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往往会像猴子,看到好的东西,我们先抓到一个再说,抓到玉米觉得玉米挺好的;再看到西瓜,就把玉米扔掉去抓西瓜了;再看到野兔,又把西瓜扔掉去追野兔了,野兔跑到树林里去了,结果猴子只能哭着鼻子空手回家。我们很像这只猴子,从小到大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一个结果又一个结果。每追到一个结果就有一种成就感,例如觉得今年比去年存款多了;如果没有就觉得很伤心、很失败、没有做好。最后,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外在的一切价值标准全部舍你而去,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我们最不愿意的就是两手空空。
在精神的世界中,大部分人依存感情而生活。物质满足了,在情绪、情感上就希望自己能够感觉快乐和幸福。但是,所有的情感在死亡时就都划上了句号,如果你家里人不了解佛法,在你身体没有冷透就搬来搬去,就会让你痛苦不堪。你说也说不得,怨也没有用,而他们还在那里杀猪宰羊大吃大喝。因为来了很多人,从人情上,要给他们吃得好、喝得好,这时候,家人的感情就起了负面的作用。所以,一个没有觉悟的人,他所舍弃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他想得到的,到最后又不得不舍去。这样的人生,得到的快乐也是非常短暂的,快乐中又包含了痛苦,所以叫做有苦之乐,这就是我们平常的人生。
那么,人生意义价值又在哪里?我们这个身体从出生到二十岁前是成长的过程,是越长越好,但三四十岁后,按照自然规律,暂时借来用一下的这个身体,又慢慢被收回去了。从身体本身来说,这一生的存在到最终结局时并没有意义,只是有过程,但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大家看一下是否有意义?
回想小时候,天真无邪、没有烦恼痛苦,随着岁数的增长,掌握资源的能力强大了、知识丰富了,烦恼也随之多起来了。我们本来没有痛苦烦恼、很天真无邪,但是却越来越邪、越活越痛苦,这样的生命就是对不起自己。日本有一位企业家,写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叫《活法》,里面讲到一句话: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如果变好了,说明你的人生就有意义;如果变坏了,就没有意义,或是负面的意义,你还不如不要来到这个世界。
所以佛陀设立的这个教化法门,并不是让每一个人当下全部成佛,而是告诉我们在人生路上接触佛法后,是否比以前好了?假如往好的方向迈进一步,你学佛就是有意义;你内心的烦恼能够少一点,你活着就有意义;你的快乐能够多一点,你活着就有意义。
这一生的努力会融入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一生只是这条生命长河的其中一段,每一段生命都是从生到死的一段过程,不知道前生,也不知道来生,这一段一段分开的过程叫做分段生死。
现实的这一生,我们处在不停的变化中,每分每秒都有新陈代谢、每个念头都有生灭来去,念头生起时又是一个生,念头去时又是一个死。念头的生生灭灭和身体的新陈代谢,这叫变异生死。
在分段生死中,我们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而去,就像在一条河流中,在上游放下的任何东西都会随着往下流,现在的这一段河中,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另一个方面是刚放下去的。上面流下来的就是命,这一生刚放下去的就是运。
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难以相信,原因是我们这条生命之河被严重污染了,所以你看不见河里到底有多少东西,而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一段风光。
有些人把浮出河面的看清楚了,沉在河底的看不清楚;有些人在上游放下去的东西,现在浮出水面了,但上游放下去时现在看不到,就说:某人这么坏也没有恶报,某人这么好也没善报,因果到底有没有啊!感觉难以置信;也有一些人这生做的事,不久报应就现前了,然后就说: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只是你投下去的地方不同、浮出水面的时间不同而已。这就是三世因果跟一世因果的区别。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地方、扔下去的是垃圾还是珠宝,无一例外,只要你放下去了,它就在你的河里了。
所以菩萨的生命之河是清净的,只要放下去,他就能看得很清楚,这叫一念因果。当善的念头生起来了,你的世界就往善的地方展现了,你的思想、阿赖耶识中就多了一个善的念头;一个恶的念头生起来了,你的世界就多了一个恶的念头;你打人了,你的世界中就多了一个打人的印象;你赞叹人,就多了一个赞叹人的印象。所以当你生起善念的时候,你的内心是快乐的、安详的。无论是在你遭受别人欺负时候,别人给了你多少打击,只要善的念头一生起来,当下就是安详的、快乐的;如果是一个恶的念头,仇恨、不满、无奈、焦虑,这些不良的念头只要一生起来,你就会感觉到生命中的不舒服。这一念本身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三世因果的原理。
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是一方面是要在你的生命之河中投下善良的、快乐的珠宝、不要把黑暗的、无知的、痛苦的垃圾扔到你的生命之河中,这是修行上需要努力的;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戒定慧来清理心中的障碍、垃圾,这就要以觉者的智慧来调节身口意这三业,否则就还是伴随着自己的贪欲和嗔恨。
我们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个个体在这里,而且这个个体生命一定是有最全面的真相。而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而这一点点真相也是真相,你打人、骂人、开心、痛苦,都是你生命的真相,但只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一个片段、一个碎片而已。佛菩萨他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全面。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认识自己的生命,从内心去观察。如果被贪、嗔、痴、烦恼掩盖住了,那么虽然你现在追求到了一点快乐,却为未来种下了一大堆痛苦的因。就像为了经济发展,人们把自然资源破坏得特别厉害,今后就会为之付出更多的、痛苦的代价。
我们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念,就是没有副作用的发展观,那么你的生活、行为就会没有副作用,你要得到的快乐就不会带来副作用。如果你的快乐有副作用、将来要为之付出更多痛苦,那这个快乐就是有问题,这就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所以作为一个佛的弟子,向佛学习就是要从迷失的生命转换为一种觉悟的生命。
燃香疤的意义问:《四种清净明诲》其中有一段: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 (音ru,燃烧的意思)一香柱。我说是人,无始宿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2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关于教育教育三大原理:1、空瓶子原理2、种子原理3、唤醒原理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坏人教我们掠夺,好人教我们创造,圣人教我们发现。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问: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惟贤法师答: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心灵的修养,达到心灵净化,证得解脱。无论大小显密,尽管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藏传佛珠玩法很多,我们很难见到两条一模一样的藏传佛珠。琳琅满目的藏传佛珠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随意的假象,但实际上藏族人民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每一条佛珠每一个构造都
佛珠文化时间:2024-12-30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世间人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自古以来,大家所体会到的事实真相。为什么会不如意?受业力的支配。什么叫业力?妄想。我们成天想东想西,成天在打妄想,妄想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荆三隆佛律,汉语意为“灭”或“调伏”,又释为“量”,所谓量罪之大小,轻重,分别犯与不犯。因此对之于律,分别有四名:灭:调伏:解脱:戒。从佛教教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四不」原则健全我们的人生星云大师我这一生周游世界,云水行脚,到过不少地方,但在今天来到这“第一城”,感到特别荣幸。我虽然还没有仔细参观,就已经感到这第一城的宏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要想尽量摆脱痛苦和烦恼,让自己每一天都活得开心自在、了无遗憾,也并不是非常难,只要你相信因果,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6
轮回真实案例:人生不幸真是老天不公吗? 笔者:下面两文是笔者转自无量光催眠工作室的博文。可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或同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你身边的。为什么?因缘使然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达照法师:打坐的基本坐法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禅修是有一定的坐姿和寓意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打坐。也有很多人知道打坐的姿势,却不知道打坐各个姿势的内在原因。所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0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名号,但事实上,观自在也不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而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自己就是观自在。你观察自己自在吗?你能自在,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你观
佛答时间:2024-08-18
第一苦:生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老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5
品茶,品味,品人生。如果茶只是一杯普通饮品,恐怕不会受到那么多人喜爱。茶有内涵,不仅在于茶在水中弥漫的滋味与香气,能在于在这一杯小小的茶中,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04
慢慢品茶,回味人生,一片小小的茶叶就像人生的沉浮一样。人的生命是一次旅行,犹如一片茶叶,在风雨中同行,根植于土地,亦将回归土地,与天地同眠。在我看来,茶叶的辉煌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4
每天与您分享佛法,感悟人生! 欢迎您的加入! 点击日期后面(辽宁省明月禅寺)即可关注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人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28
昨晚听家里人说,老家的蔡伯母过世了。前几年,她的丈夫(蔡伯伯)喝农药自杀了,她一个人住着,最后死在出租屋里,死了都没人知道。她生前有五个儿女,都几乎不管她,来看她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7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清清灵灵一撮茶泡在水中,焕如积雪,烨若春敷,顿时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弥漫了整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25
人生最大的快乐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四个新弟子听了
情感世界时间:2024-07-25
茶是中国最普通的饮品。“香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茶与水的结合才能尽显茶的本色。茶,是叶与水的共生物,是人生与心的半导体。 1、茶之水雪夜,兀自观雪于
茶的知识时间:2024-07-22
人生如茶,总要在沸水里滚一滚,才能沉淀。茶如人生,总要到识货的人那里,才有价值。时间是最好的标准。好茶,依旧如故;好人,依旧如初。生命是一种轮回,你留下最好品质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07
了解经文的意义世间的凡夫只修习了一部分禅法,知道一些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然记住了经文,却没能深入了解经文的意义。对禅观的种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掌握,却自己说自己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28
星云大师“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唐伯虎的这句话说明人身难得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8
真正求生净土的人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同佛心,我们的愿同佛愿,我们的行同佛行,我们的德同佛之德,则没有不往生的。如果在这上不认真的学习,跟阿弥陀佛心、愿、行、德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7
星云大师曾讲过自己一次挨打的经历,这让他众生难忘。那是一次格外特殊的教育。年幼的星云被扬州入门的师父交给南京的一个大师父,入门的师父告诉他,那才是他学佛的好地方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