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我曾经分三次和大家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今天是第四次,我仍然提出六点意见,供各位参考:
一.从威仪中训练自然
讲到威仪,大家不妨先反省一下,对于佛门中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我们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卧,身心的语默动静是否与威仪相应?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学习威仪,走路的时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态,毫不随便;坐着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像入禅定一般,这是训导处平常要求各位的威仪。
现在,我进一步要告诉各位,威仪并不只是作出一个样子,也绝不是要你装模作样;重要的是要你能够自然的流露,不必做作,毫不勉强。譬如讲话的时候,自然低声轻语,不会口沫横飞,旁若无人;笑的时候,牙齿自然不露出来,而内心也自然感到欢喜。能够养成这种习惯,即使独居处,没有外人,也一样可以具足威仪;那么在众人面前也不必再做作。
我看目前的佛教青年,有的人发心要学习威仪,可是又装得不像;有的人根本就不曾发心学习,还是带着一般人的习气,和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没有两样。现在,我要告诉各位,威仪对于一个学佛的人很重要,为何重要呢?我提出下列三点说明:
(一)威仪代表教养
一个人有没有威仪,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教养的人,风度翩翩,举止动作,丝毫不矫揉造作,流露出一片纯真而平静的心灵,从行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真善美的行止风范,但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他外在的言语举动,粗鲁奔放,心中烦闷,不能自动自发的向上进取。诸位都是佛教学院调教出来的学生,大家应该把平日的各种学养修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二)威仪可以说教
俗云:‘身教重于言教’。凡是声形容貌能够使人肃然起敬,威德仪态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过去本山举行大专佛学夏令营时,我曾向学员说:‘我希望你们在佛光山上能从花草砂石内,认识三千大千世界;希望你们从佛像僧容中,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希望你们从座椅拜垫上,体会自己的无限生命;从僧团袈裟的一角中,紧紧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由此可知,庄严的威仪,自然能不言而说教。几年来,来山的信徒、游客们,日益增多,山上的大众,不可能一一去对他们说法,因此,大家即以庄严的仪表,慈祥的面孔,向信徒、游客们做无言的说教,居然也有人看到出家人长衫曳地,飘飘欲仙,被其庄严的气氛感动不已,因而进入佛门。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现身说法’呢!
(三)威仪可以获得尊敬
一些学佛的人,可以名不要,利不要,但却仍然要别人的尊敬。你想让别人尊敬吗?那就赶快充实自己的学问和道德,尤其重要的是要具足威仪。佛教中有一项规矩:出家后五年学戒,然后才允许听教参禅。一个出家人,要先学习律仪,净化自己的身心,养成高尚的气质,然后才可以去研究教理或参究话头。
时下有些僧青年,均犯着重大的毛病,就是基本的威仪没有学习,可是却躐等去听教参禅。因此,学到最后,往往有如空中楼阁,总是浮而不实。现在,大家来到学院求学,除了学问的追求之外,还必须特别重视威仪的训练,凡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之间,都要随时注意是否合乎威仪,因为具足了威仪,再有学问、道德,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自然能维护僧宝的庄严。
二.从淡泊中体验乐趣
追求快乐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有的人则在物质之外,从淡泊中获得快乐。我们学道的人,在人欲泛滥横流的世界中,应如何去选择或追求快乐呢?无疑的,当然要在淡泊的生活中去体会乐趣。物质的快乐,绝对不能长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谈到淡泊,淡泊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举出下列三点,说明之:
(一)淡泊可以启发良知
翻开报纸,常可看到一些杀人抢劫的事情,为什么那些人会昧着良知去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呢?观其缘由,大都是对于物质不能满足的缘故。不甘于淡泊的人,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没有良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上,大家不妨自己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我可以产生损人利己的心思吗?一个人,如果对粗茶淡饭能觉得满足,则物质条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够优游自适,当然不会产生有害社会的念头来。内心的念头能够纯正,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良知也自会显露出来。
(二)淡泊可以招致高贵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众所周知,净土宗慧远大师,朝中王宫大臣请去供养礼拜,他拒绝。一个人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他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
因此,我常希望同学们,对物质的追求不要太重视,如对现实的物质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大家要从淡泊苦行中去陶冶自己,磨炼自己,这样,不但能启发我们的良知,更能使我们的人格高贵。
(三)淡泊可以带来快乐
有的人认为有钱就能够快乐,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烦恼;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能够使人快乐,其实,这是任何人都不敢贸然认可的事;另外有些人认为名位权利可以使人快乐,事实上,名位权利所招致的烦恼,常常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朴归真困难。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贵的欲望淡一分,那么你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举个例子说:如果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东西,这杯水立刻就会变质。就是一杯茶,放个两、三天,也会产生怪味。可是,如果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没有任何杂味参予其中,则这杯水永远是一杯清水。好像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则愈容易变质;如果能甘于淡泊,如那清净无味的水,则烦恼的怪味就不会产生,所以说,淡泊中的快乐,是最可靠、最长久的。
很多人欢喜用浓厚的感情相处,你来我往,隆情高谊,结果总是不能持久。因此,我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来之间也同样要淡泊。一个人唯有心地纯洁,甘于淡泊,无贪无求,不为名不为利,则自然就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经常贪图生活上的富裕,过分计较人我间的得失,相信他定难获得永恒究竟的安乐。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子也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物质的过分享受,是历史上大哲人们所极力反对的。一个人若过度热衷于物质的享受,则将为物欲所牵引,本具的性灵也会被物欲所蒙蔽。
诸位到山上来学佛,生活上必须要恬淡,才能使心灵清净明彻,也才不为客尘烦恼所染。唯有如此,才能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没有‘钱’,甚至也不一定是‘有病’,那么是什么呢?是身心无所安置。有的人说,上了讲台,手没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的最大悲哀,是他们没有一个皈依的所在。的确,身心无处安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现在让我告诉各位,身心应该安放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诵经礼佛可以安顿我们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义理大海,以及大众的事务上都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除此以外,我再告诉各位,‘宁静’也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淡泊的道理,前文已叙述过,而‘宁静’,也自有一种意境,从宁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更宽广的世界。
所谓‘宁静’,并不是要外在的一切现象停止不动,譬如说飞机不飞,车子不跑,人不要讲话;主要的是要你内心自然没有声音,而不是要抹煞外在的一切声音。同学们每天晚上要‘禁语’,这个禁语不但要做到嘴上不讲话,手接触东西没有声音,脚下走路没有声音,甚至于要做到心里没有声音,即使在热闹场所中,心灵仍然澄澈灵明,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个时候,就是心灵的宁静,就是心灵的庄严;道德就可以完成,人格就可以升华。下面我要告诉各位,在宁静中如何能安放我们的身心?
(一)宁静中有宽广
内心的宁静,可以使你的心灵世界扩大起来。一个人把心静下来时,平常所想不到的问题,往往就可以想到,记不起来的事情也可以记起来。以前,常州天宁寺有一间禅堂,坐禅时,门都关起来。有一个卖豆腐的人,对禅堂里面的情形非常好奇,很想进去经验经验,可是,在佛教丛林里面,任何其他无关的人士,是不准进入禅堂的。后来,香灯师帮了一次忙,给这位卖豆腐的一个机会,让他参一次禅,坐一支香。当禅堂止静的时候,别人都用功在参禅,而卖豆腐的也静静地坐着不敢讲话,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有人欠他的豆腐钱至今未还。宁静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精神领域,这便是一个小例子。
当然,参禅或内心的宁静,并不是要人想起旧日的事情。但是,由这个例子,也可以使人知道宁静中的世界,的确很宽、很大。一个人不要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转,在烦恼喧哗的外在世界中不能解脱,好像钻牛角尖一样,越钻越小,应该把心胸扩大,从宁静中去体会三千大千世界的宽广。
(二)宁静中有富有
俗语有云:‘沉默是金’。这意思是说明宁静里面含着富有。一个人如果熙熙攘攘地忙碌过一生,以为拥有功名权势,拥有家财万贯,出门汽车,入门洋房,甚至于拥有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这样就算富有的话,其实,距离人生富有的定义还差得很远呢!人生真正的富有是含藏在宁静中。
当你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时,你可以仰望蔚蓝的长空,飘动的白云,宇宙是那么广阔。或者你可以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与你对语,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可以任意畅游在太虚之中,你能说不富有吗?生为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要拥有外在的财富,而是要拥有心灵的智慧,及宁静的生活。
一个人在一天的生活当中,如果缺乏十分钟至三十分钟的宁静,那么这个人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贫乏。学院为什么要规定每周放假一天?这是为了让大家有一点自己的生活,体会一些宁静的乐趣。一个人在一年当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宁静生活,因为没有宁静生活的人生,会迷失方向,会忘记自己,到时候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牵着鼻子走。唯有在宁静中,才能面对问题,才能与自己交谈,也才能达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三)宁静可以代表平安
一个人每天生活在浮躁动荡之中,处处都埋伏着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够把自己安住在宁静之中,就会感到平安了。印度圣雄甘地,虽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牢狱里,但是,由于他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处处感到安稳、平衡。
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地狱,也会觉得像天堂一般,有了宁静的人生,到处都可获得平安。
有时候,或许你会觉得坐在这里也不好,坐在那里也不是;或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内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一个人内心如果能够宁静,即是所谓的‘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宁静能使你心安,心安则使你的嗔恨心隐伏不起,内心平静,则待人处事永远祥和,争执的弊端永远不起,所以,我说宁静代表平安。
四.从信仰中发掘能源
前几年世界的经济危机,曾带给世人一阵不安与骚动,为什么呢?因为能源缺乏,汽油涨价了,汽车不能常出去跑,电灯不能随便开用,冷气必须尽量节省,钢筋水泥,一切物质都供应不上。物质文明这么发达的二十世纪,居然会产生能源缺乏的危机,可见科学与物质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们心里的能源,则没有缺乏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人人都可以自由去开采,那么要如何才能开采自己内心的能源呢?我认为,应该用‘信仰’来开采。
佛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有信仰的人,内心充实,他看这个世界,到处一切祥和;可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一样了,他没有心灵的皈依处,他感到这个世界很贫乏,甚至会觉得人很空虚。有信仰的人生是美满的,可是,信仰与能源又有什么关系呢?以下用三点说明:
(一)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最近报纸上曾刊载一则消息说:探测队在高雄外海,已经发掘到海底有油气,据说高雄外海的海底可能有油矿。此外,在宜兰附近的地下能源也正准备开发。由此可见,世人对于海底的能源与宝藏极为重视。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如大海的智慧宝藏,深邃广阔。据报上消息,高雄外海海底的宝藏,价值约新台币二百亿元。这个数目虽然很多,但是这还是一个可说的数字。
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智慧能源,如被发掘出来,岂只是二百亿元新台币的价值?四句偈佛法的功德就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了,由此可知,智慧的拥有不是物质上的财宝所能比拟,而这个智慧的大海,则必须用‘信仰’来发掘的,所以说‘信仰’可以发掘智海的能源。
(二)信仰可以发掘慧山的能源
智如海,慧如山,能源在那里?在深邃的海底;能源在那里?在高耸的山上。有人说,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为什么称台湾为‘宝岛’呢?一般人只以为台湾‘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其实,台湾的可贵处并不只此,台湾的山脉连绵,那里有无限的宝藏;台湾的山林苍翠,那是台湾的生命线。如果将台湾山脉里所蕴藏的资源,全部开采出来,不要说现在的一千六百多万人口,即使再多,一样可以生活丰富,精神愉快。
蒋院长主张要‘上山下海’。为什么?因为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我们除了要入海去发掘能源之外,还要登山去开采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艰难、危险,但是却能从那儿得到很多益处。翻开历史,多少的高僧大德,为什么要到山里去潜修?为什么不到交通方便、物质丰富的都市去?因为山里面所拥有的比都市的物质更‘丰富’。
喜欢登山的张培耕先生曾说过:‘登过山的人,与久住城市的人,有些看法往往不一样,登过山的人,他有广大的天地,心胸开阔,对人间的是非往往能坦然视之。’
往圣先贤高僧大德,入山隐居修行,往往一住就是几十年,我希望同学们到佛光山来求学,也要立下志愿,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门,等到有朝一日学有所成时,再深入社会去弘法度众。唯有如此,才能觅得丰富的宝藏,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在山上开采智慧的能源。
(三)信仰可以开采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么用呢?信仰可以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除此以外,信仰还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是成佛的‘能’。这个‘能’比原子能更可贵,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可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但是相反的,它也可以用来残杀斗争,破坏人类,可见世间上的东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那么,佛性要如何去发掘呢?俗语有云:‘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开采别人不能代替你,唯有靠自己用心去开采发掘。要使佛性显发出来,则读书求佛法要认真,诵经礼佛要虔诚,如同开山一样,要一铲一铲的挖,一锄一锄的掘,经过一番血汗辛劳,自然成功的果实就能展现在眼前。
各位来到这里,每个人必须立志做发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师,只是这种工程比一般的修桥铺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希望大家好自为之。
五.从合群中广结人缘
诸位离乡背景,割爱辞亲,从不同的角落、不同的环境,聚集到这里来,大家一齐过团体的生活,在这个团体里面,如果没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体会团体的乐趣。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他虽然处在团体里面,可是他却很孤独,不论什么事情,他都不关心;不论什么好事,他都不中意。这种冷漠的人,在团体里面,可说是残忍的根苗。现在的教育,有所谓‘德、智、体、群’四育,其中的一项‘群育’,在现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在团体里不能没有合群的习惯与德行。下面我举出三点加以分析:
(一)人不能离群索居
《维摩经》上说:‘佛法在众生身上求’。因为没有众生就没有佛道,尤其对于与我们思想、意志、立场不一样的人,也要容忍他,并且要有殊途同归,并肩合作的气度。对于与我们立场、意见不一样的人,应该感谢他。佛法说这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世界既然是千万众生共同的世界,我们又何必要离群索居,单独生存呢?
有个故事说:有一天,世界战争了。先是这个阵营打倒那个阵营;其次是这个国家打倒那个国家,打到最后,世界上只剩下二个人。由于二个人的立场不同,因此还要再打,再打的结果,其中一人死亡了,现在只剩一个人。当这个人高喊‘我胜利了!’的呼声之后,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没有水可喝;肚子饿了,可是没有人做面包,这时他才想到世界上应该多留一些人,毕竟自己一个人不能独立生存,才觉醒到需要有别人,需要有团体的存在。所以说一个人离开了团体,是不能单独生活的。
十年前,我刚创办寿山佛学院的时候,听说台北有太虚佛学院,由很多人经营合办,而且办得很好。我得知了消息以后,内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欢喜,除了高兴佛教教育日渐兴隆之外,也高兴有一个竞争的对手,可以互相观摩,为了不输别人,我就必须更求进步。所以,我觉得有人比我们好不是障碍,而是可以促成我们进步的增上缘。
现在,基督教又办医院,又办学校,又是监狱布教、电视宣传。对于这些,我不但不讨厌,反而从心里感谢他们。近十年来,佛教界像一头睡狮慢慢地醒过来了,逐渐地也开始从事电台广播、冬令救济、创办医院、筹设学院、宣传布教等社会事业,你们说,这是谁促成的呢?这是基督教的功劳,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士还在老僧入定,还没有人想到去从事社会工作呢!
(二)人要靠因缘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乃是靠众多的因缘关系。在佛教里面,常有这些现象发生:这个宗派放不下那个宗派,男众看不起女众,出家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实这都错了,佛教人士是彼此需要的,刚才曾说,基督教对我们都有帮助了,何况是佛教内部的人士呢?
十几年前,演培法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某人在那里建庙、起精舍。’
我说:‘这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我们从此又多了一个地方可以弘法,我们又多一个地方可以挂单吃饭,多了一个寺院就又增加一个使佛法振兴的助缘啊!’
的确,佛教要靠众多的因缘才能发展,彼此都是息息相关,大家应该互相提携,彼此合作。
(三)人要靠众缘成就
世界上很多成功立业的人,他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所成,实际上,他的部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因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属把他塑造起来的。譬如打胜仗而成名的将军,他的伟大,不知是多少部属的血汗造成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佛教界有很多人崇拜印光大师,这是因为有很多在家信徒,因为敬仰印光大师而拥护他成为一个楷模;太虚大师所以成为现代佛教的偶像,是因为现代佛教青年了解大师的抱负,而把他做为效法的对象。
《成佛之道》书中有一句话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广结人缘,所谓‘未学佛道,先结人缘’,因为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很多有学问有势力的人,做起事来,却处处不顺利?其原因何在?那是因为人缘不够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众缘和合,因为独木难撑大厦,所以广结人缘是非常重要的。
六.从悲愿中奋勉学习
诸位到佛光山来做什么?当然是为了学佛法。为什么要学佛法?学了佛法可以赚钱吗?学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吗?学了佛法就有饭吃吗?真是‘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吗?学佛法是为了逃避现实吗?只求做一个自了汉吗?不是的,当然都不是的。我们学佛法是为了净化自己而来,是为了发大悲愿广度众生而来,为了复兴佛教而来。知道了学佛的目的,以下再让我逐项分析:
(一)为净化自己而来学佛
一个人想要学习,如果不从慈悲中去学习,或者不从发愿中去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力量。大家是为了求道而来,不是为床座而来,更不是为自己的安逸而来。佛法无量义,以净为本。佛法再多,如果自己不能净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与之相应。所谓净化,不仅思想要净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净,唯有身心净化,才能契合佛法。
(二)为广度众生而来学佛
大家到这儿来学佛法,不是为求名求利而来的,也不是为逃避社会责任而来;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为广度众生而来的。一切的佛法,皆是为对治众生的贪嗔痴等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大家所以学佛,是为了广度众生,因此,大家学佛的态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学家,只在文字、理论上分析,空口言谈而已;或者像一般的历史家,只在历史事项上或典籍史料上考据求证,脱离了佛法的本义,因为佛法重视众生的实际生活,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佛法是要解决众生的痛苦;所以说,我们学佛,必须发大悲心,以广度众生为前提。
(三)为复兴佛教而来学佛
《成佛之道》上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诸位远离世俗到山上来学佛,除了为净化自己的身心,为广度众生之外,还要有为复兴佛教的悲愿,譬如说为了宣扬教法,可以忍苦耐劳;为了维护教团,可以自我牺牲;为了服务众生,可以献其所有;为了信仰佛陀,可以舍身舍命;为了复兴佛教,人人都需发坚固愿,立恒常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佛弟子也应该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雄心与悲愿,只要圣教兴,个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这种悲愿,则衰微的中国佛教,将有重振昔日光辉的一日。
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分四次,每次各以六点做了详尽的说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们,大家能够即时觉醒,因为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大家的肩膀上,为了广度众生,为了续佛慧命,大家应该先从充实自身,改变气质做起,发慈悲心,立坚固愿,相信未来的佛教,能如丽日中天,光灿寰宇。
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法源寺住持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去参加纪念会的人都佩戴一枚。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佛像做徽章。事后道阶法师来普陀山,送给印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4
给青年佛教徒的四点建议弘一法师开示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一、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人活一世,受恩无数。总结起来有十种恩情需铭记终生,没齿难忘。 香道哥1、天地呵护之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应报天地之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3
老子说:天道无亲,唯亲善人。一般人对这句话很难理解,现在我们用养育孩子来做比喻。很多人去堕胎,有个原因,怕养不起孩子。养一个孩子都很累,更何况再来一个。我们潜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答净土四十八问[明]莲池大师 著答四十八问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莲池大师答:由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续问答有当问,而前问不及。自设为或问如左。问:《大本》、此经一体,既闻命矣。然《大本》三事,此经似无。一、因地六八大愿;二、愿后广修诸行;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明]莲池大师 撰普劝为人必修净土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损福行为:1. 【大慎】爸妈责备发怒, 子女生嗔恨是一过, 抵触顶撞是十过.2. 工作不竭忠尽力, 一事为一过3. 【大慎】不尊敬先贤和长辈, 一日为一过4. 【大慎】堕胎为二十过5.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我在少年时侯,见有前贤排斥佛教,遂以先入之言为主,也随着藐视佛法,这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经书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救麂免难黄广文文登上记载:广西贵县西乡,有张某夫妇,一向爱好行善,尤其对物命,从不加以轻贱或伤害。有一天,猎人追杀一只麂,麂惊慌恐怖,躲入张某家中,张妇急忙用旧衣,掩盖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钱梅溪孽报谈记载:钱梅溪的邻居薛庆官司,从事宰羊卖肉为业,家境相当富裕。薛庆官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害了一场大病,疾病痊愈后,脸型突然变成羊脸形状。后来到安徽贩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年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3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
净土大德故事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龙珠英雄:我是大神官的徒弟孙悟空,成功掌握完美自在极意功!龙珠英雄目前已经迎来了宇宙争乱篇的故事,整个的剧情也渐渐进入到了高潮。除了爆出的混沌神器宇宙之种以外,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无著大师以前,印度的佛法极为昌盛,后来因为外道的势力进入了印度,大规模迫害佛教徒,曾经三次摧毁佛教。因为佛教徒以慈悲忍辱为上,不与争战,所以很多佛教徒被杀,寺庙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现在已入秋,大家知道,秋天属燥,故要特别小心火灾,说到火灾,刚才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才知历史上单房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悲剧竟是发生在广州:道光25年4月20日(18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