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往生的条件问题。往生的条件乃是信愿持名。有一个观点认为临终时一定要有正念,一定要念头落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才能往生。否则便不能往生。这个说法听起来好象蛮有道理。然就净土特别法门往生而论,却不可作这样的判言。如果净业行人念佛功夫良深,临命终时,正念在阿弥陀佛上,则决定往生。对此我们要提倡,要鼓励。身体力行。但是却不能把这视为往生的标准。念头没有放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正念才能往生,意味着把自力功夫还是放在了第一要素。真如此,则在往生这一紧要关头,阿弥陀佛在起什么作用呢?难道阿弥陀佛那么的被动?五劫的思维,无量劫的修行,整个的大愿都是要救度每一个众生,法界当中不遗留一个众生滑入轮回。有着这样的大悲心,难道在我们往生之时不施展威神愿力,予以帮助,这可能吗?我们平时只要具足信愿持名,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便会法尔自然地展现在被救的众生身上。令其往生净土。这是有圣言量依据的。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支娄迦谶译),是五种原译本中最早的译本。其中谈到三辈往生及边地疑城的情况。先看中辈和下辈疑城往生的情况,以明了阿弥陀佛在众生临终时是如何令其往生的。经中谈到中辈往生时,主要是指不能出家行作沙门者,然应饭食沙门,建造佛寺佛塔,烧香散花燃灯等等。然这类行人平时做这些功德,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他中间有怀疑了,不信这些事了。或者暂信暂不信,他便或不念佛了,或以轻浮心来念。那么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象,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就心中欢喜踊跃,此人临命终时自因业力必然会下三恶道,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愿力作用了。就自己变化成佛的形象,让这个亡者亲眼目睹。这个人口里都不能说话了,但是心里非常踊跃。同时他后悔原先的疑心,悔过原来的过失并忏罪,接续念佛求生。这样,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生到边地疑城,不能见佛,不能闻法,不能亲近比丘僧。这种人生到边地疑城是由于生前修净土法门时,心口各异,没有真诚心,狐疑佛经所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求往生的志向不是很坚定。这种人按自因自果,应当落三恶道中。阿弥陀佛哀愍之,以威神愿力接引他的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句威神引之去耳,证知往生全凭佛力,无关行人有无正念。
下辈往生条件中,如连中辈往生者那种广做福德的条件也不具备。没有能力去饭食沙门、广修供养、建塔建寺等,然而宜应专心致志地念佛。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无量清净佛国,是阿弥陀佛哀愍令他生到西方净土!甚至于十日十夜念佛亦不堪,经中又开出了更方便的方法。下当绝念去忧,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生无量清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只要我们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念佛,阿弥陀佛悉能令行人生到安养刹土。因为佛力佛智不可思议啊!
临命终时,当我们的神识最后离开身体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会在亡者最深层的阿赖耶识中产生作用,引导神识回归净土。《普贤行愿品》中谈到临命终时引领神识往生一事。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他只是一经于耳的功德,就能够超过微尘数佛刹相续不断地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所有的功德,那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说明一经于耳的功德就这么大。然后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它就能够消除宿世的业障,能够得到人天的恭敬,能够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证知,闻到十大愿王,乃至书写一四偈,其愿王能够渗入众生阿赖耶识中,临命终时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同样阿弥陀佛五大劫思惟的的大悲愿力,我们常常去读诵它,常常去思惟它,依教奉行,亦能够在我们一切诸根悉将散坏,一切亲人悉将舍离,一切都不复相随的时候,这个四十八大愿王,引导我们一刹那中到西方极乐世界中。这里并没有说你必须正念才能去,是愿王引导我们去的呀!要知道阿弥陀佛是以众生心为心的,阿弥陀佛所有的法身报身化身和四十八大愿的全体愿力都在我们众生的心内。我们的业报身以何种形式死亡,何时死亡?这都是虚幻的泡影。我们认为的非正常死亡,在阿弥陀佛眼里它都的很正常的。吾人生生世世曾造作诸多的恶业,还会有多少善终的呢?但是阿弥陀佛就要救度我们这些不得好死的人。他的愿王力量已经达到我们阿赖耶识的深层。临终的昏迷是第六意识的昏迷,而渗入藏识中的弥陀愿力会为离体的神识导航的。
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乃至一昼夜的工夫。阿弥陀佛保任我们往生。经典如是说,我们还耽什么心呢?甚至睡梦中亡故,也能往生。睡梦时,亡者第六意识都在睡眠状态,他是怎么往生的呢?对此,我们得站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的角度去思维。我们与阿弥陀佛是同体的,佛怜念我等,如母忆子。我们平素信愿持名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至少念过一昼夜的佛号了,阿弥陀佛都能够保证我们往生。我只要在因地当中符合一昼夜念佛条件,阿弥陀佛决定保证我们往生。经典如是说,吾人亦当如是信顺,深信佛智。
第十八大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请注意这个乃至十念。这个十念通平时,也通临终啊。通平时,有很多的包括宗门教下的祖师大德,只要修十念法门,都能往生。对阿弥陀佛为我们设立的底线往生保证要有决定信心。这样才能得到安心,得到安乐。如果坚执临终一定要正念才能往生,或云要有清净心才能往生,或云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如果被这些观点所牢笼,我们就难免忧虑、恐惧、不安,如是便偏离了净土法门安乐的特质,亦有违于阿弥陀佛一切恐惧为作大安的悲愿。吾人当服膺永明大师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的慈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自知当往生,心生大欢喜。因弥陀大悲光明,摄持不舍吾等众生故。
天津潘复问:有人说:发愿往生东方,见药师佛,闻法明心见性后,再回入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假如在东方明心见性,证常寂光净土,不受后有,那处还有轮回投胎之事,如释迦佛、阿难、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2
学习净土法门,对一般的信众来说,或者一般没有接触佛教的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善根的,因为他猛的一听、不容易相信,就是西方极乐好像不可琢磨,虚无飘渺。 再加上我们受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原文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①。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②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居士: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上,应持什么看法、做法,请指示!法师: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末学有一个亲戚在怀孕七个月后,发现胎儿发育不健全,跑了几家专科医院,医生都建议把胎儿拿掉。在这种情况下,她便伤心地把胎儿拿掉。请问法师,这是故意堕胎吗?应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属于特别法门,又称为胜异方便,是体现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圆顿妙法。既然是平等普度,所以他所实施的方法是“三根普被”。 “三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大安法师:法忍和生忍一个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为法忍和生忍。生忍就是对一切有情众生对不起我们、诽谤我们、打骂我们的都能忍。这个忍为什么称为忍辱?因为人最难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法师:众生都有这种情况。有一个偈子叫: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就是你在寂——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土净能令心自空,无边妙色现其中。千灯互照身光映,十镜交辉佛土融。珠网重重悬宝树,天童历历在华宫。龟龄鹤算浑闲事,直得虚空寿量同。】——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有一个受生之缘。怎么说呢?我们讲,爱因斯坦有个公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居士: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在孝道,净业三福也教给我们修行的规范,是否对呢?更深入一点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讲孝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居士: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对于念佛往生这一点来看,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 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贵贱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这个世间上,为什么有的贫穷,有的富贵?社会地位有的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这个世间;鬼者,归也,所谓“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回归于天地之间。我们读《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居士: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这仅仅是理论假设呢,还是真有其事?圣人为什么要以神道设教呢? 法师:善恶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不仅仅是道德理论的
六道轮回时间:2025-02-09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念佛就是修三昧,就是修禅定;临终十念求往生必须要靠定力。我们有比,心就妄想颠倒,作不了主,叫苦连天,何况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异常。所以若要靠临终十念往生,必须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1
居士: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 法师: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20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能顺应众生的需要,出现为众生救苦救难的神奇现象。这种感应很难说是由于佛的力量,还是由于众生的力量,还是由于佛与众生和合的力量。非自非他,非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答: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及时行乐的思想的误导,加上种种媒体网络的诱惑,邪淫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不睡不是尔我凡夫所堪能。走极端或许会出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阿弥陀佛旧业新业一揽子解决-大安法师开示问:请问师父,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问: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答: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请看下面:【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我们的往生,在弥陀的誓愿里面已经包含了。往生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虑的,你考虑不算数,我考虑也不算数,是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祂考虑的,祂说:「如果不能让你往生,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存折喻:现在念的这句名号里边就有往生我们平时信受称名,信心如手,执持名号,名号里面的往生功德我们就拿到了,现在就得到了,所以叫「平生业成」。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2
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2
【经典原文】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1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