盖有五因缘: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持故;二者所愿如意,无所贪求故;三者宝树花鸟,咸宣妙法故;四者纯以菩萨为良友,恶缘永断故;五者寿命长远,历劫修持故。所以一生西方,直至成佛,永不退转,良有以也。】

答:只愁不能往生,不愁往生后还造恶。这里有五种因缘:

首先,生在净土,恒时都为弥陀大悲愿力所加持,因此不生恶心。

其次,生在净土,以佛大愿力、大福德力加持,思衣得衣、念食得食、欲闻即闻、想见即见等,一切所愿都遂心如意,无所贪求,所以不会因追求、竞争等起贪、嗔、嫉妒等烦恼,造诸恶业。

第三,生在净土,宝树罗网、莲花禽鸟、水声风声等普皆宣演妙法,因此恒时闻法发起善心,而不起恶念。

第四,生在净土,交往的纯粹是菩萨善友,永远断除恶缘,所以不会因恶友的染污而助长烦恼造业。

第五,生在净土,寿命无量,历劫相续不断地修持,所以不会造恶。

所以只要能生到西方,就直至成佛之间永无退转,确实有它的原因。

总而言之,造一切恶业都是在因缘聚合时发作的。如果因缘不具,孤因或孤缘都不能生果。虽然往生者心里还有惑业种子,但西方的境缘一切清净,没有引生惑业的助缘,就像种子没有水、土等资助不能生果那样,永远不可能现行恶业。

第七疑

【问:继释迦而成佛者,即弥勒菩萨,今现在兜率天宫说法,人能修上品十善,便生其处。何不往生兜率天宫,亲侍弥勒,将来下生成佛之时,随之而下乎?】

问:继释迦佛在此世间成佛的教主是弥勒菩萨,现今住在兜率内院说法,如果能修持上品十善,就可往生兜率内院依佛闻法。为什么不往生兜率亲侍弥勒,等将来弥勒下生成佛时,随佛下到人间呢?

【答:上品十善,固得生天。但欲必生兜率,恐亦未稳。不观《弥勒上生经》乎?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试问修十善者能之乎?若阿弥陀佛,但得持名,无不摄受,较之广修十善者,其易数倍。】

答:修得上品十善固然能生天,但要做到决定生兜率,恐怕也不把稳。不见《弥勒上生经》说: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吗?试问:修十善的人能修诸三昧、深入正定吗?像阿弥陀佛只要执持名号,就无不摄受,较之广修十善,不是容易多倍吗?

【况兜率天宫,多欲界退位天子,天女之多,不可胜计,天人见之,往往耽染,何况凡夫?《萨遮尼乾子经》云: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较之西方,万不及一。】

况且兜率外院多有欲界退位天子,天女多得不可胜数,这使天人增长爱著五欲之心。天女容色微妙,天人见到时往往耽著爱染,沉迷而难以自拔,发不起向道之心,何况一般的凡夫?《萨遮尼乾子经》说:诸天大系缚,无有超过女色的;女人缠缚诸天的心,使其在天福享尽之后,沦落恶道。

这不像极乐净土,没有女人和小乘发心等,是纯一大乘清净海会。不论水鸟树林,风声乐响,都宣演法音,闻者都念佛、念法、念僧,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因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毕竟能证无生忍果位。因此说,较之西方净土,不及万分之一(指兜率外院)。

【又况纵见弥勒,未获圣果,一生净域,永不退转乎?】

况且纵然见到弥勒慈尊,也未必就获得圣果,而一生西方净土就永不退转呢?

第八疑

【问:凡夫宿世今生,广造无量恶业,临终十念,云何遂得往生?】

问:凡夫宿世、今生造过无量恶业,怎么临终只凭十念就得以往生呢?

【答:今世造恶,临终十念往生者,必其宿世修行,今生不过一念之迷耳。不然临殁之时,恶缘必至矣,安能反遇善知识,教以念佛乎?即教以念佛,彼安得而听信乎?】

答:今生造恶,临终十念往生这一定是宿世修过,今生不过一念迷失罢了。不然临终时必有恶缘降临,怎么能反遇善知识教导念佛呢?即使教导念佛,怎么能诚心听从、信受呢?

从果推究其因,就知道这样的人在宿世已深植善根,到临终时因缘成熟,所以一说法就触动善根而能猛利念佛、求生净土。

【况彼念佛之时,必其幡然觉悟,痛悔前非,大怖切心,万缘齐放,止认西方一条路,更无别处可回头。如此念佛,虽然一句,可当千声,所以《十六观经》云: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果能办著此种精诚,又加以宿生福业,佛来接引,夫亦何疑?】

况且在他临终念佛的时候,一定是幡然醒悟,追悔从前的过失,非常恐惧堕落恶趣,所以就一切放下,只认西方一条路,更无别处可回头!这样孤注一掷地全力念佛,念一句顶得一千句。所以《观经》中说:念念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果真能发起这种精诚,又加上有宿世福业,还有佛悲愿接引,何疑不径生净土呢?

第九疑

【问:极乐国土,去此娑婆世界,尚有十万亿佛土。如此辽远,凡夫岂能即到?又闻女人根缺,及二乘人皆不得往生,信乎?】

问:极乐世界离此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如此遥远,凡夫怎么能一念到达呢?又听说女人、根缺和二乘人都不能往生,这可信吗?

【答:道远难去者,形也;一念可往者,心也。念佛者生彼国土,只在此心,非挟此形骸以往也。如人梦游他国,虽在千万里外,一呼便醒,岂因道近易觉,道远难觉耶?】

答:首先要弄清往生是用身体去,还是用心去。路远难去,指的是身体。比如身体要去远方,一念绝对到不了。而一念可往,指的是心。是心与佛愿力相应而化生在西方,不是肉体躯壳去西方。

比方人做梦在外国旅游,虽然梦中离家有千万里,但是一唤醒,就回到了家中,这就是一念越过千万里,哪里因距离近就容易醒、距离远就难以醒呢?

这意思是说,不论哪个世界的众生,不论距离极乐世界有多遥远,只要一念与佛相应,就能当即化生在净土。

【女人及根缺不生者,谓极乐国土,无有女人,及根缺之人也,非谓女人及根缺者不得往生也。若女人不得往生,则韦提希与五百侍女,世尊何以授记其悉得往生乎?《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佛有一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

女人、根缺不生,是说极乐净土没有女人和根缺,不是女人和根缺生不了净土。假若女人生不了净土,世尊为什么授记韦提希和五百侍女都将往生呢?《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佛有一愿: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后再受女身,我就不取正觉。这也证明女人念佛,命终后就转女成男,化生净土。

【女人如此,根缺可知。且鸲鹆鹦鹉,尚因念佛而往生。岂根缺者,反不如异类[ 异类:非人类。]耶?】

女人如此,根缺也就可以知道了。况且八哥、鹦鹉等都因念佛而往生,难道根缺之人不如旁生吗?

【至于二乘,乃果位中人,凡夫尚得往生,岂有反摈二乘之理?《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将谓独非二乘耶?故谓生彼国者,无二乘之执心,则可谓二乘不生;生彼国者,即无二乘,则不可。】

至于二乘罗汉是证得圣果的人,凡夫尚能往生,何况阿罗汉呢?哪里有弥陀愿海反而摈弃阿罗汉的道理?《阿弥陀经》上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这不是二乘能往生的明证吗?

所以,从生彼国者没有执著二乘的心,可以说二乘种不生,但如果说生彼国的人中没有二乘,那就不可以。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功行,何等发心,得生彼国?又世俗之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国否?】

问:现在我想决定生到极乐世界,不知做哪种修行、怎样发心才能保证往生?又世俗之人都有妻子,不知道不断淫欲能否往生?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持名之外,当具二种念力,必得往生。一者当生厌离浊世之念,二者当生欣慕乐邦之念,又当发菩提心,随力作善以回向之,未有不往生者。】

答:如果想今生决定生到西方,那除了持佛名号之外,还要具有两种念力,就决定往生。哪两种念力呢?一要生起厌离浊世之念,二要生起欣慕净土之念。此外还要发大菩提心,随分随力做善法回向往生,这样就无有不往生的。

【至于妻子之缘,在俗亦所不碍,苟能使之共沾法味,断不因之而反种孽根。】

至于妻子的因缘,在世俗中也不妨碍修道,如果能让家人一同学佛,断不会因此反种下轮回业根。

总之,要看自己怎么处理,如果彼此爱欲牵缠,那就成了互作生死业缘,同陷轮回。如果结成菩提眷属,也就转成修道的增上缘,同生西方、同出生死。

【所谓厌离浊世者,浊恶世中,动生荆棘。世人只为衣食二字困苦一生,为名利两途奔波一世,手忙脚乱,甘为妻子做家奴;昼思夜梦,总为色身寻烦恼。】

所谓厌离浊世是在什么处生厌离呢?就是见到浊恶世间,任遇一种境缘,都发生苦及苦因。受用总不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又见到人世间,只是为 衣、食二字劳苦一生,为名、利两途奔波一世。也就是说,为了得到衣食名利,起早摸黑地劳作,毫无意义地奔波,忙到死时只落得两手空空,又随业轮回生死。

后两句是说人从成家后,就手忙脚乱、心甘情愿地给妻子、儿女做家奴;不论昼思夜梦,都是为这虚假色身而自寻烦恼。这是很没意思的事。想一想,这个身体只是大粪桶、只是虚幻的泡沫、百病的巢穴,但糊涂的人却像奴仆一样成天服侍它、养护它、装饰它,不辞辛苦地赚钱养它、护它,在这期间生了多少妄念、起了多少烦恼、造了多少业、又要受多少生死,哪一样不是自找的呢!

【自想七尺形躯,外面只因一片皮包,所以妄自尊大,若将天眼一观,中间不过满腹屎溺,及脓血恶露而已,所以《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何有智慧者,当乐此身,而谓不当厌离乎?】

想想自己这七尺的躯壳只因外有一层表皮包裹,就妄自尊大。如果用天眼透视,里面只是满腹屎尿和脓血秽聚。所以《涅槃经》说:这身体城市中有愚痴罗刹居住在内。(有漏蕴中潜伏有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随一烦恼都由愚痴引生,能致人生死,故称愚痴罗刹。)哪里有智者欢喜这样的身体而不生厌离呢?

所谓的厌离浊世,归根就底,就是厌离这万苦之源的五取蕴。怎么对五取蕴生厌离呢?就是要识得这是不净、苦恼、无常、无我的本性,识得了真相,就自然生厌舍之心。人只是蒙昧不知,被一层表皮骗住,才乐在其中、爱在其中,不思出离。如果能见到五取蕴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自性,就晓得这是万苦之源、不净秽聚,空无实义,也就放下对它的贪著而一心寻求出离了![ 观察五取蕴为苦性的内容,可阅拙著《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中士道》部分,及《四法印讲记有漏皆苦》部分,兹不繁述。]

【所谓欣慕乐邦者,西方之乐,非天宫之可比,不可以言语形容。每日但将经中所言,一一静想,以为吾将来必定到此,则欣慕之念自生,净土之缘自熟。】

所谓欣慕乐邦,就是要认识到往生西方的快乐不是天界可比,无法用言语形容,每天只要把经上讲到的西方庄严,一一在心里静想,而且作意:我将来一定生到这里。这样欣慕之心自然引生,净土之缘自然成熟。

【何谓发菩提心?《往生论》云:菩提心者,誓愿成佛之心也。誓愿成佛者,怜悯一切众生轮回六道,受苦无极,是以发心救度,使其超出三界,同至西方极乐国土而后已也。】

怎样叫做发菩提心呢?《往生论》上说:菩提心就是誓欲成佛的心。誓欲成佛,就是怜悯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不已,受苦无穷,因此发心救度众生,同出三界,同生极乐。

【念佛之人,若能具此二种念力,又加以发菩提心,仰体如来度人之意,有不决定往生,蒙佛授记者,未之有也。】

如果念佛的人能具足厌、欣两种念力,又加上发起为利众生誓愿成佛的菩提心,仰体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之心,就没有不决定往生、蒙佛授记的。

仰体,就是体会阿弥陀佛为普度众生而发大愿,在发愿之后积功累德,最后圆满现前极乐净土,把轮回中的无量众生摄持到净土,横超生死,直至成佛。因此我也效仿阿弥陀佛,发心摄持众生往生净土。能够这样仰体佛心,就和佛的大愿相合,而能往生佛净土。

(以上十疑论)

*【客问天如老人[ 天如老人:元天如惟则禅师,中峰禅师得法弟子。]曰:永明寿禅师,海内推为宗匠,而自修净土,且以教人。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 *

有客人请问天如老人:永明禅师海内推为禅门宗匠,却自修净土,而且以净土教人。曾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这不是贬低自己的禅而过赞净土吗?

印光大师解释:上偈中的有禅,指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而明心见性;有净土,指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十人九蹉路,指虽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须历缘锻炼,令其净尽无余,方可出分段生死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十人之中,九人如是。蹉是蹉跎,即世俗所说的耽搁。(就禅宗立场而言,如果真已见性,纵然习气未了,只须七番人天就能了脱。读者在此应谨慎,勿轻毁禅宗。)

【答:永明大师,非过赞也。净土法门,至广至大,净土修法,至简至易。广大者,一切机缘,收摄都尽。上而等觉位中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五逆十恶之徒,临终念佛忏过,无不往生也。】

答:永明大师不是过赞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极为广大,净土修法又极其简易。广大是指一切机缘都收摄在内,上至文殊、普贤的等觉位中菩萨,下至愚夫愚妇、五逆十恶,临终念佛悔过,都无不往生。

所以此法如天空覆盖万物、如大地荷载万物,摄受面极其广大。

【简易者,初无艰难劳苦之行,但持六字名号,即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也。】

简易指最初修时无艰难劳苦,但持六字名号,就能往生净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

阿弥陀佛的名号不会算数的儿童也会念,不识字的老人也能念。世间学一门技艺,要培训几个月或几年才能掌握。而弥陀名号一听就会念,根本不必培训。修其它法门要学很多教理,开启正见后才能起修,而净土法门只要诚心信受,当下就能修持。而且把这句阿弥陀佛名号执持不舍,临终就能得佛接引,往生西方,直至成佛。所以这是最简易不过的了。

【试问修行出世,更有捷于此者乎?非寿禅师,不能以此自修;非寿禅师,不能以此教人也。】

试问:修行超出世间有比这更便捷的吗?若不是永明禅师,不能以此法自修;若不是永明禅师,不能以此法教人。

净土法的摄受面如此广大,修法又极其简易,所得利益又如此殊胜,可见永明大师赞扬净土并非过分。

【问:广大简易,既闻命矣。但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何必复求净土耶?】

问:净土法门的广大、简易我已经信受了,但禅宗悟达之士既说见性成佛,又何必求生净土呢?

意思是:悟达之士明见本性是佛,善自保任,消除余习,就可成佛,实不必求生净土以成佛。

【答:惟其悟达,故愿求生,汝但未悟耳。使汝既悟,则净土之趋,万牛难挽矣。】

答:只因他悟了,所以愿求往生。你只是没悟,假使你已悟,则趣向净土之心万牛也难以拉回。

一悟不等于顿证佛地,悟后还需进修,使习气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才能圆成圣果。

《净土或问》中说:现在释迦佛已灭、弥勒佛尚未下生,正是无佛住世时期。在此世界,恶趣因果牵缠不断(就是常常陷在造恶业、感恶果中,牵连不断),又有邪魔外道横行于世,颠倒邪说大肆传播(比如今天媒体大量传播断灭论、享乐论、自我论、斗争论等,时常接触这些邪说就深受感染,让心颠倒错乱),又时时有美色、淫声惑乱道心,染恶因缘交相侵扰。因为无佛可依、常为境缘扰乱,所以初心悟达之士少有不退转、失坏的。而西方有佛现在说法,国土境缘一切清净,依止彼佛,容易证得无生忍力。这样得佛授记之后,就能回入生死,普度群生,来去无碍。所以上根利器尚发愿托生净土,何况中下之辈初发明心地者呢?

【且汝谓一悟之后,结习已除,诸漏已尽,无量劫来之怨对已消,更不复受后有[ 受后有:此生死后,还须受三有之生。]耶?抑或尚有结业未完,不免重报轻受耶?】

而且,你认为一悟之后,习气即已遣除、烦恼便已断尽、无量劫来的怨对都已解除而不再受后有吗?抑或还有惑业未尽,不免重报轻受呢?

从断德上讲,不是一悟就消尽了烦恼障、所知障。通常初悟之人连伏惑也未必做到,何况断惑。如果还没有断惑,就一定再受后有,还须重报轻受。

【且谓一悟之后,遂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世界乎?抑或神通威力,一时尚未具足,犹待他生后世也。】

从证德上讲,你认为一悟后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能降伏天魔、救度十方吗?就具足三身四智、无量三摩地、陀罗尼吗?就能以神通力见闻十方色声、了知他心、无碍遍行吗?或者,神通威力一时还不具足,有待他生后世修道才现前呢?

【倘谓只消一悟,大事已毕,则诸大菩萨之广修六度,动经尘劫者,反有愧于汝矣。】

如果说只消一悟就已断尽障碍、圆成功德,再没有修行、证果等事,已经与诸佛同等,那么诸大菩萨广修六度,动经微尘数劫,反而在你面前感到惭愧吗?

【《观佛三昧经》,载文殊菩萨,自叙宿因,谓得念佛三昧,世尊记之曰:汝当往生极乐世界。《华严经》载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教善财童子,亦终之以导归极乐。《楞伽经》中,世尊授记龙树,亦有往生极乐之语。至于《大宝积经》,世尊印许净饭王及七万释种,同生安养。《十六观经》指示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觐弥陀。】

《观佛三昧经》中记载文殊菩萨讲述自己宿世修行的因缘:当我证得念佛三昧时,世尊为我授记:你将往生极乐世界。

《华严经》记载,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和华严海众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愿文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楞伽经》中,佛授记龙树大士往生极乐世界: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南印度有位美名显扬的大德比丘,名为龙树。其智力能破尽偏执有、无的一切邪宗,在世间显扬我无上大乘。证得初地,往生极乐世界。)

《宝积经》上,佛告父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现在应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常发精进,则能成就佛道。王问:如何说一切众生即是佛呢?佛说:一切法无生、无动摇、无取舍、无相貌、无自性。你将自心安住于此法中。当时七万释迦族人闻法后,信解欢喜,得无生忍。

佛现微笑,授记说:释种决定智,是故于佛法,决信心安住。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阿弥陀,无畏成菩提。(释迦种族有决定智慧,是故有决定信心安住于佛法中。释迦族人命终后都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成就无畏佛果。)所以佛印许父王与七万释迦族人同生极乐世界。

《十六观经》中,佛指示韦提希与五百侍女一同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

【若夫东土之庐山远公,天台贤首,诸宗尊者,无不宣扬净业,共修西方。岂其所悟所证,反出今人下耶?】

又如东土庐山慧远大师、智者大师、法藏大师等诸宗尊者,无不宣扬净业,同修西方。难道这些西印东土的大菩萨、大祖师,所悟所证反在今人之下吗?

文殊、普贤示现为十地大菩萨,善财童子、华严海众都是遍参知识、悟证高深之人,龙树是现身证得欢喜地的大士,也是禅宗大祖师,他们尚愿求生极乐、亲近弥陀,难道成就反不如今人吗?何不自己做一番衡量,悟证果真超过大菩萨、大祖师吗?所得无生忍、受佛印证,真的超过净饭王、韦提希吗?净饭王是佛之生父,七万释种是佛的亲属。如果生净土无有利益,佛忍心耽误父亲和亲属吗?通常证得无生忍,就许可在世间混俗度生,现在佛的父王和亲属都证得无生忍,佛还授记他们往生净土,如来护持、保养之心不是既深且远吗?天台、华严、禅宗诸宗祖师尚且求生净土,不正证明往生西方仗佛慈力能速疾成就吗?所以悟达之士不是不必求生净土。

【问:净土摄机,诚哉广矣。然所谓净土者,在十万亿佛刹外,较之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说,似乎著迹矣。】

问:净土法门所摄根机的确广大,但所谓净土在十万亿佛刹之外的说法,较之唯心净土、本性弥陀的说法,似乎著在事相上。

【答:《楞严经》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楞严经》说妙明真心,他经亦称如来藏、圆觉、法界、法身、真如、佛性等。]中物。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安有佛土而在心外者哉!当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所谓十方微尘国土者,唯我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诸佛者,惟我心中之佛也。】

答:《楞严经》说:色身外的山河、虚空、大地等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现象。又说:诸法唯是自心所现。因此哪有佛土在自心之外呢?要知道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十方微尘数国土,唯是我心中的国土;过、现、未恒河沙数诸佛,唯是我心中的诸佛。

唯心净土的心字,指遍一切处的真心,不是肉团心和第六意识心。一切世界都是真心所现。比如,我们所住的房屋,是真心中的房屋;所在的城市,是真心中的城市;扩展至一国、一地球、一太阳系,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无量世界,都无不是真心中之物。十方世界恒河沙数诸佛也无不是真心中所现。

【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我心而立,无一佛不因我性而现。然则十万亿刹外之极乐,独非唯心之净土?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

认识这一点后,就知道无一土不是依我真心而建立,无一佛不是因我心性而显现。十方三世的显现都以一念心性为体。哪一土不是我心中所有呢?哪一佛不是我真心所现呢?难道十万亿刹外的极乐世界就不是唯心净土吗?极乐国的教主阿弥陀佛就不是本性弥陀吗?

上来提问:极乐在十万亿刹外的说法不如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了义。对此回答:真心遍一切处故,十万亿刹外的极乐本是真心中物,教主弥陀本是自性所现,因此不是心外之土、性外之佛。

【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者当直悟禅宗,方为上著。若只赞扬净土,将毋执著事相,不明理性[ 理性:理体本性。]耶?】

问:所谓的净土只是表法而已(比如:罗网表自性包罗法界,行树表自性长养善根,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等等)。智者应当直接悟入禅宗,才是上等之举。如果只赞扬净土,不是让人著于事相,而不明理性吗?

这是认为经中说到的净土庄严,如金地宝池、水鸟树林、德风花雨、亭台楼阁等,心著在这些事相上,就会障碍悟入理性。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识得此意,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中峰大师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无量法门最终证入的本性并无两种,趣入的方便则有多门。认识了这一点,就知道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一、以直指或参究,悟明本性而证入;一、以念佛念至能所双亡或往生净土依佛进修而证入,虽然入门的方便有差别,但所证的本性实无二种。所以中峰大师说:禅是净土的禅,净土是禅的净土(此处禅指第六度的禅般若)。

证得了禅,则心净土净,固然是净土之禅;证入了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也确实是禅之净土。或者解释为:净土由明见本性而显现,故为禅之净土;悟证本性,器界必定随之而转依清净,也是净土之禅。

【虽互为阐扬,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曰: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安得尚执偏见耶?】

虽然禅与净土可互为阐扬,但修持者又贵在一门深入。因此,势至菩萨以亲证念佛三昧的经验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念佛是净土法门,入无生忍是证禅境界,这是由净土入禅);普贤菩萨为证入华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最高深的禅。如何证入呢?大士选择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为证禅境界而入净土。)

二大士中,普贤侍奉娑婆教主,势至侍奉极乐导师,本应各立门户,而又彼此会通、圆融无碍,我等凡夫岂能死执偏见而不舍呢?

【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不复有七宝庄严之净土乎?果尔,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不必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

况且你说净土只是表法,岂不是认为净心即是净土,此外无有七宝庄严之净土?如果是这样,那也应当说善心即是天堂,此外无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此外无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此外无披毛戴角等等!

问者把唯心误解为只有一个心,没有现相。实际上哪里有离开现相的心呢?凡是心都有现相,要么是不清净的现相,要么是清净现相。清净和不清净中又有很多差别,从恶趣到善趣,到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现相上有逐渐清净的差别。

很多人喜欢说:善心即天堂!净心即净土!实际上把唯心错解成没有现相的独一的心,堕在执理废事[ 执理废事:执于理性,废弃事相。]当中。为破除这种邪见,这里驳斥说:你说善心即天堂,是否善心外没有六欲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呢?是否没有此方的天、彼方的天、十方的无数诸天呢?是否没有一一天界中的池流花树、宫殿园林等呢?你说恶心即地狱,是否没有十八地狱、五百地狱呢?是否没有一一地狱中的刀山剑树、炉炭镬汤等呢?你说愚痴即畜生,是否没有水、陆、空行千形万类的旁生呢?

再者,离开诸天的现相,怎么说善心即天堂呢?离开畜生的现相,怎么说愚痴即畜生呢?旁生的愚痴就体现在它的行为、智力、种种心理活动上。比如猪吃了睡、睡了吃,目光呆滞,行动笨拙,成天在脏脏的泥水里打滚,表现的就是愚痴。离开这些现相,会有一个独立的愚痴吗?愚痴总该有事相的表现吧!

【然则既有寂光净土,必有实报庄严等可知。】

既然有善心就有相应的夜摩、忉利等天界现相,有恶心也有相应的刀剑、镬汤等地狱现相,有愚痴也有相应的披毛戴角等畜生现相,那么同样,有常寂光净土,就必定有实报庄严、方便有余、凡圣同居等净土事相。

如果说人间的事相在人类心前有显现,那么极乐世界的庄严也一定在极乐人民心前有显现!如果以人类的染业能变现人间种种事相,那么以净土行者的净业,也一定能变现净土种种庄严!

【况事外无理,相外无性,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理事尚不能无碍,安望其事事无碍乎?】

何况并没有事外的理、相外的性,一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连理事无碍都通达不了,怎能期望他通达事事无碍呢?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六凡四圣等,是事;离言思、离名相、不生不灭的本体,是理。理是即事之理,事外无理;性是即相之性,相外无性。想一想:没有事相,怎么能成立理体呢?

相外无性说的是同一意义。在相外去找性是永远找不到的,比如离开波能找到水吗?水比喻性,波比喻相;波外无水,比喻相外无性。如果舍开净土万德庄严,只认一个空无的唯心净土,这样就堕在事理分张的过恶当中!实际上,随着自心逐渐清净,心所现的相也逐渐清净。菩萨修到八地,证入净土自在时,前五识和所对的五尘就随着转依清净;修到佛地时就显现为周遍虚空的净土。

如果把事、理看成彼此分开的两个法,那就无法通达理事无碍,也就是不会了知一切空寂中不妨显现森罗万象。而且如果把事看成理外的事,也无法领会到事事无碍。一切事相都是性体所现,本无自性的缘故,才容许事和事融通。长短、远近、一多、广狭等的事相都是唯心所现,所以能在一心本体中融通无碍。如果是心外存在的一个个独立事物,怎么可能彼此融通无碍呢?所以先要了达理事无碍,才能了达事事无碍。

【且尔虽具如来之性,现在犹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随处净土,试问能于厕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与犬豕牛马,同槽而食否?能与腐烂尸骸,蛆虫钻啮者同寝同眠否?】

况且,你虽然有如来妙性,但现在还是凡夫之身。如果确实能做到随处净土,那不妨问问:你能卧在厕所里跟睡在床上一样安稳吗?你能跟猪、狗、牛、马同槽进食吗?你能跟百千蛆虫钻咬的腐尸一同睡觉吗?既然随处是净土,就不应当有什么分别,都是一味清净嘛!

【如其能之,任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任汝说纵遇锋刀常坦坦。若犹未也,则是秽净之见未空,爱憎之情犹在,而乃以过量境界,侈口高谈,使浅见之夫,略读几本经书,略看几则公案,便欲谤法造罪,伊谁之咎哉?】

如果确实能做到,任你说高山平地总西方,纵遇锋刀常坦坦。倘若还做不到,那就是秽净之见未空,爱憎之情犹在,这样还以过量境界侈口高谈,使浅见的人稍读几本经书,略看几则公案,就欲谤法造罪,这是谁的过失呢?

高山平地总西方,喻处处皆净土。纵遇锋刀常坦坦,指即使利刀架颈,心里仍然坦然平等。秽净之见未空是指心中还有秽、净的分别。比如睡在厕所、吃在猪槽,就觉得臭秽;睡在天宫、享受美食,就觉得香净。有这样的秽净分别,怎么是一切清净呢?又怎么是高山平地总西方呢?爱憎之情犹在,是指境界顺心即生贪爱,境界违心又起憎恨,怎么是一切平等呢?又怎么是纵遇锋刀常坦坦呢?

像这样并没有证到净秽一如,却以超出己量的境界随意高谈,说什么净土不了义、净土只是表法,实际上没有极乐世界、求生净土是心外求法等等,这样让浅见者听了就欲毁谤造罪,不是自遭罪愆吗?

【问: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义乎?】

问:修行是为了超出生死,因此贵在契证无生。现在欣慕西方而愿求往生,能不违背无生之义吗?既然愿求往生,就与无生不相应。

【答: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生为无生者,断见之所惑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者,第一义谛也。】

答:如果把生视为一个实体的人从娑婆生到极乐,那就落于常见。(这是把前人和后人看成一体,因此成了常法,落于常见。)如果把无生视为根本没有缘起幻相,又落在断见里了。

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实体从此方生到彼方,也不是没有缘聚时莲花化生,而是正当莲花化生时,了无生的实体可得;无生的实体可得时,不妨显现莲花化生、相好庄严等幻相。这样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空有不二,才是第一义谛。

【盖妙真如性,本自无生,因缘和合,乃有生相,以性能现相,故曰无生即生;以相由性现,故曰生即无生。】

妙真如性原本无生,以因缘和合而有生的幻相。以无生之性能现幻相,故说无生即生;以幻相为无生之性所现,故说生即无生。

【知此则知净土之生,惟心所生。若疑远而难到,则心包太虚,量周法界,夫何远之有?】

认识了这一点,就知道所谓的生净土唯一是自心现出净土的幻相而生。如果怀疑路远难到,那么真心含裹太虚、量周沙界,哪里会遥远呢?

就肉团心和意识心来说,极乐是心外之土,心与极乐有遥远的距离。但真心遍周法界,极乐本在真心中,哪里有远近呢?何必怀疑路远难到呢?

【问:十方佛土,净妙者多,今偏指极乐,又偏赞其境胜缘胜,何耶?】

问:十方世界多有净妙佛土,现在专门指归极乐净土,教人求生,又专门赞叹它境胜、缘胜,这是什么缘故?

【答:此间国土,众苦所归,纵有乐缘,皆招苦果。西方不然,所以经云:是诸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答:此方国土是众苦的汇集处,纵有快乐因缘,终究招致苦果。西方与此相反,所以经上说:佛国人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试以两土,略一较量,岂特天渊?只如此方投胎,必在胞十月,分娩之际,与鬼为邻。彼则质托莲房,安坐妙香宫殿,既不受胞胎之污秽,复不累母氏之劬劳,而人世之生苦谢矣。】

试对娑婆、极乐二土略作比较,岂只是天渊之别?像此方投胎为人,一定要受十个月胎狱之苦。分娩时,母子处境极其危险,离鬼门关只有一步。而生在极乐世界,心识寄托在莲胞中,安坐在妙香宫殿里,既不受胞胎的污秽,又不拖累母亲辛苦生育,人间的生苦就从此永息了。

【此方年老之人,发白面皱,腰曲背驼,坐起须人,奄奄一息。彼则法味资神,永无衰老,十方国土,瞬息往来,而人世之老苦免矣。】

此方人到老年时,发白面皱、弯腰驼背,坐下、站起都需人搀扶,奄奄一息。而彼方以法味资养心神,清虚之体,永无衰老,瞬息就往返于十方微尘国土,人间的老苦从此免除了。

此方人的身体是烦恼和业造就的,所以在五蕴身成熟时,就会出现种种衰退、败坏,而饱受老苦。彼方的身体是莲花化生的清虚之身,以法味资养心神,长养慧命,所以没有发白面皱、气力衰减、六根衰退等衰老之苦。

【此方一遇疾病,则呻吟床褥,宛转哀号。彼则具大神通,有大威力,国中不闻痛痒之名,而人世之病苦绝矣。】

此方的人遇到生病,就躺卧在床上辗转呻吟。彼方的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佛国中尚听不到痛痒之名,人间的病苦永远绝迹了。

此方是地、水、火、风四大合成之身,四大就像四条毒蛇安住在身体中,只有彼此的势力保持平衡,才能得到健康,有一界势力增盛,就会损害其它三界,而发起病苦。彼方则以弥陀愿海的加持,一往生其中,就得到莲花化生的金刚之身,具足神通、威力,永无病苦。

【此方人必有死,死必有罪,唯有低头就缚,押付阎罗。彼则一托莲胎,便成金刚不坏之体,相好光明,寿命无量,而人世之死苦捐矣。】

此方受生后就必定有死亡,死亡时就必定有罪业,唯有低头被鬼卒捆缚,押付给阎罗王审判。彼方一经托生莲胎,就成为金刚不坏之体,相好光明,寿命无量,人间的死苦就从此捐弃了。

【此方有合必有离,劬劳之父母,难保长存,恩爱之夫妻,类多各散。彼则法中眷属,永远相亲,宁有爱别离之苦乎?】

此方有聚合就一定有分离,辛劳一生的父母难以长存于世,恩爱情深的夫妻也多在因缘散时分道扬镳。所以在这个世界免不了爱别离苦。而彼方是法中眷属,永远以道相亲,哪里有爱别离苦呢?

【此方仇敌相寻,有怨必报,大怖切心,无可逃避。彼则相亲相敬,无非菩萨胜友,相与周旋,曾有怨憎会之苦乎?】

此方往昔结下怨仇,仇敌就一定会伺机报复,怨家找上门来报复时,内心生起极大恐惧,却又无处可逃。彼方则相亲相敬,往来都是菩萨胜友,哪里有怨憎会苦呢?

【此方人类,皆为衣食奔波,妻子驱遣,困苦万状。彼则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宫殿园林,无非七宝,各各受用自然,曾有所求阙绝之苦乎?】

此方人类都在为衣食而奔波,为养家糊口而备受驱遣,种种困苦,难以尽述。彼方念衣衣来,思食食至,宫殿园林都是七宝合成,各各受用自然,称心如意,哪里有需求缺乏之苦呢?

【不特此也,此方则丑秽形骸,根多缺陋。彼国则光明赫奕,相好庄严。】

不但有上述七方面的苦乐差别,还有其它差别。比如:

此方人类相貌丑陋、污秽、六根多有残缺。彼国人民色身光明赫奕,相好庄严。

【此方则头出头没,轮转生死。彼国则一证无生,永不退转。】

此方则头出头没、轮转生死。彼国一经往生,就横超生死、永无退转。

头出头没意思是:出一人头,做一世人后,头一没就又死去;又出一羊头,又做一世羊;羊头一没又死去,又出一天头,像这样转生死轮!细心想想:轮回的历程只不过是无数段生死的组成,有什么实义呢?好不容易生了又死掉!又好不容易生了再死掉!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不就只是苦的轮转吗?

【此方则丘陵坑坎,荆棘成林。彼国则宝树参天,黄金为地。】

此方器界秽恶,丘陵坑坎、荆棘成林、高山险阻、沙漠荒凉彼国器界清净,宝树参天、黄金为地、莲池光明,悦意、庄严,一尘一毛具足功德。

【又此方则观音势至,徒仰嘉名。彼国则二大菩萨,亲为胜友。】

又此方对观音、势至二大菩萨只能是敬仰大名,不能亲从依止。而生到彼国,就能亲自与二大菩萨结为胜友,依止不离。

【彼此较观,境缘迥胜。境胜者,可以摄取净之心;缘胜者,可以助修行之力也。】

娑婆、极乐两土对比观察,境缘迥然超胜。境胜,指西方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能摄持行者取净的心,也就是摄住行者的心,使它恒时取清净相,远离染污。缘胜,指极乐国中教主、大众、器界等境缘都能助长修行道力。

【问:欣厌之心,即爱憎之念,爱憎乃生死岸头事,非修行人所宜,奈何?】

问: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是爱憎之心,而爱、憎是生死这边的事,或者是生死业因,修行人不应当生这样的心,怎么办呢?要不要发欣厌心呢?

【答: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然非世间之爱憎,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也。若非厌离,何以脱此娑婆浊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极乐莲邦?盖惟厌离而后能转凡,欣慕而后能成圣也。】

答: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然是有爱憎之心,但不是世间的爱憎,而是十方诸佛教导众生转凡成圣的爱憎。这又怎么说呢?因为:如果心不厌离,怎么能脱离娑婆浊世呢?如果心不欣慕,怎么能生到极乐莲邦呢?唯有厌离秽恶,而后才能转舍凡情;唯有欣慕净土,而后才能转成圣智。

总之,爱憎有两种:一是世间的爱憎,诸种世间法,合意则爱,违意则憎,都是生死业因;一是转凡成圣的爱憎:对恶趣、生死等憎恶,对善趣、解脱等爱慕,利用这爱憎之心舍恶取善、舍秽取净,最终转凡成圣。

比如:憎恶、爱善,能使人断恶行善;憎自私、爱利他,能使人离小行大;憎心浊、爱心净,能令人舍染而净。总之,爱憎利用得好,就成为善巧方便,能助人转凡成圣。《妙宗钞》云:取舍至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在舍染、取净到极处时,与不取不舍原非两路。

【问:此间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必待营为,方能受用。云何极乐世界,一应享福之事,皆可自然而来?】

问:此方饮食、衣服、住宅、器具都需要营作才能受用,为何极乐世界任何享福之事都能自然而来呢?

【答:享福之事,皆从修福而来。北俱卢洲,其饮食衣服,皆能受用现成,何况阿弥陀佛,万福庄严之宝刹乎?】

答:享福的事都是从修福而来(修福是因,享福为果)。虽然南赡部洲要靠劳作来获取受用,但不是任何地方都如此。比如北俱卢洲,饮食、衣服都能受用现成;化乐天,能用心化现资具而受用,欲界人天都有这等受用,何况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宝刹?

【《大阿弥陀经》云:此讲堂宫宇,初无作者,亦无所从来,以彼佛愿大德重,自然化生。又云:他方佛刹,悉皆为善,无造恶之所。故其福德,亦皆自然。其次有世界,为善者多,为恶者少,亦有自然之福,不待修营。若此世界,为恶极多,为善极少,故不自修治,物无自有。】

《无量寿经》上讲:西方净土的讲堂、宫殿,初无作者,不是建筑师画图设计、工人砌砖盖瓦而建成,也不是从某处搬运而来,又不是从地面逐层建起,而是因为阿弥陀佛愿力广大、功德宏深,自然化现。

又说:他方佛国的人普遍行善,无一造恶,所以福德都是自然现成的。其次,某些世界中,行善的人多、造恶的人少,也有自然享用的福报,不需经营、劳作。但此方造恶的人极多,行善的人极少,因此自己不劳作,就得不到资具受用。

【问:念佛往生者,临终之时,皆见佛与菩萨,亲来接引。经云:诵持往生咒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卫护是人。假令十方世界,皆诵真言,皆求佛与菩萨接引,阿弥陀佛安能皆住其顶,往而迎之乎?】

问:念佛往生的人临终都见到佛和菩萨亲自来接引。经上说:诵往生咒达到30万遍,阿弥陀佛就恒常安住在头顶上,护佑其人。假使十方世界无数众生同时诵往生咒,佛怎么能安住在每个人的顶上呢?假使十方世界无数众生都祈求佛菩萨接引,佛怎么能同时去迎接每一个人呢?

【答:天上日月之光,犹能普照世界,不患光之不足,何况佛之誓愿神通乎?】

答:天上日月的光尚且能普照世界,不怕光不够,不论大地有多广阔,草木有多繁多,都能一时普照,何况佛有大誓愿、大神通呢?一定能普现无量化身,加持接引!

又如天上只是一月,地上有再多江河,也能同时映现月影!月亮没有飞下,河水没有上升,因缘和合,就在一切江河中普现月影。就像这样,念佛、诵咒的人没有去,佛没有来,因缘和合,就在各自心前显现佛身。

【问:华严会上,普贤菩萨,现坐道场,众菩萨尽其神力,不能得见。今往生者,皆博地凡夫,如何即能见佛?就其所见之佛,果与菩萨所见之佛,无以异乎?】

问:华严会上普贤菩萨现坐道场,众菩萨穷尽神力也见不到。而今往生者都是博地凡夫,怎么能一往生就见佛身呢?所见的佛身果真和菩萨所见无别吗?

【答:佛相总如是,所见各不同。初生西方者,所见不过佛之粗相,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之类。若《华严经》所云: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恐非大菩萨,不能见也。】

答:佛的本相恒常如此,但众生以内心染净的差别,所见的佛身有粗细、胜劣的差别。初生西方,见的不过是佛的粗相,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类。至于《华严》所说:如来有十华藏世界海极微尘数大丈夫相,恐怕不是大菩萨就见不到。

佛身不是固定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只是在心未清净的众生前显现的。《观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世界,摄受念佛众生不舍。说的就是报身相。

【譬之诸天所食须陀之味,一器之中,色味各别。又如有病人与无病人,共尝一物,甘苦迥殊。所以世尊佛土,本极严净,螺髻梵王,只见如自在天宫,余皆见其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见佛亦如是。】

譬如众天人共用一个食器进餐,每个天人见到的食物色泽、味道等都不相同。又如病人和健康人同吃一种食物,苦乐的感受截然不同。健康人吃油食觉得香美,胆病人见到就生厌恶。所以,同样的境界,以内心习气不同,显现的相就不同。

所以世尊的国土极为庄严、清净,但螺髻梵王只见到像自在天宫般,其他人都见国土中土石山峰,充满秽恶。见佛也是如此。九品众生的心有染净差别,所见的佛身就有粗细、胜劣的差别。

【问: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其花渐大,徜或退惰,其花萎落,信乎?】

问:此间念佛,西方宝池中就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持念,莲花就日渐繁茂。倘若退转懒惰,莲花也随即枯萎败落,这可信吗?

【答:此易明也。譬之大明镜中,凡有物来,必现其影。且如舍卫城中,树提伽楼阁,不过白银琉璃所成,然其墙壁中,犹能现出一城中事,何况阿弥陀佛清净庄严之宝刹乎?此间念佛,彼土生莲,固无疑也。】

答:这很容易明白。比如一面大镜子,只要有东西来,就会在镜子里显现影像。(比如:物体放在东边,镜子竖在西边,彼此构成了缘起,就在镜子里显现影像,物体没有进入镜子,镜子也没有吞纳物体,因缘和合即现影像。)又像舍卫城的树提伽楼阁,不过是白银、琉璃合成,楼阁的墙壁中却能显现一座城市的景观,何况阿弥陀佛清净庄严的宝刹!此间念佛,彼土即现莲花一朵,有什么可怀疑呢?

也就是,此方众生以念佛为感,彼方弥陀以愿力为应,众生心与佛心和合,就在净土宝池中显现莲花。

【问:带业往生,且得不退,则人于生前,世缘未了,何不且做世间事业,直待临终,然后念佛乎?】

问:既然能带业往生,而且一往生就入了不退地,那么在生前世缘还没了时,何不先做些世间事业,等临终再来念佛呢?

【答:此邪说也。存此一念,自误多矣;发此一言,误人多矣。恶人临终,念佛往生者,必其宿有善根,又遇得善知识,所以临终有此侥幸,此乃千万人中之一,岂各人临终,皆有此侥幸哉!】

答:这是邪说。存有此想,就耽误自己多了!发此言论,就误导别人多了!恶人能临终念佛往生,一定是他宿世深植善根,又能遇到善知识,临终才有这种侥幸。这在千万人中只有一例,哪里是谁临终时都有此侥幸呢?

【《群疑论》云: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二者业累缠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风失语;四者狂乱失心;五者或遭水火;六者遭遇豺狼;七者恶友坏其信根;八者饱食过度,昏迷猝死;九者阵亡,十者高岩失足。有一于此,便难念佛。】

《群疑论》上说:世间有十种人临终念不了佛。

一、临终不一定遇到善友激发、助念,平时没有用功念佛,所以念不了佛。

二、临终身心被业障缠绕,不能自在念佛。比如身心极度痛苦,念不了佛。

三、身体中风,说不了话,念不了佛。

四、心识狂乱,丧失正念,不能念佛。

五、被洪水淹没,被烈火焚烧,在地震中被土石埋住,或者车祸丧身等,都念不了佛。

六、遇到豺狼猛兽等,惊慌失措,不能念佛。

七、临终有恶友破坏自己的信根,比如对自己说念佛无用等,动摇了信心而不再念佛。

八、饮食过量,在昏迷中猝死,也念不了佛。

九、和人争斗,被刀、枪等砍杀而死,也念不了佛。

十、在悬崖上一脚踩空,坠落跌死,也念不了佛。

以上情况只要发生一种,就念不了佛。

【纵使好病而死,当四大分离之候,亦未免风刀[ 风刀:命终时体内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如利刀刺身般痛苦。]解体,恐怖慞惶,岂暇安心念佛?】

纵然是正常死亡,但四大分离之际,也免不了感受风刀解体之苦。当时内心极度恐怖、惊惶,哪里有自在安下心来念佛呢?

平时梦中都提不起念佛,生重病更做不到念佛,何况风刀解体的苦不是病苦可比呢!平时不修,期望临终时能安心念佛,不是异想天开吗?

有位法师讲经时讲到一个例子:

40多年前,有个老修行劝徒弟珍惜光阴,好好念佛。徒弟回答说:经上讲十念就能往生,我临终前念他一个月,现在何须紧张!没过几年,这个徒弟就生病住院。有位法师陪着老人前去探望,有点不客气地说:几年前你师父劝你念佛,你不是回答临终前念一个月吗?现在正好念佛。他哽咽说:我现在连佛字都想不起来,怎么能念佛?说完嚎啕大哭。结果不到半个月,就呜呼哀哉了!

【又或业缘未毕,世念未休,家私未明,后事未办,而且求医问卜,扰乱其心,子哭妻啼,惊惶其耳,方寸之内,一无主张,当此之时,求其从容念佛,望其一心不乱,万无此理。】

又如果临死时世间业缘还没了结,世间耽念也没止息,财产等家事还没交代清,还有后事没办;而且家人为自己求医问卜,扰乱心神。再加上子哭妻啼,听到耳朵里让心惊慌错乱,一无主张。这时还能期望他从容念佛、一心不乱吗?万无此理!

据说台湾狮山有一位中年出家人,临终时大家来助念。她虽然没有出声,但嘴唇在动,手拨着念珠,跟着大家念佛。没料到她俗家的女儿匆匆赶来,叫一声: 妈妈呀!就把她吓死了,两眼一瞪,脸色突变,就走了。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精进用功,尽量多集往生资粮,临终才有保障,不然临终稍有闪失,就为业缘所转而生不成西方了。

再说正面的例子:

明朝赞叹寺义秀老和尚,为人敦厚诚实,修行精进。每天念十万声佛,昼夜不断,坚持修行50多年。平时经行的地面、砖块都被磨成沟漕,有的完全磨穿透底。

起初有个贫寒青年不能养活自己,来投靠他。他慈悲地接纳了。时间一久,发现这个人行为不正,就呵责他说:你真是个贼!不久这人约同党趁夜来害义秀。第一次殴打时,义秀念佛声依然洪亮。第二次殴打时,念佛声不中断,但已变得微弱。随后往生。

老和尚性命垂危时,佛声还不断,大腿被打断还能结跏趺坐逝世。50年志气如钢,坚毅修行,才有这等表现。(《紫柏大师集》)

【所以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云:平时劝人念佛,皆说我忙,独至无常一到,极忙也休。】

所以古人说:不要等老来才念佛,孤坟中埋的多是少年人。又说:平时劝人念佛,都说我忙!唯独无常一到,极忙也休。

比如今天被车撞倒,哪怕忙到极点,也只有放下!所以忙不忙关键看自己的认识。认为要放就全部能放下,连万里江山、亿万资产都一齐放下。认为不能放,连一针一线也放不下。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乘此未老未病,便当屏弃俗缘,干办要事,得一日光阴,念一日佛号,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复矣,危哉!】

人活在世上能有多少时间?趁现在没老没病,就应当舍弃俗缘,办好往生大事。有一日时光,念一日佛号;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不然这次失去人身,就万劫难复,实在危险啊!

【问:待老修行,固无此理。但凡夫皆在世网中,有事不能拨弃,奈何?】

问:等老来再修行固然无有此理。但凡夫都缠在世间的网中,有很多事抛不开,怎么办呢?

【答:人在世间,必有一死。修与不修,总不得免。与其堕落,孰若超升?苟其痛念无常,何患用心不切。无论处静处忙,顺境逆境,总与念佛求生,两不相碍。纵使世缘极重,亦当忙里偷闲,定为日课,或万或千,不可间断。其冗忙之极者,晨朝十念,定不可阙。】

答:人生在世就必定有一死。不管修还是不修,总免不了。与其死后堕落,不如死后超升。如果能痛念人命在旦夕间,不怕用功的心不迫切。无论安静、还是繁忙,无论遇到顺境或逆境,都与念佛求生净土两不妨碍。纵然世缘极重的人,也应当忙里偷闲,制定好每天的功课,或念一万声或念一千声,制定之后就不能间断。纵然忙到极点,每天早上修十念法绝不可缺。

这事就像男女相思,茶里、饭里都是他(她),做什么事都牵挂他(她),只因为爱得深切之故。同样,假如能痛念人命无常,念佛的心也一定会迫切。心一迫切,纵然事务繁忙,也能念念不忘求生净土!

有这样一则事例:

民国具行大师,云南大理人。家境贫穷,在鸡足山祝圣寺做工。21岁时带领全家八口出家,受具足戒。虚云老和尚教他念佛法门,让他求生净土。他就放下万缘,一心系念。

他又聋又丑,还不识字。白天种菜,夜晚礼拜念观音菩萨,中间打坐,学课诵和各种经,非常精进。

不久,他参礼四大名山。回云南时,赶上虚老复兴云棲寺。虚老问他:你去看过亲属吗?他说:我不去管他们。虚老又问:你想干什么?他说: 极劳累的事别人干不了的,我来干。以后凡是筑墙、盖房、种菜、植树、挑石、挖土、洒扫、做饭等的苦行,他一刻不闲地勤作,而佛号也一刻未停。

夜晚开静时,拜《金刚经》、《药师经》、净土经等,一字一拜。黎明敲大钟时,照常上殿课诵,从未躺下睡过。偶尔自己缝衣,或代同参缝补时,缝一针就念一声佛。

戒期请他做尊证,他把衣、被等日常用物卖掉,打斋供僧。别人问他上哪里去,他笑而不答。

戒期圆满时,他悄悄走到大殿后,朝西方结跏趺坐念佛,用火***。这一年他36岁。

焚烧后,身体形状不坏,就像活着时一样。远远皆闻异香。大家去看他取引磬时,身体忽然倒下成灰。

具行大师为庙里做苦工,念佛却一刻不断。他用十几年时间成就了三昧,得到生死自在。所以关键看人的发心,如果道心真切,再忙也能不忘记念佛。

【问:一心不乱,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内一心,此后不能一心,未知亦得生否?】

问:《阿弥陀经》上说,一日至七日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如果在一日至七日中念到了一心,以后达不到,不知能否往生?

【答:既能一心,以后心即稍散,定不至于大散。如颜子三月不违仁,三月以内,固是仁人,岂三月以后,遂为恶人耶?苟能常自检点,屡发弘愿,无不生者。】

答:既然能达到一心,以后就算心稍微散乱,也不至于有大的散乱。比如颜回在三个月中不违仁,这三个月中固是仁者,三个月后就变成恶人了吗?如果能时时检点自己,屡发弘愿,就没有不往生的。

【问:念佛者,念念相续,功方能密。但暑月之内,裸体时多,安得竟日衣冠。未知饮食坐卧,裸形盥漱时,皆可念佛否?】

问:念佛人要念念相续,功夫才能绵密。但夏季酷暑,裸身时多,不能整天穿衣戴帽,不知道在饮食、坐卧、裸形、洗澡、刷牙等时,能否念佛?

【答:默念无妨,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答:这些时候出声念佛有失恭敬,心中默念并无妨碍。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这个意思。

造次是仓促、紧迫之义。颠沛是跌倒在地之义,引申为流离不定。这是说匆忙时不离念佛,颠沛流离时也不离念佛。所以,饮食坐卧、裸形盥漱,都要尽量念佛。

【问:一心称名时,又发求生净土之心,似乎杂以两念,如之何?】

问:一心念佛时,又发求生净土的心,这样有两种所缘(一缘弥陀名号,一缘求生净土),看起来杂以两念,不成一心,怎么办呢?

【答:称名,固所以求生也。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云:执持名号。则知固一事,非两事也。譬之做举业家,其欲得功名,求生净土也;其读书作文,执持名号也。】

答:称佛名是为了求生净土。经上说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说执持名号,可见发愿往生和念佛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比如:读书人希求功名,就像念佛人求生净土;为求功名而读书、作文,就像为求生净土而执持佛名。

总之,这是成办同一件事的两方面,发愿是发求生净土的愿,称名是为实现此愿,勤集往生资粮。

【此处似有微分也。则求生之念,宜于早晚发愿时。若称名之刻,又当专一其心,不可使之以夹杂也。】

这里似乎有小的区别:发求生的心适合在早晚发愿时;如果正念佛时,又应使心专缘佛号,不杂它念。这样做就符合一心念佛的要求。

【问:终日念佛,遇福则作,固是学人本分,但作福时,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号,未识有碍一心不乱否?】

问:终日念这句佛,遇到有做福德就随分随力地做,这固然是学人的本分。但做福德时,心不免缘在善事上,而不在佛号上,不知这对一心不乱有无障碍?

【答:明镜本空,物来则现,于镜空何碍?人但事未至而将迎,事已过而留滞,乃为病耳。】

答:就像明镜中空无一物,东西来了就现影像,并不妨碍明镜的空寂。心犹如明镜,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做事并不妨碍心中空寂。人只是事没来就迎接它,事已过还耽著它,才成了病。

【问:父母之恩,最难图报,若能往生西方,未识有法,可以报恩否?且人生一世,即有一父母,若百千万亿世,即有百千万亿父母,未知往生之后,能各记忆姓名,各知其所在,可以一一报之乎?】

问:父母恩最难报答。如果能往生西方,不知有没有办法报答亲恩?况且,做一世人,就有一世父母;做百千万亿世人,就有百千万亿世父母,往生后能记得每世父母的名字、能见到他们住在哪里,而一一报答吗?

【答: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昊天罔极:苍天广大,不见边际。],此世俗之言也。以世俗之道报亲,诚无可报之法。】

答:《诗经》里说父母恩极其广大,如同无边的虚空,不知如何报答?这是世俗的说法。以世俗的道报答亲恩,确实没有可报之法。

世间报恩最多是供养衣食、立身扬名,这些对父母的解脱没有直接利益。因为父母没有修解脱道,命终后还要随各自轮转生死,受苦无穷。所以以世俗的做法做不到报恩。

【若往生之后,欲报其亲,则易易矣。岂惟报一世之亲,即欲报百千万亿世以前之父母,亦有报之之法。】

如果能往生西方,报答亲恩就容易了。岂只报答一世父母的恩,想报答百千万亿世之前父母的恩,也有报答之法。

【盖人一至西方,必得神通天眼,能见无数世界之事;必得神通天耳,能听无数世界之声;必具他心通智,能知一切众生之心;必得宿命通智,能知无量劫前死此生彼之事。所谓某人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居里,纤悉皆知,可以惟我所为,尽其报效。岂有父母之恩,不能酬答者乎?】

人一生到西方,必定得到天眼通,能见到无数世界中的事;必定得到天耳通,能听到无数世界的声音;必定有他心通,能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一定得到宿命通,能了知众生无量劫前,从此处死去、在彼处出生的情况,比如某人在某处、姓什么、名什么、属何种族、做何行业,乃至细节都纤悉毕见。

像这样,见到累世父母的生处、状况、意乐、根机等,就能竭尽己力报答亲恩。

【昔孟子称舜之孝,曰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使吾往生为菩萨,俾父母为菩萨之父母,不更尊于人类乎?且使父母得生净土,念衣衣来,想食食至,受自然之福,享无极之寿,不更愈于以天下养乎?】

从前孟子称赞舜王的孝道,说他建功立德,让父亲成为天子之父,尊到极点;以天下孝养父亲,养到极点。但假如我往生后成为菩萨,让父母成为菩萨的父母,岂不比人间帝王的父母更为尊贵?又让父母生到净土,思衣得衣,念食得食,享受自然之福、无极之寿,岂不超过以天下孝养?

【况一国土中,不过一天子,若有第二位孝子出来,也要想以天下养,则必谋为不轨,反做乱臣贼子矣。岂若净土法门之尽人可以展其孝,仍无碍于世法乎?】

况且一国中只有一位天子,如果有第二位孝子出来,也想以天下养父母,那就成了图谋不轨夺取天下,反而做了乱臣贼子。所以,世间只有天子能做到以天下养父母,哪里像净土法门,人人都能扩展孝心,又无碍于世间法?

【问:异类众生,在三恶道中受苦者,其数无量,吾安能一一救之,而徒发此虚愿乎?】

问:三恶道中受苦的众生无量无边,我怎么能一一救度呢?不是徒发空愿吗?

【答:菩萨欲普度众生,则一应三恶道中受苦者,皆我分内应度之人。岂可因其多而有畏心,因其多而有厌心倦心乎?地藏菩萨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以尽众生界为期。然则修净业者,欲生西方,不当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为愿乎?】

答:菩萨既然发悲愿普度众生,那么三恶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是分内应度的人,怎么能因恶趣众生多而生畏难、厌倦呢?

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愿愿都以尽众生界为行持期限。像这样,修净业的人求生西方,不应当以回入娑婆誓拔三途为行愿吗?

【问:微细物命,其类甚多。假令每见物类,即发救度之心,不识此心仅能毕我志愿乎?抑或仍有益于彼乎?】

问:微小旁生有很多种类,假如每见一类旁生,就发一种救度的心,不知这样发心是只能完成我的发愿,还是能实际利益到它?

【答:当观发心之诚否,苟能竭我之诚,无不有益于彼。观世尊往劫为忍辱仙人,目连往劫为樵夫事,便知发心之有益。】

答:这要看当时发心诚不诚。如果能竭尽诚心,就没有不能利益到对方的。看看世尊往昔做忍辱仙人和目犍连往昔做樵夫的事迹,就会知道发心是有利益的。

【释迦如来,于无量劫前,为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国王出猎,逐一走兽,问道人:兽今何往?此时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又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之,亦沉吟不对,又斫去一臂,道人乃发愿云:我成佛后,当先度此人,勿使世人效彼为恶。后首度比丘憍陈如,即当时国王也。】

释迦佛无量劫前曾做忍辱仙人,在深山修道。有一次,遇到国王出外打猎,正追一只野兽。国王问道人:那只野兽哪里去了?这时说实话会伤到野兽,不说实话又是打妄语,道人选择沉默不答。

国王发怒,砍掉他一只手臂。再次询问,仍然不答,又砍掉另一只手臂。道人发愿说:我成佛后首先就度这个人,不让世人效仿他造恶。后来成佛时首先度的比丘憍陈如,就是当时这位国王。

【佛世有一城人难化。佛言:此辈人与目连有缘。因遣之往,其人果皆向化。问佛因缘。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惊起无数乱蜂,目连戒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时我若成道,当来度汝。今此城人,乃当日聚蜂也,因其曾发一念,故与有缘。】

佛在世时有一城市的人难以教化。佛说这些人和目犍连有缘。就派目犍连去教化,结果都接受教化。

有人问佛这件事的因缘。佛说:目犍连往昔做樵夫,在山中打柴,惊起一群黄蜂。目犍连对黄蜂说:你们都有佛性,将来我成道,一定度你们。现在这城市的人就是当时群蜂的转世。因为发了这个善念,就感得彼此有缘。

所以,只要诚心发愿,就能利益到对方。到因缘成熟时,愿力就自然发生作用。我们现在在因地时就要广发善愿,和众生结善缘,将来就有众生可度。

【观此,不特见一切人类,皆当劝其念佛,发救度之想,即见一切异类,亦当代其念佛,发救度之想矣。】

看到这些就知道:不但见到一切人类,应当劝导念佛,发救度之心,就连见到一切异类,也应当代他念佛,发救度之心。

【问:念佛虽诚,然所念之数有限。假令百命而以千声佛号施之,百命自然隐沾其福。万一恒沙物命,而亦以千声佛号施之,其福转微,奈何?】

问:念佛的心虽然诚,但所念的数量有限,假如一百条生命以一千声佛号布施,这一百条生命自然冥冥中沾上了福德。万一有恒河沙数条生命也以这一千声佛号布施,福德就变得十分微小,怎么办呢?

【答:譬如一炬,百人分去,此炬如故。千人万人分之,此炬亦如故。】

答:比如一根火炬的光明,由一百人分享,每人都得到火炬的光,火炬的光依然如故,不曾减少;由一千人、一万人分享,每人都得到火炬的光,火炬的光依然如故,不曾减少。像这样,至诚恳切地念佛,布施给恒河沙数生命,各自都能获得福德,不会变少。

【问:昔有二僧,于念佛时,观想身坐大莲花内,作莲花开想合想,如是五月,皆得往生。不知念佛者,可以之为程式否?】

问:往昔有两个僧人念佛时观想身体坐在大莲花内,作莲花开想、莲花合想,这样经过五个月,都得到往生。不知念佛人能以此作为修行方式吗?

【答:可。然毕竟以念佛为主。】

答:可以。但毕竟以念佛为主。

更新于:2021-06-05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