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学佛讲解行并进。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佛法不管是从名相词汇上或者义理上熏习的过程。这个熏习的过程,就是慢慢了解的过程,最好再配合着你有一些行的体验,当这种体验慢慢积累得有点儿感受的时候,再返回来闻思法义,你会感觉这个风光是不一样的。这跟我们先教条地学习一些佛教知识,然后再模仿牵强地去找那个感受,它是不一样的。并进肯定比一瘸一拐走得好,所以我建议大家真正想发心学佛,初入门时不管多少都需要安排一些定课。
我们也不要想、也不敢说一口吃成个胖子,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发心很勇猛,甚至想要去阅藏,恨不得一下子把释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所有的教法,所有的经典都得了然于心,这种心态其实是挺危险的,也是不现实的。真正能够通达三藏教典的三藏法师,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根器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我了,包括很多的大法师自己也说,佛说的经典里面,有些他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能够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契合当下时代环境的,能够最好、最简单、最快得利的一个法门长期专修才是一个明智之举。
如果大家能够以净土为归的话,那我们该怎么学呢?一定是从信愿行入手。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此国太苦、彼国极乐,愿意往生;老老实实持名念佛,执持名号。这就是净土化繁为简最精练的修学诀窍,就这三样。你只管念,但是你念,一定是建立在信愿之上。
具体来讲,从解门上一定是一门深入。最好能够把净土五经一论及净土宗祖师大德的著作熟读,来建立净宗正信正见,如是方可获得真实利益,不致走错路头。等到你对净土的信心已经很坚固了,念佛行持上也有了功夫了,这时候你可根据个人情况旁涉其他大乘经典,以广见闻。
当然对于净土经典和论著的学习,一定也要立足于对净土法门的修学。也就是说,我们求生极乐世界的本位,要怎么样成功?因为学了要致用的,学这么多经典,怎么学?能不能学对?确实学习佛法、学习佛教的义理,是需要悟性的,它跟知识也没多大关系。那我们学修净土用功方法体现在哪里呢?诸佛诸祖从中总结出来千古不变的铁案,唯一的修学原则就是信、愿、行三资粮。
对于初学净土者,最最主要就是以培养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信《佛说阿弥陀经》中: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从事上信这二有法门,相信有佛有净土,这也叫仰信。
我们在学习《阿弥陀经》这部经典时,就会发现,最后讲到的四个菩萨很有意思 。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他是大智慧,才能承担净土门,它就是表信的;第二个菩萨是阿逸多菩萨,翻译过来就是弥勒菩萨,将来发愿当来下生,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在龙华三会树下成佛,那么他就表的是愿的。最后是乾陀诃提菩萨(即不休息菩萨)和常精进菩萨,这两人作为同修道友,他们有一个特色是精进不懈怠,可以为了度一个众生,生生世世随行六道,不生疲厌心地去度化,那就是表大行的呀,一心不乱之行。所以说,《阿弥陀经》里面四位菩萨当机者,就是表信愿行的。
《无量寿经》里面,它的核心内容除了法藏比丘在因地,以及后面的五恶五痛五烧给我们陈述得特别到位,中间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四十八愿。这部经典的第十八愿是核心眼目,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一句话是至心信乐,表的信;欲生我国表的是愿;乃至十念完全表的是行。所以说这部经还是表的信愿行。
在《观无量寿经》里边我们可以了解到,韦提希夫人跟频婆娑罗王他们平常也会请佛陀王宫里来应供,有时候六斋日还受个八关斋戒等等,这些善法修行他们也会随缘做。可是直到后来他的家庭发生戏剧化的悲剧,人世间最惨莫过于杀父杀母,韦提希夫人当时已经绝望了!可是不把她逼到绝路上来,她发不起来厌离心,不想求生极乐世界,这也是愿力的一种衬托,所以在这种心境下才致使她发愿愿生无忧恼处,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学过《观无量寿经》后你就知道这部经典把厌离娑婆发愿往生的思想发挥到极致。
《念佛圆通章》唯说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就是表念阿弥陀佛这一个单纯甚深之行的。包括《观无量寿经》里面讲了十六妙观和净业三福,就是非常有操作性,让你去具体实施的行门,都是表行的。
具体行门的话,虽然这三部经典里面都讲到,也有十六妙观,也有三辈往生,可是最后落脚处,《阿弥陀经》里边只讲执持名号。《无量寿经》的宗旨是一向专念,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在《观无量寿佛》里面,后来的注释讲到说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就是虽然有十六种观法,最后念一句阿弥陀佛全部具足了,还是持名妙行。所以我们修净土法门每日坚持念佛号这是必须的功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个数量要求,越多越好,以数量求质量,不可自瞒自欺。
对于上班族的中青年人来说,时间上实在不允许你安排定课,你在早晚固定的时间把心调到最清净最虔诚地状态,最保底最保底你早晚用慈云忏主传的十念法。一呼一吸为一念,随着自己的肺活量,既不拉长也不憋短,每一念也可以是数遍佛号,乃至只能念一声亦可,或六字或四字,念满十念即可。剩下的时间随自己的因缘散念,不管是正心打坐摄心,或是上、下班途中,哪怕是在做饭的时候等等这些时候,只要不影响工作或安全,你都可以持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也不要管它打不打妄想,打妄想也继续念,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要从数量当中慢慢念出功夫来。因为我们修净土主要的功夫是从信愿上入手,要生真信切愿,还要常常地闻思净土的经典,当你越来越能感受到阿弥陀佛为我们所发的那些大愿,慢慢你内心的信愿生起来,念佛号的感觉也会越来越不一样,心也不容易散了。
那么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每天做完了功课一定记得回向,把今天的功课能够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同生西方净土中,同证无上菩提,这样的话就是简洁庄严,比较圆满。
最后还想强调一下的就是,不能光说我做了多少功课,还要保证功课的质量。功课的质量取决于你的心,你的心是否诚,虔诚的诚,不是沉重的沉,好多人越做功课越沉重,觉得遥遥无期或者怀疑有没有效果。所有的弊病都出在我们的心不够诚。印祖给我们开示做功课时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
很多时候潦草粗率是我们做功课的一种常态吧,马上要上班了,早饭还没来得及做,或者洗漱地超了时了,哪记得说早上要先上香,念十念,很多时候是粗率的呀,而且一旦进入到潦草粗率中,他会越来越潦草,走着走着,最后就走的没边没沿儿了,这个至诚恳切的心,就跟到三九天的水一样,即刻就冻上了。你心诚的话就不要说专修做功课了,随意在哪里行走,只要把这个心念提起来当下就是道场,当下就可以做功课,念念都在精进勇猛,所以在这个心态上还需要常常的调整。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1992年5月8日写于重庆慈云寺)一、净土教与净土宗净土教的阐扬源自释迦牟尼佛。根据大乘经的指示,有西方弥陀净土,东方药师佛净土、兜率弥勒净土、毗卢遮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顺境善缘,就是善人,在这个境界里头最容易生的贪恋,你要在这里头放下贪恋,就是没有贪爱的心,没有留恋的心,你心清净,修这个功夫。逆境恶缘,遇到人都不是好人,都常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佛法里头,古谚语所谓的「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看到大家互相赞叹、互相合作,兴旺的气象;互相瞧不起、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决定败亡。兴旺的教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第八章 净土资粮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31
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这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当机并且又能够契理。所以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慧命所在,是所有众生得救的核心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是依据众生的根机而加以施设的。以禅定的功夫开发我们本具的福德智慧,哪怕你一天用上十分钟、回归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文殊菩萨说完了前边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5
学佛的好处是看开和原谅,老法师开示。不能造业,不能造业这句话容易说,不容易做到。我们试问一问,能不能原谅一个陷害我的人,羞辱我的人,毁谤我的人?能不能?不能,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所生之处,果报追随,相从不舍」,这几句要记住,三句。我们的一生记住这句话,天天所遇到的,是果报追随,相从不舍。果报要受,受都不放在心上,都不会引起分别执着,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