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一诚长老 2021-01-12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们积极地去面对它。

苦并不能代表佛教,苦、集、灭、道四谛才是佛教,佛教告诉众生人生之苦的目的,是要人摆脱生、老、病、死之苦,让人超越生命,坦然面对生死。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这正是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无中蕴藏了有,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不知道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同样的道理,人之所以陷于痛苦之中,是因为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也就是说,人们只看到了外在的环境和境遇之苦,认为它是真实的存在,而没有看到这些苦终会消失,终会变成无的事实。

或者换个说法来讲,人们只看到了现实存在的苦,却没看到苦的背后所隐藏的乐。

人生是苦,不可否认,但人可以超越苦。

和尚给大家提供几个方法。第一个就是要看淡身外的遭际。当从一种遭际中出来,学会将过往的一切都放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放,直到最后不再为遭遇所苦。

然后还要放空心。把我的得失、我的成败都撇开,无我就能无苦。

接着,还要学着关注内心的需求。

我们总是把太多的精力用于认识外界、向外占有和追求,绝少关注自已的内心状态。和尚希望大家还是多花点心思看自己,不仅要满足自已的物质所需,也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精神获得了满足,自然不会有多余的欲求,那大家也就不会在追逐中心力交瘁,身富而心苦。

第三点,要扩大自我。

很多时候,所以心苦,是因为心中有太多计较,过度的占有,导致生存的空间太过狭隘。人生这条路呢,总是走得越宽越好,大家不妨试着放大心量,把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容纳进去,一并消化了,不要让它在心中堵着掖着,时时令人难受。

还有,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之时,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做事一定要有回头的心态,一心只知道往前冲,很有可能逾越规范,误入歧途,最后掉进苦海,赔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所以,要懂得回头,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止步。

另外,遇到困境的时候,不怨天、不尤人。要将苦难当成生命中理所当然的遭遇,时刻怀着自作自受的心态,安然接受,学会不纠结于福祸,学会安乐。求福避祸是人的天性,可是古人早说过,福祸相倚,只想求福而不愿遇祸是不现实的,刻意避祸的心态正是痛苦的一种来源。

所以,不必将祸福分得那么清楚,因为祸福总是在不断转化之中的,这种转化,你不可能左右得了。既然如此,不如就不去纠结,安心以对。

对痛苦的解脱不是逃避,而是换一种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它们投射在人的内心时,却如水中之花影,空无一物。

如果生活的痛苦和不幸降临到你身上,不要怨叹、悲泣,只要明了自己所执着的一切不过是临水照花影,就能抛开心中苦苦的纠结,获取更广阔的心灵空间,尽情享受生命之乐。

更新于:2021-01-12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