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
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
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无表色,
都是色蕴所摄。
眼、耳、鼻、舌、身为内五根是物质的,
色、声、香、味、触是外五尘。
色尘:眼所对的显色、形色,不是五蕴中色蕴的色,色尘只是色蕴的一种,显色是显在外的各种颜色,形色是指物质的形状,有长、短、方、圆等形状。
声尘:是耳所对的,分为有执受六种,即有情所发出的,无执受六种,即无情所发如打雷,风声;有执受无执受六种,是有情和无情一起作用发出的,如打钟、吹笛,是有情通过无情的东西发出的声。
香尘: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气味都叫香,有好香、恶香等。
味尘:舌根所尝的,有苦、酸、甘、辛、咸、淡等。
触尘:身根所感觉的,有滑、涩等。
此五尘是内五根所对境,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无表色是看不见的物质,如受戒,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作用,受了戒能生防护犯戒的作用,修禅定也能在身上产生作用叫定果色。蕴:积聚义。佛法也是先说物质后说精神,精神主要是说对外界产生的认识,受、想、行、识四蕴都是精神方面的。
(二)受蕴:是感受、领纳,即对外境产生的感受,发生感受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五根对五尘,归纳为三种:苦受、乐受、舍受。根触境时产生感受,即心理活动。对于适悦的境生乐受,不喜欢的境就会产生苦受,不苦不乐的中庸境产生舍受。由种种感受进一步产生认识即想。
(三)想蕴:是思维、取境安名,心理学上叫概念,即对事物大概的印象。一个人看见东西有些什么想法呢?如果见过一次就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第二次再见到,或别人提起时就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的形状马上会重现,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故叫做取境安名。这是心理活动的作用,只要印象留在脑子里,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在百法中的遍行心所里也有受、想二种心所。
(四)行蕴:是百法中遍行心所中的思心所,是心理作用,由前面的受、想蕴之后进一步在这个东西上打主意,作种种盘算,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就千方百计想得到,采取种种办法追求,得到这个东西,这就叫行,也叫业。
(五)识蕴:由于受、想、行之后产生决定的认识,所有的心理活动,长久就会在心识上留下印象,唯识学叫做种子,由这个种子,以后因缘成熟就会产生作用叫种子起现行。对于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就应多学,久久熏习,让其在八识田中下个种子,久了就会熟悉的。
五蕴偏重讲心即精神方面,只有色蕴讲的是物质,其余四蕴都是讲精神方面的。五蕴也是佛法对世界万物归纳的一种,但佛法并非二元论。元是本体、自性义,而佛法讲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的,五蕴是缘起性空的。
物质、精神(是根对境然后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都是缘生无自性的,我们应如中观宗所说的,应慢慢地思维观察,看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缘生的,哪一样是有自性的,《大般若经》把每个法相名词都提出来说了,所以文很长,一共600卷。《心经》把《大般若经》的内容归纳浓缩为二百六十个字。
只有用智慧去观照时,才能见到五蕴(世间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故说照见五蕴皆空。在照见五蕴皆空的基础上,才能不畏生死地度一切苦厄的众生。众生之所以在生死长河里流转,就是由于不能照见五蕴皆空。人是一个四大假合之躯,有心理活动,是物与识构成的,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整天跟着这个我转。
苏联人的哲学词典中没有精神二字,他们只承认有思维,不承认有精神,认为只有大脑的活动,这种看法太简单了。所谓人我空是说众生所执的我只是物质和精神聚集在一起(缘生)而构成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东西(自性是空)存在,众生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因此总认为五蕴之躯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我。这个我并不是真实的、可靠的,只能使我们因他而起种种的烦恼邪见,造各种业,流转生死,我执是流转生死的动力,如果能将所执的我断尽,看成缘起性空的,就能出生死不再流转六道了。
照见五蕴皆空不仅是照见人我空,还照见世间万法都是缘生无自性,故 皆字是包括了人、法二空,把人、法都看成是缘起性空了,才能称之为皆空。断尽人、法二种我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有的人认为小乘只谈人我空,大乘才谈人、法二空,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在小乘里也谈了人法二空,只不过着重于人我空,而大乘谈法我空时多些。
按中观宗的说法即通达人我空,同样通达法我空,如同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能按这个公式算出这道题,就能算出另一道同类型的题。摆在人我上能见缘起性空之理,对于世间万法也能见到缘起性空。所以小乘还是能通达法的缘起性空。只要照见了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下面的文了,以下的文句都是由前一句发挥出的。
小叶紫檀,海黄,越黄手串珠珠由于木质细腻含油量高,所以不容易变形开裂.盘的时候就不用上任何油了.1)用搓澡巾用力的搓珠子表面.作用其实是清洁珠子表面的腊层和脏色以及进行
紫檀佛珠时间:2025-01-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17
问: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成。请问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围的山变得殊胜,有神气。一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佛陀开示:多次的播下种子,才能多次的收获果实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早晨,佛陀穿好法衣,不择贫富,依序托钵乞食,由此来到火与婆罗门住所,火与婆罗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里去了?云居禅师道:我去爬山!洞山禅师问:爬哪里一座山?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03
有一个县太爷,为了教化民心,计划重建县城当中两座比邻的寺庙。公示一经张贴,前来竞标的队伍十分踊跃。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由两组人马雀屛中选:一组为工匠,另外一组则为和尚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26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则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五蕴色受想并行识此五蕴本空寂蕴之一名含有积聚、和合二义。每一蕴皆由同类的许多法积聚而成,也就是许多同类法的归纳总合,故称为蕴;同时每一有情皆由五蕴法和合而有,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8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3
1我们念佛人,心里面唯一的愿望是往生西方净土,在没有往生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人间,我们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要跟大家在一起相处。相处要以什么态度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30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说:如果不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分析中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思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就是你们这一班有学的人,轮回还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何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得跟师父,一个师父一个师父学,跟好多的佛,学了很多,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都是要经过学的。犹如在暗室中有宝,不能见暗室里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摘要: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管理阶层和社会精英分子,从苏东坡到雍正,都格外重视禅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宗又名心宗,在开发人的心智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诚心诚意的念,就有感应。念佛不是口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学佛的行宜。佛的行宜要怎么学?一部《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的行宜,我们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1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人与人相遇,皆因缘分。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磁场,会吸引磁场相同的人来到身旁。你是什么人,就会遇见什么人,你会遇见谁,取决于你是谁!1、你讨厌的人
佛答时间:2024-09-09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问:这世间的一切所有众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为什么?因为不能忍耐,不能忍辱,所以爱发脾气。2.问: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前生杀业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食物五行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来讲一讲吃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欢喜听这个,因为人人都要吃东西。“食色性也”,我们欢喜吃东西,欢喜看好颜色,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气。你看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酒吧摆艳遇佛形似男女双修:抱的不是女人是智慧[图]近日,一则丽江一酒吧摆价值千万的‘艳遇佛’引游客疯狂抚摸的网帖炒热了丽江古城一酒吧里的一尊佛像。丽江本就以艳遇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26
我希望你们能正确了解禅修方法,因此在禅修前,了解一些有关禅修准备事项很重要。巴利文经典中提到了这些准备事项,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观想方法。第一是礼敬佛、法、僧,并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定:定如何选择目标四种护卫止禅法舍弃我禅师一般上,修禅者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都把定列为修禅的目的。又由于这些人不了解定可分为正定和邪定,因此导致许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跟《金刚经》学心态。《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
佛答时间:2024-08-18
文:静波法师有一个出家人呢,曾经问云居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事后总是不胜懊悔,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懊悔呢?” 每个人不都一样吗?做了事以后,好事后悔,我傻子,我
佛答时间:2024-08-18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
佛答时间:2024-08-18
问: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帕奥禅师答: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5
智力与智慧智力和智慧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似乎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个意思了。其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待我慢慢道来方之此言不谬。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学中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请问: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法清法师:对于佛家的打坐来说,开始的时候,只是数息就可以了。就是说,你的意识要顺着呼吸走,只注意你的吸气跟呼气。但是,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0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慧是指佛法的般若妙慧,这种智慧能够洞彻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般若妙慧并非从学习中获得,而是从实践修行中证悟到的。我们常把世间的聪明与佛法的智慧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5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蕴藏着慈悲,你才能把慈悲带给别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4
成刚法师答: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问: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师父: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正报,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3
其实想要好好经营一段感情是很不容易的。很多的情侣总是在和前任分手之后才会想起前任的好,但是想挽回的时候去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而且还害怕自己再次受伤,已经分手的情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情侣之间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手,因为在感情的世界里,很多人都是有这不足,所以需要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改变。这样你的感情才会越来越顺利。如果自己的女友向自己提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1 我们学佛,求智慧、求福德重要。学佛学什么?就是求智慧、求福德,佛陀教育就是教这两桩事情。2 福德的根源是孝亲,智慧的根源是尊师,对父母没有孝心,这个人没有福报;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