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这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尊重师长,意在依教奉行,也就是要以师之知见为自己之知见,以师之德行为自己之德行,目的在于希圣希贤。《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等等,无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师长的道德观念。
在社会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似乎不大能立足当今社会了,因为师生之关系好像只是教员与学员之关系了。然在佛教里,却还依稀存在着这种关系,一旦跟随师父剃度出家后,一切生活所需全由寺院供给,修学道业亦须听从师父的指导。
在修学佛法方面,尊重师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故《梵网经菩萨戒》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观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正因为奉事师长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所以菩萨戒中有明文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今就围绕尊重师长这一话题说开去。
一、奉事师长须以尊重心融摄孝、慈之道
奉事师长,务必以尊重心为中心,融摄孝顺心与慈悲心于一身,做个真正的菩萨道行者。要知《梵网经菩萨戒》从始至终皆以孝顺心、慈悲心、尊重心贯穿到底。也就是说,以具慈悲心故,不造一切有害于众生的杀、盗、淫诸恶业,而广兴利生佛事;以具孝顺心故,须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师僧、三宝等,知恩图报,随顺其性;以具尊重心故,须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不可殃及无辜;更应尊重一切众生的佛性及己灵,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必定成佛,所以须以种种方便摄化之。对父母、师僧、三宝,须具孝顺心;对六道众生,须有慈悲心。但慈悲心与孝顺心,须以尊重心融合方可。否则,对上孝而不顺,对下悲而不慈,总是难臻究竟圆满。同样,奉事师长亦须以尊重心融摄孝、慈之道。蕅益大师在解释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时曾有言:
孝顺父母等者,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提孝顺二字,以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以之修道;师僧生我戒身,由之成佛;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须孝顺也。《尔雅》释善事父母为孝,《大史》叔明以顺释孝,孝即是顺。孝顺父母,有三差别:一者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奉养无方,服劳靡间。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亲于道。
孝顺师僧,亦应准此。师僧者,独指授戒之师;其余僧众,自属三宝中摄。孝顺三宝,亦有三义:一者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二者如说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约法门解者,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不离深义以为和尚,自心觉悟名佛。自心理体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由斯事理二种孝顺,决至无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为戒,亦即名为制止;以孝则自不作恶故也。
正因为父母生了我色身,才能藉此色身修学佛道;但若无师长的教导栽培,则正眼不开,难趣正道,势必因广造诸业而沉沦六道。父母只生我色身,师长生我法身慧命,所以对师长也要像父母一样孝顺。作为弟子,对师父生活方面理应尽心照顾,可谓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也。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供养师父而去行杀、盗、淫、妄等犯戒之事,这样则使孝顺变成玷污。
所以如法修行,不污法化十分重要。唯有在如法修行中供养承事,方为真正孝顺师长者,这里以尊重心为前导。若师有不如法处,则须怀慈悲心以种种方便善巧,善诱慰喻其师趣向正道,绝不能轻视诋毁其师。像提婆达多处处害佛、谤佛,生陷地狱之中,但佛陀于法华会上仍为他授记将来作佛,并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再者,师长或示慈顺摄,或现瞋逆折,但折摄皆具慈悲。作弟子的若能如是会,则尊重心油然而生。若以尊重心融摄孝顺心与慈悲心,则上之父母师长,下之六道群灵,无不在尊重的范围之内矣。如是,则人人彼此尊重,物物和合相处。
至于《观经》中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共凡夫,第二福共二乘,第三福则不共二乘,何况凡夫!唯有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们,方能直下承当。薄地凡夫欲生西方者,对于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须谨当慎行。对父母须以孝顺心而养,对师长须以尊重心奉事,对一切众生须以慈悲心摄受之。欲圆满第一福,还须具足孝顺心、尊重心、慈悲心也。若单就奉事师长来说,则须以尊重心融摄孝顺慈悲于一身,方能真正尊师重道也。
二、尊重师长为除我慢
尊重师长,就是为了破除我慢,令生谦虚之心,可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易经》劝人争做谦谦君子,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佛陀时代,不论是其弟子,还是王公大臣等,都要向佛陀行头面接足礼,以表五体投地之虔诚皈敬,信仰便从此而建立。意谓以自己最为珍宝之头面去接佛陀最下之足,以表对佛法生起真实信心,直下承当自己本有之佛性,彻底掀翻往昔我慢等习气。所以弟子见佛陀要行礼,年轻比丘见长老亦须行礼,沙弥见比丘须行礼,百岁比丘尼见年少比丘亦须行礼,俗家弟子见出家僧尼务必要合掌、问讯、行礼。
净业三福之孝养父母是恩田,奉事师长是敬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悲田。欲修恩田、悲田,非先修敬田不可,因为敬上济下的道理皆归师长教化之功,所以须以敬田融摄恩田与悲田,方能体现出尊师重道的精神与意义。奉事师长者,就是要发自内心深处对师长生恭敬、尊重、礼遇之心,并须将此行动落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于行住坐卧中。历缘修行,日久功深,方能由语默动静中的尊重转化为内心的尊重,以彻底洗涤我慢垢染,谦虚进道。要知尊重的反面就是我慢,我慢习重则势必引燃倨傲、骄慢、轻视、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等祸患;只要我慢习气稍存,则仍存有不尊重的潜意识在。用尊重心方可粉碎我慢,以至规范自己的意识行为,由止恶行善而达到内心的改造。
欲培植自己的尊重心,须以慧眼遍观大地一切众生皆是我师长,不论其人贤良与否,务必以尊重心对之,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乃至罪犯亦须尊重。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必定成佛故。唯有做到怨亲平等,方能生起大尊重心来。不但要对有情众生尊重,对无情亦须尊重,不能无故折一木、无故损一花也。岂不见苏长公(苏轼)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岂碍净法身乎?石头禅师以碌砖答道,露柱答禅。
《弥陀经》亦说水鸟风树,皆宣妙音。儒家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之间,理当彼此尊重;人与大自然之间亦须礼尚往来,人类若能尊重大自然而不肆意破坏,自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欲孝顺父母、度化群生者,须从尊重师长始。善导和尚说:
奉事师长者,此明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犹师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须敬重,然父母及师长者名为敬上行也。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众生皆以命为本,若见恶缘,怖走藏避者,但为护命也。经云: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即为证也。(《观经四帖疏》)
我慢是修学佛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一旦堕入慢云,则难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情节严重者,便会落入疏狂的野孤禅,或魔之知见。唐代悟达国师的人面疮,就是因皇帝赐沉香宝座时萌生的一念慢心所致。
为了破除我慢,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云门的棒子更为棘手,曾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这些禅宗大德之所以如是接机,无不是为了破除来人的我慢也。丹霞禅师的烧佛,亦是为了烧灭我慢草,令其生起尊重心来也。若能明白尊重师长就是为了破除我慢的道理,自能如法如律地奉事也。
三、尊师重道意在依法不依人
尊师重道,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世间学问,一才一艺,尚且不能离开师父的传授与教导,更何况是修出世大道之无上佛法乎?因人闻法,因法悟道,从悟起修,修满佛成。是故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善知识者,是奇特法也。《华严经》云:
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正因为善知识如此重要,所以才须尊师重道。印光大师曾在《复吴希道居士书》中说: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否则,燕朋相聚,便日沦于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学佛之人,务必要将尊师重道的观念落实于自己的行动中去方可。凡遇一切剃头染衣之僧尼,一律要以尊重心合掌、问讯、礼拜,不能起轻视之念。为自己授三皈、五戒、菩萨戒的和尚、阿阇黎,就是经中常讲的师僧或师长,其余之认识或不认识的一切僧尼皆摄三宝范围之内。对此不应分彼此之高下,须一视同仁,悉以尊重心而待之。但世人总是处处分别,厚此薄彼,对自己的师长则毕恭毕敬若佛陀,但对其他僧尼则视而不见、见而不理,一副贡高我慢面目,更不用说是合掌礼敬了。当然,在承事供养方面可以偏爱于自己的师长,这倒也合乎人之常情,但在尊重方面则不应分彼此而生分别心也。分别心一起,势必妄念纷飞,随妄念而流转,则难得佛法之真实利益也。
究其原因,实乃不明尊师重道的真正意义在于依法不依人也。佛法僧三宝是度人之舟航,亦是众生之福田。一切披缁剃度之僧尼为三宝中之僧宝,之所以称僧为宝者,是指法而非指人也。法为佛说,故至为宝贵,而僧能代佛弘化、依法修行,故亦甚宝贵,故尊称为僧宝也。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即入僧数之列,皆为世间众生之福田,可谓依法不依人也。对僧之尊重,即是对如来法宝之尊重。
然世人以分别心作祟故,亦以不知沙门有四种之别(一、胜道沙门。二、说道沙门。三、活道沙门。四、坏道沙门)故,而一律对其僧尼以圣僧行为要求之,甚至神格化,便导致了对有些僧人言语之稍见不端处,或举止稍有不威仪处,则肆意毁谤,甚至恶言相加!问其理由,则曰:我们虽然信仰佛教,但只恭敬有道高僧,而决不尊重无德之僧。粗看颇有理,细推实不妥。何以故?岂不见经有说出家人过失及诋毁者,皆犯重罪乎!纵使其人不是贤圣僧之类,即便是坏道沙门,但若对其有訾议者,亦同样获重罪也。因为背后人前说过诋毁,本属口恶,对于常人尚且不可,何况是对佛弟子任意口出恶言乎!谚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盖出家人不论如何,总是众生福田。如失道者,但当悲悯,切勿嫌恶,以自损德。若见其僧行为语言稍有不端而任意訾毁者,犹对囚犯而乱加刀杖一般,同样获故意伤人罪。智者大师曾说,即便是坏道沙门,其果报亦胜于严持五戒之人。原因是沙门发出世解脱心,而严持五戒者发人天心。所以,修学佛法者,应以依法不依人为重,而谨当尊师重道也。
四、须效法古德尊师重道之懿行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尊师重道,于此可见一斑矣。不论是世间求学问、习技艺者,还是修学佛法求出世解脱道者,无一不是在尊师重道之高超懿行中提升自己道范的,原以竭诚恭敬方克实益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印光大师有言曰: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诚为不刊之论也。今从《印光法师文钞》中,摘引几则古德尊师重道的公案如下,以作弄引。
汉魏昭,见郭林宗。以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逢。因受业,供给洒扫。林宗尝有疾,命昭作粥。粥成进之,林宗大呵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为粥复进,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变。林宗曰:吾始见子之面,今而后知子之心矣。
宋杨时、游酢,师事伊川。一日请益时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觉曰:贤辈尚在此乎,归休矣。乃退,门外雪深尺余矣。
张九成,十四岁游郡庠,终日闭户,无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视之,见其敛膝危坐,对诗书若对神明,乃相惊服而师尊之。
印光大师评曰:
此四子者,所学乃世间明德新民,修齐治平之法。其尊师重道,尚如此之诚。故得学成德立,致生前没后,令人景仰之不已。至于弈秋之诲弈也,唯专心致志者胜。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观之,学无大小,皆当以诚敬为主。
清顺治皇帝,拜玉琳禅师为师,法名行痴。与玉琳法徒行森书,署名尚写法弟行痴和南。和南,乃磕头也。皇帝与同门尚如此,况与其师乎?此种芳规,岂可不知!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于人,人则尽心教导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纵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也。不但学佛如是,即世间学一才一艺亦如是。世间只身口之活计,佛法则性道之本源,其关系轻重,固天渊相悬也。
昔古灵赞禅师大悟后,欲报剃度师恩,多方启迪。其师异之,令其为伊宣说。彼谓当设法座,令其师迎己升座礼拜,然后可说。其师依之,遂于言下大悟。使古灵不如此重法,其师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说,说亦只得文字知见而已,决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
如上数则世、出世间,尊师重道的古德楷模,实可作我们今天修学佛法者的一面镜子。我侪法身慧命,万善道德,皆从师长边生。善知识是长夜之明灯,迷途之向导,苦海之舟航,以故禅宗大德不辞劳累,千辛万苦,登山涉水,遍参天下丛林知识,为的就是在善知识的指导下能发明心地,亲见本来。既然善知识如此重要,而尊师重道还须大力提倡,亲身体验方可。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十斋日诵《地藏经》功德不同于以往◎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听一位师兄讲她妈妈,学都没有上,但是会背诵早晚课。背诵《阿弥陀经》,一字不漏。然后讲起她妈妈,很像小孩子一样,常常需要她哄一哄,赞美几句,她妈妈念佛就更起劲。人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05
1 “请转法轮”非常重要,什么原因?如果没人请转法轮,佛法就灭掉;有人请转法轮,佛法,也就是正法,才能够常住世间。2 我们建道场,目的在哪里?就是请这些法师、大德来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东方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支柱张文良佛教传入汉地,时间最长,发展变化最多,影响也最为广远。这一历史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深入的研究。大体说来佛教与汉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沿着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邪YIN万万不可犯的重要原因!以下是本人觉得写的不错的一篇关于邪淫的解读,相信对有缘看到此文章的人有益处。希望大家对邪淫的事情有个了解,在学佛的路上有个参考。 关于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9-12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龙王三太子为何宁当畜生也要跟唐僧取经?其秘密在唐僧的袈裟上?(蜗牛看西游第2595期)文/牵着蜗牛散步在西游世界里,龙族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也进入了神仙系列。龙王三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7
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然种种灯”:然,就是点燃。燃种种灯就不是只燃一种灯。燃种种灯有什么好处呢?在佛前点灯来供佛,主于眼目明亮,因为你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旅游,越来越深受人们的热爱,以前交通不方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27
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礼法愿大师为国师,礼敬供奉甚为殷重。当时的文惠太子萧长懋喜好音乐,有一次到正胜寺拜见法愿国师时,他请教国师:“我用葆吹清铙诸多乐器一同演奏
佛答时间:2024-08-18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7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你们若想修行,首先要戒止五欲之心;如果能够降服五欲,心不被外境引诱,才可以真正达到修
佛答时间:2024-08-15
造下如此的邪YIN罪业,不改,后果不堪设想题外话:今天看了几个师兄发的邪淫的恶果,邪淫的二十八相,邪淫与放生的对比,一一对照,一点不差,几乎所有的恶果都在我身上体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8-09
一座处在闹市中的商业大厦为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死人事件发生(例如跳楼,凶杀)有原因吗? (提问者:一缕清茶)体恒法师答:即便总有人在同一座大楼轻生,也不能说明这座楼就与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1 佛在《法鼓经》里面告诉我们,念佛的人临命终的时候,身体虚弱,这一句佛号都念不出来,这个不要紧,只要他心里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心里真的想往生,真想亲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5
1 阿弥陀佛给我们说明念佛的利益,念佛人的好处、念佛人无比殊胜的成就,第十八愿、第十九愿是因,修因;第二十愿是果报,修因证果。发愿念佛,发愿是第十九愿,念佛是第十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5
异地恋,现在是越来越普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择到更适合的城市求学、求职。有很多异地的恋人既要饱受相思之苦,还要随时面临被分手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分手后挽回爱人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举动让人丢面子,上一秒刚放狠话以后不会再联系,下一秒又甜腻地复合在一起。其实呢,爱情就是这样飘渺,为了爱情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女生在感情当中一般都是比较感性的动物,很多的男生往往是大大咧咧的,在日常的相处中很多都会忽视对女朋友细节的关心和呵护,这个时候我们的女朋友难免会感觉到自己不受重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爱情就像一盒巧克力,看着很诱人,但是真正尝到嘴里后就会发现,既有苦也有甜。两个人相处久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来了,要是没有及时的沟通解除掉误会的话,那嫌隙就开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中国现在十几亿的人口,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那是一种缘分。两个陌生的人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不懂得如何经营爱情,就会慢慢的产生隔阂,也会发生争吵。次数多了以后,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很多时候,当自己的另一半向自己提出分手的时候,男生总是会有一点迷茫,自己是做错了什么前女友才会和自己分手?也有人会因为自己质疑自己而不敢挽回。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大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其实女人比男人还要缺乏安全感,女生常常会把分手挂在嘴边,一发生矛盾就会主动把男生拉入黑名单进行分手。很多男人对于女生的心思并不会太清楚,在女生提出分手后想挽回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1
在我们婚姻遭遇第三者的时候,就可以去选择找道长做斩桃花的术法,那么这个时候做完了法事后,斩桃花符放在哪里相当重要!要向道长问清楚,如果放的地方不对,可能是不能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1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1
为什么夫妻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夫妻相依为伴、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分道扬镳。通过和合术能否化解矛盾,如何挽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9
当你找到了丈夫出轨的原因,但是你还是想要挽回丈夫的话,你就要学会正确运用挽回技巧,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以下是三个关于挽回丈夫的心的挽回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挽回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
大安法师时间:2024-07-05
两个人在一起因为种种原因而分手,许多人在分手想要挽回而急于求成。最后死缠烂打,说话也特别难听,沟通却导致了你们难以再复合的导火线。其实想要挽回爱情,需要有一个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可能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轻松又体面。所以作为白领,会是很多人都崇尚的一种职业。那么这样的话,你平时的工作当中带得较多的地方就是你的办公室了。你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一切的烦恼都经不住细化,一切自己性格上的盲点也经不住细化,每个人的性格就是修行中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尊重旁边同行的善知识,这就是你最大的一个资粮,无论是伤害你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文/嘎玛仁波切眼前的苦难,就算你真切感受到,并痛苦难捱,但这些并不究竟、也不永恒,只要打破了它的来源,痛苦就会消失。所有痛苦的根源,是由自我的业力而产生。业有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5
对于现在很多比较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来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老黄历都是比较不熟悉的,尽管他们知道在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的师傅帮助他们来进行婚期的专业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佛陀遗嘱《佛遗教经》---正如法师讲于纽约青年佛教中心诸位法师、居士:阿弥陀佛!首先,向诸位合十问好!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的每个周六下午,我们将聚会在这里共同学习《佛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古代的人们,遇到嫁娶、出行、开市、动土、祭祀等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选一个好日子,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趋吉避凶。古代的行军打仗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这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择吉一般有很多方法,一般用得多的是八卦。而且也是应用广泛,值得人信任的。但八卦的知识只有很少人掌握,所以一般人们想要选择吉日,就要花钱去请专业的师傅来择吉。但这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炊烟来源于灶台。许多家庭当中,相信都会遇到做灶台的事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每个地方做灶台都有不一样的习俗,那么做灶台选日子要怎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0
尊重所有生命虽然禁止破坏树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也不可行,但佛陀的重点在于强调,人必须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它们可能多么卑微,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今天,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7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佛说有数不清的理由不应该吃肉。)谓一切众生从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6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一、我执的根源在日常生活当中,环绕在吾人周遭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我字,我的家、我的衣服、我的书、我的钱、我的公司、我的,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贵夫人在年前,住在台北市我们十多个男女道友,远去台中慈明寺求受菩萨戒,先后经过七天,过著同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值得我回忆的一页。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寮房休息,
世间百态时间:2024-06-11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称中元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盂兰盆节在佛教的观念传统当中更添了提倡民族孝道的盂兰盆会意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禅宗思想观念是非常浓厚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之下,便于信徒进行理解,都会将一些禅宗基本的思想观念编作禅宗故事。而今天想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一则禅宗故事,也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看过西游记的人,想必还记得佛教的释迦牟尼与少林寺的达摩祖师,两者均为佛道中人,那么你知道达摩与释迦牟尼是什么关系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吧。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