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大家好。
我是扬州人。
过去几十年来,我也有几十次回家的经历,尽管有时候,颇尽周折。
以前,扬州三把刀走遍天下,如今也有一个和尚,在鉴真大师之后,也在世界上走动。今天,我来到鉴真大师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鉴真大师在日本,被尊为文化之父,日本的服装、字体、建筑,很多文化都是鉴真大师传过去的,他所弘扬的,也是扬州的文化。在他面前,我只是小卒,也在世界各地,想把扬州人的精神继鉴真大师之后传播开来,算是效仿先贤。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我如何走向世界的。
童年:忍耐力、劳动心、慈悲心
我出生在江都仙女庙后的一个贫苦家庭,84年前,我出生;72年前,我在南京出家;60年前,我到了台湾,并从台湾走向了世界。
我人生的第一阶段在扬州,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虽然家庭很贫苦,但是父母培养了我很好的性格,让我和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那就是有忍耐力、劳动心、慈悲怀。
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让我念书,我就在家帮着做事。每天看到父母为了家庭的负担愁眉苦脸,我就想为他们分担。但是年幼的我,又能做什么呢?每天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就出门捡狗屎,堆积起来,卖几块钱。一天晚上,我看到牧童回家,牛将粪便拉到路边,我也去捡起来,用草灰、水和起来,贴在墙上。卖到的钱,父母就让我去念书。那时候没有学校,只有私塾,私塾先生要4块钱,才能让我进去读书。在家的时候,我也帮忙做家务,让父母很是感动,比如倒锅灶里堆积的灰,有时候反而撒了一地,但是没有关系,父母总是很高兴,因为我很勤劳。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慢慢成长。
我算是一个一生勤劳的人,我今年84岁了,没有礼拜天,没有过年的假期,别人假期的时候,我反而更忙碌。以前在寺院的时候,我很喜欢烧饭,扬州的饭菜世界闻名,我就想把扬州的饭菜推广到全世界去。
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出家外出。几十年后,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回乡,回到扬州。有人问我到哪里去,我说是扬州。当然也有中国台湾、美国、澳洲。我在台湾住了60多年,他们还把我当是外省人。我从台湾来到扬州,也有人说我是台湾来的和尚。其实,台湾是中国的,我们都是中国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中国人,遍布全球,到处都是中国人。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我们,又都是地球人。
出家:不忘初心、不请自有、不念旧恶、不变随缘
出家这一条路不是好走的,和尚不是好当的。我当时年纪还小,12岁的小孩,整天在20多岁的孩子中,受到爱护,也没少受欺负。在这段经历中,我用四句话来概括:不忘初心、不请自有、不念旧恶、不变随缘。
不忘初心
初心是每个人最初想要做的事情,夫妻相处要记住最初的爱情,朋友相处要记住最初的信服。记者、商人、工人、农民,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要忘记你最初的兴趣。我当初做了和尚,开始是因为贫苦。
记得我去受戒的时候,师父问我,为什么要来受戒,是自己要来的,还是师父叫你来的。我就说是自己要来的,结果被打了,被打得天旋地转的,师父说,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就来受戒,好大的胆子。后来换了一个师父,又问同样的问题,我就说师父让我来的。结果又被打,师父说没有出息,如果师父不让来就不来了?想想也对。再来一个师父,又问时,我就回答,师父让来的,我自己也想来。结果还是一顿打,说我调皮调皮。
还有一个师父,问我杀过生没有,杀生是很严重的罪过,我回答说没有。师父就打我,说一只蚂蚁、一只蚊子都没有杀过吗?后来又一个师父问,我就说杀过,又被打,因为杀生是罪过啊。到了最后,再有师父问,我就说你想打就打吧。
师父这样,就是以无理对有理,我们喜欢讲理,凡事都要讲理,这不是很好的习惯,对长辈,自己在犯过错的时候还要讲道理,这就是无理了。师父只有打我的道理,把我的道理打得没有。这样一来,我就要带着惭愧认错的心与人交往,我出了师门,来到世间,就觉得到处都是公平,到处都是和平,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世界啊。
人与人相处,要为对方服务,必须还要心甘情愿。交朋友要心甘情愿,念书要心甘情愿,夫妻结婚要心甘情愿,生儿育女要心甘情愿………人生还有什么不好呢?一切都是难遭难遇的。丈夫觉得妻子不够温柔体贴,想像当初恋爱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容易了。儿女不听话,就会想当初为何要生下他们,就会更爱他们了。
不请自有
现在在社会上,经常有人埋怨,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没有请我帮忙?总是以我为中心。其实在社会上,只要是好事、美事、有功德的事情、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都要做。这些事情,不请自然也就来了。
正如大家今天来看我,也是不请自来,让人觉得非常美好。
不念旧恶
人与人在一起,难免有些冲突。特别是家人和朋友之间,好事容易忘记,坏事却难以忘记。当初我也是这样的性格,我去借别人的钱,时间一长就会忘记了。而我借给别人的钱,天天都记着。当时的我,就不好,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别人。
不念旧恶,就是过去的坏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计较了,人只有把旧恶放下,心里才会坦荡荡。
不变随缘
在栖霞寺的时候,我整天诵经咏佛,劳苦工作,没出过山门,也不与人讲话。我就想,一生就会这样下去吗?我长大以后,总要出门的,总要和社会交往,那时该怎么办?总不能见着人就念经打坐吧。
于是,我学会了不变随缘,这句话,可以成为大家的座右铭,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就两个字:随缘。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要学会尊重人权,尊重大众,随缘一点。开课晚了五分钟,开饭迟了十分钟,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太计较。并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样较真。
孔子有个弟子颜回,有次路过布店,看到店主和顾客正在争吵。原因是顾客买布,一尺3块钱,他买了8尺。店主就是三八二十四块,但这名顾客偏偏说三八二十三块。颜回看不下去了,就说三八二十四块。这个顾客很生气,就说关你什么事,偏要你来掺合。颜回就说自己是孔子的学生。顾客就要和颜回打赌,说到底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倘若自己输了,就输掉颈上人头。如果是颜回输了呢?颜回就说输掉自己的帽子。于是两人来到孔子面前,孔子听完后,就对颜回说,你输了,还是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很听孔子的话,输掉了帽子,但内心非常委屈,心想孔子是明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三八二十四的道理呢?到了晚上,他再次求问孔子。孔子就说,是人头重要还是帽子重要?颜回自然就明白了。所以说,事有轻重。
我23岁那年,以救护的名义来到台湾,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尽管没有沦落到做乞丐,但也经常饿到发抖。我有几十年的糖尿病,家族并没有遗传,现在医生也没法找出病因。后来我自己感觉,糖尿病是饿出来的,胰岛素被饿坏了,当然,这并没有医学证明。
走向世界: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一无所有地来到台湾,却办起了佛光山,还在世界各地办学。仔细想一想,其实就是结缘。我以佛光山为基点,把佛教文化带向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四句话,那就是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有、以空为乐。
以退为进
人生往前的世界很大,但是只有半个世界,前面的门很窄,很多人都碰得头破血流。其实,后面还有半个世界,却没有人注意得到,所以说回头是岸。
我开始到台北的时候,整天叫我去开会,去吃饭,不去就是看不起对方,每天都是这样过的。我想不对,这和我原先的理念不对,我就来到了南边的高雄,这下没有人找我开会、吃饭了。所以我可以安心教学,创办佛光山。台北的天气经常是阴雨连绵,而高雄则是阳光普照,几万人的集会都在这里,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以退为进。
曾经有首诗歌描写农夫的,诗是这样写的: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味往前,可能会鼻青眼肿。有时候,退后也是向前。
以众为我
每个人都有父母,还有同学、同道、同友,我们要常想,别人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别人的,我和别人都是一样的。遇到事情的时候,多换位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处房产。佛光山不是我的,是大众的。大众有了,我也有了,我就很高兴。在佛光山,我也不懂管理,但是看下来,我是实行了社会主义了。
很多人都说,我有很多徒众。我说我没有一个徒众,他们都是同学、朋友,三分师徒,七分道友,都是有缘人,他们比我了不起。
以无为有
无是没有,实际上比有更大更多。我最怕别人说我很有钱,很有能力,才能四处办道场,这是对我最大的伤害,因为这些都不是我的。
曾经有个老和尚,在道观的旁边修了一个寺庙。道观里的道士不乐意,就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最终老和尚还是留下来了,道士们走光了。有人问老和尚,有什么本领。老和尚就说了一个字:无。道士们会法术,有变化,所以有穷有尽。我不会法术,自然无穷无尽。
有和无之间,正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真好,我没有钱,就有人帮忙出钱;我没有茶水,就有人给我倒上;我没有麦克风,就有人借给我。
以空为乐
空也是一个很奇妙的字,鼻孔有了空间,人才能生存。没有空间,就没有存在。扬州是一个放在世界上都算一流的都市,道路宽广,交通有则,还很注重传统的建设。我回到家,就看到家乡的变化,改头换面了,有了空间,就有了大地,就有了成就一切的可能。
一江春水向东流,如今,我又流回来了。
世界旅行的十年级
人生如同一场戏,我到四处旅游,看各个地方,我也把世界分成了十年级。
我几十年居住在台湾,花个几天时间,环岛旅游一下,这就是一年级。
二年级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都不大,但是都很干净,而泰国更是佛教的胜地。
三年级是日本、韩国,这两个国家也很值得观光,因为有很多中华文化的脉络,可以在日本、韩国找到,比如说早期的寺庙、建筑等。
四年级是非洲,非洲的高速公路很好,但是是给野生动物们跑的,森林中的动物,河流中的鱼儿,都在自由生长。
五年级是澳洲,我在澳洲吃饭的时候,会有鸟儿飞过来,把我手中的食物抢走。我在吃面包,鸟儿就飞到我的肩膀上,把面包啄走。我在睡觉的时候,袋鼠会扒在窗户上,看我睡觉。我在海边的时候,很大的鱼也会游过来,对着我张嘴。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在澳洲体现得很好。
六年级是美国、加拿大,美国很大,一个黄石公园,走几天才能出来。美国还有很大的沙漠,就算是飞机飞几个小时,也还没飞出来。此外,美国很开放,全世界的青年学子都想到美国进修,所有的商人都想到美国投资。
七年级是欧洲,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实事求是,包括对于人生的态度。现在欧洲国家组成欧盟,更加自由。
八年级是俄罗斯,莫斯科的道路非常宽广,足足有16车道。冬宫博物馆,逛一天都逛不完。现在在中国台北,建一栋大楼的地皮都很难找到。但是在俄罗斯,所有的建筑都很大气。
九年级是印度,未来的印度会很强大,因为印度人最了不起的是头脑。尽管现在的印度并不先进,坐车七八个小时都找不到一个厕所。但是科技发展不可小视,印度有一所大学,每年有几十万人报考,最终只录取5000人。毕业的时候,美国、日本的企业坐到学校里,来抢这些毕业生。
十年级,当然是伟大的中国。中国不光是地大物博,景色秀丽。桂林山水、湖南张家界的鬼斧神工、四川九寨沟的人间仙境,都是丰富的遗产。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和谐的国度。只有和谐和平,才能万年长远。21世纪,必定是中国人的世纪。未来的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和伟大的中国相提并论呢?我看是没有了。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他方世界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18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邻居家有个十五六岁的傻儿子,这次在家一时心血来潮,特意留意了一下他家房子的风水结构。在罗盘上二儿子所显示的象上,带着很重的杀气。房子是三年前买地基建造的,显然出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问: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成。请问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应当全心全力依靠净宗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的学习,求生净土,这才是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净土怎样能够有把握的取得?你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