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但是对于参禅怎样用心、怎样体会、怎样实践、怎样参究、怎样受用,如此等等,想在佛经祖语里去找现成的答案是很难的。即使有所阐发,也大都是些否定的话。真是承言者丧,逐句者迷,向上一著没有你插嘴处,问者给三十棒。
禅师们主张不论禅定解脱,只须自见本性,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凡落言诠皆是错误,不疑语句是大危险。起心即乖,动念即错。说似一物即不中,说一佛字,满面羞惭,念一句佛,漱口三日。如人立在十字街头,辨不出东南西北,不知道向哪里走才是。于是就行脚参方,求师问道,想在自己的本分上讨个分晓。但从上各家接引学人的方便却不相同:有的说当体是,佛不要再参再学,自然解脱。有的说鼻直眉横,本来是佛,只要时刻保任便是。
有说万事无心,只问自己是谁,自然相应。有说空心静坐,久之必悟。有说放下一切,穿衣吃饭,脱体现成。有说不染一物,自然成佛。有说一念净心,便是参禅。有说只管打坐,终为妙悟。有说要得妙悟,必须破关。有说参一句话头,必得开悟。如此等等,是则俱是,非则全非,弄得想参禅的人,不知所措,好像呆子似的找不到一个门路。
禅宗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是无门,那怎么透去?祖师说: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这样说来,大似掉棒打月,隔靴抓痒,永处缠缚,无有出期了。其实不然,禅虽然深邃,还是有门可入的。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说: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前。这是释迦如来最初成道后的教导,也就是禅的来源和禅的本质。经文告诉我们像如来那样的智慧人人本具,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如来是通过修习禅定开悟的,那么我们只要穷心参究于禅定,也就会发生无漏的根本智而证得一切智智。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就是禅的体。所以禅的起源,在于释尊的正觉,正觉即禅心禅体。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的本源,即可得其本旨。禅宗的本源,是佛的正觉,不在语言文字上,必须领会正觉的意义,以心为宗。
禅即梵语禅那的略语,汉译为思维修,亦名为静虑,是静止念虑散乱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称。知道了禅的本源和意义,就会觉得禅门是有方便可入的。
《传灯录》上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对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传付摩诃迦叶。这是释尊与迦叶在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间的大法授受,迦叶就成为传灯的第一祖。这样的传授,完全是公开的授受,绝无一丝一毫的神秘之处。如果说它是神秘,无非是教外别传,以心传心而已。
自此二十八传至菩提达磨,自印度来中国倡导不涉名言、不历修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是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他在《血脉论》里说: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作为参禅的入门方便。禅是心宗,必须体会心的正觉,才能悟得即心是佛,唯证乃知。众生的心,都是妄想,只有断除妄想彻底无心,才能通达即心是佛。大死一番而后大活,无心而后真心现前,心与法界,共同一体,无挂无碍,智境双忘,脱体无依,无依亦不存,方是大解脱之时。
马祖道一示众说: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马祖这段教导,对于即心是佛的意思,开示得非常明确。当时有大梅法常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马祖答:即心是佛。常即领悟,遂到大梅山隐居。马祖令僧去问他:得到什么好处,便在此住山?他说:马大师问我说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说:大师近日佛法又别,说非心非佛。常说: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其僧回来说给马祖听,马祖说:梅子熟也!印证法常坚持即心是佛是正确的,马祖赞许他对禅的认识和参究的工夫成熟了。
即心即佛是禅宗的根本观点,是诸大禅师一贯的主张。如僧法海参六祖慧能,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禅。我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说明领悟了即心是佛语,就能大彻大悟,直到不疑之地,解脱自在。特别是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值得参禅者深思体会,不要放过。
五祖弘忍曾经对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名大丈夫、天人师、佛。这些言教与《华严经》所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完全一致。所以初祖传法给二祖慧可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也是独指妙心为禅源体性。这个宗旨,竖义于达磨,弘演于诸祖。因为参禅学道的人,停滞于经教语言,终不能契合妙心,立地成佛,所以达磨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独传妙心,悟此心当体是佛,虽万劫轮回而不动的天真佛性从无迁变。
二祖悟得禅源的妙心后,忽然向初祖说道:我已息诸缘。初祖问曰:莫不成断灭否?二祖答曰:不成断灭,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初祖印证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因为息却诸缘,则外境相空寂;内心无喘,则内寻合等绝;如墙壁则心行处灭;言不及则言语道断;了了常知而无妄念,则寂照同时,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其恰到好处时,心亦不可得,妙亦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非心非不心,非妙非不妙,行住坐卧,莫非妙心体现。这就是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境界。
宝志公《大乘赞》说: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傅大士《心王铭》说:了本识心,识心见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诸佛诸祖,赞叹即心是佛的语句甚多,不烦广为引证。但马祖又曾答僧问而说非心非佛,因此引起了后世禅者的争议辩论,以非心非佛为极致之谈,从而引起《宗镜录》的破斥。《传灯录马祖章》说: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宗镜录》说:问:如上所说,即心即佛之旨,西天此土祖佛同诠。理事分明,如同眼见。云何又说非心非佛?答:即心即佛是其表诠,直表其事,令证自心,了了见性。若非心非佛,是其遮诠,即护过遮非,去疑破执。近代有滥参禅门不得旨者,相承不信即心即佛之旨,判为是教乘所说,未得幽玄,我自有宗门向上事在,唯重非心非佛之说,并是指鹿为马,期悟遭迷,执影是真,以病为法。可见妄执非心非佛的人,必然走上邪途,不但不能开悟正觉,而且永沉三界。禅宗门下,诸祖许多言句,都是为对治学人的妄执愚迷解粘去缚而设施的,把抽钉拔楔的语句,迷执为是,岂不大错特错!还有别的祖师对此也有斥责,那就不再引证了。
即心即佛既是参禅最好的入门方便,用什么方法去参究,才能真正证得即心即佛呢?古德说:即心即佛,唯证乃知。不是嘴上说说就能真正了知的。成佛实际上是以根本无分别智亲证实相。实相就是无相之相。亲证无相,刹那间是智境冥合,能所双忘,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样的境界,绝不是有分别心能通能证的。因此,我觉得古德所谓无心是道的说法,是正确的方便法门。如黄檗答僧问时就说:即心是佛,无心是道。达磨传心给二祖慧可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彻底的无心。所谓无心者,非无真心,而是没有一切杂念妄想,只有孤明历历的心。六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就是无一切念,一切处无心,对一切境界不动不起,无念时即真念,一切处无心,六根即无染,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即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建立?从无念立。
如《维摩经》说: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所谓无相为体,诸法实相,是一切法无相,在无相中不分别是佛是众生,若起分别,即见相取相,不见法界平等相。真如佛性,本来无相。所谓无住为本,无住即实相异名,实相即性空异名。《维摩经》文殊师利问颠倒想孰为本?维摩大士答曰:无住为本。所以六祖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六祖最初教导惠明时,就是用无心是道的方便。他教惠明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遂于言下得悟。
说明无心是道,是令学人大彻大悟的最好方便。六祖自己,也是从体认无心是道而悟入的。五祖给他说《金刚经》至应所住而生其心,他便言下契悟。众生的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境性是空,执世法是实,便在境上生心住心,正犹猿猴捉月,病眼看花,自生颠倒。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即无所住。无所住,即是智慧,无诸恼烦,譬如太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浮云往来不定。《传心法要》说: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从达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佛心印以来,参禅入门之道,可以说都是用的无心是道的方便。
但是同安察祖《十玄谈》第九却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这实际上也是对学人解粘去缚,抽钉拔楔的手法。怕学人在用功上迷执死法而给与否定,使其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在参禅上讲,真正的宗师,决不以实法与人,随时给学人拨转迷头,令其处处无碍,事事圆通。禅的真实相,是本来无物,说似一物即不中,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愧。从这点出发,一切言语,一切心行,都是多余的,岂能停滞在无心是道上面?当知以为无心还是一种执著。为了打破无心是道,使学人在参学上活泼泼地见性成佛去,所以说无心犹隔一重关。
明白了祖师否定无心是道的意趣,还是扶着这根拐棍去努力用功,猛参实究。黄檗说: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向外求佛,著相修行,那就永远求不到佛,修不了真正清净的行。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对境心不起,主要在忘心,如果不忘心,对境必著相,无相的一真法界,怎么会现前呢?所以欲忘境最好是忘心。但用功人往往不敢忘心,恐怕忘心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无念之时,正是孤明的心,保护孤明,就是修禅最好的一着子。这个方法要求学人,对已经生起的心,不让它继续生;对未生起的心,不让它生起。不续前,不引后,中间自孤。黄檗说: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但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现在事念念不停,不要把捉。于一切事,但知无著。无著者,不起爱憎心,现在心自绝。于三世事不生心,则心忘境自空。
南岳怀让禅师礼拜六祖,六祖问他什么物、恁么来?怀让答曰:说似一物即不中。问:还可修证不?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马祖示众也说: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无舍,无断常,无凡无圣。虚灵本心无物可比,所以说似一物即不中。此虚灵的本心,不可染污,不必另用心修行,只对孤明历历的心加以保任护持,令不染污即是。
禅宗常用牧牛做比喻,以显示无心是道的方法。如马祖问慧藏禅师作什么?慧藏答:牧牛。马祖问他怎样牧?回答说:一回入草去,便把鼻拽来。马祖说:子真牧牛。参禅要保持无心,必须时刻反省内心,照顾当前一念,如牧牛一般,不让它犯人苗稼,做到一回入草去,立即把鼻拉回。就是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做到对境心不起,亦无散动,透过一切色声,无有滞障,名为道人。如一团火相似,触物便烧。古人说,直截径要处,一刀两断,直下便休。
无心者,即是内照反省,一念触境生心,就是生死,离境无生灭,就是解脱。一念无心,凡夫等佛,烦恼即菩提。六祖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此是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狂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参禅贵实践,即真参实悟;多知多解,翻成壅塞。但销溶凡情圣解,都无依执,心如虚空,离有无诸去,到此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无所住而生其心。
古人道: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若不会此,纵是多知勤苦,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是邪行。今但学无心,实修实悟,死却心猿,杀却意马,一念不生,颠倒心绝,妄息心空,真知自现,枯木生花,大事了毕。如《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始知不从他得,庆快平生。
再说一点对于心的认识问题。心有两种,一种是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一种是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住为体,攀缘思虑为相。参禅用功,要保任孤明历历,不续前念,不引后念,逼使中间孤明,那就要时时对治妄心,使真心得以显现。真心以实相为相,必须是无念无相之心才能冥合亲证。明乎此,即心即佛、无心是道是参禅最初的方便之门,还有什么可怀疑呢?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起信论》也说: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一达到这种绝对境界时,便处处无碍,事事通达,大用现前,一切光明。这便是不存规则的自在无碍境界。
最后,借永嘉禅师的一个颂文,帮助参禅者时刻检验用心之正确与否。偈曰: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黄龙死心禅师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黄檗断际禅师说: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禅,重在真参实悟,上来闲扯葛藤,以死法给人,自感惭愧,应该痛杖三十棒!
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止观二字,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1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8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5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9)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九、方便庄严经文: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我们都想修行,都想度众生,可是要想度众生必须有善巧方便,有了这种善巧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4
十四日开示修行是天下最大的事情,别的事情都好商量。修行走岔路的也很多,你看吕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用错心。吕祖是道教的大祖师,见黄龙禅师而发明心地,始知从前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7
初四开示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成就。我们参禅念佛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修行不知里边的甘苦。起疑情不会起,参话头倒成了念话头,前念话头一过,后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5
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了一个月,相当于度过了一个难关。所以,为了庆祝婴儿安全度过这个难关,婴儿的家长会为婴儿举行满月酒。在满月酒的当天,家长会请来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如本法师答: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会淫欲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动不动淫欲即时现前,的确难调难伏。楞严经云: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初级课题(七) 佛陀说法济度众生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最初,到鹿野苑教化乔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后,就成为五比丘 (1)。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SA
佛学入门简要时间:2024-04-10
附录(四) 选择题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A)五四三 (B)五九四(C)五八八 (D)六二三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3
佛学入门简要时间:2024-03-24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就是1、人道的修行方法。2、天道的修行方法。3、声闻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4、缘觉行者了脱生死的修行方法5、
佛学入门须知时间:2024-03-22
一辆载有十多个游客的小中巴正在美国的内华达州行驶着,突然,一位游客要求导游停车。导游问那位游客有什么要求,那位游客说他别的要求都没有,现在很需要方便一下。他这一说,
处世哲理时间:2024-03-18
通常我们认为,放生是善行,是有功德的。佛陀讲过两种功德,一种是有染的,另一种是无染的。无染的功德是通过对佛陀的虔敬心而积累的功德,特别是通过打坐,安住于当下,不
放生心得时间:2024-03-09
达真堪布:得到一切善神护法护持的善巧方便我们现在主要供的是四大护法——格萨尔王、一髻佛母、ra合拉和多吉拉巴。一髻佛母、ra合拉和多吉拉巴是宁提派的三大护法,他们专
悟性时光时间:2024-03-03
妄语:即妄言,普通指骗人之言。或为善意,或为恶意害人之谎。总之,以欺他之意,做不实之言,即为妄语。妄语依其罪业可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5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1
元杨暹《西游记·诏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这里所谓“打坐”指的便是佛教中的珈跌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双
佛答时间:2024-02-05
达真堪布:智慧与方便达真堪布密法中的双身佛像,男性代表方便,女性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意思。在行菩萨道时,我们既要有般若智慧,也要有善巧方便。佛法里讲"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1-15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4
释迦如来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2
清代有个和尚,住在华严庵,日常平凡话也不多,好吃冬瓜,人称冬瓜和尚。冬瓜和尚有一同参道友,叫慧照。慧照和尚照样蛮精进的,每日里佛号赓续。但其石友冬瓜和尚则相反,
佛教故事时间:2023-12-29
宗舜法师:我建议大家看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赵朴初居士的《佛教常识答问》。看净慧长老的《生活禅语》、《做人的佛法》,《心经禅钥》。特别是《做人
初识佛法时间:2023-12-28
一辆载有十多个游客的小中巴正在美国的内华达州行驶着,突然,一位游客要求导游停车。导游问那位游客有什么要求,那位游客说他别的要求都没有,现在很需要方便一下。他这一说,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时间:2023-10-20
>准提法入门释清净 辑述作者介绍:释清净,俗名刘杰。于2004年礼上能下阐老和尚为师,2010年初开始隐居沂山茅棚阅藏。清净法师著有《都市茅棚》、《认识因果》、《净土宗入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9
整理:最初的梦想摘自大安法师讲记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头上,或者一定要坐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31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静坐入门作者:定真法师目录一、为什么要静坐1 、最基本的修养方法2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3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4 、精神力的集中5 、静坐与修定二、静坐的方法1 、静坐前的准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方便教化众生有种种根性和好乐,而佛法亦有种种教化的不同,若执定方来医变症。势必难收效果。有一种顽强根性的众生,在外表看来似难感化,若遇明眼人大善知识识得其有善根
佛教故事:法音集·佛教典故时间:2023-08-08
无数劫以前,有一恶时劫名具善劫,现今之刹土那时名为尊胜妙音刹土、具足五浊。从尊胜妙音刹土往东越五十四大部洲,有一瞻部洲欢喜刹土,我即以发愿力转生彼处。当时我为四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2
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话说松长老又买酒来请济颠吃得醉了,十分快活,便提起笔来写道: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虽祝融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时间:2023-07-27
钟茂森博士: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这一句话表面的意思并不深,就是让我们要常行方便,给人以帮助,要做种种的阴德、善事,来积累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19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如法修行,能够永不历三恶道苦。因为内心不起贪、瞋、痴,因为药师法门本来就是圆满我们外在的一切世间的求愿,而
药师禅时间:2023-07-17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 为什么菩萨[有求必应]或[有求不应]? ~ 瑜伽师地论建议有缘众生好好收看本篇内容一定会让您感到有很大的收获祝福慧增上 身心安祥阿弥陀佛(原文节录如下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7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恭录自《影尘回忆录》我记得说过,前二年说过,近来很少说,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这两样比较一下。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4
自民国三年(1914年)《佛学丛报》发表印光大师四篇佛教论文以后,颇多居士多方打听,逐渐了解到常惭是普陀山法雨寺的高僧印光大师。如民国五年夏,徐蔚如居士和周孟由居士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3
心静则国土净,热闹场中作道场,当下处处可参禅。(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位忠诚的佛教信徒,天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刚巧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12
参禅(佛教解释)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善巧是什么意思?善巧的意思善巧,是指各种巧妙的度人方法。《佛地论》七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显善权曲折,明观行精微。《文句私记》三末曰:旧译以方便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目前营养学家对于健康饮食的建议强调少摄入饱和脂肪,膳食结构以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主的重要性。这种素食营养理念在素食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
素食资讯时间:2023-07-07
营养学专家一直在强调:尽量吃植物性食物,少吃动物性食物,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青菜萝卜保平安”的素食观念渐入人
素食资讯时间:2023-06-20
问:请学佛有问必答推荐一个早晚课仪轨?答:如果是早课或晚课:1、先供水一杯,或点一支香(上香注意保持通风,不需多支,燃烧时间也不要过长,仪轨请按本文下面的说明关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
寺院经常可见捧着鲜花前来礼佛的信众,佛前供桌上,通常也是鲜花环绕,佛菩萨展露慈容,宛在从中笑。难道佛菩萨和我们一样爱娇艳美丽的鲜花?佛前供花有什么说法?佛前供花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
佛教法事仪轨诸佛菩萨圣诞仪轨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早上:一:宝顶赞。二:念诵早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三:接:1:弥勒八句赞:弥勒佛化痴呆,街头上等个人来,手提布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
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即用嘴巴吹灭,相当不敬的,火不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用手振动即熄也,而点香台的火种,亦不可用嘴巴吹之,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有人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
在佛教传统上,开大座讲经说法时,有一定的规矩。这种规矩有两种主流,一出自印度那兰陀佛教大学,另一乃印度超戒寺传统,这两种说论规矩都是正确的。超戒寺说法的规矩,是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