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理性,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现在有些学佛人,刚学一点,就喜欢谈玄说妙。佛经里面是理事双备,有时候是从理上讲,有时是从事上讲,理和事两方面都要兼顾。
在理上讲,我们都是有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所谓我们每天念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这确实就是禅宗讲的向上一路,指归本分的,这里面是离开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世间的语言都是用不上的,这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染一尘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一切众生本具。但是我们一念无明妄动,在心意识层面,我们全体都在无明的心意识里面,我们对真如自性是贴近不了的。
佛在《楞严经》讲: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众生只要举心动念,五欲六尘的念头就起来了。不像佛,真如自性,念念都跟一切种智相应,我们是念念都跟无明烦恼相应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虽然具有如如不动的自性,但是我们的内心的五蕴,行蕴的妄念就像激流水,就像湍急的旋流、漩涡,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我们要从事相上下手,怎么从事相上下手呢?就是要持戒。持戒是从事相上下手的,规范自己的身业,口业。先制身,然后再制心,来规范清静自己的意业,行为上不要谈玄说妙。
今天中午有一位同修来我这里说请法,我说请什么法,回答说持戒。我让他持戒,修行从持戒开始。他还问是持有相戒,还是持无相戒?我回答:你能持无相戒么?所以我们持戒要从有相戒下手,谈玄说妙不是我们现在的水平。
《梵网经》讲很多人就是 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口里面都是谈空的,步里面都是行在有里面,都在造恶业,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规范自己烦恼重重的身业和口业开始。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首先要从这里做起。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行一切善,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法的规则,我们的烦恼就违逆了这种清静的自性,就会颠倒行事,迷惑颠倒。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法门强调饮苦食毒,可能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就像是治病,有的是用正常的药物治病,有的病得很重,像奇症、绝症,有时候可能下毒药。砒霜可以毒死人,但砒霜有时候也可以把人治活,以毒攻毒,这是各种不相同的手法。所以不是说法是否有合理性,而是原则、理念,与道相应,但是让大家证悟到真如自性,不二的体性当中的方法,那是非常多变的。
像禅宗种种手法,比如丹霞禅师劈佛烧佛,归宗禅师斩蛇,这些都是非常别具一格的,就是格外的一种方法来断除对方的执着,但是不应该把这种格外的方法当做一个常法去推广。所以用一种饮苦食毒的方法,是不是能断除烦恼,证入自性,这种格外拈提的方法,无论禅宗、密宗,或者其他法门,可能会有这些,但一定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普遍的常法去理解。
宋代有一个读书人叫刘庭式,他和邻居家的女子订了婚,订婚之后并没有行婚礼,就去上了太学,读了太学又考中了进士。五年之后,等他回来的时候,邻居家的女子却双目失明了,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9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贱价地将牛出售。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7
自性自度,还是要自己去自己的毛病,师父不能天天看着你。◎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我们现在讲自性自度,这本来不是这么简单的。自性自度,就是要你把迷惑都断了,把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念这一句咒便能把恶梦解除了(一一四)突悉乏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除灭恶梦及不祥 烦恼菩提化清凉破邪显正兴大教 八万毛孔放毫光诵念这一句咒文能远离颠倒梦想,不做一切恶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巩固了;定就发生慧。这个慧,就是认识我自己的自心,就是:心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文殊菩萨说完了前边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5
真空妙有,就是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碍真空。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这就是中道了义。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便在生死轮回中流转,转来转去,也转不出生死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5
鲁智深嗜酒、打架、不守清规,为何说他是真正的英雄?《浅说水浒》第163期(文/焦目)近年来,可能为了与众不同,从情商、职场、人生甚至阴谋论的角度来解说水浒的人有很多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24
你把执着去了,才能与自性、本有的智慧相契合。◎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六祖坛经》中提到,六祖大师为神秀大师的门人至诚,说了一首偈颂:生来坐不卧 死去卧不坐一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1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常常有人质疑自己(或他人)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包括有些初入门的师兄道友也有此困惑。为了析疑解惑,现推荐阅读下文关于因果的开示:(实在值得诸位经常复习一下!)关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对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讲,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在说法。如果功夫用得好,一个平常看起来极微不足道的机缘,足以激发其本有的智慧现前。感温禅师的侍者之悟道,便是一例。投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03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科技进步的危机科学家在皮毛上转来转去,发明这些东西,好像有所得,其实把本有的智慧都忘了。◎一九八三年二月廿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十斋日诵《地藏经》功德不同于以往◎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那么怎么叫“反闻闻自性”呢?这种的功夫,也就是我们现在用参禅这种功夫。参禅,你不要尽向外边打妄想,你要迴光返照。譬如我们参悟话头,现在参“念佛是谁”;你这个“谁”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8
梦参老和尚开示:眼睛少看,耳朵少听,嘴巴少说,就是少说离开三宝的话。佛弟子互相谈论的时候,就多说佛法的事。你们想想,是静的时候不散乱呢?还是走的时候不散乱?我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龙王三太子为何宁当畜生也要跟唐僧取经?其秘密在唐僧的袈裟上?(蜗牛看西游第2595期)文/牵着蜗牛散步在西游世界里,龙族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也进入了神仙系列。龙王三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7
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旅游,越来越深受人们的热爱,以前交通不方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27
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礼法愿大师为国师,礼敬供奉甚为殷重。当时的文惠太子萧长懋喜好音乐,有一次到正胜寺拜见法愿国师时,他请教国师:“我用葆吹清铙诸多乐器一同演奏
佛答时间:2024-08-18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7
那就是说,《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阶位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没有一个不知道。你那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为这能见人吗?你不想见,他全知道。他看到你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0
一座处在闹市中的商业大厦为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死人事件发生(例如跳楼,凶杀)有原因吗? (提问者:一缕清茶)体恒法师答:即便总有人在同一座大楼轻生,也不能说明这座楼就与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1
为什么夫妻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夫妻相依为伴、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分道扬镳。通过和合术能否化解矛盾,如何挽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9
当你找到了丈夫出轨的原因,但是你还是想要挽回丈夫的话,你就要学会正确运用挽回技巧,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以下是三个关于挽回丈夫的心的挽回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挽回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文/嘎玛仁波切眼前的苦难,就算你真切感受到,并痛苦难捱,但这些并不究竟、也不永恒,只要打破了它的来源,痛苦就会消失。所有痛苦的根源,是由自我的业力而产生。业有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5
对于现在很多比较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来说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老黄历都是比较不熟悉的,尽管他们知道在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的师傅帮助他们来进行婚期的专业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改革开放之初,有位教授对我说,他到佛殿,真想拜佛,但不敢拜,怕被笑话。去年,我看李总信佛虔诚,就送他一串佛珠,他欣然就戴在手腕上。我说,现在是宗教信仰自由,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古代的人们,遇到嫁娶、出行、开市、动土、祭祀等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选一个好日子,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趋吉避凶。古代的行军打仗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这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3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佛说有数不清的理由不应该吃肉。)谓一切众生从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6
第三章 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转染成净、平等性智一、我执的根源在日常生活当中,环绕在吾人周遭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我字,我的家、我的衣服、我的书、我的钱、我的公司、我的,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贵夫人在年前,住在台北市我们十多个男女道友,远去台中慈明寺求受菩萨戒,先后经过七天,过著同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值得我回忆的一页。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寮房休息,
世间百态时间:2024-06-11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称中元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盂兰盆节在佛教的观念传统当中更添了提倡民族孝道的盂兰盆会意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真言密教强调实修实证的重要性与殊胜上师开示密教的修持是讲究实修实证,不是只在佛学知识上下工夫的宗教。而真言密教在一般实修基础具足后,会进入修气开展轮脉的修持,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8
人的生辰八字涵盖了一生中婚姻、事业、财运、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偏爱从八字看运势,有的人测出来发现八字偏弱,那么生辰八字偏弱是什么意思?八字偏弱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6
人的生辰八字涵盖了一生中婚姻、事业、财运、健康等方面的信息,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偏爱从八字看运势,有的人测出来发现八字偏弱,那么生辰八字偏弱是什么意思?八字偏弱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6
金轮法王跟中原势不两立,对郭靖后人郭襄为何这么好?在小说《神雕侠侣》中,郭靖与金轮法王属于敌对阵营,郭靖为大宋守城,金轮法王则助蒙古攻城,两人是生死之敌,各为其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06
应该有不少的人都听说过,本命年是一个人一辈子中劫难比较多或者是说有大劫难的时候,也就是常说的本命年会犯太岁,很多人都会选择给自己买上一套红色的内衣内裤穿着,以保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说到八字合婚,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些人不信,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的,因为有一定的依据。通过合婚可以提前预知婚姻的吉凶,对于以后的婚姻生活也会有多点保障。那么,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0
有时候师傅分析八字会从五行命理的角度去看,分析你的五行里各个因素是否平衡,我们说一个人各方面的运势如果要很好的话,那五行就要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但是这样的人是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8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大蒜和蒜头等蔬菜也不吃。为什么呢?《首楞严经》里有这么一段经文: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
素食资讯时间:2024-05-22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