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常骄傲自满,目空天下。善侍者是慈明的得意弟子,与翠岩禅师言谈之间,知道他尚未彻悟,便嘲笑他的骄傲自满。
一天,两人在山路上行走,翠岩禅师议论风发,善侍者拈起一片瓦砾,放置于磐石上,说: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你亲见慈明。翠岩左右顾视,准备回答,善侍者大声喝叱说:伫思停机,情识未透,何曾梦见!善侍者是说,你还在用情想妄识来猜测,离道未免太远了吧?
翠岩惭愧不已,遂即回到石霜慈明那里寻求答案。慈明见翠岩回来,便骂道: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甚急事,夏未了早已至此?因为翠岩是在结夏安居期间离开的,按照丛林规矩,在解夏之前,不可随意离开本处修行道场。而翠岩在结夏安居还没结束就提前离开道场,前来参礼慈明禅师了。
被慈明禅师一问,翠岩哭泣说:我被善侍者的喝问所逼,不能得到答案,所以来见和尚,希望能给予解答。慈明猛然发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翠岩说: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慈明怒目大喝: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翠岩请求开示。
慈明禅师说:你问我。翠岩用前面的话语问他,慈明厉声说: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翠岩言下大悟。
翠岩禅师一生撰写了大量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文,其中《警僧铭》是在佛教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全文如下:
凡一披缁,便非庸类。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立志立心,宜勇宜锐。进道进德,克精克励。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
一粥一饭,信施信馈。饱享饱餐,须惭须愧。
勿效庸僧,成群逐队。说张说李,杂痴杂秽。
争是争非,夸能夸会。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虚朝虚暮,丧月丧岁。
可悲可怜,必沉必坠。常警常惺,灭殃灭罪。
翠岩禅师的铭文,分别从进道修身、为人处世、持戒修福等方面论述了僧人应当在德行方面堪为人天师范。
一、进德修道,精勤用功
翠岩禅师在《警僧铭》中,首先告诫出家人应当认识到自己披上缁衣,便与俗世中人不同,应当要求自己在人品学问方面不同流俗。佛教把出家人称为人天师表,这个称呼也是对僧人提出的要求,在一般人眼中,出家人无论在为人处世,还是在道德学问上,都应当成为世人的导师,言行举止应当受到世人的尊敬。因此,翠岩禅师便在偈颂中说:凡一披缁,便非庸类。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翠岩禅师这几句偈语,是让出家人在出家时,要意识到出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出家之后,在人品修行上都要有个质的飞跃,要从威仪和言行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世人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真正受人尊崇的出家人形象。所以,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举,非王侯将相所能为。
翠岩禅师接着在《警僧铭》中说:立志立心,宜勇宜锐。进道进德,克精克励。这是禅师对僧人道德修行方面的要求。
禅师认为,一个人在发愿出家之后,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内心深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丝毫不能产生退却的心理。在这几句偈语中,翠岩禅师要求出家人做到身出家心也出家。出家之后,不怕困难,刻苦磨砺自己的心性,从而有所作为。
西行求法的高僧法显和玄奘,为了求得原本佛教经典,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崇山峻岭,出入虎狼出没的深山老林,睡卧毒蛇盘踞的危险之境。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九死一生的磨难之后,终于到达印度,在那里度过多年清苦的求法生活,为中国带回大量经典。
他们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业绩也永远为后人所缅怀。
二、韬光养晦,超凡脱俗
翠岩禅师在《警僧铭》中告诫出家人,在平时生活中不论自己有多大才华,也应当学会韬光养晦,不可让才华过分显露,一个人如果不知收敛才华,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铭文中反复强调。铭文云:处众处独,宜韬宜晦。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保护自己,当自己在某一方面胜于别人时,便狂妄自大,盛气凌人。他们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他人的赞叹。殊不知,过分张扬自己往往会招致别人的妒忌,长此以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的甚至是杀身之祸。
古语枪打出头鸟,雨淋露檐椽,正是对喜欢张扬自己的人的最好诠释。
《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就是比较有才华的人。但是,此人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才华,经常在曹操面前卖弄小聪明,曹操每做一件事,他都喜欢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
中国古代有很多高僧,是善于韬光养晦的典范。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在从黄梅五祖手中接法之后,遵从弘忍禅师的教诲,连夜离开黄梅,南下隐居于猎人队中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他处处隐姓埋名,坚持戒律,以但吃肉边菜与猎人和睦共处。
后来到广州法性寺因为点破风幡之争的玄义,被印宗认出,才正式出家弘法,从而开演了南宗法门。慧能禅师的这十六年,既是保全自己的十六年,也是等待弘法机缘的十六年,正因为有了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才使他的南宗顿悟法门在中国不断发扬光大。
翠岩禅师还在铭文中说: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
禅师告诫出家人要注重自己内在的修养。在平日生活中,应当随缘度日,既不被外境所转,更不受外境诱惑,始终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因各种突然的变故而发生情绪的波动,处处以一颗平常心来为人处世。心中也不要有凡圣的区分,更不能有功名利禄的分别。
三、珍惜信施,不论人非
出家人的衣服、饮食、汤药、卧具等日常用品,都是来自于信徒的供养。没有信徒的供养,出家人不仅无法安心修道,有时甚至连正常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因此,历代高僧劝人要珍惜信徒的衣食供养,时常生起惭愧之心。于是,佛门中便流传着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甲还的告诫。
出家人在早午过堂用斋时,都要念诵供养偈,将此功德回向给那些施主,使他们都能得到布施的利益。在过堂时,还要求出家人要食存五观:1、记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出家人每天通过五种观想,警示自己珍惜信施,并检点自己的行为,防止退失道心。
古往今来的大德高僧都是非常惜福节俭的人,仅就近代而言,印光大师和弘一法师就是惜福的典范。印光大师一生,对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为简单。大师住普陀山期间,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
大师自己曾说: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
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
弘一大师曾亲近过印光大师,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在饮食方面,他继承了印光大师的习惯。在他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弘一大师曾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翠岩禅师还警示僧人莫说人是非,争论是非。禅师在铭文中云:勿效庸僧,成群逐队。说张说李,杂痴杂秽。争是争非,夸能夸会。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佛陀住世之时,要求僧团以六和精神安住。六和就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翠岩禅师的警语正是对六和精神的倡导。禅师认为,僧团中的庸僧,不思修道,拉帮结派,搅得僧团不得安宁。更有甚者,整天爱说东家长、西家短,使本来和睦的人际关系因为说是道非,弄得十分紧张。
也有人不知自己的轻重,有了一点成绩,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在人前自大自夸。这样的人,修道的信心已经不知去向,每天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业。
翠岩禅师正是看到佛门中存在的弊端,所以要求出家人一定要和合团结,不论人非,不逞己能,安心于道业。
其实,不论人非,不仅是佛陀所倡导的,历代祖师大德也都在诗文开示中作这种警示。唐代高僧百丈禅师在其警语中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问以勤学为入门。语言以减少为直截,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宋代诗僧慈受禅师在诗歌中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人与人相处,如果能够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世间便会少了很多纷争。
四、严持戒律,不虚度日
翠岩禅师十分重视出家人对戒律的持守,同时,他还告诫出家人要珍惜光阴,精进道业,不要将时光都耗费在无益之事上。他在《警僧铭》中说: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虚朝虚暮,丧月丧岁。可悲可怜,必沉必坠。常警常惺,灭殃灭罪。
佛陀住世时,非常重视戒律的制定与持守。在僧团中,每当弟子有与佛法不相符的举止行为时,佛陀都会及时制定戒条,对弟子的行为加以规范。即使佛陀在即将涅槃之际,面对弟子阿难的请问,他还告诉众弟子,在佛入灭之后,大众应当以戒为师。
佛陀认为,持戒的人,虽然离佛千里,却如在佛跟前;不持戒的人,虽然在佛身边,却如离佛千里。翠岩禅师为了让正法能够久住世间,告诫出家人一定要畏惧戒律,持守戒律,真正做到以戒为师。
翠岩禅师在铭文中还告诫出家人要珍惜时光,好好修行。人一生的时光很短暂,且不说遭遇意外事故而幼年夭折或英年早逝的人,即便是一个能够活到八九十岁高龄的人,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间。人生苦短,佛陀经常劝诫弟子要善用人生,珍惜生命,精进修道。
如佛教晚课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警僧铭》体现了翠岩禅师对出家人的无限关爱。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禅师的铭文仍然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后唐庄宗皇帝在皇宫内设斋供养众僧。看见僧人们全在看佛经,只有休静禅师无所事事。皇帝问:禅师为什么不看经呢休静禅师说: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即我已悟佛法,不须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09
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布袋契此布袋契此(西元?─九一六年)传承不详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二篇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径山道钦径山道钦(西元七一四─七九二年)牛头法融──牛头智岩──牛头慧方──牛头法持──幽栖智威──鹤林玄素──径山道钦唐杭州径山道钦(亦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明慧经无明慧经(西元一五四八─一六一八年)青原下三十四世无明慧经禅师,抚州崇仁裴氏子。生而颖异,智种夙彰。九岁入乡校,问其师卅︰「浩然之气,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第七篇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雪义存雪峯义存(西元八二二─九○八年)德山宣鉴──雪峯义存福州雪峯义存禅师,泉州南安人也,姓曾氏,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8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8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云谷法会云谷法会(西元一五○○─一五七九年)南岳下三十二世云谷法会禅师,嘉善胥山怀氏子,生於弘治庚申(西元一五○○年),幼志出世,投邑大云寺某公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第九篇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宗杲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杨岐方会──白云守端──五祖法演──克勤圜悟──大慧宗杲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宣城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7
豫章海昏张氏子。幼依盘和尚受教。登戒。预药山法会。密契心印。一日山问。子去何处来。师曰。游山来。山曰。不离此室。速道将来。师曰。山上乌儿头似雪。涧底游鱼忙不彻(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宗赜禅师宋代长芦宗赜禅师,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陈氏,把他带往舅父家中抚养。少年时代,读诵儒书,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忽然觉悟人生的无常,立志修学佛法,礼长芦秀禅
孝的故事时间:2024-10-31
替人背黑锅的白隐禅师白隐慧鹤(1685~1768),日本临济宗僧,骏河(静冈县)人。十五岁出家于松荫寺(静冈县骏东郡原町),平生不喜名利,曾游历诸国,羡慕农民生活,故终老于田舍之贫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23
鬼神守护 岂能懈怠 (宋 光孝安禅师)宋朝光孝安禅师,一次在定中看见寺内两个僧人靠着栏杆在谈话。开始有天神在旁护卫并倾听,过一阵便离去;一会来些恶鬼,唾骂他们,并扫他们的
释门法戒录时间:2024-10-17
石车通乘禅师悟道因缘嘉兴金粟石车通乘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朱,浙江金华人。通乘禅师少时即栖心祖道,有出世志。曾经偶然阅读庞居士问石头希迁禅师不与万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祥符清海禅师悟道因缘吉州大中禅符清海禅师,太平佛鉴慧懃禅师之法嗣,生平未详。出家后,栖心宗门,遍参禅德,后投佛鉴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清海禅师入室参礼佛鉴禅师。佛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白杨法顺禅师悟道因缘抚州(今江西抚州)白杨法顺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文,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出家后,依止佛眼禅师。一日,佛眼禅师为众普说,举傅大士《心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27
淮海原肇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径山淮海原肇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苏南通)静海人。原肇禅师十九岁出家受戒,后投径山如琰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径山,如琰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9
洞山守初禅师悟道因缘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禅师,云门文偃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行脚四方,遍历禅席。后投云门文偃和尚座下。守初禅师初参云门和尚,云门和尚便问:近离甚处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泐潭善清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草堂善清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南雄州(今广东境内)人。出家后,游方参学。初礼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大沩慕哲真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18
木陈道忞禅师悟道因缘宁波天童山翁木陈道忞(min)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林,广东潮州荼阳人。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一辨禅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9
鬼逼禪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懺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著月光归去。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懺,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著,他听到屋子里传来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8
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东京慧林怀深慈受禅师,长芦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夏,寿春府(今安徽寿县)人。怀深禅师出生时,祥光满舍,文殊坚禅师远远地望见,还以为是起火了。第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湖州净名抱朴大莲禅师,龙池正传禅师之法嗣,俗姓骆,杭州临安人。大莲禅师十五岁投妙严寺落发,二十二岁前往云捿受具足戒,后一度游历讲肆,栖心于义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径山宝印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华藏安民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人。宝印禅师自幼勤奋好学,通六经,厌俗务。后从德山清素禅师落发。受具足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9-01
1-1-4. DIVINE EYE - DIVINE EAR圣眼与圣耳What I said at the beginning, that the Buddha teaches us to have the pine eye and ear means the eye and ear that are ab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5. Miscellaneous 其它(DONT BE ATTACHED TO SCRIPTURES 勿泥执经典)A problem that I would l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Part 2: Walking The Path 第2篇:行道2-3. Stages of Practice 修学阶段2-3-2. Come This Way 请跟我来The praying and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gods of Miss. Sujata, m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宝峰克文禅师悟道因缘隆兴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宝峰克文云庵真净禅师,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俗姓郑,陕府阌(wen)乡(今河南陕县)人。克文禅师幼时生母即离世。虽然他事奉后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4
天琦本瑞禅师悟道因缘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杭州东明宝峰智瑄禅师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钟陵人。本瑞禅师幼时随父经商颖州,二十岁时,忽念色身色无常,遂弃家远游,投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雪窦重显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乐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渔为业。儿时,常随父到江上捕鱼,义怀禅师坐在船尾。父亲每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大慧宗杲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奚,宣城(今安徽境内)人。宗杲禅师天生英气勃勃,十二岁入乡校读书。一天,宗杲禅师因与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23
信相宗显禅师悟道因缘成都府信相宗显正觉禅师,昭觉纯白禅师之法嗣,俗姓王,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即中进士,有声名。有一天,宗显禅师在溪边掬水为戏,到了晚上,他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8-07
佛教在印度或中国,有不少关于钵的故事,能否为我们开示?有关钵的故事,最脍炙人口的就是金碧峰禅师与玉钵的故事。金碧峰禅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行者,他对世间一切都不贪爱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0
涤华禅师 心经注解【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金山闭关人无名僧感义 於一九九三年二月初开笔1观自在菩萨。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3照见五蕴皆空。4度一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金刚经注解 第三十五卷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中天竺□(同拗,ao)堂中仁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洛阳人。中仁禅师少年时投东京奉先院出家,北宋徽宗宣和初年(1119)落发得度,受具足戒后,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7-27
九峰希广禅师悟道因缘瑞州九峰希广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便游方参学。一日,希广禅师礼谒云盖守智和尚。云盖守智和尚是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希广禅师问:兴化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7-26
丹霞天然禅师悟道因缘邓州(今河南南阳)丹霞天然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籍贯不详。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曾经与庞蕴居士结伴赴京考试。途经汉南,在一家旅店,梦见白光满室,解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07-26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业毫不关心,甚至连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也不肯接济。请禅师去我家开导,开导她。”禅师就和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2
四七第一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平时不注意这个问题。人命无常,死时不分男女老少,社会上多少枉死的,如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经常有意外发生,所以人命是脆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4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
文殊菩萨的故事时间:2024-05-27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问:法师,如何是如来禅?如何是祖师禅? (南京魏家骅)月溪禅师答:如来禅是我们证道后,见着我们的佛性,是为如来禅;祖师禅是从世尊拈花,以至祖师喝棒责骂、扬眉瞬目、举首低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的法器之一。它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照样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7
楞严经知见无见一语。至为要妙。总摄一切诸要妙句。以其即是见犹离见也。华屋之门也。狂心顿歇也。不取无非幻也。闻复翳根除也。归无所得也。灭妄名真也。全修在性也。觅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