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监察院长陈履安先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经常在汉声电台宣讲佛法,主题是「检查自己的心」。我对于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我一生以来,就是在「检查自己的心」当中得到了无限的成长。
现代的人生病,要到医院「检查」身体;房屋漏水了,要找抓漏的人来「检查」;车子坏了,要先送到汽车修理厂「检查」;机器不动了,要请机械师「检查」。「检查」的主要目是为了发现毛病在那里,才能有所改进,至于我们人内心的毛病就更多了,如果不经常「检查」,那能战胜贪、瞋、愚痴、骄慢、嫉妒等的烦恼心魔呢?所以,经常检查自己的心,实在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
常常有些学生来找我,向我诉说他的烦恼,我总是告诉他:「你先检查自己的心。」对方却说:「别人欺负我,我『检查自己的心』有什么用呢?」有的徒众一直无法安住,我也说:「你先检查自己的心。」他回答我:「你不告诉我如何了解环境,明白人事,光叫我『检查自己的心』有什么用呢?」他们不懂得要能够「检查自己的心」,给自己一个回头转身的机会,就能够圆融处世。但问题就在于人往往不肯认错,而事实上,人的错误偏偏最多,像愚昧、自私、执著、成见、计较等等,但就因为不肯「检查自己的心」,所以才无法安心,这就好比汽车、飞机本身出了问题,而你不肯「检查」问题所在,不肯修理缺失,事实上汽车已经开不动了,飞机也无法飞上天了,你又能奈何?
最近,有一个徒众来请我为他开示,因为他在别分院道场做不下去,心里很苦恼,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你不『检查自己的心』,所以不了解自己的问题,也不了解自己错误在那里,不了解师长的苦口婆心,当然,对于佛法的了解就更谈不上了。」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一句:「我们了解自己的心里拥有什么吗?」佛教说「心中有佛」,但你心中的佛能够发挥作用吗?当心中的盗贼为非作歹时,你能捉拿它吗?当湖中的水肮脏不堪时,你有办法净化它吗?当心中贪、瞋、愚痴的魔军掠夺自己心中的法财时,你有戒、定、智能的武器来战胜它们吗?当心中的猿猴跃动不已时,你有五根五力的绳索扣住它吗?所以,过去禅师们讲「明心见性」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有心,心不明,就如同镜子蒙上了灰尘,不能看清实相;有佛性,见不到佛性,就好比黄金藏在泥沙里,无法耀眼生辉。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兰成立佛教歌咏队之后,经常带著他们出外弘法,其中一名队员毕业自杭州国立音乐学院,她的嗓音、气质都很好。有一次,她不按照我弘法时的预定计划,自作主张,临时换唱另外一首歌,我当时非常生气,立刻下令要她回去,但是到了晚上临睡前,我「检查自己的心」时,却深深感到自责,因为她不守团队约束,固然应该受到责备,但我也不应该太过执著、强硬。许多事情,如果一和二差不多,此和彼能代替的时候,不一定要执一去二,是此非彼,否则不但让别人没有转寰的空间,也将自己逼进死角里去,真是何苦来哉!
三十多年前,我在新北投设立普门精舍时,有一位发心的信徒带著一个读幼稚园的女儿来帮我煮饭。有一天,她去买菜,才离开家门不久,她的小女儿张口「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足足有一、二分钟之久。眼见佛堂的宁静详和被她的哭声所破坏了,我拿起一根棍子作势要打她,一面严厉地说:「你敢哭!」她立刻停止哭泣,睁大了眼睛望着我,反而引起我的不安。回头「检查自己的心」,想到她年纪还小,看到母亲离她而去,「哭」是她唯一可以诉求的武器,而我是一个成年人,用棍子的威势来压迫她,再怎么说,都是不对的。所以后来当我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知道用谅解的心情来看待哭闹,用安抚的言语来代替呵斥。
三十多年前初创佛光山时,收了许多沙弥,他们十分顽皮捣蛋,老师个个头痛不已,我曾经也想采用严罚的方式,然而回忆自己作沙弥时,难道就不顽皮捣蛋吗?只是那时丛林教育是以无理对有理,动辄以打骂来压制学僧的慢心懈怠,虽说那些都能成就了我的道业,但有多少人能够如此呢?从古至今,儿童的心终究是天真烂漫的,更何况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不能以「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在「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我不但比一般的老师更能谅解沙弥的心情,给予种种随和通融;即使是成年的学生犯错,只要不是太过违反情理的恶性过失,我都能够用包容的雅量去接受,然后对他们施以循循善诱的教育。
美国西来寺刚落成时,我远从台湾赶过去参加,看到弟子们一窝蜂似地喜欢吃「披萨」、「汉堡」,心里很不以为然,所以在一次徒众会议中严明禁止。但听说还是有人偷偷地买来吃,我知道这是我的不是,因为在美国,怎可不吃美国食物呢?后来有一回我到美国弘法,临行前,宜兰的徒众送了我一罐自制的豆腐乳,我带著它到美国,每次请客时,就拿出来作为小菜,结果一下子就一扫而空,比餐桌上特地做的精致佳肴还要受到欢迎。我开始「检查自己的心」,回想自己在宜兰住了数十年,不也喜欢上当地的酱菜、麻糬、麻团、烧饼等等,后来患了糖尿病,明知不可以吃甜食及过咸的酱菜,但有时还是照吃不误,现在徒众们来到欧美国家,喜欢吃西式餐品,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何必如此严格地要求呢?经过这么一转念,后来只要不是太过份的嗜吃,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著没看到。后来在美国开会,我还经常以批萨、汉堡作为点心招待与会人士,大家在惊喜之余,都说我很通达人情事理,其实这都是一再「检查自己的心」,将心比心,所得来的感想。
对于一些人把素菜制作成荤菜的样子,我也曾一度觉得非常反感,总认为吃素是为了长养慈悲心,如果以吃荤的心理来吃素,并不究竟。所以我每次看到餐桌上有素鸡、素鸭、素鳗、素肉、素火腿、素乌鱼子等,都一概拒吃。但有一天,我看到信徒爱吃不已的样子,突然想到:初入佛门的人一时之间无法革除宿习,所以有这种需要,只要我自己心里面没有鸡鸭鱼肉就好了,何必要厌恶呢?继而回想,有一次我陪诺贝尔奖审查人金博士,前往台中拜访省主席林洋港先生时,林主席特地办了一桌宴席请金博士,我也有两道素食在同桌陪座。如果我一味地忌讳排拒,就表示心中还有「肉」相在,不也犯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过失吗?在「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我发觉:原本以为是清净的,其实是不究竟的;原本以为是染污的,却正是度众的方便。所谓「铁屑翳眼,金屑也会翳眼;乌云蔽日,白云也会蔽日」,顺逆因缘皆是佛道,善恶事理用之得法,可以成为度众方便,我应该以更超越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间。
二十多年前,本来在宜兰电力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来过佛光山之后,有感于山居生活的美好,所以命他大学刚毕业的千金也来到山上的大慈育幼院服务。王小姐初来乍到,突然转变另外一种早起、素食的环境,一直觉得不习惯,不久之后,就禀告双亲想要到社会上去工作。她的父母亲一再苦劝:「社会像地狱一样,千万不能去啊!」她跑来找我,和我说:「师父!即使社会是地狱,爸妈也让我去看看嘛!」我将心比心,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很向往自由、自主的生活吗?所以立刻向王先生夫妇为她求情,拜托他们让女儿到社会上工作,后来,我看到王小姐在社会上自得其乐的样子,不禁深有所感:一个人唯有「检查自己的心」,才能够了解别人。
我从小就过著清贫的生活,初来台湾,更是一文不名,但我总认为,自己可以挨饿受苦,绝不能让那些跟著我出外布教的青年们也一起受苦。每次在购买物品的时候都觉得好贵,正想还价,自忖:「商人们辛辛苦苦出来赚钱,也是为了养活家庭,如果大家都想还价,叫商人赚得少一点,他的生活靠什么呢?」如此「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我不但很欢喜地付钱,而且如果对方卖的是素食、僧鞋或佛教书籍、文物,我都会主动地加倍给付,让他多赚一点,希望这样能鼓励更多的人来供应佛教物品,也为佛教徒带来更多的方便。
最初请别人帮我做事的时候,常常因为做得不够完美,自己还得必须收拾善后,而觉得苦恼。但后来我想到:人不是一开始就能够肩挑一百斤的东西,而且各人所长不同,凡事如果太过要求完美,只是徒然自恼恼他,我何不从简单的工作开始交付任务,一方面增加对方的信心,一方面观察他的能力呢?我抱持这种理念,不但训练了许多义工,而且有不少人跟随我走入弘法利生的行列。至今我很庆幸自己能有及时「检查内心」的习惯。
多年以来,照相对我而言,一向是件苦差事,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信徒们只要一看到我,总是簇拥而至,要求和我合照。这个人照完了,另外一个人又填补空位;好不容易和他照完了,还要和他的父母合照,然后和他的妻子儿女合照,一张接著一张,没完没了。刚开始时,虽然念及信众的需要,我默忍不语,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勉强。后来,我和索忍尼辛、***喇嘛、马哈地……等各界领袖会面时,看到徒众们争相为我们照相之后,又一个个地和这些来访的国际名人个别合照,我不禁心生惭愧,想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忍耐照相,我又算得了什么呢?「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我不但欣然允诺别人和我合照,有时还为他们选方位,定距离,每次看到大家一脸欢喜的样子,我也同感欣悦。
过去每年到了生日那天,我总是莫名其妙地生气,事后常常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很认真地去观照这件事,才知道是因为看到徒众们为了我的事,煞费周章,劳师动众,觉得给人添了很多麻烦,心里过意不去。这种细微的心念如不经仔细反省,很难察觉得到。有一天,我突然心有所悟:我不喜欢别人为我这样,为我那样,是我自己的想法;但是徒众很喜欢为我忙碌,我又何必执著自己的原则,让他难过呢?「自己的心」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就能够圆融处理了。像六十六岁生日那天,我邀请六十六岁的信徒来山,让大家同享法乐,增长福寿,自觉很有意义;去年七十二岁生日时,我不但以近作《佛光菜根谭》赠送给前来庆贺的人,而且将所有的红包都转送给佛光大学,代大家作嘉惠学子的功德,更感受到生命绵延不尽的乐趣。
我从小就很注重自己的威仪,直到现在,行住坐卧仍能保持抬头挺胸,只是随著年龄老大,再加上开了五次刀之后,步行起来比较缓慢,其实我还是可以自行上下楼梯。但每到一地弘法,信徒们一看到我,总是喜欢前来搀扶,让我觉得很不自在,尤其大多数人不知要领,每次我下楼梯的时候,他反而将我的膀子抬高,让我更加吃力;每次我上楼梯的时候,他好像要将我架起来,让我倍觉辛苦。不过总想到信徒们将我视为长辈,甚至还有人亲切地喊我「老爸」,给他搀扶一下,他心中会很欢喜,而我也不损失什么,所以不论肉体感觉如何,对于他们的善心美意,我都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就这样「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我深深体会到世间上并没有什么欢喜与不欢喜的事情,能够将别人的欢喜成为自己的欢喜,让大家都能「皆大欢喜」,不也很好吗?
我经常一面写信改稿,一面耳听请示,一面批示公文,一面回答问题,即使下课休息或走在路上,也总是有人围在身边问这问那。总之,每天只要我一睁开眼睛,就必须身心全副武装,六根并用。慢慢岁月不待人,对于这种重迭的工作感到烦燥不安,每当想要提出抗议的时候,就想到自己过去无论外境如何纷扰,都能安然接受,为什么年纪增长了,反而修养就差了呢?每次「检查过自己的心」之后,对于徒众就很能包容,因此再怎么疲累,也能够生起无比的力量。由此可见,心灵如同一座发电厂一样,永远有发射不完的能源。
我每天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心」,从而发现了一项宝贵的处事原则:「你对我错,你好我坏,你乐我苦,你大我小。」多年来我将此秘诀公诸于众,没想到会成为赵宁博士的座右铭。今年(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我在国父纪念馆主持佛学讲座,为期三天,每天都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和我一起讲「佛光菜根谭」,素有「名嘴」之称的赵宁博士也是应邀的贵宾之一。他以此为题,说了一段自己亲身的经历,令人感动:有一天,赵博士在另一场讲演完毕之后,走出会场准备开车回家,结果一辆出租车冲出来,和他的车子擦撞,明明是这个司机自己错了,还破口大骂:「你找死啊!」赵博士也回他:「你才找死!」司机随即说:「你给我出来!」赵博士说:「出来就出来!」当他愤然启开车门走出来时,一个高中学生从讲演会场出来,看到他们剑拔弩张的样子,张著嘴巴,一副吃惊的样子,赵博士马上「检查自己的心」,自己对自己说:「刚刚你还在台上讲说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现在遇到了事情却是另一个样子呢?」于是马上转变态度,向司机鞠了一躬,说道:「对不起,是我错了!是我错了!」司机一听,先是一愣,一付歉然的样子,随后伸出双手紧紧地握著他,说道:「是我不好!是我不好!」一场蓄势待发的干戈就这样转为玉帛般的友谊。
历史上,因为能够「检查自己的心」而在一念之间转化境界,甚至成为胜负关键者更是不胜枚举,像赵国大将廉颇因为能够「检查自己的心」,转贡高我慢为谦虚卑下,向宰相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不但尽释前嫌,而且赵国也由于将相和合,共谋国事,而成为当时的强国。齐国大夫邹忌不但能「检查自己的心」,不惑于妻妾访客的谄媚淫言,还以此进谏齐宣王:「臣实在不如徐公美,但是臣的妻爱臣,臣的妾怕臣,臣的客有求于臣,都说臣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地方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宫里的妇女和左右亲近的人莫不爱王;朝廷里的臣子莫不怕王;国境以内的人,莫不有求于王。这样看来,王被蒙蔽得很深啊!」齐宣王一听,也立刻「检查自己的心」,随后下令:凡能谏举皇帝过失者,无论朝臣平民,一律重赏。此后每天宫庭里挤满了进谏的人,几个月之后,进谏的人逐渐减少;一年之后,因为过失改得差不多了,再也没有什么人来进谏了,而齐国也从此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主之一。
佛教最重视心地工夫,经云:「为治一切心,故说一切法;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古德也说:「百千法门,不离心源。」像佛门所谓的四念住、止观双修等,无非都是要我们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心」,这种正本清源的方法,不知度化了多少人,最显著的例子,如愚昧健忘的周利槃陀伽因为藉著「拂尘扫垢」来「检查自己的心」,竟然证悟了阿罗汉果;杀人无数的鸯掘摩罗欲追杀佛陀,却无法得逞,当他听到佛陀说了一句「我已经歇止了,是你还没有歇止」时,他立刻「检查自己的心」,随即拜倒在佛陀脚下忏悔前愆,从此世间上少了一个杀人魔王,佛门里却多了一个度众的龙象。
可见「检查自己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当荣耀来到时,如果不能「检查自己的心」,我慢的高墙将会隔绝自己的视野;当烦恼临头时,如果不能「检查自己的心」,瞋怒的火焰将会焚毁自己的功德;当外境纷乱时,如果不能「检查自己的心」,贪欲的洪流将会淹没自己的意志;当得失忧患时,如果不能「检查自己的心」,疑嫉的邪风将会吹垮自己的理智。所以,时时刻刻,我们都必须兢兢业业「检查自己的心」,才能够了达因缘,衡量轻重,知所取舍,自利利他。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上师教言集:每个凡夫人对自己是很有信心,很有傲慢心的,哪怕犯错误也觉得自己是对的。所以,还是要细细地看自己的内心,到底如法还是不如法?不如法的话,肯定断不了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你若不度,它就把你拖到地狱里去。◎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善知识,你们应该要知道,众生是在自己心里。自己心里的众生,有善的众生,有恶的众生。善的众生,自己知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随着星月菩提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售卖星月的市场。竞争的方式也是多 种多样,比如说从打磨工艺,制作形状,大小尺寸甚至到男女款等等。我们熟知的星月菩提有四种形
星月菩提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兴农乡西侧二里处,有一条河连通一个“水泡”(像小池的水湾),距泡150米处,有一住户,主人姓童名德兴。童于1991年5月12日在煤矿上白班至四点下班回家,见其妻正忙着锄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