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总在讲这个题目,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就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呢?还是没有讲清楚。我想,讲到尽未来际,这个问题也讲不清楚,因为我们生活的内容是日新月异,人的思想、烦恼、妄想,也是层出不穷,天天在变化,那么生活禅就是针对现实生活而言,是永远讲不完的。如果有一天讲完了,那就是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我们所有的人都觉悟了,再不需要讲什么禅了,因为我们这个染污的生命、染污的生活、迷失的生活已经结束了,都进入到一个觉悟的生活状态。生活禅可以不要讲了,因为我们已经是在过禅生活了,所有的人都过禅生活了,这时候可以不要讲了。第二种可能,希望不要有那么一天,我们不能讲了,我想不会有那一天。生活禅会永远地讲下去。
我姑且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讲生活,一部分是讲禅,一部分是讲生活禅。
一、什么是生活
有生命就有活动,有生存就有妄想,有烦恼就有生死。这都是必然的,烦恼是因,生死是果。所以,生活就是生命在生存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瞬间,与所依托的环境,保持一种适应与对抗的全部活动。这是我下的一个定义,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在座的有许多学社会学的、学伦理的、学哲学的,现代科学是怎么来定义生活,我不是很清楚,因为我的脑子很闭塞,但是我觉得,生活就是生命在生存的全过程中的每个瞬间,每一个瞬间就是每一个当下,与我们所依托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空间与时间,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人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两种适应环境的办法,一种是完全的适应,一种是带有对抗性的适应。太阳这么大,我们要天天在烈日下生活,肯定是不行的,适应不了。那么我们就想一个办法。从古到今,都在想办法,人怎么在严寒中来适应大自然,在酷暑中怎么样来适应大自然,在剧烈变化中,又怎么样来适应大自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一栋房子,冬天可以不受严寒的袭击,夏天可以不受酷暑的煎熬。一般情况下,有一栋房子就够了,但是在特别寒冷的地方,或在特别炎热的地方,光有一栋房子还不够。所以,冬天又想一个办法,最原始是烧火,后来就有煤炉子,现在有暖气,这就是我们想办法要跟大自然的一种抗争,想办法在这个环境中能够生存下去。假使夏天,我们在这个屋子里,有这么多人,门不敞开,窗户不通风,甚至没有空调,我们坐在这里就受不了。于是人又在想办法,过去是有电扇,现在是有空调,最古老时是每人有一把扇子摇。有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从摇扇子到电扇到空调,都是为了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这些措施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减少我们生命的痛苦,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命的痛苦。
这个生活很奇妙,没有人来提示,这个生活就很实在。一有人来提示,生活就充满妄想充满分别。生命与生活,它是同时存在的。有生命才有生活,没有生命也谈不上所谓的生活,所以说,生命的存在形式与内容就是生活的整体。
生命有迷悟之别,生活也有染净之分,我们大家都在迷失当中,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迷失的生命。我们大家都在找一条觉悟之路,想方设法,要使生命从迷失当中逐步地觉醒过来,这整个的过程就是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个过程。迷的生命,就是过得染污的生活;觉醒的生命就是过得净化的生活。很显然,我们的生命觉醒了,生活净化了,我们人生的痛苦也就会相对减少。怎么减少呢?并不是说,起大风了,这个觉悟的人,风吹不过来,雨打不进来,不是这样。是有觉悟的人同样也要面对八苦,八苦当中,来自社会的就是所谓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恚苦。像这样一些苦,对于有觉悟的人来讲,同样会遭遇到,他只是能够正确的去面对,当下就化解。因为有了觉悟,就会把我们所面对的一切,用善心善念去看待,用淡泊名利之心去看待,像昨天江泓先生所讲的慢、善、淡。对待烦恼的事,对待痛苦的事,我想,不管是年轻的人,还是年老的人,都要采取这三种心态。你慢节奏地处理一些烦恼的问题,可能就会使烦恼慢慢淡化。如果你说一句我说两句,你的声音高一点,我的声音比你的更高,这种对抗性就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慢一点,慢一点是和现在所说的冷处理分不开,冷处理,就是放在那里不管它,不管它就没事了。所以,一切急事,要慢慢地处理;而一切不急的事,你都要很好地重视它。比如说,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种长远的积累。作为我们读书的人,求知识的人,求佛法的人,你就要念兹在兹,不能懈怠,你一懈怠,就提不起来,这个精神一放下去了,因循苟且了,就很难再鼓起劲来。对于要长期持之以恒的事,每天都要很重视地去做,这样才能够日积月累有所成就。
我们的生命,生命是个什么呢?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开始的那一天,也没有终止的那一天,生命只有转化,没有终止。怎么转化呢?染污的生命,通过一定的修养,可以转化为清净的生命;迷失的生命可以转化为觉醒的生命。而生命的过程,又是由无数的生命点所构成,所谓的生命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这个生命点,可以是我们每一个当下,我们人生一生的经历,一生的过程,在整个生命的链条当中,它也是一个生命点。无数的生命点,是由什么联系起来的呢?就是由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在不停地流注。大家有一个问题,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三世因果?如果从这个生命点的每一个念头的流注,不停地流注,去理解三世因果、前生此生来生,作为一个切入点的话,你可能会领会。这个念念的流注,佛教里叫念念生灭。念念生灭,永远不会停止。当我们这个肉体消失以后,这个念头还存在不存在呢?它以另外的一种方式继续存在,所谓业识的方式。业,识,就是我们的意识加上我们从无始以来的业,或者叫作记忆,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也是在不停地生灭,不停地流注。它还是像生命存在的那个活动情况一样,还是在念念生灭,念念迁流,没有一个停止的时候。所以,生命的阶段性和生命的延续性是一体的,是不可能割断的,到我们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这个生命的本源,它也不会终止。从这一点,佛教就解决了生命流转,生死流转,三世因果。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生命,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永恒的负责任的这样一个思想,就很自然地得到了一个肯定的解决。佛教讲生灭生灭,这两个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只有把这个不停的生灭,念念生灭这个概念,大体上有一个了解,才能认识到生命的永恒性。
生命的永恒性,它所表现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看我们生活的内涵是什么。我们生活的内涵如果是净化的,是清净的,生命也就随着净化了,升华了;如果我们生活的内容是染污的,是迷失的,那么生命也就随着沉沦了。所以生命的升华与沉沦是跟生活的内容分不开。所谓的生命点如果作为生命过程中的一点来讲,那就是我们的每一个当下,由无数的当下,构成了一期的生命。所以说生命是当下,生活也是当下。如果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当下性,就能够认识到生命觉醒的重要性,因为生命的觉醒,不论把它放在明天或者放在昨天,它也一定是要在当下。所以禅宗的功夫,一切都在当下。所以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既是讲具体的生活,也是讲当下的生活。
我们生活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是当下的存在,也包括对往事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像,但是,就这个思维过程而讲,生命的一切活动,永远都是当下。因此,禅宗有句话,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四方四维上下这十方,都在一念当中。各位可以合着眼睛想一想,过去现在未来,四方四维上下十方,为什么都在一念当中,是不是在一念当中?很显然,离开了当下这一念,找不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找不到四维上下十方,这个事情很神秘,但是又是一个普遍的存在,又是一个实在的存在。所以,生命与生活、生存,在我们人生当中,是一个每天都在重复的事,但是,又很少有人去关注它。
生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具体的事实。生活的具体性是不需要什么理论的架构,吃饭就吃饭,穿衣就穿衣。生活是直接的,也不需要什么媒介。生活是体验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的体验又是个性的,张三的生活,李四无法分享,李四的生活,王五也不能分享,大致上可以欣赏。欣赏,毕竟是一个隔靴搔痒的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看到某某人生活得很安祥,我们可以欣赏他,但是你要分享他的体验,不可能。所有具体的,直接的,体验的,个性的,当下的,这些特点,与禅的特点是一致的。禅,也是具体的,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具体的觉者的生活,觉悟的生活,它是直接的。打一棒你就感觉疼,是直接的。打一棒也无须问为什么,当然,打一棒不能去起诉,如果打你一棒你去起诉,那完了,那不但是这一棒让你开不了悟,还会惹出许多烦恼。所以现代人的生活,理性的生活,跟禅是完全无缘的。生活的内容,大致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二、什么是禅
禅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大家抬头看上面那个墙壁上(指墙壁上的无)。我们在看这个字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障碍。既然是无,它也没有形状,只是借这个字,来表示禅的内涵,但禅绝对不是这个字。禅是无,无,又是什么呢?无,不是没有。如果我们把无,理解成为有无的无,那就错了!无是超越,是超越了有无的对立,这样的无,才有意义。禅,是整体性的,不是二元的,也不是一元的。禅就是不可界定的东西,如果可以界定了,那也就不是禅了。有时候也用空来描述禅的境界。禅是空。空,不是一物都无;空,是一种超越有无对立的大智慧。从这两点来讲,禅就是永恒的突破,只有突破,才能体现禅的风采,禅的意境,禅的创造力。如果有一件事情能够限制它,禅的创造力就没有了。所以,禅,是我们生命中无限的创造力,它不是上帝,它是佛性。它是如来藏,它是法身,是真如。说出这个名字来,已经是多余的。但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禅究竟是什么,所以用这些假名描述一下,但一定要直接去体会禅。
比如临济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依止多年,参学多年,依然不能开悟。黄檗禅师就想到,他的因缘可能不在我这个地方,就把他指示到大愚禅师那里去。到了大愚禅师那里,经大愚禅师的指点,临济禅师开悟了。开悟以后的表现是什么呢?他不是顶礼三拜,而是在大愚禅师的胁下打了三拳头。大愚生气了没有?没有。但是他说了一句话,你的老师还是黄檗,与我无关。临济禅师于是又回到黄檗禅师的座下,见了黄檗也不顶礼,也不叩拜,劈头盖脑就是一巴掌,黄檗禅师只是一笑,说一句,看你这个疯癫汉!这多奇妙呀!现在出现这个场面,那还得了啊,媒体上报纸上还不炒得沸沸扬扬呀!这就是禅者的风采。大愚禅师看到他启发了这么一个好弟子,竟敢在老虎的头上拔胡须,这多了不起!所以他很高兴。黄檗禅师同样如此,这一下放心了,终于我的法门有人继承了,高兴。
禅师的那种作略,那种直接性,那种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只有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面,只有以佛家的大智慧,加上中国文化的熏陶,才能够出现这种超人的卓越,这就是我们生命中无限的创造力。临济禅师的道场,就在我们石家庄以北二十公里的地方,正定临济寺。今天天下的佛弟子,我所说的天下,就是指的我们汉传佛教这个系统,我们皈依了也好,出家了也好,都要起一个法名,这个法名,绝大部分都是根据临济宗的派系而来,所以,严格讲起来,我们汉传佛教的四众弟子,可能有90%以上都是临济宗的子孙。祖师那么伟大,他创造的宗派才能够具有那么强盛的生命力。
禅,是生活中专注、清明、绵密的觉受。所以生活禅中这一点最关键,就是觉照,就是自觉性,就是觉醒,就是觉悟,就是觉悟的那样一种受用。它不完全是功夫,它是功夫到了炉火纯青那个时候的一种受用。有了这种受用,生活禅,禅生活,才可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涌现出来。我们要修的,要训练的,要培养的,就是这样一种清明、绵密的觉悟的受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迷失,从哪里来的?就是因我们不能觉悟,总是在迷惑当中。禅是一切,又超越一切。既然是生活禅,生活是一切,禅也是一切。
我在十几年前,写了《生活禅开题》这篇文章。《生活禅开题》中,曾经讲到什么是禅。这篇文章从几个方面来说明禅是什么。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从心理状态来说,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超越是禅……当然可以举出更多现象来说明禅的普遍性,但仅此就足以说明:禅是一切。同时如果禅就是它本身,那又把禅局限了,所以禅又超越一切。禅只有超越了一切,才能够指导一切。禅只有超越了一切,才能够提升一切。在我们这个空间,没有一个人身上没有禅,没有一点点的空间没有禅;是它,又不是它。禅,是三界中的源头活水。我们住在城市里的人,要知道什么是源头活水,简直是神秘得不得了,只有住在大山里的人,才知道源头活水是什么,才知道那个来源的重要性,才知道那一溪流水,是永远都不会停止,永远都不会腐败,永远都具有流动性。
禅,很奇妙,又很实在;很普遍,又很超越。
三、什么是生活禅
生活是普遍的存在,生活就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总括。我觉得现代人,或者说西方文化,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我们人类的活动,用生活二字来进行一个高度的概括,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在佛经上有这个类似的内容,但没有像这样一个能高度概括我们生命一切的活动的词,即使有这个词,它也不能为大众所接受,不能够进入主流语言环境。比如佛教讲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比如说日用事,这都和生活这个词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毕竟不通俗。生活二字,既通俗又普遍,而且能够为所有人接受。有这样一个对生活高度概括的词,一个概念,如果我们佛教不拿来运用的话,那就是一种自我封闭。佛教、佛法永远是开放的,不是这样的(以手做开合姿势),这样就是封闭的,它是扇面形开放的。
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接受新文化的法师,都把生活这个词引进了佛教修行的描述之中。其中把生活二字用得最好,用得最娴熟、最圆满的,就是太虚大师,他的文章,他的讲演,处处扣紧生活。关于佛法与生活,佛学与生活,这样题目的讲话和文章,在他的著作里无数次地使用。进入到现代,当代,所有弘法的大德,都在运用生活这个概念,来谈修行,谈佛法。就是生活禅这个概念,也有人提过。在我之前,台湾有一位居士,偶尔看到他有文章谈到生活禅。但是,他没把它作为一个修行的体验而进行反复地探索与实践。我们河北佛教协会和柏林禅寺,从1991年开始,就在提倡生活禅,而把生活禅的具体宗旨规定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一下子就把生活禅的理念,和传统的大乘佛教的理念进行了连接。大乘佛教有两大宗旨: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所谓一智二悲,这已经是讲了一两千年的命题。一智二悲,如何把它赋予一种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意义?我们这个僧团反复地探索、推敲,用什么词能够把慈悲与智慧的理念连接起来?最后就确定了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有大智慧,才能觉悟人生;有大慈悲,才能奉献人生。这就定下了夏令营的宗旨。生活禅的奠基石就是这八个字,生活禅具体的修行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虽然很抽象,但是,至少给我们指明了在当今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来修学佛法,如何来弘扬佛法,如何来用佛法的精神,净化社会,和谐社会,就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实际意义是什么呢?觉悟人生是针对人类的迷失而言,奉献人生是针对人类的自私、以我为中心来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佛教传统的修行次第也是完全能够连接的。传统的修行次第有所谓大乘和小乘,小乘所修的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的解脱道,大乘所修的是以菩提心大悲心为基础的菩萨道。解脱道以自觉为主,菩萨道以自觉觉他为主。如果我们把解脱道与菩萨道都归纳到生活禅这个系统当中,那就是,觉悟人生强调的是解脱道,奉献人生强调的是菩萨道。这样就使生活禅这个理念,与传统佛教的修行次第进行了有机的连接。当然,传统的修行次第,与禅宗虽然精神一致,但是表现的方法,进入的步骤,完全是两回事。刚才我们讲到临济禅师的故事,在传统的解脱道与菩萨道的修炼过程中是不会出现的,你把老师打三拳那还得了呀?那犯大规矩。所以,禅宗呢,禅呢,很奇妙。
禅宗虽然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但一直到今天还有人质疑禅宗是不是佛教。因为要用传统佛教的眼光来看禅宗,确实禅宗有许多的作略、做法,是完全带有突破性的,带有创造性的,用现代的话说,带有原创性。在一些作略上,已经跳出了印度佛教的那些规矩;也正因为禅宗的精神、做法具有原创性,所以才能在中国蓬勃发展,而且不但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像越南、朝鲜、日本,今天已经影响到了欧美各国。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禅在今天欧美的文化环境之下,从某种意义上,它确实起到了震撼欧美文化或西方文化基础的那种作用,震撼还不确切,如果用动摇的话是不是太过分了?但是实际上在发挥这个作用,动摇西方文化的基石。
西方文化是二元的,禅宗就是要打破二元对立的局面,从这一点来讲,它是动摇了西方文化的基石。那么我们在修生活禅的过程中,究竟从哪些方面来落实生活禅的修行法门?我想提出以下一点看法:
在生活中,培养专注、清明、绵密的觉受,以信仰、因果、良心、道德为内容,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从而落实觉悟人生的宗旨。在生活中,培养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为内涵的理念,不断和谐自他关系,从而落实奉献人生的要求。觉悟人生,所要做到的是要优化自身素质;奉献人生,所要做到的是和谐自他关系。我们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能够做些什么事?我们要永远地、无穷无尽地做这两件事,不断优化自身素质,觉悟人生;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奉献人生。永远只能够主动地做这两件事,其他的事可能都只有被动去做,唯有这两件事你可以主动去做。如果我们把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和解脱道与菩萨道,进行一个连接的话,那就是以解脱道为目标来优化自身素质,以菩萨道为目标来和谐自他关系。以此两道的完美结合,落实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生活禅宗旨。
生活是具体的,直接的,体验的,个体的。禅也是这样,禅是直接的,打一棒你会痛,是直接的。禅在哪里呀?穿衣吃饭。禅在哪里呀?庭前柏树子。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是什么呢?是禅呗。赵州和尚不像我这样搞一上午,说七道八的。赵州和尚用手一指:庭前柏树子。多直接!因为禅没有离开每一个具体的存在。赵州和尚讲话风趣,有艺术。当时那些禅师可以说都是美学大师,艺术大师,否则的话,他怎么能够进入到那个境界里去?进入不了。多优美的故事呀!在我们柏林寺讲这个公案,特别的亲切,庭前柏树子依然还在,赵州禅风也洋溢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道场来学习净化人生、和谐社会的生活禅,也具有……感染力,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不是很确切,(问营员,你有什么词呀?营员:穿透力)穿透力也不确切,用一个不是很雅的词,诱惑力,虽然不是很雅,但很有说服力。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知足,知足者常乐。知足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有快乐。如果对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满足,我们的心总是在一种渴求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沉香,是沉埋千年的山中传奇,久经淬炼而终成正果。沉香结香不易,而能达到的极品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珍贵难寻。那么好沉香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看造型国人在审美上更注
沉香收藏时间:2024-12-26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一、感恩人生在世,接受了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师长、来自父母的种种恩惠,如果我们把生命存在的各种关系都排除掉,我们的个体生命在哪里呢?我们的个体生命能否存在呢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净慧法师:做好事,不存功德想——关于《妙法莲华经》的开示佛说舍利弗的佛国土也是三乘教化众生,而且授记时佛说:你这尊佛出世的时候,虽非恶世,但你有本愿力说三乘法,劫名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修行人为贪求名闻,心易生过人法,以名相说长短,以是非论高低,以我法争第一。若遇善行大德、善友大智的知见觉,超越自我见闻觉知时,慢习速增,嫉妒立起,诽谤攻击,打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世的正因。八关斋戒的内容:一、不杀生;二、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禅修法座各位同道,上午我在这里讲了佛法的缘起、空和业果轮回几个问题,下午就根据慈雨法师的意思讲讲关于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禅宗分五家: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2005 年7 月10 日)应北京读书人VIP 俱乐部邀请,净慧老和尚7 月10 日于北京万寿寺万 寿阁进行禅学讲座,以“感恩、包容、分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为避免自损功德,若见闻法师以证悟知见释解大乘法义理时,先打破宗门理念局限,再以广学多闻的心态,放平身段听一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可谦下请法,又可交流知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修禅的上根利智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己不是那样的根器。什么是修禅的上根利器呢?答:修禅要上上根器的人。修禅下手就较高,从此角度讲,能够在当下就敢于承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分身集会品第二无量世界的地藏分身和无量业道的出离者随众,随地藏王菩萨一起来到这个法会。由于我们的身障不知道,地藏王菩萨的分身有无量亿,无量亿的分身有无量亿的随众,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佛教传入中国,作为外来文化的移植,首当其冲的便是本土化或者说中国化的问题。净慧认为,佛教中国化是在魏晋时期完成的,代表人物是道安。对于禅学而言,这无疑也是正确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具体表现,它默契了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茶道是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08
达真堪布:生活是种修行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02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自然规律。中国文化对于生与死的态度,自古以来真的是太沉重了,太不应该,也有些太落泊、太悲观了。世事本来无常,这些不必要的想法无形之中在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2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原来的低矮房屋,转变为现在高大直立的现代楼房了,房屋模样的变化,风水的本质确实不便的,风水是一种磁场能量,与古代风水查看方式不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祖庭中轴线在四祖寺接待来来往往客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客人们总是希望同时到五祖寺看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特,黄梅这个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