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朝的大祖师们,在非常灵活、随机应变地接引学人的方法中,有一些自己特殊的方便。比如说有的禅师碰到学人过来,不管学人给他提什么问题,他可能都是一个回答,比如说莫妄想,就是一个回答。或者不管学人提什么问题,他总是竖一个手指头,天龙俱胝和尚就是那样的。或者是上堂的时候问大众是什么?,百丈禅师下堂句,上堂以后下来的时候问大家是什么?。
这样的一些特殊方便,对于学人来说就是一个话头的效果,令学人在内心生起疑:哎?师父为什么这么说?师父为什么总是那样问呢?师父举一个手指头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生起疑了。所以说话头禅是宋朝以后比较普遍流行的,是从禅门里早期祖师们接引学人的这些方便中提炼出来的。
参究的话头有很多,昨天我有列举一些。柏林禅寺是赵州祖师的道场,赵州祖师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有人问他狗子有佛性吗?他说无。当然后面还有对话,但是就到这里为止,他为什么说无?这个无的回答成为参禅的人参究的话头,这被称为无字禅。
宋朝有一位无门慧开禅师,他有一本书叫《无门关》,第一篇就讲赵州和尚的无。无门慧开禅师是南宋末年的大和尚,他一生也以提倡参究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在他的语录里,有很多赞叹这个法门的开示,他讲到这个无就是一把金刚宝剑。
我们怎么参究它呢?他讲的是八万四千毫窍,三百六十骨节,通身起疑:为什么他说无?对于无这个字,在这个字上不能生起分别,把它当成有无的无、落于理路去思维;当成虚无的无,让心去找一种虚无的感觉,停在里面,那也不对。
总而言之,它的要点在于他为什么说无,而不能在无这个字上生起思维分别。那么我想参谁,念佛的是谁?,它也是一个字啊,虽然话头不一样,但是它的功用是一样的,这个功用就是要截断我们的妄想分别。
大家不管是参无,还是参谁,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感觉到无从下手,不得要领,心里不知道往哪儿去想。我想特别是参无的时候,这种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的感觉更加明显,更加突出。
为什么?因为参谁,你好像还可以找一找,谁它究竟在哪儿?念佛的是谁?会不会在心脏里面?会不会在肚子里面?会不会在脑子里面?会不会在身体外面?会不会在身体里面?会不会在身体与外面的中间?你还可能会去搜寻,但是参无,上来就是一个让你无从下手的天罗地网,把你笼罩其中。
我想参谁的人也会这样,他只要方法对头,他一定会这样,就是怎么下手,找不到感觉。我现在想跟你们讲的是,你感觉无从下手,这就是你下手的地方。你感觉无从下手,就对了,你说你找不到感觉,就对了,你说你心不知道往哪儿想,就对了。
所以参禅其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为什么?因为无量劫来,多生多劫,不管白天黑夜,我们的心就是习惯于在一个理路上走,在一个有滋味上走,在一个有下手的地方去走,在一个可以想、可以推理的地方去走。但是参话头的要害,就在于把你的路给斩断了,把我们一向以来多生多劫的这个习惯,用这个话头铁壁银山一一拦住。
所以说参,坐在那儿很闷、心胸很烦闷,脑子也不知道想什么,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心没有一个出路,这个对啊!你敢面对这种状态吗?你敢承担这种状态吗?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敢不断地提话头吗?你敢吗?如果你敢,这就是参禅。
如果你还想在话头里面,按照一个理路,按照一个意思,按照一个法义,甚至是你去找一种感觉,找一种说法,找一种理解,那就大错!那就不是参话头。读佛经的时候正思维,思维佛经,如理思维,那个可以的,但是参话头的参,不是思维。
参这个法门奇特之处就是,要从根本上改掉一向以来我们心里的运作习惯。有一个词叫心路,我们心里的路有好多条,有很多路径。我们一向以来所习惯走的那条路,就是分别、执取的路,在分别这一点上建立很多见解,《楞严经》讲叫立见,站立的立。在执取这一点上,建立有你、有我、有他,有对、有错、有是、有非,让我们轮回的就是这个。
你说:哎呀!找不到感觉,没味道。让我们轮回的就是有味道的东西,就是你认为有感觉的东西,就是你认为有路可走,有理可循的东西,所以参话头参无。你参无,这个无前面讲了,慧开禅师说,它仿佛一把金刚宝剑,它就是要斩断我们过去的这种心路。但是你还不放弃,念念不间断地提起它、提起它。
你之所以能坚持不断地提起它,最初要有一番信心,对这个法门的信心,对祖师的信心。你觉得无路可走,你觉得心里的烦闷被放大了。祖师们开示,参话头的时候心里越烦闷越好,类似于参无、参谁这样的话头,他们有很多精彩的比喻,说仿佛是拿一个生铁做的桩生铁橛啊,在嘴里咬。还有一个比喻说,仿佛是吃那个用木头渣子做的汤,就是木工加工木器以后剩下的渣子,你把这个木头渣子煮成汤来,去嚼去吃,有味道吗?没味道。无门慧开禅师说仿佛咬了一个铁球在嘴里。
咬铁橛这个比喻很生动,它比喻什么呢?其实我们这个分别心,就如同人的嘴巴里的牙齿,它总是要咬一个东西(我们的分别心念念不休息的,它一定要找一个东西咬着,它不咬的话,它受不了),那么现在我们扔给这个分别心嘴巴的是一个生铁做的铁棍,给它咬,它咬不动啊!咬不动,它就不断地咬。促使我们不断地咬的,从根本上讲就是信心。
刚才我们讲到疑情,你为什么能生起疑情?还是因为你有信心,你对祖师有信心,对自心与佛无二有信心,你才能真实疑有真实的信,才有真实的疑。所以说你就不断地咬,后果是什么?所以这个比喻很生动就在这儿了,它的后果是:我们要是咬铁橛子,可能会把我们满口的牙齿全部咬碎掉。哎呀!很痛啊!比喻在这个话头之下,我们的分别念如同牙齿一样会被粉碎掉。
从教理上看,坐禅有止和观。他说参话头这个方法里面,止观尽在其中,有止也有观。参话头这个方法,不仅仅使我们全力以赴,专注于话头这就有止,那么我们妄念也逐渐地少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的内心起分别执著的那种习气,被话头给研磨掉了,使这个习气不再活跃。我们的心有很多种路径,无量劫以来最熟悉的那个分别执取的路径,当它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会进入到另外的路径。
大家不要认为只有这一个分别执取的路径。因为现代西方人,他们也研究佛学,也有很多高僧到西方去,所以他们以修行人的脑电波做实验对象,做各种研究。以他们研究的成果来说,事实上,我们人的心脑、心智活动,这种以我执、以自我为基础所建立的推理、分析、判断,就是分别执取这个心路,只是我们心理活动生命中的一面,不是全体。当这一面变得不活跃的时候,那么另外一面会出现。
因此也可以用类似于太极图来描述我们的心智活动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就是一种是以自我为基础的这种分析、判断、推理、执著;一种是直观的,直觉的,超越二元对立,对于多数人来说,当一种活动炽盛的时候,另外一种就会变得衰弱。
所以我们把话头当成一个铁棍子不断地咬,没有味道,它的一个后果就是会让我们分别执取的习气慢慢地歇下来。但是讲咬铁橛,意思是说,我们在参话头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以前用别的方法用功的方向。你心里觉得闷,觉得无路可走,那么这种方法对了。
也许有的人会说,那是不是参话头的人一直就在这种痛苦之中啊?在这种烦闷中啊?恰恰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你觉得心里千头万绪,慢慢地尘埃落定,慢慢地只有话头。
只有话头的时候又闷,心又无路可走,又找不到出路,仿佛一条狗被关在一个门窗钉死的房间里,然后房间里有人拿棍子打它,它要四处去逃避,得找一个门往外跑,可是又找不到,所以在最初会烦闷,会觉得无路可走。比如说,这个狗它老是往门那里跑,但是门永远是锁着的,它总跑过去,但是总也跑不出去,最后它就不跑了,也不往门那跑,也不往窗那跑。
在这个过程中,止的受用会出现。止的受用,其实也就是乱念各种各样的念头,变成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这个话头。
依照我们坐禅的身、心、气统一的规律,在你用功夫的过程中你不断地提:赵州祖师为什么说无?或者简单地你想个无,但是当你想无的时候,要带着疑去想,把你的意念专注在无上面。
按照我们身、心、气统一的规律,你的意念老是专注在这个无字上,慢慢地这个无字仿佛会变成一个外在的对象,比如说它好像在你的胸中(当然我通常提倡,不管是参无还是参谁,你先不要把它放在胸中,放在鼻端最好),然后把眼睛睁开,看着。但是你们不要误解,观想一个无字,观想一个谁字,这就错了。
我前面讲了身、心、气有统一性,你老是全力以赴聚焦于无的时候,它的那种生动感、直观感,不亚于你身边的禅凳或者衣服。这是你的功夫有进境的表现。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
什么是真念佛?在家自修。世间第一道场现在社会变化跟从前不一样了,变化之大、变化的快速没有人能想像得到,在这个时候找一个同参道友都不容易。所以我们修行自己一定要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所以宇宙出现不是爆炸,大爆炸讲不通。佛讲的是一念不觉,就是这个波动现象出现了,一出现的时候,整个宇宙同时现前,叫一时顿现,没有时间间隔的。照弥勒菩萨讲,这速度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发菩提心重要,菩提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真诚心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实相,就是常寂光。它起作用,对自己自受用,就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学佛,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你要是懂得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你就幸福,你就快乐。幸福和快乐,不是说你财富多、地位高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我们看到老化,加速度的老化是在什么时候?退休。因为没有退休的时候,他有工作,每天忙着工作,上下班很辛苦,他忘记了,没有想到他老。这一退休,没工作干了,他想到老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修行!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1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修心地清净。大家要牢牢记住六祖大师的教训,“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要常常看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过失。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会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无论用什么法门,法门无量,修行方向目标是一个,就是清净平等觉。终极的目标就是见阿弥陀佛,生极乐世界。「及彼国土」,经念熟了,想经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极乐世界。「盖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大法都从自性流出来,只要见性全都现前,那就成佛作祖了,不需要多学,放下就是。在哪里放下?眼在色尘放下,耳在声尘放下,让六根对六尘的时候不起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我们身有病痛,这是讲内忍,有内忍,功夫不错,但是如何把这些病痛化解这更重要。病痛的化解就是从念头,错误的念头、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要放下,要把它修正过来,心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方便与究竟我们现在芸芸众生,整个其他的宗教都一样,他们在搞什麽,先建立一个神,然後建立一个天国,建立一个理想界,一天到晚想到那里去,为什麽我们会想到那里去?因为执着有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人要相信命运!你命裡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一定的,否则的话你享受不了。人要懂得因果,就会规规矩矩做人,一生快快乐乐、圆圆满满。果报,最好是老年时候享,年轻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依报的环境非常不好,这大家都知道的,佛在经上讲,这个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在四十年前、五十年,我学佛四十九年,讲经讲了四十一年,我初学佛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前面一段讲的四个字,我们一定要记住,自性的体是「湛寂」,自性的用是「虚灵」。佛教没有传到中国来,中国儒家、道家的圣人都懂得用「虚」,高明到了极处。你要用实就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6
一念时间多长?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多少个念头?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头。所以我们能肯定这一生当中,一念清净的时候决定有。但是第二念就迷惑。一念清净还来不及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
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六字洪名功德很大,以佛名消除妄想,以佛名净化自己,我念佛,我想成佛,必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下是两种念佛的方法:(一)口念、心观、耳朵听三结合《观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做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十方诸佛刹土是佛与众生共业所现的,所以这个业非常复杂,有佛菩萨的净业,有众生的善业、恶业、无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得为叁界雄』,「雄」是对佛的尊称,就是大英雄。英雄两个字怎么解释?一般普通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人叫英雄。世间什么事情人做不到?了生死出轮迴的事情,没有人能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