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贡噶上师讲藏译心经介绍

其他文章 2021-03-18

贡噶上讲藏译心经介绍 

游建泰

甲、前言

今年二月,我在信中向沈家桢先生报告说,我计划于今秋在达拉斯学佛社,对诸同修道友讲述般若心经,并希望他能寄一些书给我参考。沈居土慨然相允。在他寄给我的书中,有一本「贡噶呼图克图心经讲演录」,他在信中说,他只有这一个本子,希望我阅毕后寄还给他,馀书可不用还,我在好奇之下,先读此书;一读之下,叹为奇书,便于信中向沈先生简述藏译心经的殊胜,及我对此书的爱好,并说我将来讲心经时,想先讲一般通行的玄奘法师译本,再拿藏译本来对照,如此则听众更能获益。我又说:「如此好书,应广为人说。」沈先生覆信说,此书既如此殊胜,他打算寄回台湾去,印几千本赠人,并希望我能写一篇介绍的文字,一齐刊出。我欣然相许,但急就成章,不尽之处,还请海内外大德纠正之。

乙、藏译本心经的殊胜处

藏译本心奘师所译心经相较,各有所长。然依余鄙见,藏译本有许多殊胜之处经与玄:

一、语较明确——例如:

(1)奘师本作:「照见五蕴皆空」;而藏本作:「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如此则语义甚为明确,可免学人,尤其是初发心者,多种揣测,而不敢确定;而心经又为大多数初学佛者之读物,故此「自性」二字一加,可减少许多困惑,及澄清许多不需要之误解。盖佛学中所谓「空」者,实谓「无自性故空」也。依藏本,则经义甚是,并可息诤绝妄。

(2)奘师本作:「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语多含蓄,而藏本则直接了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藏本虽对仗没那么工整,但语义简单明快,学者不用在文字上费思量,在修辞上兜圈子,直入般若大城。

(3)奘师本作:「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语较含糊,而藏本作:「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甚为明快,不须读者在文辞上大伤脑筋。

(4)奘师本作:「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藏本则作:「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心无挂碍。」此间的不同是:奘师将呼格(Apostrophe)「菩提萨垛」依原文之位置,而置于句中,较不符合中文习惯,故读来生硬,且令人易生多种疑虑及臆测,不敢定夺;藏本则甚明确,而无此弊。

二、藏译本心经较能阐发究竟中道实义,而不落断灭。大凡学佛者,尤其是修般若空慧的行人,最大的关卡是怕落于断灭空,而此藏译本的最殊胜处,在于可使学者远离此惑。这是佛法行者不可不知者,列论如下:

(1)奘师译本作:「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于此,则甚多学人易据而执「无得」,而落断灭相,且于未学之初,便狂言:「无佛法可修,无佛道可成」,如是之人,永处断灭邪见,万劫难复,何以故?金刚经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于此「无智亦无得」的紧要关口,藏译本则在悬崖上搭一铁索桥,俾令空中行人通达无阻,其译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诸君且看:「亦无不得」这一笔加得多好,多妙!可谓神来之笔。这一笔一搭,可免行者断落万丈绝崖,粉身碎骨,万劫不复。此绝非故作惊人之语。君不见百丈野狐之公案乎?何以错只错一个转语,而对也只对一个转语,便可使他五百世堕野狐身?便得「贵脱野狐」?佛法行者,善思念之。所以者何?曰:若言「不落」因果者,即落断灭,而断见常见,无非外道邪见;以其邪见,故不得脱,故堕五百世。复次,道也者,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非有、非空,空有双遣,若单言空,则学者易着于空,而落于空;落空,则堕于边见,是故,这「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最后一笔殊关重要也,其要为何?曰:非生死攸关也。若了此义,则近道矣。

(2)奘师本作:「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藏译本作:「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盘,三世安住,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佛道。」这「三世安住」与「圆成佛道」一加,不但文义显然,且将前面经文中所发挥的中道实义,更进一步推展,指向圆满之一佛乘究竟之理。如此一来,则学者读此经,可心安而理「得」,从而远离断灭偏顽之魔障。

三、奘师译本之长处与短处

简单地说,奘师译本的长处,也就是它的短处。与藏本相较,奘师本文字简捷,且读来顺畅,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然亦不得谓藏文原本即无此优点;可能是再由藏文转译为汉文时,失去了这些优点。)然而奘师本可能太讲求对仗、与文字的铿锵,于是难免多少损失了一些文义上的明晰,而增添不少周折与晦涩。

丙、奘师译本、藏译本及其他译本之比较,兼谈「佛学中的考据学」

奘师译本及藏译本其他最大的歧异之处,在于奘师本仅有正中分,而无序分与流通分,而藏本则三分具足。依此看来,六比二,不之谁是谁非,何者比较忠于原文,亦未可断言多数者必为是或必为非;或少数者必非必是。纵然历代论者,皆能巧为解说,为何唯有奘师及鸠师二译本仅具一分,其他译本则三分具足;然梵本亡佚,史料不足,实无法定夺是非。依鄙之见,一切论说充其量,仅是臆测之词,不足为凭。

好于佛学上搞考据者,佛经上有一譬喻谓:「说食不饱」,又谓:「数他人财宝」,自终不得利。又,对于那些佛学考据者,余亦有一譬,譬如有两人,于珠宝店外,见橱窗内展示一钻石,二人一见,「便于窗外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甲谓:「这颗钻石是从刚果来的。」乙谓:「不是!是从南非来的!」甲又谓:「是一位叫史密斯的挖出来的。乙驳谓:「不对,那人叫亚当。」甲又谓:「是琼斯先生琢磨切割好的。」乙抗曰:「不然,是贝克的杰作。」甲复曰:「这钻石为韦伯所有,其正欲待价而沽。」乙作色曰:「不对,是汉斯夫人所有。」如是,于此稀世之宝之出处、作者、拥有音,等等争论不休,吵吵嚷嚷,与夫某些名流学者之考订六祖坛经之真伪有何不同?与夫风动幡动者流,其高下为何?

[1][2][3][4][5][6][7]下一页

更新于:2021-03-18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