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我在阅读报章杂志时,突然心有所感:同样是血肉之躯,有些人虽然平凡低微,却能成就丰功伟业,彪炳人寰;有些人尽管资源丰富,却显得千头万绪,一筹莫展。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敢,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像诸葛亮书生报国,他用空城计诱开敌军,免除了一场杀戮,那种「敢」于面对千军万马,临危不乱,古今罕可匹敌,让人敬佩不已。天文学家伽利略能不计毁誉,拼死不向神权低头,那种「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令人荡气回肠,无以名之!法显大师以六十高龄,「敢」于西行取经达十余年之久,去时路途艰险,鸟兽绝迹,回程在海上漂流三载,那种「为大事也,不惜身命」的勇气,可谓雷霆万钧,世间稀有!法珍比丘尼以一介女身,「敢」断臂护藏印经,那种为法捐躯,无怨无悔的志节,足以名垂不朽。
回想自己的一生,生于贫寒,长于乱世的我,之所以能对佛教对人间有一点儿作为,不也是因为在「敢」的趋使下,言所当言,为所当为吗?「敢」,诚然是很重要的!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历经内忧外患,我就在那时诞生于中国内地的一个小镇上,那里土瘠民穷,信息缺乏,但我幼小的心灵里却时时刻刻充满了许多问题。外婆茹素拜佛,和蔼可亲,经常为人排难解纷,赢得大家的敬爱。她每次半夜打坐,肚子里都会发出如海潮般的声响,虽然乡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有修为的表现,但年少的我却满腹怀疑。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肚子里发出这种响声对于了生脱死有什么用呢?汽车、火车也都可以发出这种声音啊!」她默然不语,陷入沉思。数年之后,谈及此事时,她突然正色地对我说道:「将来我的后事只有托付给你了!」我想:与其说是因为我所问的问题让她惊悟觉醒,不如说我从小「敢」于发问吧!
十岁那年,父亲在战乱中失去音讯,生死未卜,母亲带著我们兄姊四人,孤苦无依,遂生起变卖祖产另谋发展的念头。哥哥生性老实,畏惧众议,裹足不前;姊姊是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没有讲话的余地。排行老三的我,年方十岁,目睹此情此景,便自告奋勇,无畏族人的激烈反对,陪著母亲走了十几华里的路,风尘仆仆地回到老家,毅然签字卖地。由于这一念的「敢」作「敢」为,不但家庭经济困境顿告解决,数十年后,乡里中许多亲友故旧由于坐拥房地而在***中惨遭批斗,我的俗家则因为没有恒产而幸免一劫,为众人所羡慕。
十二岁出家学佛之后,尽管丛林教育禁锢森严,却无法完全压抑我「敢」想、「敢」说、「敢」做的个性。佛学院里没有体育课程,我提议无效,背地里自制篮球架,被发现之后,差一点儿被记过受罚;全班拒交考卷抵制某位老师教学不佳,学校怪罪查办,我一人前往代罪,险些被佛学院开除。因为「敢」,我比别人多吃了一些苦头,但我宁可如此,也不愿作一个少做少错,没有承担的哑羊僧。
十九岁时,我提议举办「佛教古物展」,对于当年保守的佛教界而言,此举犹如石破天惊,没想到能蒙校方允准。我一个青涩少年,虽没有任何办活动的经验,却如火如荼地规划、联系、布置、发动,竟然也吸引了数万人潮来参观,在上海轰轰烈烈地展出佛教的珍贵文物。除了惊讶「敢」所引发的潜力之外,我更感谢师长们给予我成长的空间,让我「敢」于发挥,「敢」于创作。我深深觉得:「敢」,是不划地自限;「敢」,是勇于破茧而出。
我不但从小「敢」于向家族的压力挑战,「敢」于和陈腐的思想奋斗,而且「敢」于出生入死,「敢」于见义勇为。抗日战争期间,烽火连天,老弱妇孺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我却经常在枪林弹雨中收拾死尸,挖土掩埋安葬,并且救助伤兵,托人运回后方。听说左邻右舍没有米粮,我不顾江水涛涛,枪声四起,潜入运河,游到对岸,搬回几天的柴米油盐,解决大家的民生问题。看到母亲思夫心切,我收拾行囊,携母寻父,一路上漂血成河、骸骨遍野,令人惊心动魄。乡人都夸母亲生了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说来惭愧,我只不过是「初生之犊不畏虎」罢了。但这也说明了「敢,很重要!」「敢」,使我遇事果断,临危不乱。
二十一岁那年,我在乡下一所小学担任校长,当时国共相争,地方不宁。不但枪弹声、嘶杀声时有所闻,还要接受各路人马不定时的搜查询问,他们动不动就拿著枪抵著你的太阳穴,堵著你的后脑勺,要你坦白交代,要你忠于某一方,如果不「敢」面对现实,如何生存下去?大时代的灾难在心版上留下坚忍不拔的印记,成为我日后最珍贵的资粮之一。
不久,我来到人文荟萃的南京,联合同道响应改革佛教的新运动,撰文办报,传播新思想,弘扬新理念;走上街头弘法布教,以实际行动说明佛教跨出山门,拥抱社会的必要性;为寺院订定新规矩,发展新作风,企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当时的佛教界保守护短,将我们视为洪水猛兽,处处给予打压、排拒,让我们几乎走投无路;甚至勾结地方土豪劣僧,对我们这群敢作敢为的僧青年施以恐吓、威逼、私刑、棒打……,无所不用其极。想到经中说:「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亦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我越挫越勇,不但聘请南京首屈一指的王龙律师纠举华藏寺前任住持私吞寺产,以警傚尤,而且结合宪兵、军警的力量,打击黑道横行。过去老师一再告诫我们:「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此时我不仅口说言诠,而是用身体来力行实践,用生命来刻划历史。想到这里,不禁为自己感到庆喜,因为我在勇「敢」的层次上,有了一点进步;我在勇「敢」的体验上,有了一点提升。自忖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教为僧、为国为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无奈国势不保,我抱著满腔兴教热忱来到台湾,想一展抱负,却到处受阻。那时大家害怕「白色恐怖」,噤若寒蝉,除不顾性命危险,发起「抢救僧宝运动」的慈航法师,以及不惜违逆蒋宋美龄夫人,拒绝信奉耶教的孙张清扬女士等少数大德以外,许多佛教徒不是不敢承认自己是三宝弟子,就是见风转舵,改信耶教,在僧侣同道中也有不少人在走投无路之下,易服变节。
「敢」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更形「重要」了。我抱定为教奉献的决心,无畏警察单位的取缔阻挠,仍然「敢」四处聚众弘扬佛法,举办游行庆祝佛诞佳节;我坚持宣扬真理的信念,不惧情治人员的逮捕盘问,依旧「敢」张贴海报迎接章嘉活佛来台,撰写文章广招来者信仰佛教;甚至我「敢」拒绝政府人员要我们在寺内书写「***抗俄」标语,一派凛然地回答来者:「寺院在这里,就已经说明一切了。」我「敢」和军区周旋,要他们撤回借故拆寺的成命。正信佛教就在「一敢,天下无难事」的情况下,突破了政治的防线,接触到社会大众。
但我不以此为足,因为佛教需要提升素质,才能广度众生,裨益人群;佛教需要发展创新,才能与时俱进,福利社会;佛教需要青年参与,才能发挥光热,照亮世间;佛教需要承办事业,才能培养人才,自给自足。但当时老人当权的教界不能忍受这些主张,保守闭塞的民风也无法理解这些观念,于是信徒扬言不资助我以求得自保,教界人士放话要杀我以杜绝后患。但我深信佛祖不辜负人,尽管没有人支持我,我「敢」口说笔书,主张男女平等、僧信平等,提倡佛教文艺化、生活化;尽管自己没有饭吃,我「敢」开办免费的国文补习班、歌咏队、佛教学院、大专佛学夏令营,吸收优秀的佛教青年;尽管蛮不讲理者手持刀棒欲加害于我,我「敢」付诸行动,破除佛道不分的陈年积弊;尽管不明情况者唇枪舌剑种种想问难于我,我「敢」出面应对,袪除大家心中的疑惑阴霾;尽管没有地方安单,我「敢」各地行化,宣扬妙谛;尽管身无分文,我「敢」建寺安僧,接引十方……。因为我「敢」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革新佛教的初衷得以在宝岛开花结果。
所以,「敢」,是发心,也是担当;「敢」,是勇气,也是智能……。「敢」的好处不胜枚举,回想我这一生中有好几个转折点,也都是在「敢」作「敢」为之下,化危为安,渐入佳境。首先,在十二岁时,我为了一个偶然的承诺,割爱辞亲,出家学佛,步入另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若非当年如此「敢」于下定决心,我的一生必定无法如此多采多姿。
接著是在二十三岁时,局势变异,未曾踏出江苏一步的我,竟「敢」冒著生命的危险,连夜奔走南京、常州之间,接应百余位同道加入「僧侣救护队」,坐火车,搭轮船,穿山越岭,漂洋过海,来到举目无亲的台湾。***时,不知多少寺院在火炬中灰飞烟灭,不知多少僧伽在清算中含辱以殁,如果不是因为我一念救人之慈,「敢」领队来台,恐怕也难逃劫数了。
到了台湾,「僧侣救护队」因故自动解散,我在中坜、新竹一带流浪挂单,教书写作,听说宜兰偏僻落后,没有人愿意去弘法,我那时连台湾各地风土人情都搞不清楚,居然「敢」一口允诺李决和居士的邀请,前往驻锡,没想到在那里度了许多佛教青年,为台湾佛教开拓一片新天地。如果我当年畏难苟安,恋栈他处,或许没有这么多秉性淳良的常随弟子,与我一起众志成城,为教奉献了。
开辟佛光山是第四个转折点。当时很多人看到这块偏处一隅的荒山野地,纷纷却步退心,我不为动摇。三十年来,「敢」和洪水飓风搏斗,一次又一次重拾砖瓦,再建家园;「敢」在是非批评中生存度日,以事实瓦解有心人士的毁谤。在无钱无缘下,我培养了一千多名僧伽弟子,在世界各地服务大众。其中,有许多弟子承继了我「敢」作「敢」为的作风,不眠不休地弘法利生,令我感到十分安慰,像慈庄,手拎一只小皮包,就「敢」走遍世界五大洲建设一百余所道场;慈容,虽然生来一副瘦弱的身躯,却「敢」周游全球各国设立佛光会;依华,「敢」只身到环境恶劣的印度留学,十年寒窗,学成归国,促成佛教戒法再传印度的殊胜因缘;慧礼,「敢」赴往「黑暗大陆」──非洲弘法布教,感化无数黑人皈依三宝、出家学佛;依德,为了护持佛法,「敢」在劣民刀枪之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觉传,在绑匪面前,「敢」滔滔讲说佛法,丝毫无所畏惧……。「敢」不但成就了一己的道业,也促进了佛教事业的发展;「敢」,不但涵养了个人的圣胎,也成就了万千众生的慧命。
一九八五年,我从住持之职退居下来,破除台湾佛教「万年住持」的传统,为教界作模范,为大众立榜样。退位之后的我天地更为宽阔,因为我「敢」向自己的缺陷挑战,以辛勤的耕耘来战胜先天的不足;我「敢」迈开脚步,行人所未行之路。例如:我不会他国语文,但我「敢」到世界各地弘法,佛教在五大洲于焉发扬光大;我不曾学过组织企划,但我「敢」创立国际佛光会,让僧信平等的理想能在现世落实;我没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我「敢」办大学,作育英才,像美国的西来大学曾获优良大学的认可,嘉义的南华管理学院在接办一年之内开学招生,创办至今,时间虽短,却也声誉鹊起。去年进来的一百名学生当中,有二十七个学生将该校填为第一志愿,有三十几个学生将该校填为前十个志愿,为台湾教育史创下先例;我也不懂广播、电视,但我「敢」创办公益性质的「佛光卫星电视台」,所有节目不但有益身心,而且没有广告插播。
秉持诸佛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精神来从事国际弘法、组织佛教教会、办理高等教育、设立传播事业,必须要有开阔的胸襟与远大的视野,非「敢」无以成事。往后还有很长的日子需要大家齐心著力,如何才能延续佛教的千秋伟业?如何才能长养众生的法身慧命?还是那句话:「敢,很重要!」
我们不但要「敢」于勇猛向前,「敢」于展开新局,也要「敢」于返观自照,「敢」于除旧布新。去年,佛光山毅然宣布封闭山门,潜心静修,就像任何一种重大的变革一样,封山也需要有远大的勇气。在封山典礼即将结束时,全山法师以果「敢」的步伐踏入「灵山胜境」,山门随之掩闭上锁。我们立志要在文化、教育、修持、弘法上深入扎根,期待不久的将来能为社会作出更佳的贡献。
徒众常说我「行事胆大,游走于悬崖边缘」,其实我也有「不敢」之事,例如:佛事「不敢」不做,因果「不敢」违背。记得多年前,一名素行不良的候选人在我说法时,站上讲台,硬要我将他介绍给大家,我当著他的面,直言告诉听众不要选他;掌管财务的职事因为入不敷出,想要挪用七月道粮作为建设之用,我严禁不准;中日断交,我远赴东瀛,向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争取保留中国佛教会的席次;在台湾戒严时期,我向政府官员建言应开放民意,包容异己;在访问大陆期间,我向中共领导阶层表示应恢复佛教道场;凡世界各地发生重大天灾人祸,我发动信徒,捐输解困;何人何地需要我时,我竭尽所能,给予支助;国内畛域之见冲突日盛时,我在台北道场举行首次「二二八平正法会」,希望藉此唤起大家的觉醒,抚平历史的悲剧,促进族群的和谐;台湾重大刑案频传之际,我发起「慈悲爱心人运动」,培训二千名慈悲爱心人,到大街小巷、学校机关、车站市场、公园庙口,向大众宣导慈悲爱心,以实际的行动来带动全民净化自己,关怀社会。
一九九八年二月,为了光大佛教欢喜、融和、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的精神,我在佛陀成道的菩提伽耶传授三坛大戒,让世界各种传承的僧伽齐聚一堂受持净戒,让南传、藏传国家失传一千多年的比丘尼戒在佛教的祖国恢复起来。当大众环绕正觉大塔经行时,我想到「大雄大力大无畏」的佛陀为了追求真理,不但「敢」放弃既有的权位名利,向内心的无明烦恼挑战,甚至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发出「若不成佛,誓不起座」的誓言;为了解民倒悬,不但「敢」向根深蒂固的阶级制度挑战,四处宣扬「众生皆有佛性」的理念,并且广收徒众,有教无类。在感动涕零之余,我心中突然涌现深刻的体悟:「敢」,不是匹夫之勇,不是争强斗胜,而是大愿力的实践,大慈悲的示现,大无私的奉献,大格局的开展。
「敢,很重要!」真正的「敢」,能为大众带来幸福,能为社会带来安康,能为世界带来和平,能为人类带来光明。在此呼吁我们的朝野能表彰真正「敢」作「敢」为的精神,同心协力,转邪为正。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落实「敢」奉献,「敢」承担的理念,敬业乐群,克尽厥责。果能如此,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光辉灿烂,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好温馨。
高级佛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孙春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亲切接见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22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七、几个小问题今天我要随意讲的几个问题:(1)宣传佛教与国家有没有关系?(2)佛教徒对于国民有没有利益?(3)要国家还要佛教否?(4)要国家不要佛教可以吗?希望在座诸君,以学者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二、迷信的辩论在一个野外,遇到一班远足的朋友,我们的辩论会,就在一条小溪边,濯足的濯足,洗脸的洗脸,拭目的拭目情态下开始了。起初由一个在旁边乱石上坐着而颇为滑稽的甲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二六、怎样叫做清净怎样叫做清净?现在把它分作五段来说明:甲、清净的内容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单纯,其实,分开来也有好几种:(1)一般人所说的清净,以为是只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三、作人希望世间作人,倦眠晨作,饥餐渴饮,类皆已易数十寒暑;或望购爱国奖券作富翁,或望造时世之豪杰,诸如此类无不知之熟矣,岂尚有其他作人之希望应讨论欤?虽然,人富不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七、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人类的道德,究竟有没有标准?已成为现代一般人的疑问。例如以酒敬客,也算是宾主间道义上应有的事,算不得是一件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一遇到饮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四四、成佛希望四大希望——第一,作人希望,第二,脱苦希望,第三,得乐希望,业已次第讲过;今天继续来讲第四《成佛希望》。在讲《成佛希望》以前,应当讨论如何叫做佛?觉悟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三、责任与光阴一个人看他肯做事不肯做事,那是看他肯负责任和不肯负责任来判断。假定不肯负责任的话,连自己家庭中的事业,他也是不愿意去做,何况与他不关痛痒的事情呢?果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一一、辩论术的结构今天在座诸位多半是知识份子,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辩论术的结构,作一种学理的研究,不是对普通人讲的。佛经上所谓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古人说,早起赚半天。为什么,因为早上做事效率高啊。一个小时抵得上白天两个小时。中午做事效率最低,下午三点到五六点。早上七点到九点做事效率,比较高。所以大家要跟生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观心论(并序)(亦名煎乳论)天台修禅寺沙门智者述问曰。佛经无量。论亦甚多。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听受之众无处不有。是则法雨普津四众。露润利益无边。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维摩义记慧远大师 著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现代高僧广元老和尚住在承天寺时,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于是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13年。13年后,他回到寺里,还是不住寮房,而要求守大殿。但大殿不能安床铺,因此他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刊维摩经义记序余尝见天僧统教藏总录曰。维摩经义记四卷。慧远撰。因谓吾祖智者大师疏观经也多采用净影。于维摩经想亦当然。顷一书贾赍义记一帙至。余得之欣然。读之虽不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四教义卷第六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二劝进四种三昧入菩萨位。说是止观者。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善解钻摇醍醐可获。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正入道场用六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诸天善神下来人间。检校善恶。见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护。为现瑞相。令行者心生欢喜。增益善根故)行者初欲入道场之时应自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摩诃止观卷第四下第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搂。三兰若伽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二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众生心性。一而已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蕅益大师简介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少好儒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灵峰蕅益大师著录自学菩萨戒法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稽首三身圆满尊,一切真如觉性海;称彼法界等虚空,种种庄严大愿海;果因交彻不思议,菩萨一切修行海。亦礼阿弥陀如来,观音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1 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暂了,愈是年岁大愈容易体会。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整个社会反常。反常就是违背了自性,这是从咱们佛家来说;如果从世法来说,违背了伦常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3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我初出家,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缘,而最主要的还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读经、参禅,都是想得神通。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这样莫明其妙的追求中度过的。第一年已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憨山大师:放生有十五种神奇的功德与利益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通宗通教,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著述颇丰,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1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六法语示归宗坚音慈长老行乞庄严佛土匡山金轮峰顶。有释迦如来舍利。乃法身常住之地。从昔诸祖。建大法幢。先后三十七人。其闲发明心地。超脱生死。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选择寺院和善知识,这三点非常重要,学会受用一生!佛法充满方便法门,譬如前文中我们说过,除了剃发出家,皈依僧团修行,也可以选择在家修行。后者因为不改变生活的方方面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15
林清玄大师写了一篇《沉香茶》,文字不到一千,却让我读了如大师喝沉香茶般久久回味。掩书静思仍意犹未尽,拿出保存了十几年的一把雕花檀香扇,轻拂轻煽,檀香气味淡淡的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11
问: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惟贤法师答: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心灵的修养,达到心灵净化,证得解脱。无论大小显密,尽管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