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一、何谓佛教?
现在,先让我们理解何谓佛教?欲想理解佛教,可以从佛教的历史,佛教的思想,以及佛教的精神,三方面来研究。
(一)佛教的历史
讲到佛教,我们应该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绝非佛教徒幻想中的人物:更非统治人类生命的神祇;亦不是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而是人类史上一位伟大无比的圣哲,是在二千多年前,降生于印度迦毗罗维国,以太子身份,来到人间的救世者。当时的印度,神权统治,阶级不平,人民苦恼不堪。悉达多太子,面对现实,眼所见的是在没有真理,没有正义,没有自由统治下挣扎的广大群众;耳所闻的是在不平等阶级制度压迫下,各阶层人物,所发出凄惨的哀鸣。再加上畅游四门时,所获得生、老、病、死的启示,于是激发太子寻求人生真谛的意志,与拯救世人的悲愿。但智慧超群的太子,深知道真正能够成功拯救世人的***,是真理,是正义,是仁政,是身教,是德化;否则,以暴易暴,何止无法拯教天下苍生,反而徒增民生困苦,给社会制造混乱,给世界酿成弥天浩劫,结果,虽曰爱之,实则善之,这又何必?因此,悉达多太子为了实现其理想中,以真理为基础,以正义为武器,以慈悲为出发,以道德为力量的不流血***,毅然自我牺牲,放弃王位的承继,抛弃物质的享受,出家修行,谋求发掘人生的真理,开拓人类的智慧,甚至希望将自己锻炼成德性独特,智慧超群的圣人。然后,以自己的品德去感召一切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启示一切人,使一切人自觉自奋,自立自励,使一切人皆能摒弃小我,完成大我,共存共荣。
如是经过十多年的奋斗与磨炼,终于夜睹明星,成等正觉。不但发现人生至高的真理,同时体会人类本具甚深的智慧。自此,世界人类史上,平添一页光辉灿烂,永垂不朽的史实;而印度迦毗罗维国,也出现一幕以理性代替冲动,以真理代替权威;以教育代替杀戳:以因果的警诫,代替政治的惩罚;以慈爱的感化,代替武力的征服;以自由平等的待遇,代替奴役与逼害的不流血***。何止解救了当时印度人民的凄苦,也解救了数千年来人类精神的饥渴,充实人性的空虚,弥补人生与社会的种种缺憾。使凡是接触佛教的人,都获得日常生活的指导,理解人生的意义,增加生活的情趣,建立生活的理想,提高人生的价值;同时令人在平等的僧团中,出家修行,彻底取消生老病死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真理的归宿!
释尊自从出家修行,觉悟成佛后,立即开始传播真理,以道德教育训导世人,以因果定律规劝众生。在一连串慈悲感化的操作过程中,绝无炫耀自己的嫌疑,无野蛮的心态,无侵略的行为,无残酷的政策,无毒辣的手段,更无仇恨斗争,敌视,不和谐,不合作的表现。有的是六和共处的制度,是‘国家安宁兵革销’的祈祷,是‘风调雨顺民安乐’的愿望,是普度众生共成佛道之目的。虽然,在佛教流传世间二千多年来的悠长岁月中,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外来的欺侮,遇过多少次外教的攻击,但佛教徒们总是宽恕、容忍,避免正面的冲突,止息流血的斗争,处处表现著佛教和平与利他的精神。
佛教利他的精神,不止令人解除现实生活的凄苦,还要彻底解除人类生死的痛苦,使人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不特令人止息于小乘涅槃自由自在,清净快乐的境界;还鼓励人回小向大,自利兼他。教人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取消烦恼的束缚;在自利利他的行为中,广修福慧,觉悟成佛。所以佛教的历史,是慈悲的、和平的,佛教成立之目的,是自利利他,觉悟成佛的。
(二)佛教的思想
佛教的思想,是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释尊自从成佛后,一直以真理为基础来实现他的理想,以道德的感化来推翻当时印度四种阶级的不平,而提倡‘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出家,同一释子。’的平等思想。佛教僧团中,不分阶级,不问种族,无论贵贱,皆可以出家,正是实行种族平等。僧团中利和同均,不受别请不独自享受他人的供养,不私蓄金钱,是实行经济平等。佛弟子们一定要严持禁戒,知因识果,是实行法律平等。凡出家学佛,皆可以修行证果,皆可以觉悟成佛,是实行理性平等。
佛教僧团,何止实行种族平等,经济平等,法律平等,理性平等;同时实行思想自由,行动自由,言论自由。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法门修学,(无论大乘或小乘),人皆可以自由选择,适意的修行环境(无论山林或精舍),人皆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自由的向佛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不管是请示或辩论)。这种平等,这种自由,在二千多年前的社会,除了佛教,无论如何,是无法找寻或享受得到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无异是自由平等思想的先锋,亦是实践自由平等的始祖。
由于释尊亲自证得真理生命永恒的自由,亲自发现人生理性的平等,因而同情一切人的不觉,可怜一切人的沉沦,愍念一切人无法抛弃人间疾苦,无法解脱生死烦恼的束缚,于是本乎人性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来爱一切人,救一切人,甚至救凡有生命的众生。可以说:佛的慈悲,是基于理性的平等;佛教的博爱,是来自同体的大悲。所以佛教慈悲博爱的思想,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发展,是大悲与智慧同时并运。
这种悲智双运,情理并茂的慈悲博爱,并非儒家的仁爱,墨子的兼爱,与耶稣的博爱可比。因为孔子的仁爱,是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演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甚至‘乐与天下,忧与天下’的精神。仅属于推己及人的爱,每以自我为出发,不能做到无我的境界。至于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和耶稣的‘爱你的敌人’,皆只限于人类,未能恩及禽兽:唯有佛教本乎理性平等,而演变成悲智双运的慈悲博爱,是无条件的,无止境的爱一切人,爱一切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甚至十二类众生,无论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等六道众生,甚至九法界圣凡(六道凡夫,加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都一律平等爱护,慈悲救济。
可惜一般人,迷失觉性,不了解平等的真理,乖曲自由的意义,不知慈悲,不肯博爱,反而将人性本具的慈悲博爱缩小成为五伦之爱。是君臣,是父子,是兄弟,是夫妇,是朋友便爱,反之则不爱。但人毕竟是自私的动物,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由五伦之爱,缩小为只爱自己的私爱。由于爱的范围越来越小,斗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大,自此,人与人之间便失去爱的温暖,社会失去爱的维系,国与国之间,也失去爱的和衷共济。而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中,竟然展现了互相战争,互相残杀的世界;人间的灾难,当然层出不穷,而人类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
佛教自由平等慈悲博爱的思想,不但可以针对人类的自私,还可以扩展人类的爱心;如果世间人都肯学佛,都能够了解佛教自由平等的真义,都能够学习佛教慈悲的思想,实行佛教博爱的精神,自然可以解除人间的疾苦,取消人生的灾难,还可以止息战争,导致和平。
(三)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是以无我大悲为出发,以积极救世为目的。因为人们所执著的自我,其本性虽然真实,但其色身的形相却是因缘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原非真我。可惜世人不知,妄执此四大五蕴所组合的假我为我,妄执由因缘条件聚合而产生的物质,为我所拥有;时刻都在为我设想,甚至为了我的财富,我的幸福,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权力,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一切一切,而抑人扬我,损人利我,薄人厚我……。人皆如此,自然形成人与人间的嫉妒与仇恨,导致国与国间的对立与斗争;人生的苦恼,遂由是而生。
学佛的人,从佛教所启示缘起性空的真理,了解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身体,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不应该为了此短暂色身的享受与占有,而损人利己,作诸恶业,招致生死轮回,饱受忧悲苦恼的煎熬。所以能够寡欲知足,安贫乐道,扩展德性,净化身心。从不断克制自己,不断持戒修定,不断体悟真理的过程中,断烦恼,了生死,亲证我空真如的理性,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自此,破除三界凡夫的我执,进入无我的解脱境界。但无我的解脱境界,只是小乘圣人修学的结果,不是学佛的终点,更不是佛出世教度众生的本怀。所以佛在方等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圣者,耻小慕大,进而回小向大,修学大乘法门,悲心救苦,自利兼他,这就是:‘无我与大悲’。
但真正无我大悲,入世救世的精神,是指大乘菩萨,行菩萨道时,能够深入诸法空相,知理性平等,生佛一如,但因为怜借众生无知,枉受生死轮回的苦恼,所以兴慈运悲,入世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在菩提道上,并不急于寻求个人的解脱,而著重于利他的事业;时刻都以众生之苦为己之苦,以众生之乐为己之乐。长时期在生死苦海中,为众生而出生入死,为众生而勤劳忍苦,使自己作为乱世的暮鼓晨钟,苦海慈航。救济人之不幸,鼓励人之向上,爱护人的生命,加强人的意志,惊醒人的迷梦,使人自觉自奋,努力向上,勤求佛道。
由于菩萨理解诸法空性,虽然终日度众生,但内不见有能度之我,外不见有可度的众生,于其中间,亦无拔苦与乐的方法与财物。所谓:三轮体空,度无可度;但基于理性平等,生佛体同,应救应度。是以,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长住世间,无相利生,无住布施;永远担当‘觉世益群’的使命,这就是无我大悲的精神。
因为大乘佛教之目的,并不止于小乘的修证,而是在于无上菩提的证得;所以身为菩萨,必须本著无我大悲的精神,舍巳为人,入世救世,实践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利益众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开发智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也希望从利他的事业中,长养慈悲,饶益众生。如是福慧双修,直至福慧具足,因圆果满,自然证得佛果无上菩提。是以真正学佛的人,不应该但求个人断烦恼,了生死,还要深入社会,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达到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的愿望。所谓:‘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从此初发心。’这才是佛教无我大悲,积极救世的精神。
二、何谓人生?
何谓人生?我们欲想确定人生的意义,实在不容易。因为一般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古人说:‘人者仁也’。这个仁字,是由二人组合而成,正表示人与人之间,含有互助合作的意义。生是生起,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死。人有了生命的生起,便要生存,生活,甚至有生必有死。但人应该如何去求生存?如何去生活?又应该如何始可以避免生死?真的是人言人殊。由于每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所以其求生存的手段,以及其生活的方式,也就互相各异。
(一)一般人的人生观
有人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世间更是冷酷无情。以其生存在冷酷无情的世界中受苦,毋宁一死;于是想出种种办法来结束生命,致使社会悲剧,不断重演,社会新闻,跳楼,投海,服毒,吞枪,无日无之。这种悲观思想,愚痴行为,非始自今日苦难时代,而是自有人类史以来,便威胁著人的生命。如中国汉朝的贾谊,战国时代的屈原,以及欧洲大哲学家的叔本华,皆是悲观思想的典型人物。悲观的人,只能看到人生苦恼的一面,无法从痛苦的现实中,透视快乐光明的另一面。因此,不但抵丑人生,讨厌人生,而且引导人生,走上自暴自弃的方向,自毁前程。
有人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只要懂得追求与享受,实在欢乐处处,何苦之有?因而抱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玩世不恭,沉迷酒色,混混噩噩的生,混混噩噩的死,只知有物质,不知有精神,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不惜损人利己,甚至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形成举世熙熙,皆为利来,举世攘攘,皆为利往的趋势,制造人间的争执与混乱。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无所谓真理与正义,更无所谓道德与责任,不是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便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结果,使大好人生,变为害群之马,社会公敌。
亦有人认为人生,自然有其生存的价值,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加上苦干,肯干,敢干,实干,使自己从黑暗中找寻光明,从艰苦中找寻快乐,从失败中找寻成功,从消极跨进积极,必然可以建立人生理想,享受理想人生。但人生理想究竟是甚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根本就缺乏认识。结果,由奋斗争取来的名利,由勤俭积蓄所得的财富,一旦无常到来,终归于空:‘家财万贯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王。’实在是美中不足,遗憾之至!
当然,也有人对人生抱著乐天知命的态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提倡仁义,推行道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理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责任,希望推己及人,达到世界大同。可惜人生苦短,岁月无情;倾刻一声锣鼓竭,不知何处是家乡,唯有随业流转,沉溺生死。因此,百千年来,人类始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
(二)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外是‘缘起性空’的真理。缘是因缘,助缘,起谓生起,发起。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起,无不是仗因托缘。在主因与助缘各种条件配合下,诞生人生的正报色身,也在因缘条件组合时,产生人生依报的宇宙万有。例如:一粒种子,所以能够萌芽,开花,结果,除了种子本身的主因外,还需要配合外在水土、阳光、空气、肥料,以及人工护理种种助缘。人生亦然,人由过去生命的善或恶行为,所凝结成善或恶的业种子,蕴藏于八识心田中,作为引生现在生命的亲因,加以目前外在环境的种种助缘,而发生现实生命或苦或乐的结果。但人之苦乐,固然是由宿世所作善恶业的种子所引生,但亦可以由现实种种助缘来改变。除非是五逆十恶的无间重罪,不可转变外,其余恶因,皆可以由今生的善缘来改变其结果。所以,人必须亲近善知识,止恶行善,以消宿业,以长善因,以补给善的助缘;若果善的助缘殊胜,就可以改变人的不幸,增长人的福乐。
此外,我们还要深入理解,缘起性空的真相,明白缘生诸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缘生的人生,必然生老病死,念念不停;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聚散无端。所以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只是指诸法之现象,非空诸法的本体。诸法的现象,虽然生灭败坏,无常苦空,幻有非真;但诸法的本体,却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真实人生的所在,亦是诸佛菩萨涅槃的根本。三世诸佛,无不依此诸法空相的本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人生的意义,不是在于短暂生命中,获得现象界幻妄不实的物质享受,而是应该透过虚伪的现象界,放弃无常的假我,亲证此诸法空相的真我;谋求取消人生生死轮回的苦恼,展现人生永恒、快乐的另一面。这就是佛教‘缘起性空’的人生观。
(三)佛教与人生的关系
佛教不特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同时以人生为接受教化的对象。诸佛菩萨,无不皆以人间,作为说法利生的道场。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自从完成佛道以来,甚大久远;无量劫来,都在此婆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不但降生于人间,出家修行于人间,觉悟成佛也在人间,甚至化缘尽时,示现入灭,亦是在人间。
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种种法门,教化种种众生,直至时机成熟,最后在法华会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开权显实,说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同时说明: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出现世间,‘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目的都是欲令众生,觉悟成佛。
释尊在法华经中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又说:‘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现在佛如此,过去佛亦然。所以:‘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甚至:‘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度;若有闻法者,皆己成佛道。’至于未来诸佛,亦‘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以道。’(见法华经)读此可知,十方三世诸佛,出现世间,皆是以欲令众生,闻法修行,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为目的。
但凡夫众生中,天道最乐,无心修行;地狱最苦,无法修行;畜生最蠢,不懂得修行;饿鬼道众生,时刻都被饥渴所逼,如何修行?(阿修罗概括于五道中),唯有人道众生,智慧较高,理解力强,最容易了解佛法,所谓:人是万物之灵,懂得修行。加以人生的际遇,往往苦乐交参,最容易激发道心。何况人道众生,意志坚强,有苦忍的精神,有惭愧向上之心,若然发心行菩萨道,一定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确是学佛修行的好材料。是以诸佛,皆选择人间作为成佛的基地,亦以人道众生作为主要教化的对象。即使是当来下生的弥勒尊佛,度人无数,亦是降生于此娑婆世界的人间,八相成道;亦是以当时的人道众生,作为召开龙华三会的群众。初会度九十九亿人,成阿罗汉;次会度九十六亿人,成无学道;三会度九十三亿人,成阿罗汉果。之后,游化人间,广度有情。可见佛法与人生,关系密切,简直是不可分离。人生离开佛教,将失依估,无法觉悟成佛,究竟离苦得乐;佛教离开人生,将失去主要教化的对象,甚至弘传不继,难以延续慧命。
(四)佛教对人生的影响
佛教对人生,何止关系密切,而且影响重大。人们如果肯向佛学习,学佛的自觉,学佛的慈悲,学佛的德行,接受佛所宣示的真理启示,接受佛所提倡的道德感化,一定可以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升华自己。
西哲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富贵的,是认识自己。’可借人类自无始时来,一直都蒙蔽自己,无法认识自己,反而执著假我,以为真实;在假我虚妄意识分别影像中,时而幻生错觉,时而情感冲动。不是偏于抽象的认识,使内心矛盾不安;便是迷恋物质享受,令人性不断沉沦。致使做人失去原则,处事缺乏智慧,往往依世起倒,随俗浮沉,无法把握自己。
学佛的人,信仰三宝,读诵佛经,亲近善知识;或依经论,获得正知正见,或因善知识开示,明白佛法,认识自己。就应该放弃妄想执著,力求多闻,从不断多闻中,理解佛法的要义,从不断多闻中,深入思惟,如实谛观,诸行无常,五蕴无我,不再为贪欲所牵,不再为物质诱惑,一方面消极于物质的占有,一方面积极于佛法的进修,严持佛的五戒,改造人格,保持人身不失,进而奉行十善,使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当人能够力行十善,不杀生时,便是仁慈的长者:不偷盗时,便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良好公民;不邪淫时,便是尚德敦伦的正人君子。不妄语时,能令虚伪奸诈的人变为诚实可靠:不两舌离间时,能令搬弄是非的人转为和睦友善;不恶口时,能令凶恶粗暴的人变为和霭可亲;不绮语时,能令浪漫的人,变为老诚持重。不贪求的人,便能够乐善好施;不嗔恨的人,便能够宽恕容忍;不愚痴的人,便能够正知正见。如是以佛的十善法门,彻底改变昔日恶劣的行为,培养高贵的气质。由于行为的改善,气质的转变,一定能够心离五欲,精进道业,终于横跨生死,直达涅槃彼岸,证得我空真如;不再受尘劳烦恼的缚束,获得生命毕竟的自由与解脱。这就是佛教对人生初步的影响,使人由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结果,转凡成圣,了生脱死。
若能再在佛教高深学府中,继续进修,广学五明,实行六度四摄,自利兼他,终有一天,觉悟成佛。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与内明等五种学问。声明,包括一切语言文字的研究;工巧明,概括世间一切工艺技术,即机建工程及实用科学等学问;医方明,是学习医学,包括生理学,物理学,营养学,以及环境卫生等;因明,是东方的逻辑学,凡属思惟,分析,考证等学说,取用演绎和归纳方法而获得结论者,如科学、哲学,论理学,认识学等;内明,指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是佛教内部的学说,属于研究人生内在心性的学问。
五明,是大乘菩萨,应该实习的学问与技术,故又名为菩萨学处。菩萨持地经云:‘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五种明处,菩萨悉求。’所以身为菩萨,绝非不学无术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无论其地位怎样高,也无法弘法利生,负起续佛慧命的责任。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除了品德修养,力求多闻,精通三藏内典之外,还要广学世间的学说,以充实自己一般的常识,然后起程,实行六度四摄,入世救世,利己利人。
六度:六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修学的方法。度是度脱,度过。六度,就是六波罗蜜,梵文波罗蜜,译名究竟或到彼岸,或度无极。意思是说:菩萨修学布施等六种法门,不但可以令自己度脱内心贪等烦恼的六蔽,还能够度无数众生,能够承办无量佛事,能够究竟成就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能够乘此大行的船只,横度生死苦海的迷津,到达涅槃真理的彼岸。六波罗蜜是:
1. 檀那波罗蜜,译名布施到彼岸,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有内财外财之分。内射指个人的身体及生命,外财指人所有的一切身外物。法布施,是佛法的开示,以及世间一切知识学问的灌输。无畏施,指排难解纷,保障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与力量。
一个具有慈悲心,正义感的人间菩萨,一切皆以众生为出发,皆以众生的福利为前提。凡自己能力、金钱、精神、时间所许可的事,无不竭力以赴。对苦恼群众,待如父母,视若手足;或施与物质的救济,或给与金钱的援助。对贫病交逼的人,施以医药的治疗。对思想不正的人,施以真理的启示,佛法的开导。对处于恶劣环境,身心苦恼,或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众生,施以慈悲的安慰,力量的疵护,以及精神的鼓舞。身为菩萨,既要以财施来救人经济的困苦,以法施来解除人精神的饥渴,还要以无畏施来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做起来实在不容易,所以说:‘菩萨道难行。’
由于菩萨道难行,近代行菩萨道的出家人并不多,致使一般人误会,布施是在家信徒的事,至于出家人,该是接受他人布施的受惠者;这种观念,简直是歪曲佛法。因为真正的佛法,布施,应该是出家及在家菩萨的责任,受惠者就是社会群众及六道众生。在家信徒的奉献,只是尽其护法的责任,协助僧团完成救世事业而已,不能视为救济出家人。何况出家人,虽未能做到布施到彼岸,但出家人能舍弃世间一切,出家修行,就是最大的布施。及其修学有成,予人道德感化,真理启示,正法指导,就是法施;排难解纷,断疑生信,或拯急扶危,或精神慰藉,就是无畏施;在护法弟子协助下,从事社会济贫或救灾运动,就是财施。谁说出家人不布施?
未能到达布施彼岸的人,往往施心不等,甚至选择知名度高的大德供养。据史经记载,中国孝昭王即位后,建望德寺,以福宗室,建寺落成,举行法会庆典,亲临办斋,供养十方僧众。会中有一比丘,形服疏陋,威仪不整,立于庭旁,无人照应。最后,比丘直向昭王说:‘贫僧亦想在此吃斋。’昭王命人带往末座用斋,斋毕,昭王过来问此僧:‘住锡何处?’答:‘琵琶岩’。昭王笑曰:‘以后不要对人言,曾赴国王亲供斋筵。’此僧亦笑曰:‘陛下以后切莫告人,曾经供养真身释迦。’言毕,踊身虚空,向南而去。孝昭王与会大众,惊讶不已,向空顶礼,并派人往寻琵琶岩。结果在大碛川源石板上,发现世尊赴斋时所用的锡、钵。昭王因此在琵琶岩上,创建释迦寺,又于佛灭影处,建佛无寺,分置锡、钵于二寺纪念,作为镇寺之宝。这是真实的故事,应当令人反省,行布施时,绝对不应该分别贫富贵贱,有德无德,有学无学,更不应该以貌取人,特别是行菩萨道,更要无住生心,无相布施;若然能够三轮体空,内不见有能施之我,外不见有受施之人,于其中闲,亦无所施之物,则其福德,实不可限量。
2. 尸罗波罗蜜,译名持戒到彼岸,佛教戒律,能防非止恶,令人身心清净。由于佛弟子类别不同,故佛制戒亦异,既有出家在家之分,亦有大乘小乘之别。但其中僧俗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种。楞严经说此四种根本大戒,是十方如来的清净明诲,是佛弟子持咒修定的根本,亦是修证佛道的基石。
戒有开,遮,持,犯正反两面,身为入世救世的菩萨僧,必需因时制宜,不应默守成规。虽然,开戒犯戒,必受因果报应,但为拯救众生,不得不大开杀戒时,应本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担当一切,承受一切后果。虽然,菩萨不应该有嗔恨心,但对恶人,绝不姑息;如有必要,杀少救多,即使因此身陷法网,亦义无反顾。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正是菩萨无限的慈悲。至于其他不盗、不淫、不妄等戒亦然。是以古往今来,学佛大德,出入舞场酒馆,或放浪形骸,或打妄语,此皆度生之方便。
据说,有一戒行精严的出家人,在挚友富翁家中谈论佛法时,富翁因阔别多年的朋友到访,随将捏在手中的宝珠放下,出外迎接嘉宾。事有凑巧,当宝珠从桌子上滚落地时,竟被其家中所养之鹅吞入肚中;及富翁送客归来,不见宝珠,询问法师,师谓不知。富翁竟怀疑是法师盗取,盛怒之下,痛打法师,师既不还手,亦不开口,直至富翁无意中踏死在附近走动之鹅时,法师始将鹅吞珠的事说出。此师为爱护生物,宁遭毒打,方便妄语,‘知言不知。’正是开妄语戒,持杀生戒,谁说不可?
3. 羼提波罗蜜,译名忍辱到彼岸。忍谓容忍,辱是侮辱。菩萨修行,既要忍受生理上寒暑饥渴之苦,更要忍受心理上因他人侮辱诽谤所导致的精神痛苦。逆境要忍,顺境亦要忍;因为逆境固然令人烦恼嗔恨,顺境更是障道因缘,若然不忍,将防碍精进,招致损失。在菩提道上,每以忍位,辨别圣人证理之浅深。所以佛经有两种忍,三种忍、五种、六种、八种、十种,甚至十四种忍之多。现限于时间,未能详述。
总而言之,菩萨修行,由初发心,直至成佛,于其中间,既要本著容忍宽恕的精神待人接物,处世办事,还要对内在身心种种苦乐、悲喜的感想加以忍受;由生忍进而法忍,进而无生法忍。特别是忍耐法喜,以免得少为足,始可步步进升,节节深入,向忍辱彼岸进军,以完成忍辱波罗密的功德。
中国五梁时代,明州奉化县,有一和尚,自名契此,是弥勒菩萨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开,个性幽默,专教人修忍辱波罗蜜。平日常持布袋,到处行化。见人进食,必然乞讨,所得食物,无论荤素,先咬一口,即纳于袋中;布袋盛满,即与儿童分享。人皆称之为布袋和尚,儿童亦喜爱追逐不舍。
布袋和尚,行动怪异,滑稽可笑,寝卧随处,出语无定,人皆欺之,甚至打之骂之,既不还手,也不回答。其忍辱偈云:‘有人骂老拙,若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少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不了道。’又言:‘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可见忍辱之于菩萨道,是何等的重要。
4. 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到彼岸,精谓专精不杂,进是进而不退。大凡学业的成就,事业的成功,品德的修养,佛法的证得,皆以精进为主。否则一曝十寒,势难收效。但精进有善恶之分,有自利利他之别。若然:‘未生之善令速生,已生之善令速长;已生之恶令速止,未生之恶令不生’这种精进,属于止恶向善的自利功德。菩萨精进不但要自利,还要利他,既精于上求佛道,还要进而下化众生;所以菩萨的精进,应该是勤修六度万行,勤于教化众生。
5. 禅那波罗蜜,译名静虑到彼岸,又名三昧,又名定;是集中意念于一境的最好方法。人之意念,往往散乱不羁,难以控制。世间上的殷商巨贾,虽然能够纵横商场,所向无敌,却无法征服自己内心的颠倒妄想;即使英雄豪杰,驰聘沙场,杀人如麻,也无法杀害自己心中的烦恼贼,竟然纵容烦恼贼,自劫家宝,真的是人生憾事。佛教教人修习禅定,正念真如,澄清妄念,不但可以征服心中的烦恼贼,恢复身心的宁静与健康,还可以启发智慧,广办佛事。所以禅,并非静坐枯寂,万念俱灰的消极行为,而是培养心志,积极承办佛事的原动力。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是以古人运水搬柴,不离三昧,并不止于蒲团打坐。特别是菩萨弘法利生,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人物,观机设教,随缘教化,不为人间声色犬马所动,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可知真真正正的禅,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自他兼利,绝非枯坐空寂,或空谈而已。
禅定有世间禅,有出世闲禅。世间禅中有凡夫禅,也有外道禅。出世间禅定中,有小乘禅,也有大乘禅,更有如来禅。最初学佛,由世间四禅八定,进而修学出世间禅,积极实习观、练、熏、修九次第定,结果引生无漏智,断三界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转凡成圣。若能回小向大,进修菩萨禅,或如来禅,就可以到达禅定彼岸。
别教菩萨,先修空观,空观成就,再修假观,中观,三观次第修。若是上根利智的圆教菩萨,则三观齐修,三观圆融,无须隔别修证。所谓:圆修三观,圆断三惑,圆证三身,即可一超直入如来地。如非上根利智的人,是无法了别定境的真伪,更无法降伏魔军;往往境界现前,一生执著,便落魔道。楞严经说:修习禅定,竟然有五十重魔障之多,修禅定的人,岂可不慎?
现代人喜欢谈禅,也喜欢学坐禅;殊不知上乘的禅,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以言宣。修习禅定,既要万缘放下,又要提高警觉。万缘放下是‘寂’,提高警觉是‘照’。必需要做到寂而能照(不昏沉),照而能寂(不掉举),所谓:‘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六根都寂静不动,而六根又能灵明觉照,然后始可以降伏烦恼,破五阴,超五浊。目下一般凡夫俗子,贪嗔痴心未除,烦恼炽然,又没有持戒功德为基础,学习坐禅,不是妄想纷飞,便是混混沌沌,在半昏迷的状态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或休息一会,驱除身心疲劳,稍觉身心轻安,便以为是定境现前,心生喜悦。如此下去,不是被睡魔征服,便被阴魔困扰,非常危险。
所以我认为,欲想修习禅定,应该先持佛戒,戒行清净,然后习禅,所谓: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力量,然后可以断烦恼,出三界,了生死。如果未能持戒清净,或自问不是上根利智的人,最好是修持念佛法门,老实念佛,或禅净双修,凭借佛力加被,始可以避免中途招魔,求升反堕。
6. 般若波罗蜜,译名智慧到彼岸。修行人凭借智慧的力量,能够出离生死此岸,到达涅乐彼岸,显然此种智慧,绝非世间一般人的智慧。因为世间一般人的智慧,虽然是聪明才智,但大都挟一端之理由,限于一面的观察,甚或仅凭个人主观与偏见所构成的概念,属于识心方面的妄想分别,只能够辨别事物的现象,实在无法理解事物的真相,又怎可以到达智慧的彼岸呢?
所以般若波罗密,应该是指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的智慧,可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以及一切种智。一切智,能证偏空理,属于二乘圣人所拥有的智慧,但偏于空;道种智,能观机设教,入俗利生,是菩萨的智慧,但偏于有;二者各有所偏,皆未能到达智慧的彼岸。唯独佛的智慧,能够双照空有,又不落空有,双遮双照,空有不二,空有同时,而契入中道诸法实相理,既概括二乘圣人的一切智,又包含菩萨的道种智,所以名一切种智。
佛的一切种智,能够亲证诸法实相理,法华经名之为实智,又名根本智。诸佛从根本智,发起种种教化众生的功能与妙用,就是差别智,法华经名之为权智。差别的权智,是从证得根本智之后而生起,所以又名后得智。根本智用以证真,后得智用以化俗。佛以根本智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自觉;以后得智辨别众生的根机,施以种种法药而觉他,自觉觉他都究竟圆满,这就是三觉圆明,权实不二的佛道智慧,已经到达智慧的彼岸,因此名为般若波罗密。
当我们修学大乘六度法门时,实行布施,就可以取消悭贪的心理病态;实行持戒,就可以修改毁犯的行为;实行忍辱,就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实行精进,就可以清除懈怠的积垢;实行禅定,就可以停止妄念,集中意志;实行般若,就可以彻底照破无明烦恼的愚痴闇蔽,成就佛知佛见。如是精进,以六度度脱内心的六蔽,使自己在不断进修中,节节上升,由凡转圣,由小向大,再由自利利他的菩萨阶位,进趣佛果菩提,成为宇宙之大觉。
所以我说,佛教对人生的看法,不止正确,而且关系密切,尤是对人生的影响,既深且巨。不但可以令人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升华自己,更可以令人终于觉悟成佛。因此,人生真的需要佛教,需要学佛。学佛自由平等的思想,自立立人;学佛无我大悲的精神,自救救人。使自己作为黑夜明灯,苦海慈航;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既能够自度,还能够度人。尤其当今人性沉沦,已至最后关头,人生苦恼,无复以加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佛教真理的启示,佛教慈悲的安慰,以及佛教无我大悲精神的救济。所以,真真正正发心学佛,而又想成佛的佛弟子们,诚应该共同努力,群起学习佛的思想,弘扬佛之正法,发挥佛无我大悲的精神,以自利兼他,广度众生,续佛慧命!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